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2.认识并理解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挺机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词。
3.写两个字,是,朵。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有词语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龙纸
教学过程
1.揭题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你能说说这荷花怎么样?(用上荷叶说话)。板书荷叶圆圆。
2.初读全文
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伙伴,听听都有些谁。
听范读。
根据学生发言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小动物。
师:可爱吗?我们一起来招呼招呼他们吧?指名,齐读。
师:自个儿大声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3.读通课文,学习词语
指名试读。每一段2至4人,相机贴出词卡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师:我们能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摇篮停机坪歌台凉台
师:我们来认认黑板上这些词好吗?
小朋友齐声轻声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师:我让这些词回到课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自个儿轻声读。
师: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词语卡片打上问号。
师:小朋友这么多疑问,哪些小朋友们已经弄明白了。
重点理解:透明,停机坪,蹲,摇篮,笑嘻嘻
师把学生已经理解的词拿下,师:还有些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师:信封里是这节课学的词,同桌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你的'同桌不会,就教他。
4.写字: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三个特色:
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能够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每篇课文都是一块美玉,阅读时最忌零打碎打,整体感知全文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整体感知也是为仔细分析,品位部分重点词句段,做下铺垫。
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体现在:看图说话,读书质疑,读中解疑。
2.从以读为本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充分,读得有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不是纯理性机械的分析。我常常这样问学生,你能看图说说荷花的样子吗?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吗?会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我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把握不准确,课堂生成没有充分发挥水平。以至学生的质疑只是为了质疑,使这一环节走过场了,没有为课堂提供方向。
在安排学生读时,齐读过多,个别读太少,没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特色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课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
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
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一段。
⑴ 解释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⑶ 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⑷ 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二段。
⑴ 解释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⑶ 齐读并速背本段。
3、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三段。
⑴ 解释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⑵ 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⑶ 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六、欣赏图片,巩固课文内容
1、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请看图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七、学生质疑
请同学们提出疑问。解决后,完成作业。
八、作业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míng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向)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填空题
4、《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5、对偶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邮票吗?小小的方寸之间蕴藏着许多秘密,不知在其中你是否也发现了许多美丽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喜爱美丽的集邮册吗?赶快打开书来读一读。
2、老师提要求:看准生字,读准音,要读流利。
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着重指导能力不强的学生。
4、[出示投影]
神圣 庐山 琢磨
轩辕 敦煌 歌颂
不朽 硕果
5、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评选出“识字能手”。
6、老师随机检查生字掌握一般的学生。对每组评选出的“识字能手”,给予奖励。
7、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学生初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挂图):
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邮票上都有什么图案。
2、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大面积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其他画面来表达)
4、老师小结,引出下一环节:
是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从这些缤纷的邮票中发现了什么
5、分小节朗读诗歌,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什么?
6、将全班交流的结果在读书笔记中作摘抄。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7、指朗读优秀的学生进行师范朗读,大家来点评。
8、小组内互相朗读点评,评选小组内“朗读优胜者”和“朗读进步者”。
9、全班进行“朗读大比拼”,一人读群人评,评选“朗读快乐之星”。
10、老师小结:同学们在五彩的世界里,快乐的.长大。
三、课堂小结:
五彩的邮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用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出示投影]
你认识这些生字吗?
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蔚乘”的写法。
(老师范写)
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舞蹈,翩翩起舞,蜻蜓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中描写的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的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图片,历代人们赞美荷花的诗词,文章等。
【教学思路】
让学生看图的.方式来欣赏白荷花的美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世界上的花有千万朵,你认为最美的花是什么花呢?你最喜欢什么花?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姑娘她很喜欢的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荷花。后来,把小姑娘观察荷花的情景写成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
(板书课题:荷花)
荷花又叫莲花。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自学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了解是否已把课文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把这幅插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1、启发: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画,图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指点:
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我站在荷花池看:
看到( )荷叶 ;
又看到( )荷花 ;
还看到( )花骨朵 。
2、我站在荷池边看到的荷叶,荷花,花骨朵是怎样的。
3、特点,小朋友们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4、这一自然段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
(冒、露)
5、指点:
冒字写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就好像把头探出来一样,露出头来了。
6、指名读,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我看关卡眼前一朵一朵的荷花,产生了什么想法?
2、指名读。
3、欣赏阅读。
第四自然段:
1、(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是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2、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出示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3、诱导:现在请同学们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4、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5、指名朗读。
6、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7、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如:
⑴ 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中采蜜去了。
⑵ 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8、练习背诵。
三、扩展阅读,展开想像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
四、小练笔
作者把荷花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这几天忙着写论文,写案例,一直也静不下来写教案,这两天听这各位专家的讲座,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备的课,今天排除了这种想法,明天又排除了那种想法,到最后就不知道该怎么上了,但是昨天是无论如何自己都要先备一下了。备完之后觉得课的设计自己也不满意,缺少创意,这样上课自己扶得太多了,总是自己牵着学生的思维,还有情感目标怎么更好地在这堂课中进行落实,朗读指导的形式,课文字词教学如何落实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傻了。
一、预设目标: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三、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四、机动:
摘抄好句子。
叶老师的建议:
因为我不熟悉这篇课文,所以我的建议可能不对。我是凭着你的教案猜课文内容的,呵呵老师厉害吧?
1、可以把课题教学和整体感知及第一段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提问入手,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读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2、第二段的学习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复的。建议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读读玩玩。
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够灵活。建议改为:()花朵()草地(),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堂课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7-13
教学设计方案10-0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29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0
《争吵》教学设计方案07-18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08-2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2-02
(优选)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9
教学设计方案【精】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