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冕学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1
课型:
新授
教具:
挂图计算机
教学目的要求:
1、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和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王冕刻苦学习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重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一、看(听)话说、写词语。
清水滴滴乌云密布节省王冕父亲
二、讲读课文
1、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
2、逐段讲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先读课文在思考
从文中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
王冕为什么去给人家放牛?
王冕停止学习了吗?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突出“古时候”“一边……一边……”的讲解。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注意合理停顿。
(2)第二自然段,图文结合读课文。分析本段共有几句话?
前三句体现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夏天的傍晚忽然下起大雨大雨过后,顺序不能颠倒。
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怎样?
王冕看了以后,心里是怎样想的?
“王冕看得出了神”王冕看什么?“王冕看得出了神”什么意思?
(3)第三自然段,思考:
王冕是怎样学画的?
后来他画荷花画得怎样?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合理停顿和语气。
三、小结
作业:朗读课文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贫、穷、布、亭、苞、莹、神、省、始、灰”10个生字;认识部首“贝字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苞、莹、贫、贺、布、灰”。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第二节。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重点和难点: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词语。
2、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具准备:
荷花池的录像或照片、图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积累好句。
1、看照片或录像,练习说话:(出示照片或观看录像)照片中有什么?美吗?谁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指名)
2、出示荷花句:你们能用上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不错。但老师总觉得还说得不够美。我这有一段话,自由地轻声读读,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它写得美吗?(出示:一个夏天的傍晚,突然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
3、品词品句:美吗?你觉得它哪里写出了荷花的美?
(1)随机教学
第二句:
理解“满湖通红”:(有条件可播放录像)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红,美丽的云彩倒映在湖中,就给人满湖通红的感觉。谁能通过朗读来表演这种美?指名、全班。
第三句:
①亭亭玉立的荷花:教学“亭”,正音。(出示词语、图片)你们看,荷花细长又挺拔,这就可以说是“亭亭玉立”。
②花苞上清水滴滴:学习“苞”。(出示荷花照片)看着照片,这就是花苞,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你们瞧,雨水正一滴一滴往下滴呢!
③晶莹的水珠:教学“莹”,正音。看图理解“晶莹”是指光亮而透明的物体。
小练习:以下哪些词语可以用“晶莹”来形容,用直线连起来。
晶莹 露珠
宝石
书本
玻璃
黑板
珍珠
泪花
④指名读第三句。男女生比读。全班读。
4、指名连起来读这段话。“乌云密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说。(形容天空被乌云笼罩着,快要下雨了)这个字“布”你们记住了吗?这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是 ,里面是 。
6、齐声读荷花句
7、小组内练习读荷花句。
8、出示:一个夏天的傍晚,突然 。大雨过后 。湖里 。
(1)根据提示自己练背。
(2)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背一背,不能背的看黑板读一读。
9、这样的美景我们除了拍摄下来或文字表达出来外,还能用什么办法把它留下来?
10、指名说。画下来是个好主意,但要把它画得逼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有人就做到了。瞧,这就是他画的荷花图(出示:荷花图),美吗?他就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有关王冕学画荷花的故事。
11、出示课题:36王冕学画
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欣赏荷花照片,背诵描写荷花的句子,来感受荷花之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将王冕画的荷花图与之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王冕的画技精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读准生字的字音。
2、开火车每人读一句。要求读准了文中的轻声:“心里想、要是、多好哇、画下来、省下来、摘下来” 。
3、教学生字:
(1)小组自学,学习生字。
①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
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③小组合作,巧记生字。
4、交流:
①查字典大比拼:“笔 省”
②“贫、穷”:a、“贫”字正音,b、认识“贝字底”,c、理解“贫”就是穷的意思,d、理解贫穷的意思
③“神”:a、正音,b、理解“出神”就是因精神过度集中而发呆。
④“始”:a、正音,b、说反义词。
⑤“灰”:书空笔顺,注意第一全是“横”。
说明:
这一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如: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读准轻声等。只有长期地坚持这样的训练,才能为学生日后的'阅读扫清障碍‘
三、学习课文,揭示过程。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你对王冕有了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随机:
句子 学生自悟 师的指导
“从前,有个人叫王冕”。
王冕是古代人。
王冕是700多年前的人。
“他七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贫穷。”
“王冕只读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
王冕是个穷苦人。
①古时候基本靠男子挣钱,父亲早逝,家境就贫寒了。
②指名读,指导读好“只…..就…… ”
③全班齐读
“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看。”
“王冕用平时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颜料,又找来些纸,学画荷花。”
王冕虽穷,但热爱读书。
①在没有书本,笔墨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来读书,画画
②全班齐读
“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哇!”
王冕做事专心。
①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把画画逼真。
②指名读好感叹句
③背诵句子。
“开始他画不像,可是不灰心,天天画。”
王冕很刻苦。
①说话训练,当他画不像的时候,他会怎样鼓励自己呢?
出示:开始他画不像,可是不灰心,他对自己说:“ ”,继续天天画。
②指名朗读。
③全班齐读。
说明:
文中的这些语句看似浅显,学生好象能理解。但那样的理解实质是表面的,朦胧的。只有通过教师细致地朗读指导,适时地补充课外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走进教材,真正理解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道理。
2、王冕就这样画了几个月,(出示句子:那纸上的荷花像刚从湖里摘下来一样)指名读。全班读。
3、学到这儿,你们明白了吗?王冕为什么能把画画得如此成功?
4、师总结:同学们,任何一个学有所长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比别人高明的,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学,学习的时间愈长,下得功夫愈深,所学的也就愈精。这就是我们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让我们一起齐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说话练习。
1、(出示:“小兔采蘑菇”插图)你能看着画面说几句话吗?
2、指名说
3、同桌练说
4、指导书写:苞、莹、贫、贺、布、灰
“苞、莹”:要注意上小下大。
“贫、贺:“贫”字的第一、二笔为“八”字,而“贺”字的上半部分要靠得紧一些。
“布、灰”:半包围结构,注意“布”字的第一笔“横”,写得稍长一些。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
课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第二段写雨后湖里的荷花很美,王冕想把它画下来。第三段写王冕学会了画荷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十一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是怎样刻苦学画的;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背诵课文第二段;掌握生字的字形。
【教学过程】
一、齐读第一段。读后回答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边看插图边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这段共几句话?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意思?(王冕想学画荷花)
2、王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美丽的荷花的?(夏天、傍晚、湖边)“傍晚”是什么意思?(临近晚上的意思)
3、看第二、三句话各写什么?(下了一场大雨,太阳照射湖面,景色很美。)
(出示“乌云密布”的画面),你见过这种景色吗?怎么理解“乌云密布”(“乌”,黑色;“密”,稠密,这里指云层厚;“布”,散布。“乌云密布”指黑色的云厚的布满天空,或者说满天都是黑沉沉的云了。)
“满湖通红”又是什么意思呢?(整个湖面都是红彤彤的)
4、这时候王冕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小声读,再指名读。
“更”说明什么?(荷花比下雨前要好看很多倍。)(板书:荷花更鲜艳)
花瓣是什么样的?(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
怎样写荷叶的?(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出示画面)
“清水滴滴”什么意思?(一颗颗晶莹透明的水珠。)
5、指名读最后一句。“出了神”是什么意思?(精神过度集中而发起呆来。)
这时他心里怎么想的?(要是能把这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呀!)(板书:想画下来)
6、小结:这一段写的`是什么?(雨后湖里荷花很美,王冕想把它画下来。)
7、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的速度要稍慢些,注意重音和停顿,让学生想象雨后的美景,体会王冕渴望把荷花画下来的心情。
8、练习复述大雨过后湖里出现的景色。(先说雨前荷花会是什么样的,体会雨后荷花更美丽,更鲜艳。为背诵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默读第三段,要求同桌同学讨论课后第一题。(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画荷花的。)
2、交流讨论结果:
(1)准备用具:用节省的钱买画笔、颜料、找纸。
(2)学画荷花:画不像,不灰心,天天画。)
不灰心是什么意思?(失败后还能继续努力。)“不灰心”、“天天”两个词反映了王冕什么精神?(学画不怕失败,刻苦努力的精神。)
3、王冕学画的结果怎样?(那纸上的荷花就象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指导朗读这句话。
4、小结:王冕为了学画画儿,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半途而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四、总结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否则一事无成。)你打算怎样向王冕学习?(略)
五、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1、引读。
2、指名背诵。
3、有感情地背诵。
六、作业。抄写第二段,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板书设计:
略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4
质疑导入,粗知大意
1、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能知道什么?指名介绍一下王冕。
2、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王冕是怎样学画的。
3、打开书第十课,自己小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通过读这一段,你们知道了什么?(王冕的家里很穷小时候读书的条件差是古时候的人)
2、查了资料,我们知道王冕虽然家境不好,但他却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一边放牛一边看书。那么他为什么要学画画呢?他在访捏时遇到了什么情况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将描写荷花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逐句朗读,并说说每句讲了什么?(课件)
(1)乌云密布说明什么?忽然又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这是大雨过后,整个湖面被太阳照得一片红艳艳的情景。)
(1句写明时间地点。夏天荷花开放,夏天会有雷阵雨,“傍晚”才有夕阳西照,致使满湖通红。王冕在湖边放牛才能看到鱼后鲜艳的荷花。2、3句写明忽降大雨,雨过天晴,阳光照得满湖通红。4句生动地描写了雨后荷花、荷叶的美丽景色。)(雨后阳光照耀,使得“荷花更鲜艳了”,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这幅雨后荷花图令人陶醉。)
(3)那些词语写出了荷花的美丽?(“更鲜艳了”。“清水滴滴”,水很清,刚下过大雨,水还从花瓣上滴下来呢。“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动”,水珠时圆的。还写出了水煮很顽皮,荷叶随着风在轻轻摇摆。)(课件雨后荷花图)
三、通过想像,激发审美情趣。
(1)、说一说,图上的荷花像什么?宽大的荷叶像什么?荷叶上亮晶晶的.水像什么?(课件荷花荷叶图)
(荷花像一个仙子,一个美丽的姑娘,一顶帽子,一粒珍珠…………)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满湖都是这样粉红的荷花和碧绿的荷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面对着这么多的荷花,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听到什么在呱呱地叫个不停?看到了什么在荷花行飞来飞去?
大雨后的天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
(3)这景色多美啊!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或者还想做些什么?
是啊,雨后的晴天,通红的湖水映衬下,那美丽的荷花和滴滴晶莹的水珠构成了一幅十分美妙的画图,让我们读出这令人陶醉的景象。齐读课文。
这么美的荷花,你们喜欢吗?那么王冕看了又怎样呢?(课件)
你怎么理解“出神”这个词?
(两眼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周围的一切都没注意到了。)
为什么会看得出神?(荷花确实很美,看得专注。)
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这表达他一种怎样的心情?(急切想画荷花的念头。)
谁能读出王冕这种急切的心情?齐读,试背。(课件)
这么美的荷花,王冕真想把它画下来啊!那么王冕为了画画,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小组交流。(课件)第一句: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颜料,又找来了一些纸学画荷花。(在做学画画的准备工作,王冕家里很穷,但他为了学画,省吃俭用来买画笔颜料,他是多么想画画,多么有决心啊!)指读。
第二句:开始他画得不像,可是他不灰心,天天画画,画得越来越好。
王冕学画的过程怎么样?很顺利吗?王冕是怎么做的?什么叫灰心?
(这说明王冕开始学画也画不好,但他不怕失败,画不好继续画,刻苦努力。)谁能读出王冕刻苦学画的劲头?指名读。
后来,王冕的荷花画得怎么样呢?
说说“他画的荷花就像真得似的”这句话的意思。
(荷花画的十分好,和真的荷花没什么两样)
谁像谁?(画在纸上的荷花真的似的,那么生动,那么鲜活)
真是画得太好了,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再读读这句话,要把为王冕取得的成绩而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第3句,
整体阅读第三自然段,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王冕刻苦学画,不怕困难,终于画像了荷花。后来,王冕成为了一位的大画家。
你从王冕身上学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课件)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否则就学不好。不怕失败,持之以恒,顽强的意志好学的精神。)
看墨梅图(课件)
请你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字词句子,推荐给大家。(课件)
第二自然段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背一背,把这美景装在心里吧!(课件)
选做:荷花真美丽,回家拿出笔,画出七彩图,心里真欢喜!(课件)
板书设计
10王冕学画
穷放牛
湖中荷花想画天天画像真的一样
下工夫成功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2段。
2.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文悟出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的道理,即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同时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发兴趣。
(一)板书课题。
(二)简介王冕:
王冕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从小刻苦自学,晚年以卖画为生。他善画梅花,题画的梅花诗也很有名。
(三)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讲王冕小时候学画的故事。他学画什么?画得怎样?他是怎样画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借助拼音,同桌互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三)自读课文,并找出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同桌可商量、讨论。
三、讲读课文。
(一)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集体评论他们读的如何。
(二)从讲读最后一段入手:
1.师:王冕学画什么?画得怎样?为什么?书中哪一段是写的这三个问题?
生:读第3段,然后再回答。教师板书:就像……一样
2.师:谁像谁?
生:王冕画的荷花就像真的荷花。
3.师:他为什么画得这样好?
生:他天天画,不灰心。(老师马上板书:天天画,不灰心。)
4.师:什么叫不灰心?
小结:这说明王冕开始学画,也画不好,但他不怕失败,画不好继续画,刻苦努力,最后终于把荷花画得像真的一样美丽。
5.师:王冕学画画的条件好吗?和你们自己比一比。(请班上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谈谈。)
生:先说自己参加学习的情况,如到外边学习父母接送,要什么学习用品,家里都给买,吃穿不愁,还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王冕家里很穷,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他画画用的东西是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的,纸是找来的。
指导朗读1和3自然段。
6.师: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你知道王冕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是一个有志气,在艰苦的环境中自觉地学习,不怕艰苦,勤奋好学的孩子。
7.师: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生答: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否则就学不好。
(三)师问:王冕为什么要学画荷花?请一位同学读第2自然段。本段共有几句话?
1.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并说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实行类比的方法“入境”。
(1)让学生说说某种花雨后与雨前有什么不同?生说:花的叶子更绿了,花瓣更艳了,花瓣和花叶子上还有小水珠,比下雨前更美丽了。
(2)让学生看插图,说说雨后的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说:荷花更鲜艳了,花瓣……荷叶……
3.师问:王冕为什么要学画荷花?
生答:雨后的荷花很美,美丽的荷花吸引着他。所以王冕想把它画下来。
4.师问:书中哪句话写王冕想要把荷花画下来?
5.教师范读第五句。让学生仿读。(要读出王冕渴望把荷花画下来的心情。)
6.指导学生背诵,看着黑板上的板书背诵。然后同桌互背互查。最后指名背诵。
7.师问:王冕学画荷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谁说说他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说明:因此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再次重现,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师板书:勤学苦练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一、预习生字、新词。
(一)把本课生字词用“—”画下来。
(二)读准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二、教学生字,新词。
(一)集体读生字词卡片。
(二)指名读,说字形的记法。
1.独体字:(讲清部首和应注意的地方。)
父读fù 是部首字。叫“父字头”。 组词:父亲、父母。
乌读wū 是“丿”部。把鸟字去掉点就是乌。乌是黑色,乌云是指黑颜色的云。组词:乌云、乌鸦、乌黑。
平读píng 是“一”部。 组词:平时、平常、平安。
更读gèn 是“一”部。写时注意不要写成“”。“更”是越发、更加的意思。 组词:更好、更美丽、更快。
丽读lì 是“一”部。2、5笔为竖。 组词:美丽、艳丽、华丽。
小结:属于“一”部的字有几个,都是谁?“父”是什么部,“乌”呢?
2.上下结构的字:讲清应注意的地方。
亲读qīn 是“立”字部,下边是变形的木,不要写成木。 组词:父亲、母亲、亲人、亲热。
荷读hé 是“艹”字头,荷花、荷叶的荷。左边不要写成“氵”。
想读xǐang 上边是“相”,下边是心字底。 组词:想一想、想念、心里想。
美读měi 上边是“羊”字头,但写美时,上边不要写成“羊”,而是“”,下边是大。组词:美丽、美好、很美、美国。
3.左右结构的字:(重点分析。)
读读dǔ右边易错,应写成十卖第三笔是“”,不要写成“”或“冖”,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组词:读书、读一读、读报。看书、念书都叫读书。像读xiàng像不像的像。右半边较难,笔顺为,,第6笔是一撇,从扁口中穿出来。
组词:好像、真像,像不像。在课文中是好像的意思。
三、巩固生字和新词。
(一)指名抽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亲、读、乌、更、美、丽、像。
(一)亲上下各占田字格的二分之一,第6笔横要比第5笔横要短。
(二)“读”和“像”都为左窄右宽的字。
(三)乌第3笔竖折弯钩的折一定比第2笔横折钩的折要宽,这样写出来才好看。
(四)丽第一笔横写的要长些,下边“”宽窄、高矮都相同,整齐的排在大横的下边。里边的两个点均点在横中线上。
(五)美上半部写在上半格,三横一样长,第三横写在横中线上。下半部的大的第一笔横要长于上边的三横。
(六)更“”写在上半格,横与下边的曰宽窄相同,第5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6笔撇要顶着第一笔横,最后一笔捺要比上半部宽出去下笔。
范字:
五、作业:
每个生字和新词各写两遍。
第三课时
指导作业:
一、选合适的词填空,再读句子。
(一)荷花开得(很)鲜艳。(很、更)
(二)王冕(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就、只)(三)他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画笔。(平时、有时)(二)(三)句比较容易,都是书上的原句,在讲课文中已理解。但第(一)句就不同了。要给学生讲清楚,前面没有表示“在什么情况下”之类的词语,不能填“更”,只能填很。可与课文对照一下。
二、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一)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二)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三)他天天画荷花。
(四)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
以上几个句子是课文中的重点句,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和抄写使学生更加熟悉这几个句子的句式和课文内容,同时也复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验收:
独立完成练习册的作业。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那样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学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质疑师小结:
(1)谁学画?
(2)学画什么?
(3)为什么要学画?
(4)怎么画的?
(5)画得怎么样?
二、初读释疑。
1、带着以上师总结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字义。
(2)读通课文。
2、检查反馈学习情况。
(1)重点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读。
3、释疑。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图激情。
出示课件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荷花、荷叶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学生纷纷发言)
师:请你们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师:你觉得这些荷花怎么样?生:哇,荷花好美啊!(教师课件显示美丽的荷花。)
师:你能说说这荷花美在哪里吗?
生:多个学生说(略)
四、指导学文。
师:荷花确实美得让人百看不厌,作者用优美的词句把它描写出来,请你找找,书上描写荷花美丽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2段。边读边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师: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
生: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师:你真能干!(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写的画面。)
什么叫“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
生: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师:(微笑点头)你找得真准!(再现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画面。)
师生:品读句子。
(1)比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叶上有水珠。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2)出示插图,边读边体会雨后湖面、荷花、荷叶的美丽。
(3)想象说话。图上的蜻蜓会对荷花姐姐说些什么?
(4)小结。是啊!这些美丽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红湖水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极为奇妙的画。
师:王冕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该怎么读好这句话?
五、小结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王冕小时候刻苦学画的事。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
2.继续学习记住先后顺序背诵课文的方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正确、流利、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中学会并掌握按先后顺序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
1.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课题后,你能知道课文会写什么内容?
2.那你认为课文会围绕着哪个字来写?(学)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
2.介绍王冕:王冕是我国元朝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从小刻苦自学,晚年隐居九翠山,以卖画为生。他善画没骨梅花,题画的梅花诗也很有名。他还写过不少反映无未社会现实的诗歌。
3.学习课文第1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的是什么?
②“只读了三年书”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家里很穷,条件差,上不起学。也说明他的知识少。)
③遇到王冕这样的家境,一般小孩会怎样?而王冕又是怎样做的呢?请你在文中画出来。
④你怎么理解“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这句话?
“找”‘这个字体现了王冕没有钱买书,但他为了读书,千方百计地去寻找书来看。
“一边…一边…”说明王冕很爱读书学习,所以在放牛的同时也不忘了找书看。
⑤再读课文,思考:这些和他以后成为著名的诗人和画家有什么关系?
4.学习第2段:
①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乌云密布:这是雨前的景象,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一阵大雨,清水滴滴,水珠滚来滚去--说明是大雨,而且下得不长。
②读一读第3-4句,思考: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雨后景色和湖中美丽的荷花。)
③你从那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这真是美景?
(满湖通红更鲜艳粉红色的花瓣碧绿的荷叶清水滴滴水昧滚来滚去)
④我们看:夏日的一阵雷雨过后,晴朗的天空,通红的湖水,映衬着湖里鲜艳的荷花。
这真是一幅极为奇妙的图画。王冕面对这样的美景怎么样了?
(出神——说明他对自然的美景的喜爱。)
(心想…要是…那…——觉得很美,想留下它。)
⑤齐读这段,想一想: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清楚的?
按雨前--雨后的先后顺序写的。
1-2句:先写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起了大雨。
3-4句:接着写湖面上的景色和美丽的荷花。
5句:然后写王冕看荷花,想把它画下来。
5.学习第3段:
①齐读课文,思考: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
②默读,标画出重点词语,体会理解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省下来的钱买了又找来开始他画不像不灰心,天天画)这说明他学画很刻苦,肯下功夫。
③指名读最后一句,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明王冕荷花画得好极了,和湖里真的荷花没有两样。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思考: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2.在学习上,你要向王冕学习什么?
四、练习:
1.练习背诵课文第2段。
2.看着书中的插图,想一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课文中哪儿写出了图中的意思?你能把这几句话背出来吗?
3.填空练习:
( )的傍晚 ( )大雨 ( )的荷花 ( )的花瓣
天空( ) 水珠( ) 情水( ) 荷花( )
【《王冕学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徐悲鸿学画教学设计11-17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设计07-04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11-03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07-25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08-27
小学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设计范文10-30
徐悲鸿学画教案12-25
少年王冕说课稿10-09
《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12-04
《学画山水画》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