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计划汇编7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
4.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七、教学进度
表格略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教学计划 篇2
一、阅读
活动名称《来做操》
活动目标:1、学念诗歌,理解“做操”的含义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诗歌,初步尝试仿编动作
3、认读重点字词:做操、拍、摇
4、复习字卡:大、小、小河边、乌龟
5、学习舞蹈《健康歌》通过学习让孩子知道勤锻炼、多运动能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二、数学
活动名称《指偶十兄弟》
活动目标:1、能按物品的一种外部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分类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3、学习手指谣《十指变变变》
4、认识数字1—10
5、练习数字描红1—10
三、音乐
活动名称《小白兔与大黑熊》
活动目标:1、认识小白兔与大黑熊两种动物的形象,了解它们的基本特性
2、幼儿用动作表示小白兔与大黑熊的动作并模仿
3、学跳律动《小白兔与大黑熊》
四、美术
活动名称《水草舞》
活动目标:1、体验撕贴画的乐趣
2、认识水草的形态,感受水草在水里摇摆的姿态美
3、能撕出不规则的.长条,并大胆尝试用撕贴的方式表现水草
(注:家长可在家中做类似的游戏,如:撕出不同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五、社会
活动名称《分享快乐》
活动目标:1、理解“分享”一词的含义,知道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六、阳光体育
活动名称《怪兽来了》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单手投掷的臂力。
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宗旨
陶艺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且更具劳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实践课程。
通过陶艺的制作,认识劳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变革社会中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情操。
二、课程要求
1、根据不同的年级阶段,学生美术课学习的要求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的设计从学校教学课程的.发展前瞻考虑。对目前的学校课程计划略有突破,以体现课程的实验性。
3、陶艺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陶艺和泥塑相结合,淡化陶艺的专业性。
4、制陶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是陶瓷古国。充分利用丰厚的资源,增添陶艺教学的人文性。
三、课程时间
陶艺本身就是立体美术,因此把陶艺课纳入美术教学中,每学期一次,每次2课时。1—6年级共计24课时。
四、陶艺教学实验基本原则
1、学生快乐原则:发挥学生喜欢泥巴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2、知识渗透原则:把陶艺文化的背景资料融入教学中,把陶艺知识结合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中。
3、动手实践原则:提供泥巴和时间,使学生在接触泥巴的过程中熟悉泥性。
4、创造审美原则: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模仿优秀的陶艺作品。并大胆创造自己的作品。
5、教育原则: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悟”为原则。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制作能力,结合陶艺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文学、书法、美术能力和制作中需要的几何、代数、物理(高年级)原理的提示或计算及其泥性的特殊性格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修养。
五、教学内容
1、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接近泥土、游戏泥土、感受泥性。不拘一格地大胆用泥土捏塑和创造。
一年级第一学期:用各种物体在泥板上压痕,做饼干、生日蛋糕、水果之类。
第二学期:捏泥碗、搓面条、蘑菇等。
二年级第一学期:抓住动物的特性,捏有趣的动物、鱼、小鸭子、乌龟、小猪头等。
第二学期:在以前的基础上捏小猪、企鹅、泥娃、电视里的开心娃娃、青蛙等。
2、中年级(3—4年级)初步学习拍打泥板和盘筑的制陶成型方法,培养做陶兴趣。
三年级第一学期:在拍制的泥板上粘贴泥片、做花卉、蝴蝶等,或者镂挖脸谱。
第二学期:搓泥条盘制成瓶、花盆、篮子等。
四年级第一学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基础上变化泥条盘筑的方向和形式,制作花瓶、花篮、草帽等。
第二学期:练习拍打泥巴成泥片,制作鱼、盒、储蓄罐或用模具制作花盆之类。
3、高年级(5—6年级)练习制陶方法,了解陶文化的悠久文化历史和陶制品的实用功能,丰富对陶艺的认识。
五年级第一学期:运用泥板围合裁切,运用数学原理计算,用几何原理裁切,用物理原理制作圆形、圆锥形的杯、盆等。
第二学期:在以前的基础上提高用模型或手工裁切,做成筝插,高耳环花瓶等。
六年级第一学期:拍打泥巴,使其平、光后划切成抛物线形、三角形、多边形的泥板,在泥板上镂刻诗词、山水、树竹花,或用泥片制作围合有创意的作品。
第二学期:运用各种技法,制作车辆、军舰,捏制各种人物,充分运用学习中的计算方法裁切粘合成各种器皿,并修理得光、平后刻上绘画、粘贴图案。
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有什么用?数学上的”与生活中的”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教学例1
(一)、呈现例1挂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利用旧知进行比较:
(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据这两个数量,我们怎样来对果汁和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认识的比就是专门对这后一种关系进行的研究。
2、”的教学:
(1)(指板书:)”。我们还可以说成”。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的读写:
(1)师介绍: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2比3记作2∶3(板书:2∶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注意与语文中的”不同,最后写3。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2)指导学生写:3比2怎么写呢?谁来写一写?
(3)介绍名称:刚才我们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比号(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后项)
(4)谁来说一说: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在3∶2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可颠倒顺序。
设计意图:
例1的教学首先抓住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这里认识的比则专门框定于后一种情况,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二)、完成试一试
(出示安利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呈现”)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例2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divide;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比值“比“化简比“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教学计划 篇5
回首小红鹰剧社上学年所搞的活动,总体上说来,算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在话剧PK和每月小组汇报演出活动上,我们都取得了好成绩。首届小组活动汇报演出和六年级毕业典礼的成功举办更是让我们社团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活动成员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懂得了如何分配时间、协调工作、和睦相处。同学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即提高了自己表演各方面的技能,也丰富了课外生活。小红鹰剧社为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自己撑起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新的学期,新的气象。本学期,我们将以新的姿态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来迎接新的挑战,给广大同学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仍然本着服务同学,共同学习,锻炼能力的理念,推出了更好的、有创意的、新颖的活动,以提高大家各方面的能力,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新学期招新
新的学期也就迎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话剧社将辞旧迎新. 我们希望广纳新生,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让这些新面孔尽快地适应学校的课外兴趣,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的:为了让新社员了解、认可、喜爱我们社,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地参加活动、配合我们工作、锻炼自己,让大家合作愉快,我们特推出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活动。
活动主题:我们是一个家
活动特色:我们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开展会员大会,使大家在入社之初就感觉我们社团是由来自各个年级同学组成的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对于以后活动的参加积极性饱满。
活动时间:九月上旬
二、新老社员联谊大会
活动目的和意义:在学期开始时,教师节到来之际,让社里所有成员尽情地交流,同时更进一步让大家相互了解,使本社更团结。此后,本学期活动基本结束,大家应该投入到期末的紧张复习中了。
活动特色:活动内容丰富,剧社内有各种小比赛。
活动时间:九月中旬
三、话剧表演
活动目的:让社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表演中提高自己、培养对话剧浓厚的兴趣。
活动特色:挖掘、展示大家的表演能力。
活动时间:每月活动小组汇报演出
四、会员生日点歌送祝福活动
活动目的:让社员在生日之际收到本社真诚、衷心的祝福,感受到社团的温暖,使大家相亲相爱。
活动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点歌送祝福资源。
活动时间:每位社员生日当天
五、常规活动:
1.每周原声经典电影播放或话剧展播
活动目的:使大家在享受电影、话剧的同时,学习剧中语音语调、人物性格展现、动作以及表演效果。
2. 不定期的会员大会
活动目的:不定期地组织小型的活动供大家娱乐,为大家在学习之余做有效的调味剂,同时让社员之间感情更紧密,相处更融洽。
3.每月一课本剧(由剧社内部的表演团队队员参演)
活动目的:让会员们积极的参加到剧社活动中来,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同时利用在学校的表演机会扩大外文剧社的影响力
课本剧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善于用感情、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
2.通过表演课本剧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3.让孩子在表演过程中感悟文本内涵。
二、活动过程:
1.选择或创作课本剧。
2.了解、熟悉剧情。
3.物色导演和演员。
4.准备道具、设计舞美。
5.排练。
三、活动措施:
1.以语文教材,选择创作合适的剧本,从构思—创作—排练—演出,体验课本剧。
2.从中外童话、寓言、故事中选择音乐性较强的原材料加工、改编。
3.动手制作头饰,激发大家的兴趣。
四、【实施方案】:
1.一般课本剧主角最多两三个,我们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主角,当然也要当其他不同的配角或者群众演员。
2.利用一切有效时间让孩子研读剧本,背熟台词,互相对戏,彩排进行片段式有录象,老师将录象做成电脑视频让大家研究,最后正式表演。
3.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制作ppt,播放与剧本相配的音乐。、
4.选出学生表演得最好的课本剧进行学期结束汇报演出。
教学计划 篇6
根据校发20xx[44]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学质量月”工作部署和外国语学院实际情况,在征求意见和广泛讨论以后制定出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月”工作计划,以指导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领导小组
组长:卢仁顺
副组长:廖华英、刘悦明、叶张煌
组员:项桂芬、罗晶、艾国平、崔艳娟、何树林、陈艳、黄红霞
整个“教学质量月”工程由刘悦明总体负责,叶张煌协助,归口为教科办。各项工作都指定具体负责人,做到畅通高效。
二、主体实施工作四大块
1、 教师工作
利用教研活动和网络形式加强对全院教师的宣传工作,切实树立质量意识观念,积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挖掘教学质量的内涵,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人才,积极探索大学外语(包括高职大学外语)、研究生外语的教学质量问题。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上课艺术,改进教学模式。重点在实验室开放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两翼两课堂”落实工作。
2、 学生工作
全面对学生宣传“教学质量月”的意义和重要性,号召全院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纽带,促进教学互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
3、 管理工作
本着管理为教学服务思想,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优劳优酬机制,加强奖惩制度的落实。加强干部听课及反馈制度,将各项工作做到实效。
4、配合学校做好活动月的各项工作,将成果保留扩大。
三、活动工作要求
1、 各具体负责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周密部署,按时总结。工作效果和业绩挂钩。
2、 活动中讲求实效,务必将工作做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认真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3、 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
4、 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活动为本活动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各项检查的纪录,查找问题,加强交流。
5、 各项工作结合学院年初提出的目标项目开展,为进一步教学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四、组织讨论
“教学质量月”活动结束周进行专项汇报、讨论,制定相应对策,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将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考核等延续下去。最后将各项工作汇总写出总结报告上报学校。
附: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实施安排表
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内容
1.单元复习。
2.学习以下辅音连缀/tr/,/dr/,/ts/,/dz/。
3.小结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二、教学用具
录音机;音标卡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就第87课插图,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2.教师出示:, , ,这几个辅音连缀的音标卡片,教学生认读。提示学生注意其对应的字母组合。放课文第1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两遍。之后,朗读练习册习题。
3.学生跟录音机模仿句子重音和语调。
4.通过演示动作,教wear这个单词,并以前排学生的服饰举几个例子。例如:
T:He is wearing a blue coat. And she is wearing a yellow sweater.
准备放课文第三部分录音。教师板书以下问题:
What is Lily wearing?
放录音两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两至三遍。做练习册习题2。
5.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第5部分,阅读时可对照彩色插页第iii页。教师也可放录音,学生跟读。之后,请学生从书中自选一张图,依照本文进行描述。如时间允许,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教师予以讲评。
6.指导生自己阅读复习要点(22)。
7.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
8.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习题。
9.小测验
1)听写本单元要求四会的单词和复习要点中列出的主要句型;2)使用第86课练习3中的`插图,编写对话。或按第88课练习4要求,看图说话(不少于5句)。
四、难点讲解
现在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发生或进行的动作。由“助动词be +动词的现在分词”构成。助动词be要根据不同的人称分别采用am,is或are。例如:
1)Im playing football. 我在踢足球。
2)They’re mending a bike. 他们在修一辆自行车。
3)She’s singing a song. 她正在唱歌。
5.Lucy’s wearing blue trousers and a blouse. 露西穿着一件衬衫和一条蓝裤子。
在英语中,有些动词是表状态的,如be动词等。这句话中的 is wearing也是如此,应理解为“穿着”,不能译为“正在穿”,因为wear也是一个表状态的动词。
6.No sweater? 没穿毛衣吗?
本课中出现的这句话,是个省略疑问句,全句应为:Is she not wearing a sweater?在口语中,说话者为了更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通常用省略的句子。
英语中一般疑问句否定结构的答语是肯定还是否定,取决于事实。如果符合事实,即答语是肯定的,须用Yes加肯定结构;如果不合事实,须用No加否定结构。以上一句话为例,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两种回答:
Is she not wearing a sweater? 她没穿毛衣吗?
Yes, she’s wearing a sweater. 不,她穿着呢。
No, she isnt wearing a sweater. 是的,她没穿毛衣。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6-30
教学计划10-31
儿歌的教学计划 中班儿歌教学计划04-01
优秀教学计划09-11
学年教学计划08-17
暑期教学计划12-11
大班教学计划10-01
关于教学计划03-22
日语教学计划11-07
中班教学计划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