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 什么是问讯处?用一个词说出你亲身实践后,对问讯处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起去倾听一个来自西班牙的也是有关问讯处的真实故事。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一遍。
2、同桌轮流接读故事,若有读错的地方请真诚地指正。读后完成填空:《心灵的倾听》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写的,先写____,再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_。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课文主要写的是____。
3、简单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研读感悟
1、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预设:
⑴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感到安慰)
⑵“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悦耳?请用悦耳的声音说这句话。苏珊为什么要用悦耳的声音问“我”?再读句子。)
⑶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当我听不懂时,她总是“一遍遍”地解释给我听,虽然对成年人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如此的幼稚和简单,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爱心。齐读,读出苏珊的爱心来。)
⑷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 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 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 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 一起读“我”说的话。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 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
? 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请你读读8~11自然段。
⑸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母亲。
小练笔: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________。(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话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4、因为苏珊在电话线那头用心倾听,给“我”带来的帮助和安慰,使“我”变得快乐和幸福。那么,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板书:
人间真情冷暖
四、总结深化
? 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人间真情冷暖,用爱心去对待绚烂美好的明天吧!
?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响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五、附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 汤米
人间真情冷暖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外阅读老舍的文章数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 、布置学生观察猫。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完成作业第一、二题。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 指名说。
3、 揭示课题。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 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
4、 齐读课题。
5、 说说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自学课文
1、要求: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2、交流反馈
(1) 做作业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
(2)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方案一: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
1、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
2、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
3、集体交流
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
A、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
C、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
D、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E、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
F、猫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G、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
4、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5、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1)比较:(男女生分别读一句)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读出了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指名读这句句子。
(3)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
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方案二:学生只是零碎地说猫的性格的具体表现
1、上述教学步骤3。
2、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具体说说。
……
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3、接上述教学步骤5——8。
三、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按照上述的方法想想这段主要围绕哪句来写的?(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
(3) ……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4) ……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
4、尽管小猫如此顽皮,淘气,但我会责打它们吗?(不会)我会讨厌它们而不要它们吗?(不会)为什么?
作者是十分喜欢猫的。
满月的小猫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
四、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些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
五、(本环节看情况而定,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移入第三教时)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把古怪的大猫和满月的小猫写得如此可爱。
1、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是从逗人喜爱的样子,逗人喜爱的性格,逗人喜爱的动作等等,让人感受到喜爱之情的。)
2、你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家里的小动物可爱之处。
3、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一样,不仅具体,而且真实,这是我们写好“喜欢的小动物”片段的基本条件。
4、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顺序。语言要朴素,多说平常话,像课文里的语言那样,除了写它逗你喜爱的样子、活动、性格之外,别忘了用“喜爱”的字眼儿抒发一下你的感情。
5、学生仿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6、集体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2.学生读课文。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
(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4)教师总结。
(四)细读讨论
学生细读课文,读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爱。教师提出问题: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想让明天下雨?大家讨论。
(五)再读课文,思考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讨论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二)学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
(1)从课文中找生字读。
(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
(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
(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3.教师检查生字的识记。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找出后自己说说是怎么记的。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同偏旁的字。
(2)其他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识记。
(三)巩固生字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或投影片,把结构相同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学时依次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读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读过生字,同座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四)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巩固读生字
1.按序读卡片。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教师读出一字,学生快速拿出卡片,并读出生字和反面的词语。
(二)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写,互相评价。
(三)听故事或交流课外阅读情况
五、资料袋
1.乌鸦反哺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2.听故事,念童谣
故事:《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大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了,整天只能呆在窝里。
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有一天,森林发生大火,鸟类纷纷逃离。大乌鸦想带着乌鸦妈妈飞离灾区。妈妈飞不起来,大乌鸦非常着急,绕着大树飞来飞去。
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想办法救妈妈。大乌鸦说。其他鸟类也都劝大乌鸦不要管妈妈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妈妈。我爱妈妈。大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大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大乌鸦并没有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
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大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救了乌鸦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大乌鸦飞回鸟窝,乌鸦妈妈张开双翅,紧紧地抱着它,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谣:《大乌鸦》
大乌鸦,抓只虫虫喂妈妈。我要学习大乌鸦,爱爸爸,爱妈妈,做个孝顺的好娃娃。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设计方案07-13
教学设计方案10-06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0
教学设计方案(实用)08-26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09-01
教学设计方案【精】12-01
【热】教学设计方案11-06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