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请学生各抒己见。)
山东“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作品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⑴ 自读(任选一段,为下面朗读打基础)。
⑵ 范读(朗读较好的同学一人一段)。
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声音响亮。
2、思考并分析:
⑴ 济南的冬天是( )(把自己读了课文后对济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加以印证。)
⑵ 作者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济南的特点?(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以上“朗读”与“思考分析”这两个环节结合在一起,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朗读中,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也使课文的朗读不显得呆板单调。)
四、品味赏析
1、小组交流:美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与合作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2、班级交流: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教师随时整合学生的看法,择取精彩语句与学生共同探讨。探讨中把写作方法渗透进去。
(例如:仔细观察、运用修辞、抓住特征、情景交融等。)
五、互动质疑
在学生寻疑的基础上,可任选一种或几种形式加以质疑:
A、我们有分歧(组内意见不一致)
B、请帮帮我们(组内不能解决的,需要别人帮忙)
C、考考大家吧(认为很有价值的,虽已解决,但想听听别组的意见)
六、体验反思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七、拓展延伸(机动)
交流片段作文《校园的秋天》。
八、布置作业
1、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2、阅读朱自清的《冬天》,比较两文的异同。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朴素笔墨写景抒情,并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
二、简介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
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济南得着落
宽敞贮蓄澄清暖和髻水藻
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响亮(很明亮)。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美丽而柔弱。)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分析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
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怎样描写人们的感受。
不仅描绘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
6、朗读分析第3段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哪里?
作者按空间顺序描绘,用了系列比喻、拟人,把各处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地写出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7、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山景?
顶着“白花”的“看护妇”比喻雪光,“带水纹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肤”“镶银边”比喻雪态,“露出粉色”“害羞”拟人手法写出雪态。从上到下,如工笔画,描写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特别的娇柔秀气。“顶、镶、穿、露”动词准确生动。
8、朗读,注意用较轻声和喜爱欣赏的语调读。
五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济南城山的特点
二、分析
1 朗读分析第4段济南城外远山的特点
写出小山素淡雅致的特点,有如一幅小水墨画。“卧”写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2 济南冬天水的特点(“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可讲讲济南多地下热泉的特点)
第一是暖,不但不结冰,不还冒着热气;二是绿,用绿萍、经水藻、柳影的绿烘托出水的绿,写出水的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蓝汪汪,如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3 作者感情?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赞美济南的感情。
4 小结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写出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既有简笔写意画,又有细腻的工笔画。
4)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唤起读者体验,仿如身临其境
三、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对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奇迹) (怪事) (害怕)
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引出 “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 (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朗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让学生感受美,领略美。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朗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让学生感受美,领略美。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以话题“我眼中的'冬天”为话题,聊聊冬天给学生的感受。找准机会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并顺势介绍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
二、初读感知“美”
1.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美的,同学们读读看你从哪里发现了美?(学生会从文章各个地方找出“美”,拿来和同学交流)
2.你能用美丽的声音,向我们传达美吗?
(教师启发、引导,并积极表扬)
三、再读聚焦“美”
3.同学们,你们觉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学生大部分会回答“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4.让我们齐读这一段。(让学生熟悉这一段)
5.教师范读这一段,配乐读出美感。(教师引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四、三读朗诵“美”
6.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做标记,具体指导。(要做到细致而有效,如用﹏号表示声音的延长等)
7.学生自由练读。(根据标记提示,注意轻重缓急、语气感情)
8.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评价,教师指导。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我从 读出了 ,因为 。”(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具体指导一两句)
9.学生再次练读,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五、朗读擂台赛
10.教师公布擂台赛具体规则。(找裁判,以学生掌声高低为准,最后能站在讲台上的同学获胜)
11.参赛学生朗读,教师配乐,其他学生评价。
六、板书设计(略)
七、沉思画出美
课下再读这段,将你心中的美画出来吧。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抓住了一个“美”字,让学生在美丽的世界里走了一遭。这节课重点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知语言的能力,达成了预设目标,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0-13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10-3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2-08
济南冬天的教学设计10-03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0-27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2-29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7-14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2-17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