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0-11-03 20:01:0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计划模板4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教学计划模板4篇

教学计划 篇1

  体现新课标思想: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学,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探讨,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从而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学期目标:

  全班学生的上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1.5分,达标率100%,优秀率41.67%。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本学期争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达标率保持在100%,优秀率争取达到60%以上。

  教学内容:

  1、乘法2、除法

  3、吨的认识4、实际问题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6、空间与图形

  7、实践活动(一)8、24时计时法

  9、统计和可能性10、实践活动(二)

  11、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

  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5、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6、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教学难点:

  1、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2、一位数除法的竖式。

  3、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的实际问题。

  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5、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把日常生活和时间联系在一起,逐步养成时间观念。

  学困生材料:

  本班有3名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继续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采取措施:

  1、不歧视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多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量使他们能跟上大部队。

  3、家校结合。

  4、多花时间,多花力气。

  具体措施:

  1、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困生。

  2、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学困生。

  3、与家长联系勤(最少一周一次)分析学生一周表现,优点缺点,改进的地方。

  4、作业盯紧。争取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完不成,通知家长,及时盯住。

  5、设定每周重点训练学困生的哪方面。

  6、个别辅导。

教学计划 篇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 重点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用“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常见情景:

  夏天,游泳的人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吹过,甚至会冷得打颤;而坐在岸边未下水的人却觉得很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声,并在水面上冒出“白汽”,这其中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呢?秋天,草木、石块上出现的露是怎样生成的呢?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你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吗?

  问题导入

  问题一:住在非洲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使用电冰箱保鲜食品,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内罐与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湿润的沙子,食品放在内罐中,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在沙子上洒水,罐口放上湿布。

  思考问题:

  (1)经常在沙子上洒水是为了什么?

  (2)放在干燥的地方是为了什么?

  问题二: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张开的手上的水很快变干,这其中原因是什么,你能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吗?

  问题三:吐鲁番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典型封闭式 内陆盆地。由于距离海洋较远,且周围高山环绕,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候难以浸入,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故气候极为酷热,自古即有“火州”之称。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有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和涝坝几个部分组成。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的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思考问题:“坎儿井”为什么能够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

  故事导入

  林则徐设宴请传教士。席上自然少不了云南名食——过桥米线。这过桥米线是将蔬菜、米和肉片加入鸡汤,用砂锅煮熟的。徐府家人揭开砂锅锅盖,只见锅内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油,却不冒一丝热气。这传教士见此汤颜*诱人,香气扑鼻又当是一道凉汤,迫不及待地舀来一勺,倒入口中,只烫得嘴不能合,十分难堪。林则徐连忙招呼:“我尚未来得及向阁下介绍此汤,实在失礼,多有得罪。”

  那传教士烫得嘴不能合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引入

  按照教材3.31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 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

  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推进新课

  一、沸腾

  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归纳小结:

  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

  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

  说明: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应尽量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节省时间的方法:①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但为了便于观察,水还应有相当的深度(约10 cm左右),所以建议用小号烧杯,或使用大号试管(水约150 mL)做此实验;②实验中用热水进行加热;③从开始加热起至95 ℃左右,必须在烧杯或试管上加纸盖,95 ℃以后将纸盖拿掉;④拉长酒精灯灯芯同时剪断烧焦的灯芯,在灯芯中加入细铜丝,使火焰比较猛烈;⑤注意调整酒精灯和石棉网之间的距离,用酒精灯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特别说明:注意实验中要告诉学生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和温度的变化;要记录当水温升高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 min;实验后要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实验记录表格如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78 82 88 93 100 102 102 102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绘制“温度—时间”图象。

  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

  交流评估: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 ℃,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可能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是本地的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

  交流、讨论:

  ①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

  ③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④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象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以“优化教学,减负增效”为工作主题,聚焦常态课堂,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全力推进小组合作教学,提高整个英语组的业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配合学校及教务处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老师上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学期将加大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

  3.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乐趣,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力求进一步提升质量。

  三、具体措施:

  (一)教师方面:

  1、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本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常规要求,并做好明确上课、备课、编写教案、布置作业及作业批阅中的一些具体要求,使教师明确认识,并且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教学过程中,即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阅、辅导等各个环节中,以制度为准则,对照检查,严格执行。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严格按照学校统一规定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定好具体地点和中心发言人。做到活动有充实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由指定老师作话题发言,指出每个话题的重点、难点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改进,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方案。备课组要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检测、统一作业及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及时了解反馈,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争取整体取得较好的成绩。

  3、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组织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4、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1、开学初教研组计划讨论,教案,导学案检查。

  2、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 校名优教师展示课。

  十月份:1.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讨。

  2、如何上好小组合作课研讨。

  3、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十一月份:1、做好期中测试的复习准备工作,迎接考试。

  2. 期中考试的总结和分析。

  十二月份:1、初二学生组织阅读能力竞赛。

  2、青年教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展评课。

  元月份: 1、期末测试的复习工作,迎接考试。

  2. 期末考试的总结和分析。

  3. 备课组工作总结

教学计划 篇4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要求: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4、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

  周次主题主要内容

  2翰墨飘香确定活动研究对象、制定活动方案、人员分工

  3收集资料、调查和采访、收集展示书法作品

  4活动汇报、活动总评

  5我的双休日明确主题、明确活动步骤、准备活动工具

  7调查活动方案、汇总调查情况

  8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9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10调查问卷、电视歌曲比拼、漫画人物设计

  11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12唱响“绿色”包装的旋律明确主题、调查建议、制定方案、人员分工

  13收集资料、做资料卡

  14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

  15校园节能有妙招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方案、工具准备

  16调查采集资料、写活动日记

  17活动交流、评价与反思、成果推广活动安排:

【【精选】教学计划模板4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计划模板10篇

2.精选教学计划模板九篇

3.精选教学计划模板六篇

4.精选教学计划模板8篇

5.精选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6.精选教学计划模板八篇

7.【精选】教学计划模板5篇

8.精选教学计划模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