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08 15:19: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打开窗,迎接阳光——走出闭锁心理

  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闷,三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也没看到她笑过、大声说话过。考完数学,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没做出,她心事重重,几天前她试图想问同桌的,可不敢开口;劳技课上,一个小小的制作难题卡住了,想让小组成员帮忙,可也不敢说,下课了也没做完……

  问:1、你有过小闷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解决?

  2、如果你觉得在班里快乐,请说出快乐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和小闷一样苦恼,请一起欣赏片段:打开窗户

  听完快乐的理由和欣赏完作品,你和小闷怎样采集更多的阳光?(马上行动:打开窗户)小闷怎样才能不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打开心扉,走出闭锁的心理)

  过渡:任何的寂寞也抵不过没有朋友的寂寞,正如:打开窗户阳光就能进来,打开心扉,友谊之树就能枝繁叶茂,那么让我们带上小闷一起行动——

  二、让枯枝显示生命——快乐交友

  活动有关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有两棵树枝。第一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金色果实图5个、第二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红色花朵图5个、第三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绿叶图5个,要将手中的礼物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朋友多的送完为止。

  比一比:组里哪两位同学得到的礼物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将他们得到的礼物粘贴到树枝上,各小组交流,看这些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评出最具人气的同学3位。

  议一议:最具人气的同学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想一想:象小闷一样的同学在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中的礼物没送出或礼物已送出但没有收到他人的礼物)该如何解决呢?(让小闷式的同学大方交友;同学之间伸出友谊之手互相接纳成为朋友)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

  三、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说一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徘徊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开心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在交友的路上你是否一帆风顺,和朋友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也困惑过?

  情景分析: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习,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四、分享友谊的快乐

  1、搜索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将礼物树贴在本周之星栏中。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讲故事解题

  1.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填颜色的游戏,世界上的颜色有许许多多,你看填哪一种最妙?

  课件出示

  世界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色彩而美丽,人生因为有了知心的朋友而精彩。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生活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是一位有才华的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喜欢喝酒,经常在喝得酩酊大醉时即兴吟诗,流传至今的有990多篇。他是谁?他和朋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讲述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安徽泾县有个叫汪伦的人,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

  尤其是当时鼎鼎大名的诗人李白。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作了《赠汪伦》这首诗。

  3、板书课题《赠汪伦》,指名读,齐读。

  4、学习生字“赠”和“伦”

  (1)强调读音。

  (2)区分字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

  1、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2、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指导朗读

  孩子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大家再练一练。

  4、多种形式展示读

  谁想试一试?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

  三、品读诗文,激发想象。

  (一)前两句疑难解析

  1.孩子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

  解读第一句。

  师:谁来读第一句?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师:“舟”是什么意思?“欲”呢?“行”呢?

  师:齐读一遍。这句要怎样读?

  师:是啊,要读得缓慢一些,因为李白不忍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汪伦,他是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的,所以要读得徐缓些,要体现出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我们一起读,来吧,开始!

  3、解读第二句。

  师:李白乘着船将要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谁来接着读?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师:“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踏歌”什么意思?试过踏歌吗?咱们来试一试。(试试用脚打节拍,再配上简单台词“李白李白,欢迎再来”。)

  读这句诗,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能够发现问题的同学有双慧眼,火眼金睛。

  (为什么要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

  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送客你会这样送吗?

  (我们的想象当中,不是汪伦一个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组织来踏歌相送。)

  请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送别方式。

  师:拥抱和招手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送别方式,可汪伦却与众不同,他对李白是踏歌相送。送别一般都是很悲伤的,李白是性情豪放的诗人,会喜欢这种悲悲切切的送别形式场面吗?是啊,只有真正了解李白的人才会用这种如此独特的方式送别,真是知李白者,汪伦也。

  踏歌这种送别的形式是汪伦他们当地送别最要好的朋友的一种礼节,汪伦踏歌相送,李白事先知道吗?你是从个词看出来的?(忽)

  这里李白有两个没想到,你认为是哪两个没想到?(李白带着惆怅的心情离开汪伦,没想到汪伦来送他,从“忽闻”可以看出;另一个没想到送别的方式很特别,洋溢着热情。从“踏歌”可以看出。)

  李白此时心情怎样?

  (A惊讶的,读——B激动的,读——C喜出望外的,读——)

  4、总结一二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叙事

  解读三四两句

  耳边回荡着汪伦发自肺腑的歌声,眼前流动着碧绿的桃花潭水。李白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会成一句话。引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虽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但是却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师:“不及”什么意思?

  师:“深千尺”什么意思?“千尺”相对于83层楼还高。桃花潭有这么深吗?作者为什么要写桃花潭的水深呢?(用桃花潭水的深和汪伦的情谊做比,突出汪伦对李白的情谊十分深厚。)这是什么手法?(夸张)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飘逸洒脱,善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来读读李白的这些诗句。

  课件出示李白诗句,齐读。

  李白就是用这极度的夸张表达他的强烈感情,让我们一起读出李白的真情,李白的豪迈。

  师:是啊,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船渐渐地离岸了,此时,我们就是李白,此刻,我们就站在船头,(全体起立)让我们对着岸上的汪伦深情地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船越行越远,看不清汪伦的脸了,听不清汪伦的歌声了,让我们大声地对汪伦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船儿啊,请你慢点开,再慢点,已经看不见汪伦的身影了,但他的深情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假如此时你就是汪伦,你的好友即将离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而此刻,你又化身成李白,面对为你送行的.朋友,你又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总结,这就是“抒情”。板书:抒情。

  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深厚的友情)那我们就读出你的感受吧!

  (1)指名读。(3-4名)师评:一个重情的李白。(指名读。)一个被友谊深深感动的李白。老师已经感到了你的依依不舍。老师感到你此刻是多么的痛苦。我都看到你快掉泪了。

  (2)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和李白一起把这首诗送给汪伦。女生先来(师评:柔情的相送)来,男生也一起来。(师评:真是是一种豪壮的送别)

  站起来一起送。背诵全诗(真是一种深情厚谊的相送啊!)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朝,来到安徽泾县的桃花潭边,我们看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

  四、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想不想再读一些送别友人的诗句?请听!(播放课件)

  师:是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那一杯杯浓浓的茶,让人喝了回味无穷,精神百倍;朋友就是那一坛坛的陈年老酒,让人饮了唇齿留香;朋友就是那春天里绵绵的细雨“润物细如无声”沁入了我们的心脾,

  五、作业设计,延伸课堂

  师:以前的作业都是谁给布置?

  师:想不想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师:敢不敢?

  师:那么自己设计一份作业,想想怎么设计?师引导:可以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续写一篇文章,老师帮你开个头:岁月轮回,时光穿梭,转眼间已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一天,李白乘坐着一辆轿车到桃花潭去游玩。正看得起劲时,忽然后面有人喊了声:“李白!”李白回过头来一看,原来---------。你能接着写下去吗?发挥你的想象试一试。

  六、结束语

  师:时间匆匆,转眼间一节课结束了,我们通过交流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啦!我会记住你们,你们会记住我吗?谢谢大家!我想会的,因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还在我们心间流淌,让我们齐诵《赠汪伦》,把友谊记在心中。

  板书设计:

  23古诗两首

  Zènglún

  赠汪伦

  唐李白

  ---行---闻---(叙事)

  深情厚谊

  ---深---送---(抒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读懂课文,想一想,说一说,司马光是怎样救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司马光的聪明,鼓励学生做一个善于动 脑筋的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光遇到危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一个聪明又机智的少年郎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咱们一(6)班,他就是司马光。咱们一起把他的名字写出来吧。(齐读课题)关于司马光,你了解多少?司马光姓什么?司马光姓司马,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这样的姓叫做复姓。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历史上就有一些名人,他们的姓是复姓。比如:上官婉儿,诸葛亮。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因为司马光要带领咱班同学攀登智慧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闯过读文关、识字关、写字关,就可以到达最高峰,人人获得小勇士的称号,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二、 读文关

  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光小时候见义勇为的一件事。请大家打开语文书85页。

  1、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2、司马光特别想听一听6班的孩子读课文,大家自己借助拼音宝宝,把课文读一读。要求:1级音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看看谁是朗读小达人。

  (恭喜大家闯过第一关:读文关)

  三、 识字

  司马光把词语宝宝请到了大屏幕上,让词语宝宝和我们来一场对抗赛呢!

  带拼音读:

  1、1级音量同桌互读

  2、小老师读(奖励最佳小听众)

  去拼音齐读

  1、齐读,读出温度

  2、开火车读识字

  司马光来到了现代,有许多汉字都不认识了,需要我们的帮助。苏老师先来抛砖引玉,我来讲解救字,求加反文旁就是救,当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救的偏旁是反文旁,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反文旁的字了,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反文旁的前世今生。反文旁由攴字旁演变过来,在金文中,它就是木棍的样子,因此,带有反文旁的字都与棍仗或鞭打有关。你能想到哪些带有反文旁的字(放、牧、收、救)

  花园里的花开了,但是,你把生字宝宝介绍一下,让同学们记住,它们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司 吓 慌 块 劲

  指名让学生上台讲解,做种花朵的游戏。

  司马光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哥呢!

  四、 回文

  朗读接力赛

  1、面对突发事件,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3、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司马光。

  4、司马光夸咱班的孩子真机智!

  我们都非常喜欢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有人把它编成了歌曲,咱们邀请司马光来跳跳舞吧。

  五、 写字

  到

  讲解,组词,观察,书空,描红,写字。

  六、 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司马光奖励大家做一做手指操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以读代讲。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谈中表达。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三)疑点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四)解决办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况中去体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

  师板书:鲁本的秘密。

  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老师也想知道,鲁本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

  2、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作了多少努力?

  2、全班交流:

  (事情发展顺序:捡麻袋卖钱每个5美分,攒足5美元,整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捡麻袋,用尽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时间,跑了很远的路,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动?请把它读出来。

  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相机出示课文插图,解决文中生词。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母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四)总结扩展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1、按顺序写事情。

  2、抓住细节,带着感情去写,感动读者。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件你曾经最受感动的事,注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

  四、学情分析

  对于作者学生很陌生,要介绍作者生活与背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组织演讲

  六、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2、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

  a、 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

  b、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

  c、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怎样使手势的表现效果达到最佳。针对手势的不到位,进行指导:

  ①动作是语言的延伸和补充,该出手时再伸出手,不能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否则动作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②手势是为加强语言效果而设计的,所以手势要集中。一般是以自己的心脏为中心,以前臂长左右为半径,表示决心或否定性的就向里收,号召性的可以向外扬,手指并拢稍向内曲,也可以握拳。在表达特殊或强烈感情时可以动作幅度大一些。

  ③动作是为语言服务的,所以不能过多,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喧宾夺主,也显得做作,要追求自然、恰当。

  ④请每位学生自己试着练习,体会手势在演讲的作用。

  (此环节是针对学生演讲具体情况,进行语气语调和手势这些演讲技巧的指导。既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对同一内容的语气语调和手势的不同处理带来了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这些因素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演讲服务。)

  3、演讲文章的第四段,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及感情。

  a、第四段比较长,为了使演讲时思路更清晰,也为了防止遗忘,指导学生对其划分层次: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

  b、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演练。四人一组,推选一位同学,组织好自由演练活动的地 点、秩序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必须脱稿在小组认真演讲,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相互指导。

  c、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逐层指导演讲。

  ① 第一层:关注关键性词句与语气:“他们说……但是……是……还是……难道……”,作者用一系列反问句有力地指出放弃斗争就惟有束手就擒。让听众能客观地认清当时的现实与危急,为下文高潮部分的号召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力表现出作者那份正义而焦急以及不愿受辱、受奴役的强烈感情。

  ②第二层:“如果……如果……此外……”,三种假设充满了作者对胜利的信心。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本次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会计中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错账更正问题单独列出来,尤其是红字更正法,涉及凭证、账簿等多项问题的实践,讲解起来相对困难,利用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看着屏幕展开分析讨论。通过“问题驱动、启发教学、赏识教学、实例演示,讲练结合”等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把握教材知识,培养其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科学严谨的职业品质。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2.教学内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

  “错账更正法”是教材第五章第四节的主要内容,它阐述了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错账进行更正,以达到规范、合规的目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等知识与技能。但实践中难免会出错,学生会比较茫然,不知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规范地去更正错误,在此基础上学习错账更正法,可以说适时、适势,学生也会更加有学习的积极性并主动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学习目标分析

  由于日常业务活动中业务繁杂,实践操作比较困难,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错账更正。故此本次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目标

  如何查找错账并运用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规范操作,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会计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从而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特点,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红字更正法的方法与步骤。难点是动手操作中的凭证及账簿的更正。

  二、教学方法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教学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对会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已学习了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但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错误却不知所措,故此学习此内容正当时。

  2.学生对会计学习有一定的热情,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能力较弱。

  3.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会计学习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法分析

  问题驱动、启发教学、赏识教学、实例演示,讲练结合等方法,从常见业务中挑选出几笔有代表性的业务,从发生的错误、逐一展开分析,并学会正确更正错账的方法。

  1.问题驱动法、启发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

  2.讲练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三、学法指导分析

  主要采用归纳整理法和合作探究法。

  归纳整理法:通过归纳整理,形成层次分明、步骤清楚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确定会计分录的步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立足于教学生“会学”的基本思路,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各自的发现,通过共同探究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最终达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7篇

2.【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

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9篇

4.【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九篇

5.【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

6.【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6篇

7.【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

8.【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十篇

9.【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