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时间:2024-01-13 16:10:4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摸底,少数学生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会;小部分学生还不能背诵九九乘法表;大部分学生综合理解与运用,以及运算中书写习惯存在问题。

  2、本期担任七年级(X)班和(X)班数学科教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3、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角的比较与度量

  5、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6、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3、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5、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针对学生情况采取的措施

  1、进行为期两周的衔接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各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力的'培养,以及各种运算中书写习惯的纠正或者说是培养。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搞好教学六认真,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方法指导(如“读、听、说、写、思、记”等方法)。

  4、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5、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6、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7、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8、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五、周历表

  第一至二周:(9.2-9.13)

  1、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三周(9.16-9.20)

  衔接教学综合检测

  1.1正数和负数

  第四、五、六周(9.22-9.26,9.29-9.30,10.6-10.10)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10.13-10.17)

  1.5有理数的乘方

  第八周、(10.20-10.24)

  第一章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测试

  第九、十周(10.27-10.31,11.3-11.7)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十一周、(11.10-11.14)

  第二章小结与复习

  期中综合测试

  第十二、十三周(11.17-11.21,11.24-11.11.28)

  3.1从算式到方程

  第十四、十五周(12.1-12.5,12.8-12.12)

  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六周(12.15-12.19)

  第三章测试

  第十七周(12.22-12.26)

  4.1几何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第十八周(12.29-14.1.2)

  元旦节放假

  4.3角

  4.4数学课题

  第四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九周(1.5-1.9)

  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

  本计划在教学中会略作调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及教学目标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6.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

  7.理解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

  8.通过尝试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多项式升(降)幂排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9.初步体验排列组合思想与数学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0.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1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2.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是的科学态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4 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5 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6 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7 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8 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9 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

  10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1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第六章 实数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  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知识与技能

  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会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纸认识第一个无理数,并通过估计它的大小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用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使学生了解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再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找出一些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感受算术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并且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平方根;

  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平方根,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通过对正数平方根特点的探究,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体验类比、化归等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

  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4、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在利用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2、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糸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地去掌握一元一次

  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2、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经历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运用不等式解决有关的问题,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

  5、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6、进一步熟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

  实际问题。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面调查,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

  2、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的概念和术语,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

  3、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一般过程,了解这两种调查的优缺点,感受 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演绎的能力,培养起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所数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继续做好培优工作,并做好配套工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4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这些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不多。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l、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的依次获得前十名,以资鼓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时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不断学习他人之长处。

【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02-10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与总结11-18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7-13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5-0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7-07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7-05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1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6-1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3-11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