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0-15 13:47: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设计思想]

  《雨霖铃》这首词抒情色彩非常之浓,如果赏析时用语贫乏琐碎,那么诗情就会打大折扣,如温水(也可能是冷水)泡茶,或没有完全泡开,或完全没有泡开。因此,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赏析此文成了最佳选择。以“诗”解词,情味不减,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具体操作就是根据文本内容,紧抓教学重点,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浓浓的离愁。

  2.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以“诗”解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上说周杰伦走到哪里都能刮起一阵龙卷风,足见周杰伦影响之大。可是早在北宋时期,有位词人,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不仅当时广为传唱,而且流传至今已近千年。他在当时的影响,有言为证:“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大家能根据这句话猜出他是谁吗?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自读两遍,初步感知

  2.提示: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念,想到。

  3.再读一遍,找出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诵读指导:节奏缓慢,语调低沉。

  4.播放课文录音。

  5.学生模仿诵读。

  6.找出写“离别”情景的句子和写“清秋节”的句子。

  明确: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以“诗”解词,体会深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景中之情。

  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诗一般优美而深情的语言加以渲染。

  2.学生从中任选一句加以鉴赏,写在草稿纸上。

  3.根据所选对象分组进行探究、交流、讨论。

  4.在讨论基础上,组内合作完成一篇精美的赏析文字,以便全班交流。

  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6.教师下水: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赏析:一声声,一遍遍,秋蝉嘶鸣,缠绵哀怨。面对长亭,天色将晚,天边的落日像哭红的泪眼,充满无限眷恋,一点一点,正依依不舍地挨下山去。骤雨刚过,叶尖上的水珠敲打着干枯的树叶,其声如泣如诉,点点滴滴,是离人泪。

  ②“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赏析:桌上的酒食,尝着似土和泥。未饮先醉,心内成灰。眼中泪,杯中酒,蓄着的是忧,咽下的是愁,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艄公催行;离愁越来越浓,感情之弦越绷越紧,终于情不自禁地握住对方的手,流泪眼望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哽在喉间,悲痛欲绝。

  ③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离愁渐远渐无穷,如千里烟波,浩渺无边,如楚天清秋,万里辽阔。无边的离愁像暮霭一样,沉沉地压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赏析:从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今风景依稀,佳人何在?冷风吹来,心头一颤,酒醒愁未醒,顿时生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杨柳依旧笑晨风”的悲凉。

  7.总结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抓住“念”字)

  四、余音绕梁

  1.播放毛宁的《晚秋》。

  2.课后请大家再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一下柳永走后,那位女子的生活情景,并以《与君别离后》为题,借鉴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篇抒情散文或者抒情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轻松作文,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的写,乐于表达。

  2.使学生初步知道抓住自己的特点介绍自己,要说真话。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拓思路

  1.听老师讲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你们知道画师为什么禁不住称赞小徒弟的画吗?

  2.写作文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介绍自己,让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呢?

  同学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相信,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想一想: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板书:外貌 性格 爱好……)

  3.教师总结:声音、外貌、年龄、个性、爱好、经历的事……其实,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特点。(板书:特点)

  二、细观察,说不同

  (一)了解自己的特点

  1.过渡:我们了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说说自己的特点,谁愿意?

  2.仔细观察,看看他们两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谁来说?

  (生说,师评价)

  3.既然是自己介绍自己,自己应该是最熟悉自己的,那么,想向别人介绍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你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别人介绍什么?

  4.小组内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

  和同学一起交流吧。交流时要注意:抓住你最想告诉别人的特点来说,可以是长相,可以是性格,也可以是爱好,可以说一个方面,也可以说几个方面。(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注意挑选用事例介绍自己特点的学生)

  (二)用具体事例说特点

  1.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特点。但怎样才能让别人对你的特点印象深刻呢?(学生自由发言)

  2.咱们班的××同学想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我们听听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看来用一件具体事例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想一想:他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他把自己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说清楚了,同时这件事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4.仔细思考:你们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时要注意:把事情说清楚,这件事要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5.创设情境:孩子们,学校兴趣小组要招收新成员了,你们愿意去报名吗?你想展现自己的哪些风采呢?

  要求:应聘人员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招聘人员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可以提问。

  6.孩子们,通过我们的交流,是不是清楚怎样介绍自己了?有信心写好吗?最后老师还要提醒你:给你的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三、用我笔,写不同

  1.展示学生写的片段。

  2.将应聘发言整理成文。希望报名的同学到时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说清楚,把招聘老师打动。

  【备课思路】

  一、讲故事,拓思路

  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段的习作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的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目的是调动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说话、习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对习作投入情感,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为学生有话可写、乐于习作打下基础。

  二、细观察,说不同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就是抓住特点介绍自己,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特点。

  小学阶段习作要求各个年级有不同侧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重点是片段训练。具体到三年级习作的要求是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作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还体现在中年级的片段训练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作文的难度不大,但是只有学会写段,才能写好成篇作文。

  “能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是这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这个教学重、难点,不仅进行了写片段的教学,还渗透了构段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说一个人有哪些地方和别人不一样,一开始把面铺得比较宽,思维不受局限,教师适时小结(声音、外貌、年龄、个性、爱好、经历的事……),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两名同学,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通过本人的补充使学生体会到人人都有不同之处,而且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点,准备向别人介绍什么。学生在静思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这是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特点要鲜明。在师生共同交流、评价中对“抓住特点介绍自己”这一重点内容理解更深刻,同时也为下面通过事例介绍自己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以班上一名同学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点。讨论出把这件事说清楚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之后创设应聘的情境:应聘人员(说的同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招聘人员(听的同学)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这是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二个问题:事例与特点相吻合。

  从说到写,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学生愿意写、能够写出来就应该得到鼓励。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书面表达时就会遇到困难,缺少习作的成就感。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自觉进入书面表达的情境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重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获得最佳的效果,必须实现“主体”和“主导”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三、用我笔,写不同

  练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缺乏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满堂问、满堂讲,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皮层的疲劳。如果采取讲讲练练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眼、口、耳、手等多种器官,学习内容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课堂上尽量保证学生习作的时间。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学生间也可以讨论补充。在作文课中动口和动笔要紧密配合,说了什么马上就要写什么,要实实在在地习作。

  这节课保证了大部分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也鼓励了能力强的孩子把这段话写具体,给他们以展示的机会。通过孩子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大部分孩子了解“怎样用事例写具体”。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1. 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 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综合楼、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岳阳步行街部分景图。(新世纪商场、肯德基、广场、大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蜡笔小新将到我们学校来参观,还想到我们岳阳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 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蜡笔小新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 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年轮、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1.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2. 师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3. 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4.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西)、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5. 师:我们已经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6. 游戏:找礼物。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1. 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小明上学路线图)

  问:还有谁想试一试?(多人练习)

  2. (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啦!这是教学楼,这是我们的综合教学楼、小操场、大操场、植物园和乒乓球台等。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3. 问:综合楼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小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校长办公室在小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蜡笔小新想去我们岳阳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6路车站(一人民医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第二课时

  情境模拟: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

  活动过程:

  一、 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都设计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分小组检查作业,并改正不对之处。)

  二、 小组派代表上电脑显示台来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且介绍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

  三、 1. 欢迎蜡笔小新的到来。

  2. 活动: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边走边说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课时所学的知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四、小结:小客人蜡笔小新在岳阳玩得很开心,谢谢你们小朋友。蜡笔小新欢迎你们去日本旅游,他也会当好你们的小向导。

  教学目标:

  1. 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2.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简说】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分为钓鱼、防鱼、启示三部分,重难点“启示”部分说教味比较浓,稍有不慎很可能上成品德课。

  【学情分析】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十一岁的钓鱼一事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积淀,难度肯定很大。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引起情感共鸣,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启示”,理解意思。

  2、板书“钓鱼的”,展现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接触难点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你最难以理解的又是哪部分?

  出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读这段话,读准,读通。

  三、探究难点

   1、课文是用什么例子来说明道德抉择这个问题的?

  (钓鱼。)

  2、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是”指什么?这里的“非”又指什么?

  板书:

  是 非

  交流后得出结论。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放了就是正确的。)

  板书:

  放 不放

  3、引:

  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就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看来道德的确是──(齐读: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放与不放的问题,究竟“难”在哪里呢?

  板书:

  难

  请学生找找,并相机出示。

  ⑴ 鱼好大:

  出示: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从哪看出“大”?

  (“从来没有”,感叹句的形式。)

  ⑵ 鱼难钓:

  (从第三自然段中“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说明钓这条鱼是经过漫长等待,而且十分不容易。)

  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吗?读出钓这条鱼的不容易。

  (从“像往常一样”“我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钓到它不容易。看出“我”的动作娴熟,钓过不少条鱼,但是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而且是鲈鱼,这种成就感可想而知,而且后文说“三十四年再也没有钓过那样大的鱼,可见确实很罕见,而且一生只此一次。)

  ⑶ 无人知:

  环境的描写:“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说明只有父子两人,别无他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

  4、在这种情况下要放弃鱼,真难啊:

  如果钓鱼的人是你,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愿意不愿意放了它?”

  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带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找理由。孩子们展开读书、对话,领着孩子们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可我最终放弃了,只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哪句话?

  ⑴ 出示这句话: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⑵ 细细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盯、好一会儿,得”。

  (父亲也很不舍得放这条鱼,从“盯”、“好一会儿”可以感受到,同时父亲又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放,从“得”可以看出。)

  ⑶ 正是这样,父亲在“我”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道德的选择,就帮我摆正了标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是与非,如何去选择,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吗?

  让我们再来齐读父亲的话。

  四、深悟启示

  1、是呀在人生旅途中,我会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投影出示这句话。

  理解这个“鱼”是什么鱼?

  (就是诱惑自己的利益。)

  2、在这34年中,“我”会遇到什么样诱惑的“鱼”呢?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

  当“我”拿到100分的考卷,却发现老师没有改出我的错题时, 。

  当“我”上学快迟到,过马路遇到红灯而没有警察时, 。

  当我买东西发现多找了钱时, 。

  文中的“我”会怎样做呢?

  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呢?

  3、出示: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理解“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来自哪里?

  五、升华启示

   1、小练笔:

  34年后的我已成为美国著名建筑师,当我又一次来到湖心小岛钓鱼时,想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写出来。我会写些什么?

  2、齐诵:

  一次择善而从,在我们的记忆中会永远地留下清香。这是一个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讲给朋友和儿孙听的故事。

  ──詹姆斯·兰费蒂斯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板书】

  13、钓鱼的启示

  放──是 鱼好大

  难? 鱼难钓

  不放──非 无人知

  【反思】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的一大突破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不仅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获得,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充分发展。而《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有比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材料。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在道德与利益之间应该做何选择?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是与非”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自觉讲道德、守规则的人。

  但是本文的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说教味比较浓,学生也很难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有质量、有深度的对话,是每一位教者都回避不了的难题。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从“启示”──“钓鱼”──“启示”。一开始让学生读通这段话,因为这段话由两个长句构成,读来拗口,应要学生读通顺。接着结合具体事件“钓鱼”理解“是非”的具体指代,感受人物矛盾的内心活动,并说说自己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真实想法,利用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深对启示的感悟,再次把深奥的启示拉近学生身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建构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将课堂上的阅读活动化作成了一次师生共同参与的鲜活的“道德体验”。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重点词义析疑(包括实词和虚词)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二)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的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察今”,即明察当今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当时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对变革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来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张,即“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就是制定法令制度应当从当今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观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

 分析:这一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作者反对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顽固守旧的思想,提倡的是变法革新从实际出发的主张,这对于推动时代、社会的向前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主张以人为依据,从人出发,来制定法令制度,这就掩盖了统治阶级制定法令制度的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为所有“人”服务的法令制度。这是作者认识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四)文章的层次怎样划分?

 分析: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第一部分。

 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

 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七)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论证和用寓言故事论证这两种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论证事理有什么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较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采,更吸引读者。

  (九)请说出课文中有关说理、举例、设喻的段落,并谈谈这三者较完美地结合的好处?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说理,兼有设喻、举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设喻、举例。这三者很好地结合,使文章的论据充足有力,深刻透彻。特别是文中的精譬设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十)本文的基本观点寓含着什么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寓含着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的时代,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这种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察今《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6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①齐读这一段;②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因(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④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八)讲析课文4~6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成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作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九)总结全文。

 (见“难点、重点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2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未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八)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1)“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2)“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是针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3)“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4)“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九)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是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诵读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一)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得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两件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做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诵全文。(齐背)

  (十三)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1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2.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

4.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

5.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6.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

7.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9篇

8.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