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属于第三组课文的补充选学内容。第三组教材编排了《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四篇说明文,旨在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选编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造句、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2.在抓住课文要点的基础上,能复述太空“清洁工”清理“捣蛋鬼”的过程。
3.了解将物当人来写的说明方法,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表达形式的悟读与运用的有机融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唤起学习兴趣
1.欣赏太空景色,激发表达兴趣。
2.揭示课题,呈现文体——说明文。
3.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太空“清洁工”究竟是什么?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
二、一线串珠,理解文本重点。
(一)“清洁工”
1.太空“清洁工”指什么呢?
2. 生: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
3.作者为什么不用“清除垃圾的人造卫星”作为课题呢?理解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好处。
4.像这么有意思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把它们圈出来。
“捣蛋鬼” “牺牲” “同归于尽”
5.串词说话
(二)“捣蛋鬼”
1.“捣蛋鬼”是什么
2.“捣蛋鬼”是怎样捣蛋的?
3.体会“捣蛋鬼”的危害。
(三)“牺牲”、“同归于尽”
1.“牺牲”和“同归于尽”在课文中又指什么?
2.太空清洁工牺牲自己,与太空垃圾同归于尽的过程,就是太空清洁工清除太空垃圾的过程。
3.为了说清楚太空清洁工清除太空垃圾的过程,作者重点抓住了什么描写?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4.这些动词所在的分句能够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5.出示关联词。有了这些连接词,太空清洁工清除太空垃圾的过程就很清楚,明白了。
三、借助关键词,复述清理过程
1.假如你就是太空清洁工。你能参考这些动词和连接词,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你清除太空垃圾的过程吗?
2.教师点评。
四、学以致用,创造新型“清洁工”
1.就让我们一起来研制新型的太空清洁工。它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工作的?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设想写下来。提示:把动作写准确生动。用上恰当的.连接词。
2.学生写。交流,教师注意倾听,表扬或纠正。(评点应紧扣两个训练要求)
3.教师小结。
五、课堂总结, 延续学习兴趣
1.其实,科学家们在这项研究中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课件出示图片资料)
2.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太空,你们看——天宫一号发射视频。
3.科学的力量是神奇而伟大的,我深信,只要同学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把人类的足迹带到更加遥远更加美丽的星球!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太空“清洁工”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用途?
2.知道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3.阅读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空“清洁工”产生的原因和用途,从而对太空、科技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太空“清洁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太空“清洁工”
2、你们看,美丽浩瀚的太空你们可曾知道,那里充满着危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空“清洁工”》
(二)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把这段话读正确、流利。
(2)圈一圈:太空“清洁工”是什么?
(3)划一划:太空“清洁工”是怎么样的?
(4)写一写:太空“清洁工”有什么用途?
2、学生按要求学习。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习。
3、交流反馈。
4、交流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复述课文。
现在,你是太空“清洁工”。如果你是太空“清洁工”中的一种,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
学生自由准备。要求:说清楚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和用处。
指名学生复述,评议。
(五)展开想象。
读了《太空“清洁工”》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太空“清洁工”》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介绍了太空垃圾的危害以及太空“清洁工”清除垃圾的方法,为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太空奥秘达到科学之门。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力求凸显说明文的特点,遵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主动质疑、读文释疑中自主学习,学会说明的方法,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揣摩表达的顺序、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调制科普类说明文的语文味。
教学目标:
1. 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遭殃、残骸、同归于尽”等词语,理解“清洁工”、“捣蛋鬼”等加引号词语的特殊含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太空垃圾的危害以及太空“清洁工”清除垃圾的方法。
3. 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表达方式的准确生动,并在小练笔中初步运用。
4.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
2. 学生搜集太空垃圾、太空“清洁工”的有关资料。
3. 教师查找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结合作课件说明)
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㈠导入新课
师:(板书:清洁工)同学们,谁知道清洁工是干什么的?
指名交流。
师:(加双引号和太空,把课题补充完整)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太空“清洁工”》。
㈡检查预习
1.出示第一排词语:
“捣蛋鬼” “清洁工” “牺牲” “同归于尽”
⑴指名读词语。
⑵师: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发现都有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⑶齐读词语。
2.出示第二排词语
太空望远镜 空间轨道站 航天器 残骸
⑴指名读词语,随机给“残骸”正音。
⑵师简介三个专用名词。
⑶齐读词语。
3.运用两排词语,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师:你能用上这两排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指名回答)
4.小结:同学们预习得真不错。抓住关键词语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
二、 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 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示意齐读课题)--太空“清洁工”。
2.启发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成四个问题,课件出示:
①太空上有些什么垃圾?
②为什么要清除太空垃圾?
③太空“清洁工”是怎样的?
④太空“清洁工”怎样清除太空垃圾?
过渡:古人说:“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同学们真会提问,想不想通过读书自己解决问题?
三、 读文释疑,体会写法
㈠自由读课文,思考四个问题,划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句子旁边批注。
学生朗读自学,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㈡交流读书收获,相机解决问题。
㈢预设一:太空上有些什么垃圾?为什么要清除太空垃圾?
出示句子:
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会遭殃。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层空间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环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⒈自由默读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⒉交流
⑴引导认识太空垃圾的危害:失去控制、飞行速度很快、飞行时间长。(板书:失控、快、久)
⑵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形象生动。(板书:打比方)
⒊师生合作读句子,初步感受太空垃圾的危害。
⒋想象说话,理解“遭殃”
⑴(出示太空图片)师: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了这些太空垃圾,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同学们,你们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⑵引导学生想象,认识太空垃圾的危害。
⑶教师小结:太空垃圾的危害真大!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可就--遭殃了。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遭殃”的意思了吗?
⒌补充视频资料(中央一套晚间新闻相关视频资料),进一步认识太空垃圾的危害。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交流)
⒍指导朗读
师:太空中,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也能使宇航员殒命,这些太空垃圾多么可怕啊!你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指名读句子--齐读。
㈣ 预设二:太空“清洁工”是怎样的?太空“清洁工”怎样清除太空垃圾?
⒈交流,出示句子:
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 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
⑵读读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抓“6千克”,联系生活体会太空“清洁工”的轻、本领大。
抓“不到100万美元”,拓展资料理解造价低。
白俄罗斯:“松鼠”号人造卫星造价为900万美元;
美国:“太空监测卫星” 造价5亿美元;
日本:大地号卫星升空 造价接近5亿美元;
美国:新隐形间谍卫星 造价95亿美元。
⑶指导抓数字读好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一起进入稠密的大气层,这时剧烈的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将它们一同烧毁。
⑴自由读句子,想想太空“清洁工”是怎样清除太空垃圾的?
⑵交流,理清步骤
①师适时补充小结:看到垃圾--靠过去--抓住垃圾--迫使减速、降低--进入大气层烧毁。(板书:看 靠 抓 减速 降低 烧毁)
②指导复述。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太空“清洁工”是怎样清除太空垃圾的吗?
③引读句子。
⑶体会“清洁工”本领大
①师:你还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读懂的?圈出来。
引导从“一旦……就……、立刻、紧紧”等词语体会“清洁工”本领大。
②师:太空“清洁工”个儿不大,本领可真不小!谁能用朗读告诉我们“清洁工”本领超强?
指名朗读--齐读。
⑷体悟写法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交流:
①按一定的顺序,用“然后”、“接着”等词语连接。
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
③使用准确的动词,如“看、靠、抓”。
再次齐读句子。
四、 迁移运用,拓展激情
㈠ 过渡,设疑:
太空“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看着这个词语,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㈡ 迁移运用
⒈师:是啊,虽然太空“清洁工”造价不算太贵,但是清理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还是不合算呀!同学们,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们打算研制怎样的太空“清洁工”呢?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把你的设想写下来,注意说明方法的运用和用词的准确生动。
⒉交流,教师注意倾听,表扬或纠正。
⒊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运用说明方法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设计的太空“清洁工”, 真会想象,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争取实现梦想!
㈢ 拓展激情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科学家们在这项研究中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瞧,(课件出示图片资料:“空间工友”、 “激光扫帚” 、“太空风车” 、“太空牧羊犬”等最新太空“清洁工”。)
结合图片,教师穿插简介,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㈣借助板书,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略)
【《太空清洁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设计11-05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08-12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09-27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通用6篇)09-05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通用15篇)10-18
部编版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精选9篇)10-23
太空生活趣事多微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09-01
太空里的植物教学反思10-04
《太空里的植物》课后教学反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