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6 09:59: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历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1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于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历史可以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学习历史也是提升个人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从个人的从教经验出发,针对我校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有所感悟,有所反思。

  首先,多数学生的历史学习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兴趣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故事有多么好玩儿,事例是否新奇。但是真正从历史学科而言,缺少主动探究分析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这就导致课堂上的学习非常被动。同时,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只限于我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而不愿意去探求其内在的本源。这样的孩子,最终学习的结果就是学科素养差,学习能力弱。

  二、知识储备弱,缺少广泛阅读。

  多数孩子的历史知识储备仅仅来源于课堂,而课外涉猎非常少。其中的缘由,一方面由于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学习科目多,导致课下自己可分配的时间比较少;另一方面,孩子的阅读习惯并没有从小培养起来,很多孩子不爱读书,或者说阅读的书籍只限于小说、漫画等等娱乐性书籍。再加之现在网络发达,孩子们的涉猎更多的就停留在娱乐活动当中,对于时事的关注和新闻的了解也是非常匮乏。这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科储备差。

  三、阅读能力教弱。

  历史学习讲究论从史出,很多的孩子在大篇的文字史料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既看不懂文字想表达的意思,又很难提炼有效信息,更甚者很多的孩子看不懂文字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结果必然加深了上课的难度,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容易出现偏颇,很难形成自己的学科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容易降低。

  四、知识迁移能力弱。

  很多孩子从小养成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个知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他们并没有多少兴趣去探索。简单的把学习理解为我知道了、我背过了,考试我分数高就是好的学习。可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知识是不可能割裂的,各个事件之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如果把事件割裂开,单一的去学习,这样不仅不利于他学习能力的成长,更甚者,孩子们的学习就是一种无效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今天我知道了,而未来我压根没有能力去应用。就更不用提构建和提升孩子的历史学科素养,变学知识为学能力了。

  针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作为历史老师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改进我们自己的教学。

  第一,今天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是一个材料丰富,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我们自身教学的趣味性,让历史课堂的史料不仅仅有文字性的,还有漫画、视频、语音,甚至于老师自己的微课等,让学生的目光能够聚焦在每一节课堂。同时,我们也要从自身出发,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面,不仅要注意积累知识的深度,也要注意广度,让我们的历史教学用语更加的丰富,同时增强我们自身教学的幽默感,把学生从娱乐中吸引到学习中来。

  第二,针对孩子们知识储备弱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这个补充不仅要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面,从而让他们的思考从单一的角度,逐渐扩大走向多元化、多角度化,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提升他自身的学习力。当然,在学生兴趣提升之后,我们也可以鼓励他课下阅读,变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让他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以及阅读能力都有所提升,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通过教学中的观察,我觉得有很多孩子学习能力弱,不仅是语文功底不扎实,从历史角度来看,也需要我们历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补充和调整。首先,注重概念术语的解析,很多小孩反应学不懂历史,其实仅仅在于一些专业的概念术语束缚了他们的思考,他们读不懂这些词,就看不懂意思,就更不要谈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当中,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孩子的语言、事例去解析一些概念术语,从而降低孩子的阅读难度。另外,精心设问也是有必要的。好的设问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这段材料,而且可以起到引导性的效果,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分析和提炼有效信息,在增强他们的阅读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然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历史材料非常的丰富,但是有些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是通过修饰性的用语来表述的,对于频繁出现的形容词、代词等,孩子们经常看完一脸懵逼,不知道材料在说什么东西。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给孩子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提醒,让他们学会设问词的转化,将修饰性的语言转变为我们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知识,这样就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当然就能够有所提升。

  第四,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历史知识是注重逻辑关系的,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这一点,强化孩子的迁移能力,就必须在专题复习或单元导入的过程当中多下功夫。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增强孩子对于事件内在联系的一种理解。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活动的方式,让孩子说一说,练一练,来增强他们对于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理解和运用。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一定要注重事件内在联系的引导与分析,让孩子从平时的学习当中形成一种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迁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以上的言论可能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也仅仅只是基于本校的学生产生了一些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我们的教学能力肯定会有所提升,同时孩子们的历史学习也会得到充分的改善,把教授知识变为培养能力,让孩子即使走向社会,也能够继续学习。当然这条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学习和调整,作为老师,我们也应当义不容辞继续下去。

历史教学设计2

  【目标解读】

  1.记住: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伽利略的重大成就

  2.理解:

  (1)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意义。

  (2)物理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知识准备

  1.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原因有哪些?

  2.人文主义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有哪些?(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形成

  一、经典力学

  (一)问题:阅读本课第一目课文,思考:

  1.17世纪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的杰出成就有哪些?有什么重大意义?

  3.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内容、特征和意义是什么?

  (二)点拨:

  1.17世纪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条件:(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去创造、去发现,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宗教改革进一步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对科学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3)地理大发现又以实践证明了地缘学说,未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2.伽利略最早倡导并以实践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他所谓的实验是理想化的实验。牛顿的方法是“归纳──演绎法”与从前的演绎法所不同的是,牛顿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诉诸实验确证。在二位大师这里,实验观察和数学演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三)针对性练习:

  1.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上建立其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的发表

  B。《物种起源》发表

  C。《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2.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测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解释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一)问题:阅读教材第二目课文,思考:

  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背景是什么?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相对论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二)点拨:

  1.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一个以这样的速度运动的人,在另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看来就可能只是一条线。

  2.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牛顿力学(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要注意理解: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

  (三)针对性练习:

  3.相对论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

  B、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C、 物质的质量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D、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原因是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一)问题:阅读教材第三目课文,思考:

  1.量子论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量子论是怎样得到发展的?

  4.量子论诞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二)点拨:

  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发展。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的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针对性练习:

  5.在宏观世界中,看起来相同的物体总是可以区别的,但在微观世界中,同一类粒子却无法区分。例如:所有的电子的一切性质都完全一样。下面哪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6.关于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B、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C、带动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等学科的理论发生的革命性的突破

  D、深刻的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知识应用

  1、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不包括

  A.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B.自制天文望远镜

  C.发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的天体

  D.确定了匀速运动的新概念

  2、牛顿力学体系不包括

  A、二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

  B、物理学的相对论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3、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对人类的主要理论贡献是

  A、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发现落体定律

  C、提出相对论

  D、创立量子力学

  4.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所以被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 B.根据万有引力理论发现了海王星

  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5.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

  6.伽利略和牛顿都强调 ①实验 ②实验与数学的结合③相对论④量子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8.爱因斯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在

  A.《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物种起源》

  9.为量子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爱因斯坦②牛顿③玻尔 ④普朗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A.相对论B.量子理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质量不变定律

  11.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形成

  C.爱因斯坦──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D.普朗克──量子论诞生,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12.“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知”指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

  13.右图是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项少龙,他穿越时空从21世纪到了秦朝统一前。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节目盛行一时,能为这类作品和节目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改造工程

  B.空间控制理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14.有个物理学家说:“19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这所“大厦”的奠基者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法拉第

  15.“这一定律体现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的统一性,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到的力学原理之中。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也是人类认识上一次巨大的飞跃。”引文中“一次巨大的飞跃”指的是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B.进化论的出现

  C.牛顿力学的建立

  D.“日心说”的提出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世纪末,物理学家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俄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的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其一就是以太的不存在。这是的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请回答:

  (1)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代表)是什么?

  (2)19世纪时,经典物理学发展到何种程度?他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什么?

  (3)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对经典物理学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4)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取得的两项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它们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5:DBACB 6—10:CCACA 11—15:BDCCC

  16

  (1)17世纪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2)到19世纪,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光学、热力学、电磁学、天体物理学等新兴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他所适用的范围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对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严峻的挑战。

  (4)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他们发展了经典物理学,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的空缺,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历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恩格斯写作此文的社会背景,来认识其针对性,进而明确本文旨在回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据此通读文章,把握其逻辑结构。

  2.抓住围绕“经济关系”的一系列主要概念及体现概念间逻辑关系的重要关联词语,准确理解“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基础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基础作用。

  2.理解“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技术”对“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围绕“经济关系”的一系列主要概念,把握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

  1.老师提出问题:“看到本文题目后,我们自然要问‘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呢?”并引导学生阅读“必修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文段,思考回答此问题: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

  3.老师指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写于1883年,比此文早10年。进而提出问题:“早在1846年,马克思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并阐释了二者间的关系。在这一观点提出近50年,马克思逝世10年后,恩格斯为什么又要提出这一问题呢?”并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相关内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现实针对性。

  4.学生阅读相关文段,思考回答这一问题。

  写作背景:马克思逝世后,由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歪曲,工人运动中和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甚至加以歪曲。把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决定性基础作用的观点歪曲为“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歪曲为“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认为经济因素中的技术依赖于科学。

  现实针对性:本文正是为澄清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决定性作用”观点的歪曲而写的,是在说明该如何准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这一观点,并不是回答“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

  1.老师根据以上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读文章,关注恩格斯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会给予怎样的回答,进一步体会本文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并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及逻辑结构。问题:“带着以上对背景的了解,阅读本文,思考文章主要回答了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2.学生阅读文本,思考并概括回答本文针对现实回答的三个问题。

  ①“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决定了“上层建筑”,尤其是对“科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二节)

  ②如何准确地认识“经济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基础”用。

  (三、四节)

  ③如何理解“经济关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统治地位。

  (五、六、七节)

  1.老师提出任务:作者在回答“经济关系”中“技术”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问题时,提到了关于“经济关系”及“上层建筑”两个方面的很多概念。通过一个“是指”,三个“包括”,四个“决定着”清楚地说明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请认真阅读第一段文字,画出各个概念,根据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2.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阅读任务。

  重要概念:经济关系,生产生活资料,交换方式,技术,分配方式,阶级的划分,统治关系,奴役关系,国家、政治、法,地理基础,先前阶段的残余,外部环境。

  逻辑关系: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因此,这里面包括……。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决定着……,决定着……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当然还包括……。

  3.老师进一步提出相关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解经济关系中技术的决定性作用”。

  (1)文章在说明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后,接着就介绍了技术“决定”的方面,最后再补充说明经济关系“还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不把经济关系所“包括”的方面都写完再写技术所“决定”的方面呢?这样安排逻辑的用意是什么?

  (2)关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恩格斯的观点是什么?是“科学”依赖于“技术”,而“技术”并不依赖于“科学”吗?

  (3)作者说“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结合前文举的实例,说说“科学”实际上是从何而来的?

  4.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经济关系中技术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解。

  (1)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在回答“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基础”作用,所以作者首先说明“经济关系”包括“全部技术”,紧接着就用四个“决定着”,说明了“技术”对上层建筑中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经济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再补充说明“经济关系”还包括“地理基础”“前阶段的残余”和“外部环境”。这样安排,既突出了重点内容,又保证了内容的准确和严谨。

  (2)恩格斯首先肯定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科学”,但他更加强调了“科学”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在二者之间,有时候“科学”会对“技术”产生作用,但这丝毫动摇不了“技术”的“决定性基础”地位。

  (3)前文举了两个实例,一是流体静力学产生于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一是关于“电”的理性认识产生于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际价值后。这两个例子说明“科学”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生产生活中技术实际需要的推动而产生的。这就更好地说明了“科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历史教学设计4

  一、规避知识碎片化,实践教学主题化

  本课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关于发展的表现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很容易知识碎片化。为了“去碎片化”,我认为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实践教学“主题化”。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就是本课的主题。所以,本课在进行“主题化”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整合和活动设置,体现出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这样就将历史教学内容都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的大历史。

  二、开发图片资源,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很多七年级学生对经济类历史内容不太感兴趣,感觉距离他们很遥远,但本课教材中图片资源丰富,图片的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对读图说史这一方式喜闻乐见。因此,本课教学中对图片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本课教学设计中使用了14幅图片,大部分来自课本和地图册,引导学生对图片加以观察、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耕获图》

  宋代的《耕获图》是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教给他们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他们描述画面上的情景。然后让他们从《耕获图》所蕴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绿水,片片肥田,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第二,农民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情景,说明社会安定,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出现翻车,这是因为北人南迁,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课本上有一张图片上的秧马就是一种先进的拔秧工具。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从画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获,反映了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这样先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通过一说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有利于历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图片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就如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请学生说说从《清明上河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想到了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发现这就打破了坊与市的限制;画面中商铺林立、酒旗飘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面对《清明上河图》,能感受到宋朝社会的市井气味和繁华气象扑面而来。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桥,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由此给学生介绍一个新词:“草市”。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虹桥上两边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请学生观察图三,设置问题:猜一猜,“正店”两字旁边的大门上面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要用灯箱呢?由此,引出夜市。这样设计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再辅以问题驱动,赋予图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三)《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

  本课还使用了《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这些地图显示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重心南移,有助于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古人云“左图右史”,从这一课的设计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灵活地运用图片,不仅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谐高效,还能有效地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实现情知合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在经济史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资料去教育学生,历史教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人类活动的过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本课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进一步分析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进步、积极向上的因素。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次是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在最后提供了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的一段话:“(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请学生从宋代经济的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宋代)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学生通过列举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广告,有着繁荣的大都市、广阔的海外贸易和先进的造船技术等等,感受到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从而真正认识到宋代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要做到情知统一,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契机,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历史教学设计5

  一、历史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1)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教育大词典》

  (2)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顾明远,1990年

  (3)重复出现的教师行为模式。它能应用于各个学科,不是为某个教师所特有,并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重复”的“行为模式”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反复再现,并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的教学行为。而“应用于各个学科”是指要排除只适用于某个课题的专门化行为(如初二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年代换算,初一历史社会中的旅游图判断等),并排除了只适用于个别教师的行为。“必须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意味着必须排除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教育行为。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李秉德,1990年

  2.教学方法所包含的思想和内容

  (1)体现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结合、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应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应包括学生的学法,还应包括在特定背景条件下,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即,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活动特点。

  (2)规定某些特定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总称。包括方式、手段、途径等。

  3.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思想教育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讲授法具有通俗化与直接性两个特点。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同时,它要借助于语言媒介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接受性的学习,避免了学生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教学进程容易控制,教学主题不易偏离,课堂效率比较高。因而差不多在所有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言语讲授,只不过,不同的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时间不尽相同。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并且历史十分悠久的方法。相传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称为“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易于唤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进行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善于设问解疑;控制“量”和“度”。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指教师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演示或组织教学性参观活动,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具体、真实。包括:演示法(教具、实物、多媒体、动作示范)、观察法和参观法。

  采用直接感知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事前充分准备;活动有目的、有重点;注意及时总结;在多数时候作为辅助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向高层次发展,使所学的知识能和现实紧密联系。

  运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对学生的实际训练要精心设计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实践后的总结和反馈。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教材或课外书或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来体验和感受客观事物的真善美,或协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方法。

  采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潜移默化,寓教学目标达成于活动过程中。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要求:

  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认同感)注意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基本过程是(1)创设情景,提出要求;(2)指导学生搜寻、利用材料、检验假设的方法;(3)对结论进行修改、补充、总结。

  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探索解决认知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展,进而改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教学时应注意: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选题和过程;严密组织,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注意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实践中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回顾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带给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

  信奉行为主义的人们认为,学习是建立一种S(刺激)和R(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予以强化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S(刺激),以便通过S(刺激)形成、维护或强化期望的R(反应)。

  坚持信息加工观念的人们认为,学习的含义决非建立一个简单的S-R联结。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提取、鉴别、比较、分析、综合等等心理操作。持信息加工观点的教学设计者认为,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个体信息加工的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被放在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以及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呈现才会有利于信息加工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的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认知心理学学习观”特别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足之处是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而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目前这类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分析和构造方面。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被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虽然,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蕴含着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但并不是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无是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问题了。下面我们来简要地比较一下二者的差异并剖析二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表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所持的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学设计者所持的学生观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对知识的积极加工者,每个学生都会对知识有独特的理解。教学设计者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活动要配合教师的活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教师的活动要配合学生的活动。规定性理论支持有比较丰富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比如加涅关于教学事件与学习结果匹配的规定性理论。缺少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分析工具和教学处方方面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模仿、记忆。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教学结果获得的知识很系统,但往往是机械的,不灵活。获得的经验可能深刻但却不全面。

  从上表1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能会面对的风险是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的角色也具有相当的实施难度。

  2.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都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但不够形象、生动,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过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不利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

  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关系,即,既坚持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学技术的载体作用。从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教学设计比较强调“以教学内容为主、以教学技术为辅”的设计思路。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目前国内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看,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受上述两种理论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但无论何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必须很好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

  (2)学生在课堂上渴望学到什么?可以学到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分析学习任务、确定起点学习能力)

  (3)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选择教学策略)

  (4)如何检查和评定预期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实际上,以上四个问题中包含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学习任务

  选择教学策略

  进行学习评价

  以近年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流行的“突出学生学习,教与学并举”的地理教学设计为例:这一模式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探究──协作”的学习情境。它的具体特点是:

  (1)强调学生地理学习任务的分析以取地理学习起点能力的确立;

  (2)倡导开放、民主、协作的地理教学过程、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3)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4)重视课内、课外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

  (5)突出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反复的过程,需要地理教学设计者不断地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

  (三)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1.教师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设计者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面貌和结构。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科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方案才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合理的设计结构,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2.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主旨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

  3.拟定合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关键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较概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目标所需实现的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描述),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因此,子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合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规范的教学目标阐述包括主体、行为动词、实现目标的条件、标准等。

  4.进入深入透彻的教学任务分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分析包括具体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教学起点。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设计者也要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认知结构,找到“原有学科认知结构”与“期望学科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5.选择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学科教学目标的核心。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考虑学科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拓宽设计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学科思维的过程。

  6.开展健全可行的学习评价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的弹性空间很大,如何把握评价的“度”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难点。因为学习评价不仅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映教学设计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有继续完善和修改的必要。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评价则是修改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机制。实现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三、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一)行为理论的基本思想

  行为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行为理论是在前苏联心理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在基础上,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前苏联,这一理论最早被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和Kari Kuutt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并广泛流行。

  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是辩证统一的。

  具体来说,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行为和行为系统

  行为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行为,行为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团体和客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主体)

  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

  客体(object)

  客体是主体想影响或改变的东西。任何行为都是要改变或创造某种客体,这被称为行为的面向客体性。行为由于客体的不同而相互区分。客体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是某种结果。也就是说,客体的变化蕴含着某种动机或目标。

  团体

  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主体是这个团体的一个成员。很多情况下,行为是在团体意义发生的,行为的动机是属于团体而不是个体的。对于学生来说,团体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等。

  工具

  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这里工具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工具可以是语言、笔、纸、教材和认知工具等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等。

  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客体与工具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行为系统中,某个东西可能是工具,但在另一个行为系统中它可能会成为行为的客体了。

  规则

  规则是社会水平和团体水平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水平的价值观、信仰等等。规则是行为主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行为主体如果不遵守团体的规则就可以被排斥在团体之外,但主体的行为又可能会改变团体中的规则。

  劳动分工

  在将行为客体转换为某种结果的过程中,需要界定团体中的不同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这就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将行为的团体与行为的客体联系起来,实际上体现了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

  从行为系统图(见右)可以看出,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指向客体的,并且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工具作为媒介来完成的。并且,仅具有个体意义的行为是极少见的,人类的行为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即,行为都具有群体意义。而个体行为发生的环境成分包括:工具、团体及其规则、劳动分工、行为客体等等。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它影响着人们对具体行为的理解。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将无法正确解释行为。

  2.行为具有层次结构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受动机支配,它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每个活动都受目标控制。活动是有意识的,并且不同的活动可能会达到相同的目标。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操作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只是被用来调整活动以适应环境。操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3.行为的内化和外化体现了行为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行为理论区分内部行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为。它强调如果将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隔离开来进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因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是相互转化的。外部行为转化为内部行为被称为内化;内部行为转化为外部行为被称为外化。内化提供了一种手段,使人们在不执行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与现实世界进行潜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拟、想象、考虑另一个计划等等)。当内部行为需要被证明或调整,或者多个协作者需要协调时,常常需要外化过程。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4.行为处于发展变化中

  人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行为的构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类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学生行为的分析与设计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所以,学生的行为系统的分析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分析行为客体及目标行为客体是行为相互区分的标志。而客体的变化隐含着行为的目标和结果。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学生行为的目标和客体。要精确确定行为的目标(特别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必须首先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需要使用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的分析技术。

  学生行为的目标有时是教师制定的,但也有些情况下,学生会在教师指定的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有所变形,比如成人学习者可能会在教师确定的目标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取舍。换句话说,分析学习行为的目标主要并不是确定教学目标,而是确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取舍。

  分析行为主体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因此要理解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当前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等等。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水平等等。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学习时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些学生喜欢上午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晚上学习;有些学生喜欢出声阅读,而有些学生则喜欢默读;有些学生喜欢分析问题,而有些学生则喜欢整体地思考问题;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有些学生则能坚持。

  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比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性人格等等。

  分析学习团体及其构成规则、劳动分工确定学生学习时的人际环境。通常学生是在班级内进行学习的,学习团体可以是班集体,也可以是学习小组。教学设计者要通过观察或问卷的方式确定学生间的交往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为活动团体制定特定活动的行为规范,即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行为准则的后果或制裁方法。如果学习行为需要明确的分工,那么还要帮助学习小组公平地确定劳动分工,包括个人的权责和义务、任务的划分、完成的评价标准等等。

  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构成学生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活动,活动可以分解为操作。每个行为都有各自的目标,而每个操作都有各自的约束条件。教学设计者必须了解预期的行为是由哪些活动构成,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由哪些操作构成,它们的约束条件是什么。这些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过程任务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

  分析学生学习的工具──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学习所提供的支持的差异,这些工具可以被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是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认知工具是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比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勾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教学设计者要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比如支持哪种活动和操作。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考方法、协作策略、学习方法等等。

  选择和设计预期的学生行为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被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行为是那种分工明确且公平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且易执行的,支持这种行为的认知工具种类多且易获取的,基本活动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评价标准明确且易执行的学习行为。

  2.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行为的分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前提条件。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

  学习环境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学习行为的需要确定提供哪些学习资源,维护和提供哪种人际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环境要提供给学生易获取易使用的认知工具、简单易行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的行为规范、公平的劳动分工等等。

  教师处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不再是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应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而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传递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必然包含学习材料的设计。从传统意义上讲,学习材料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传递的设计,只不过是在学习环境基础上设计教学传递。教学传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习材料的媒体形式、学习材料的呈现顺序。在教学传递的设计方面,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甚丰,

  评价学生的行为行为理论认为,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无法正确解释行为。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但要看行为结果(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还要看行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行为的环境条件。比如,学生是否由于对认知工具不熟悉而导致了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材料的学习?学生是否因为某种生理或心理障碍而无法完成学习行为中的人际交往等等。由此看来,行为理论支持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是一种从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对教学做出评价。

历史教学设计6

  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初二新学期已经开始,为了在新的学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上学年教学中的一些不够成熟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并力争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特对这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了如下计划:

  一、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特点:

  初二《中国历史》是思想性与系统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2、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历史发展线索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3、学情: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初二,学生正处于上进心、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的时期,这有利于我们很有效的组织教学,但较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课的重视度不足,思维灵活性不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少数学生学习仍然欠缺积极主动性,这还需要积极进行引导和调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尤其是以发展规律教育。

  2、能力目标: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良好习惯目标:通过有力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敢于发问、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4、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争取在学期末的统考中,历史成绩有所突破。

  三、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学大纲;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2、认真进行听评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努力争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3、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4、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自己要先独立备课,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继续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努力做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联系时事、热点,讲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课文重点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给学生学法、记法,提高教学效果。

  4、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5、通过严格要求、定时检查、及时抽查、严格督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发问的良好习惯。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如评价革命战争作用及中国落伍原因。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历史科反映民族关系史实、政策,如清朝时期民族关系及近代社会发展,让学生了解国情和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提高爱国认知。

  四、教科研

  积极参加学校和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努力在教科研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

历史教学设计7

  一、设计分析

  “历史是什么?”对此,人们见仁见智,可以做出多种或抽象或具体、或严谨或浪漫、或理性或感性的定义。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本学习模块首先介绍了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然后列举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历史奥秘的探究情况。“人教版”按七个专题对本学习模块进行了介绍:“历史和历史的重现”、“人类起源之谜”、“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三星堆遗址”、“玛雅文明的消失”、“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岳麓版”按六个专题对本学习模块进行了介绍:“认识历史”、“探索人类的起源”、“中华文明起源探奥”、“欧罗巴珍藏”、“美洲寻梦”、“非洲古文明探幽”。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究的过程;我们今天对许多历史之谜的了解,就是得益于科学家的艰苦探究。人类历史长河浩浩荡荡,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去继续探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许多历史奥秘的探讨和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

  本模块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道有关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一些中外历史之迷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常识,逐步养成历史思维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的基础上,“说明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逐步了解解开历史之迷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例如,在“二里头文化的探索”学习中,培养学生初步尝试自己动手去收集各种资料,尝试处理各种信息,并试着提出不同看法,在师生中间展开讨论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宽广的历史胸怀和历史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追求真理,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内容简介

  1比鲜独史

  (1)历史是什么?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如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历史单指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形态,具有“一度性”的特点;历史就是历史学,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等等。

  (2)认识历史的基础是什么?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就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材料等。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但史料也有诸多的局限性,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3)怎样重现历史?史学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及进行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搜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利用目录的方法、利用版本的方法和史书辨伪的方法。整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史书校勘的方法、史事考证的方法等。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阶级分析方法、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心理分析方法和历史计量分析方法等。

  2比死嗥鹪粗谜

  人类起源与宇宙起源、地球起源并列为三大起源之谜,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1)关于人类起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人类起源的问题上,基本上把握住了由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基本脉络。知道人类的出现在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与猿同类。距今约300万年的南方古猿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人类之一,其遗骨首先发现于南非。

  (2)关于人类起源研究中的未解之谜。主要有:猿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具体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人类的起源地在哪里?这有待于人类继续探究和思考。

  3敝谢文明探秘

  20世纪以来,祖国各地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和考古学家的新诠释,进一步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天地,二里头文化和三星堆遗址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1)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二里头遗址发掘是新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二里头村而得名,其时代约在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二里头遗址主要包括建筑遗址、灰坑和墓葬。其考古发掘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历经半个世纪,其面貌已基本显露。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相信,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

  由于目前考古学界尚未发现夏朝文字,在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疑难问题。主要有:二里头遗址与夏朝都城的关系;二里头文化与龙山文化和商早期文化的关系;为何在已发现的夏朝遗址中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等等。

  (2)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三星堆遗址发掘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它使充满神话般色彩的古蜀国文明展现在世人面前。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通过陆续的考古发掘,古蜀国三星堆遗址的概貌已基本呈现。三星堆遗址群,占地约12平方千米。三星堆文化延续了2000年,其鼎盛时期相当于商王朝时期。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发现古城一座和两个埋有丰富宝藏的器物坑。其中出土的青铜神树,据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树。”

  由于出土文物的奇特和缺乏文字材料的印证,在三星堆文化遗址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谜团。主要有:是谁创造了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三星堆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4泵着邓构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1)米诺斯宫殿遗址发掘过程和克里特文明的成就。米诺斯宫殿遗址是克里特文明的遗迹,位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域的克里特岛。人们对其探索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初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正式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掘,米诺斯宫殿的真正面目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宫殿的规模宏大,依山而建,层层相连,室内陈设无比华丽、精美,充分反映了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米诺斯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成就,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又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2)克里特文明探索中的疑难问题。主要有:米诺斯宫殿是干什么用的?谁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克里特文明是怎样衰落的?

  5甭暄盼拿鞯南失之谜

  (1)玛雅文明的探索过程。玛雅文明地处中美洲,玛雅文化区包括了今天的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上的几个州,半岛东南部的伯利兹,背靠太平洋的危地马拉,中南美洲走廊上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总面积约为320000平方千米。其全盛时期,约为公元3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考古学家相继在中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各地,发现了170多座古代城堡和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玛雅遗物。

  (2)玛雅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玛雅文明是古代中美洲印地安人独自创造的堪与亚、非、欧古代文明相媲美的人类文明。玛雅人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他们在文字、数学、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3)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主要包括;是谁创造了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如何失落?以及玛雅文明本身存在的种种谜团:如玛雅文字是如何起源的?怎样解读玛雅文字?玛雅人在数学计算中为什么使用二十进位制?玛雅人是怎样精确计算出一年时间的?玛雅人在缺乏金属工具和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是如何建造大量巨石建筑的?等等。

历史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三部分内容是密切联系的,共同围绕秦统一中国这一主题。秦灭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都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对于一些专业术语难以理解,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专制”“中央集权”“统一”这些术语;学生对历史课非常感兴趣,尤其有表演的欲望,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调动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过程与方法】

  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汉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启发教学法等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计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有条件的可以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上一单元我们所学的内容。(和学生一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接着就是商朝和周朝,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问学生)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一共存在了多少年呢?(学生答: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549年)但是现存的文献和文物却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762次国家间的战争。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列国的纷争就成为阻碍统一的最大的力量。所以为了统一就必须结束当时诸侯国彼此之间的战争,这种战乱的局面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又是谁结束了这种局面呢?带着问题我们共同来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板书:第9课秦统一中国)授新课

  一、秦灭六国

  通过课名大家就能知道是谁结束战乱局面实现统一啊?(学生答:秦国)。战国七雄并立,为什么是秦国脱颖而出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呢?大家结合我给出的材料(课件展示)和课本的内容,思考一下秦灭六国有哪些条件呢?

  1、条件(板书)

  (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2)秦国实力雄厚。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

  (3)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2、过程

  公元前230年,“秦王扫六合”,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按照由近及远,远交近攻的战略各个击破,用了9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秦统一的意义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各地交流困难,思想混乱,边患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国疆域很大,为了更好的治理,在政治上要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

  1、政治上: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度创新)

  (1)皇帝制

  嬴政分别取“三皇”、“五帝”中“皇”与“帝”字组成皇帝二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有避讳。

  (2)三公制

  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中央政权机构。丞相掌行政,相当于今天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太尉掌军事,相当于军委主席;御史大夫掌监察,相当于纪委书记。但最后的决断权都是由皇帝掌控。

  (3)郡县制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政权割据,秦始皇没有实施西周的分封制,而是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在今天和省差不多;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是权利的中心,这套封建官僚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过渡: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经济和文化上还存在很多不变,影响统一的巩固。

  2、文化上: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七国文字的书写各有差异,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使颁布的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为了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后来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过渡: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为了使人民不反抗,最根本的,莫过于统一人民的心思。

  3、思想上:焚书坑儒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将全国的历史、医药、占卜和植树以外的书下令焚毁;把在背后议论他的相关儒生全部活埋。

  过渡:战国时期币制非常混乱,像是齐国、燕国使用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魏国、赵国使用布币,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4、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为了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这都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过渡:当时在咸阳,你坐马车到其他地方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之前各个诸侯国的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是不一样的,秦国马车较大,在其他地方行驶不了。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5、交通上:车同轨、修驰道;开灵渠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从都城咸阳到达各地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又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道路不通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文字不同时,统一文字,将小篆颁行全国;钱币不同时,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度量衡不同时,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这都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中央集权。

  过渡:当时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

  6、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征讨匈奴,收取了河套地区,并且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凿的灵渠也便利了秦朝南下统一越族。过渡:秦的北进南下,使得秦朝的疆域不断拓展,最终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本课感悟

  秦的统一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从此以后,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成为主流,而分裂、战争仅仅是历史上简短的小插曲。

  四、本课小结

  五、随堂练习

  六、板书:

  第9课秦统一中国

历史教学设计9

  一、历史背景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三、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

  →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历史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3、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教学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学习方法

  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和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学过程

  【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6页)

  7、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

  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分布广。

  手工业: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五、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后理解问题:(有兴趣同学,优先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历史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

  二、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理解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

  三、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图片分析法提问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南京又称金陵,自古被誉为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地,有诗为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老师就曾经在南京这座美丽的城市里生活过三年,拍下了许多美丽的照片(ppt展示中山陵巍峨的全貌),在中山陵中葬着的就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做过什么事呢?有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教学

  1、2分钟快速阅读第一子母,完成老师给出的“孙中山创建革命党”的表格,时间、地点、纲领、性质。ppt展示兴中会成立后各地涌现的多个政治团体,思考:处于分散状态的革命团体对革命形式的进展有何影响?(不利于统一的政治活动,因此迫切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组织---同盟会应运而生。)

  师: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师:“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可参考下表进行启发分析)

  小结: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历史教学设计1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推进,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新的课程评价更加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但是很多地方对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有的地方实施的评价也只是对原有的评价的一个改头换面,并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改善。因此,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提出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策略。

  1.对教学评价的分析

  1.1传统评价的弊端。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评价体系除了关注一般的史实,还要学生认同许多带有专家个人感情色彩的史论。

  现行的高中历史评价体系和机制加重了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唯智为先,智又以掌握知识为重。高中生除了掌握五本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外,还要掌握补充的历史史实中关于原因、影响、性质、实质的分析,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比、归纳等关系的内容,还要经过超过正常作业量的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全真试题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历史知识”,而对跨学科、超越学科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种评价体系严重脱离学生的日

历史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媒体

  幻灯片、图片、视频

  教学结构与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已习惯了借助了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我们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汽车来来往往,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还有今天的世博会,这些都让我们自然的联想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引导]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在生产领域又有一次大变革。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相关的知识。

  [板书]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广泛应用。

  [教师引导]同学们家中或周围都有哪些电器,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电灯,可以用来照明;电视,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和娱乐;电饭锅,可以煮饭;电熨斗,可以熨衣服;电脑,可以查资料、玩游戏;电热水器,可以用来洗澡……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的生活和“电”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电是如何发明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第一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即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那么电是怎样发明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二、三段小字内容。

  [学生复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存在许多缺点,到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

  [教师讲述]刚才大家说了电的发明的理论基础,那么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学生回答]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按用户需要分配能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

  [教师小结]由于电力作为能源具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电器的发明与使用

  1.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电与我们生活中的密切联系。那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没有电,我们将不得不熬过一个个漫长而漆黑的夜晚;我们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聊天;没有电,自来水没有了,冰箱也不能使用,食物的储存成为难题;城市里,电车不能行驶,学校里,电教设备也不能使用……

  [教师小结]总之,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很不方便,所以说,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巨大的变革,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教师引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领域的发明,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讯领域。

  [出示图片]早期的电话。

  [教师讲解]这是最早的一次电话通话演示,图中的通话者就是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在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贝尔展示的电话引起了轰动。电话及电报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而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

  [教师过渡]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爱迪生和他的发明。

  2.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了解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不但亮度差,而且烧起来有黑烟和臭味,要时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还很容易引起火灾。自从电出现以后,很多人都想用电来照明,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效果都不理想,以至电灯很难普及使用。

  爱迪生立志解决这一难题,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助手们废寝忘食,试验过从世界各地找来的1600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终于造出了耐用的白炽灯。

  [教师补充]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近两千项发明,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多项,其中最著名的除了电灯以外,还有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蓄电池等。许多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而他本人却回答说:

  [投影显示]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教师提问]请大家就这句话结合自己对爱迪生的了解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回答]

历史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外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收复新疆》则是这条主线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得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本课设计: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收复新疆的资料。可以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辩论、讨论的发言更是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掌握新疆行省的设置。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海防”“塞防”之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①“海防”“塞防”之争。。

  ②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因为中国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英、俄)其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俄)

  设疑过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历史教学设计15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楚,学生不难看懂。因此本课教学定位于理清全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说明对象。

  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有确定的说明对象,或者是事物,或者是事理。明确说明对象,有助于明确目标,抓住重点,集中阅读注意力。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属于事物还是事理?

  2、试举出我们学过的说明文,并指出它们的说明对象。

  二、通读全文,给课文列一个提纲。

  三、探讨说明顺序和方法,把握作者介绍说明对象时的思路和技巧。

  1、例举学过的其他说明文,说明其说明顺序。(师生共同总结)

  2、请说明整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3、请说明各个部分的说明顺序。(因课堂时间有限,可以一个至两个部分为例)

  四、培养筛选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阅读说明文是为了搜集其中的有用信息,说明文中部分语言是为提供主要信息,另一部分语言则是为了帮助说明主要信息,帮助读者理解主要信息。所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其实就是找出并提炼出文中的主要信息。

  1、请概括文章的前言及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如前言部分说明了语言的起源、功能和重要性。

  起源于:

  功能是:

  重要性:

  2、请在100字以内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五、精读文章局部。

  (一)、精读文章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单信号”时期和“双信号”时期是如何划分的?

  2、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文字是表形文字还是纯表音字母?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精读文章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工业化”和“农业化”在语言生活中有什么区别?

  2、根据共同语范围的大小不同,共同语可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

  3、工业化时期为什么要确定和普及共同语,怎么做?

  4、汉语的文言文在现代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

  六、探究提高

  1、精读文章第五部分,回答问题:你认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应怎样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跟上瞬息万变的历史步伐?

  2、以《语文读本4》 P103毛泽东的《两种宇宙观》(注:即《矛盾论》)中部分段落对照阅读,体会本文语言的通俗易懂的特点。

【历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07-25

历史教学总结11-23

中考历史教学总结02-2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11-19

初三历史教学总结07-05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07-03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07-18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08-17

高三历史的教学计划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