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文字投影、课文录音、媒件展示图画。
教学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论一论。
①出示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一读,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何叶什么特点。
多
色
形
②比较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出示挂图。
感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并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勃勃生机。
4、朗读品味荷花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无论是哪一朵荷花都十分迷人,那么满池的荷花又什么样儿呢?
2、朗读第三自然段。
3、为什么论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因为再有本领的画家也画不出活的画来,只有大自然才能创造出这活的画。
4、指导朗读。(媒体出示荷花图)
抓住关键词: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很美、也很美、活的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入: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美景之中。这时,他有什感觉?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怎样看荷花才使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同满池的荷花一起起舞?
出示:我()地看到荷花
3、出示荷花图:边看边听录音,再想象。
4、看图听完录音,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学生自由描述这如诗的情境。
6、是呀,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在这样境界里,如果你是画家,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说:
7、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
8、如果是诗人呢?
9、如果是舞蹈家呢?
10、小结:刚才我们和作者一样被荷花池的美景陶醉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爱呢?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朗读、背诵。
《荷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
3.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自学课文。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荷花
我去看色彩美
看着美冒露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爱
风过了
看着
《荷花》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感受荷花荷叶的美丽。
2、根据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感受荷叶,荷花的各种美丽姿态,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等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可是一个花卉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花卉,你都知道有哪些花你最喜欢哪一种(引出荷花)
还有喜欢荷花的吗的确,荷花从古至今都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文章《荷花》。(板书课题)
情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想看看荷花吗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一会儿在看荷花时,你可以指指点点,还可以与身边的伙伴小声的交流,讨论。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荷花图片
交流观后感受:大家看得都入迷了,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说得太好了,荷花的确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单看白荷花
充分诵读,自学探究,激活语感
叶圣陶爷爷看到的白荷花是怎样的还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
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一定有了不少收获,不妨先与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勾画出的最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小组成员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品读,交流,领悟语感,积淀语感,丰富语感
谁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或词语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交流汇报(要点):
(1)荷叶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a通过理解"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体会荷叶的多,绿,大圆,根据体会出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学生互评。
b体会比喻句的用法:你能给荷叶再打一个比方吗
(2)"冒"字句
a怎样长叫冒
b如果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c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3)"有的……有的.……有的"句
a课件欣赏图中三种荷花姿态,要求学生在画面出现时配以书中相应的文字介绍,指导朗读,比赛。
b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还会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用词来形容一下这不同姿态的荷花吧(板书:姿态美)
(4)荷花的魅力真令人陶醉,于是面对满池的荷花,叶圣陶爷爷早已应接不暇了,并发出了赞叹,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位画家是谁你想对他说什么
(5)第四段
a学生汇报,交流,朗读,播放荷花录像,感受有风时荷花舞动的样子,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
b翩翩起舞的荷花把蜻蜓和小鱼也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你是池中一朵荷花,蜻蜓小鱼会对你说什么呢
c又有什么小动物会来,他们又来对你说什么
感情升华,课外拓展
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为我们描绘出这么美的画卷,让我们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其实,大自然鬼斧神工,不仅仅孕育出了荷花,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其他杰作吧!(播放课件)
你又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大自然是神奇的,是伟大的,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荷花》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冒”字,能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挨挨挤挤”、“冒出来”等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荷花、荷叶特点的一般写法,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荷花》一课,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荷花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香)评价:荷花的姿态令你难忘。荷花很香,还没看到花就先闻到了香味,荷花是洁白无瑕的。你关注到了荷花的颜色……
总结过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荷花很美,同学们,叶老是怎样具体描写荷花的美的?让我们深入走进文本,再次欣赏叶老笔下的荷花。
二、品读感悟
请大家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课文。请看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自己画出描写荷花美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下感受。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交流分享。
预设一: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说说你的感受。我找到的句子是(),从挨挨挤挤这个词看出荷叶很多,一个挨着一个。
出示图片,读词语:关于这一点谁有其他的感受:生:荷叶很茂密
生:荷叶像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样。
总结:像亲密无间的朋友!理解得多好哇!在叶圣陶的眼里荷叶是有生命,有感情的,真好,你读读这个词。
c,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场面或者事物是挨挨挤挤地呢?联系生活中挨挨挤挤的场面,学以致用。
关于这一句谁有补充?
我从“碧绿”这个词感受到荷叶特别绿,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借机指导朗读。
我从大圆盘这个词感受到荷叶很圆,很漂亮,你;来读一读?
预设二: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说说你的感受。引出“冒”字。讲“冒”的的写法,范写。
根据字典上“冒”的意思,选择在本句中“冒”的意思;“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体会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在对比中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预设三:有的才展开两三片……马上要破裂似的。
说说你的感受,品读荷花的不同姿态。
预设四: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从这一句我知道了荷花的姿态是千姿百态,特别美。带着感受读一读,
在这里作者把每一朵荷花的姿态都进行详细描写了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仿照叶老的写法,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内容详细描写,其他略写。
既然荷花是千姿百态的,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拓展练习
生:我能想象到荷花从荷叶中长出来,歪着脑袋的样子!
生:我还知道荷花翘着嘴巴的样子!
小结: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预设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预设一:大自然。
a,大自然确实是伟大画家,鬼斧神工,看……图画,
b,看了大自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有什么想说的呢?
大自然真了不起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2、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谁来做第二朵荷花?第三朵在哪里?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谁又会来告诉你,他有什么快乐呢?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会有蝌蚪游过来,告诉我他找到妈妈了。
会有小蜜蜂飞过来,对我说:“荷花姐姐,你们真好看,真香。”
会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会有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他捉害虫的故事。
师:总结:人成了花,花成了人。真是如痴如醉呀!
齐读第四自然段
其实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荷花。看……出示爱莲说。等
作业:任选其一
1、我要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2、我要继续搜集关于荷花的美文、故事,传说,歌曲……,进一步了解荷花。
3、我要模仿《荷花》的写法,写写我喜欢的一种植物。
《荷花》教学设计5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节
1、读课题。
2、配乐,导入新课。
3、齐读第一节:
问:你从“一……就……”知道什么?所以就把我们吸引到荷花池去欣赏荷花。
二、学习第二节
1、(出幻灯图)指导看图。
⑴大家仔细看,上面有许多的什么?
⑵荷叶是什么样儿的?
⑶荷花又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是描写?
(出幻灯问题:荷叶、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
⑴分别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⑵指名回答。
3、现在我们来欣赏荷花的美:
(出幻灯句)
⑴荷花很多很大。
⑵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齐读:
问:这两句都写了什么?
②哪句写得好?第二句好在多写了哪些词语?
③a、“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你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知道什么?还有哪个词写出了荷叶长得多?
b、“碧绿”写出了什么?
c、这句话把荷叶比作什么?从“大圆盘”我们知道荷叶的形状是怎样的?
d、齐读:
问:谁连起来说说多写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
e、导读。
(指名读,齐读)
4、而白荷花就在这迷人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了。
⑴给“冒出来”换个词。
⑵体会用“冒”的好处。
“冒”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白荷花在这挨挨挤挤的荷花中都能硬挤出来,说明什么?
⑶导读。
(开火车读、齐读,在前边加个“啊”来读)
5、你们看,冒出来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非常美丽。
(揭示三幅图画)
⑴看图说说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是怎么样的?
⑵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有哪几种姿态?
⑶课文是怎样将这三种姿态描绘出来的?
(出幻灯句,齐读)
6、引导想象,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⑴看,这半开半合的多像……齐读第一句,读出喜欢。
⑵咦,藏在里面的小莲蓬探出头来了,真像……齐读第二句,读出喜欢。
⑶(做动作)你们看,这是怎样的花骨朵?就要开了,我们高兴极了。
⑷导读。
(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引读、个别做动作读)
三、学习第三节
(出幻灯图)
看着这一池的荷花,我们陶醉了,觉得眼前这池荷花简直就像是一大幅──活的画。
(出幻灯句)
1、你从这个“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
(美)
2、你从这个“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
(充满活力)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呢?请带着问题看录像。
4、请大家联系刚才看的录像和第二节的'内容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是充满生机的?
5、问:是谁画了这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是谁?
6、(出幻灯句)一齐读这句话,赞美大自然的美景。
四、学习第四节
1、听配乐范读课文。
2、导语引入情境。
3、⑴什么是翩翩起舞?现在我们也变成一朵荷花,当风吹来时,我们轻快地舞蹈,好不好?
(全班一起随风起舞)
⑵问:看着这池荷花,你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4、看着,看着,人和花已经融为一体了,开始一起舞蹈,一同欢乐了。这时──
(出幻句“不光……好梦……”,齐读)
⑴问: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⑵问: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5、指名配乐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6、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
(配乐齐读)
五、学习第五节
我们迷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一齐读第五节。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荷花
(清香)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活的画
花:有的……有的……有的……
《荷花》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这一池荷花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池荷花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可以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荷花的特点,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荷花》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谁来说一说你对荷花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说一说所了解的关于荷花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荷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欣赏荷花的动画片段,感受荷花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良好的情境。
三、初读课文,自学感知
1、设问:这么美的荷花在作者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字幕,指名读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看图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图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还不懂的问题在书上标出来。
四、检查自读情况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看图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懂?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梳理教学重点、难点,归纳如下:
(1)“我”为什么感受到: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我”为什么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五、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直奔重点,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凭借情境,理解词语,感受荷花之美。
1、看书回答: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字幕)指名读2、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想:作者看到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提问:读了2、3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领会表达。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很茂盛,很美?出示画面,图文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读段落,读句子,看画面,充分想象,感受荷花之美,感受这一池荷花的勃勃生机。
4、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荷花之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难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结合动画荷花片段,引导学生领会表达。
5、小结:正是因为这一池荷花长得这么茂盛,这么美,还正在生长着,随风摆动,所以“我”才感受到:如果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来读呢?指名读,学生自由读,进一步体会荷花之美,感受作者所看到的这一大幅活的画。
(二)学习4、5自然段
1、启发谈话: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美丽的白荷花,如果你也站在荷花池边,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说一说。
2、设问:面对着这一池荷花,作者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回答: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3、引导学生看着动画画面描述一下“我”被荷花美景陶醉时眼前所出现的美妙景象。
4、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三句话,想像一下,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白荷花,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老师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目想像,进一步感受作者被荷花美景陶醉时的感觉。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设问:我真的是一朵荷花吗?我是来干什么的?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这一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六、总结全文,激趣深化。
1、学了课文,这一池荷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么美的荷花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下来的?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理清课文写作的顺序。
2、课文学到这里,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肯定。
七、找学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在头脑中尽情展现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一幅幅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九、特色作业:把课文中所描述的白荷花画一画或者办一期荷花小报。
板书设计:
闻花香
荷花
12、荷花看美
荷叶
想仿佛
【《荷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花教学设计 《荷花》教案01-19
《荷花》教学设计12-06
荷花教学设计10-21
《荷花》教学设计03-30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08-30
《荷花》教学设计(优)04-12
荷花教学设计(实用)11-08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11-23
《荷花》的教学设计优秀01-02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