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4 15:50: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梅花魂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花魂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教学反思1

  这篇课为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让学生感悟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为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

  课文的层次很清楚,不少学生对人们喜爱梅花产生疑惑,我将这个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寻找外祖父喜欢梅花的原因。

  在学生的几次互动中,自然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透过文章的.字句,感受到了作者起伏的情思,领会到了“魂”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最后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外祖父思乡之情的理解,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

梅花魂教学反思2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目标,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处:我做到了以下两点:

  1、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作业方面,我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

  不足之处:

  课后我经过反思,知道,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但是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因此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的。

梅花魂教学反思3

  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就拿上课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每节课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从细处着手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梅花魂》是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梅花魂》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在设计之初就始终坚持以文本为依托,希望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学习,从而使学生逐步明了课文中“梅花魂”的意义所在。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一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从整体上,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可是细节的处理不足使课堂效果有所减弱。

  不足一:朗读不够充分。

  在进入课文学习时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同学们围绕要求展开朗读。同学们很认真地开始了学习,可是由于我急于让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当我让学生停止学习时,同学们有一小半还未自学完。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充分就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效果。

  不足二:课件使用不够充分。

  为了让学生对“梅花”及“梅花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在导入课文学习时我就播放了用多幅梅花的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的课件,同学们在惊叹梅花的美丽之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但我的课件使用还不够完善,课后,我反思到应在课的`后半段应再用一次图片展示,也就是同学们理解了梅花魂是什么时再一次演示课件,让孩子们在优美的乐曲声和美丽的梅花图的氛围中对“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华,使他们再一次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为什么身处异国的外公会对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也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很精巧,手段很先进,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会有许多不足,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就必须时时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完美的境界。

梅花魂教学反思4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情,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力求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感悟:

  一是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从中让学生懂得,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熏陶,也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二是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外祖父关于梅花的一段话懂得,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么都珍贵。

  三是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都引导学生抓住外祖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本单元读写例话提到的要求。四是课后的作业安排了续写故事,体现语文课既练了读又练了写,读写结合。这是我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是不如人意的。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没作深入的引导与肯定;在拓展的环节中,深度不够;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显得有些沉闷。

梅花魂教学反思5

  第四课《梅花魂》是一篇饱含深情地爱国之文,文章主要通过具体事件描写,表现了外祖父虽身在异国他乡,却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具体事件的描写。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外祖父的“读诗落泪”、“爱梅惜梅”“临别增梅”等画面的描写,来刻画一位身在异国,却心怀祖国的老华侨的形象。

  二、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丰富外祖父的形象。语言描写,神态刻画,动作烘托等多种手法的共同运用,是外祖父这位虽然地处他国,却依旧拥有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三、首位呼应。小学阶段的.课文基本都采用这样一种手法,前面交代的内容,在文章结尾的地方都一一得以体现。这篇课文也不例外,开头交代看到梅花就想起了已经去世的外祖父,结尾再次交代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一腔拳拳的爱国之情呀!店面题目,别有深意。

梅花魂教学反思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潜质,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盼、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梅花魂》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课文叙述的顺序是: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透过吟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悲哀落泪、赠送梅图、赠送梅绢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难点体此刻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第十三自然段)上。最后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谨。

  一、优点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采取在读中感悟、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忙学生到达教学重难点的基本要求,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潜质,落实课题思想。

  1.设计思路新颖,层次清楚,抓住了重、难点进行感悟。

  课堂上以背诵歌颂梅花的古诗入课,使学生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都很喜爱梅花,歌颂梅花。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们那么喜爱梅花呢。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事情,认识到这些事都和梅花有关,为重点感悟做了铺垫。再直插重点段(第十三自然段),让学生进行画批,读一读,渗透学习方法,对文字进行深刻感悟,找到人们喜爱梅花的理由是:喜爱梅花那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精神、品格,认识到梅花的气节与品格,就象我们有骨气的中国人一样。先举例说说有骨气的中国人,再做四个愈的填空,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为此而感到骄傲,产生热爱祖国的荣誉感,进而感悟到外祖父是想念祖国、热爱祖国。透过有语气地朗读表达情感。再由重点段扩展到其资料,找一找哪还能看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让学生结合找到的句子,谈明白,有语气朗读,体会到外祖父把爱国的情感都寄托在了梅花上。真正明白课题的含义,明白海外游子的中国心。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

  入课时,背诵学过的关于梅花的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们都很喜爱梅花,课文中的外祖父也不例外。讲课过程中伴着老师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结尾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不足

  本人在课堂上的状态不够好,情感不够投入,没能真正放开,没有能透过自身感染学生,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好。

  处理随机状况的潜质有待于提高。有一个学生找到答案,我先处理前这一段,说一会儿再解决她那个问题,结果由于紧张给忘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

  教学机智少,驾御课堂的地方需要提高。当学生举例说知道的有气节的中国人的事例时,学生说了很多例子,随后我梳理不够明确,没能与中心联系起来归纳,显的这个环节有些偏题了。

梅花魂教学反思7

  前些日子,我们组的组长蔡老师外出听课回来,带回了一信息,“高校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信息得到了我们组蹲点的领导刘校长的赞同,她说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于是,在学校组织的赛课中,我们组的几位老师,都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一篇课文都形成了一股惯例。

  我个人认为,长文短教的利大于弊,就拿我执教的《梅花魂》一文而言,这篇课文是以梅花为线索,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往事的回忆,外祖父挚爱梅花,其实就是借梅花的特点在说人,所以外祖父说的那番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这课,把外祖父的这番话弄懂了,我想文章的主心骨就抓住了,而这抓主心骨的教学方法恰好是前面所谈的高校课堂的表现所在,用牵一发而动前身的教学方法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给学生留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这就是我认为利大于弊的原因之一。其二就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一课书的教学任务,自然环节紧凑多了,对学生来说,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小差了。其三就是,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完全有能力自学了,对于哪些字词的学习,可以在课外自主完成,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想,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就行,能否读得没关系,只起个为学习课文作铺垫的作用。另外就是你把学习任务教给学生,学生们觉得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至少是大多数学生这么认为),就会好好准备,以便在课堂上露一手,对于老师来说是给了他一块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他的弊而言,主要是指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对于对文本不熟悉的学生而言,更为吃力些,那么成绩的凸显也就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好的将会越来越优秀,差的就会越来越差。另外就是对于哪些细节之处,也就是老师没有咀嚼到的.内容,哪些没有预习或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就会带来学习上的困惑。

  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好是挺满意的,第一我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很到位的,该抓的都抓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课堂的线条也十分清晰,一条是悟梅花的魂,另一条是思念家乡情(爱国情)。特别是对外祖父的一番话的采用了分层学习的方法,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突出了重点段的教学。再就是学生的思路很好,他们所回答的问题观点分明,运用我们平时阅读的方法把自己读懂的内容给大家交流,所表达的语言有一定的深度,流露出来的是一名高年级学生身上所具备的素养,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也说明了我们的这一年多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

  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内容较多,整节课觉得有点赶,再就是由于在分析第二件事时所用的时间有点过量,导致我觉得时间不够而有点慌乱,所以在分析重点段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学生们也存在着两个原因,这节课屡次说上都因种种原因没有上成,他们的兴致也荡然无存了,加上是星期一的第三节,孩子们还沉浸在周末的氛围之中。这点我自己也有同感。另外就是他们也没想到听课的老师有这多,我只是说了我们组的老师要来听,所以他们也没做好思想准备,课堂上显得有些拘谨。没有平时发挥得好。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我身上。

梅花魂教学反思8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教研组老师陪着我一路走来,是你们一次次帮我磨课,对我的肯定与指点,才使得我今天可以较为自信的执教完这一课。而刚才你们深刻的剖析、中肯的建议又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同时也突破了难点,学生感悟到了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情。下面,我就老师们的两个观察点简单谈谈我的课后反思。

  刚才,周老师对我的课堂评价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的评价语主要可以分为激励性评价语和提炼性评价语两种。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师傅就在指点我的教案时指出,要将课堂评价语也作为备课内容之一,作好充分的预设,学生说的好改怎样评价,学生没说好又该怎样说,所以本堂课,我就力图通过适时的评价,使学生乐于说,乐于读。比如当我问学生外祖父心里当时会怎样想时,刚开始比较冷场,但当一个学生回答完后,我就适时的鼓励:你真的是说出了外祖父的心声!下面举手的同学顿时多了,甚至有了“外祖父此时已经把图当成了是自己的祖国”这样精妙的回答,我就及时点出他真是外祖父的知音。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在朗读指导时,学生刚开始比较羞涩,举手的孩子不多,所以我通过评价语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从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傲雪而放的梅花”、“我似乎闻到了寒意中傲人的芳香”……于是,学生赛读的激情高涨,朗读指导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有时机智巧妙的一句评价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感谢吕老师对于我本堂课的情境创设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实《梅花魂》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所以备课时我力图营造一个个的情境,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外祖父的距离。比如学生对于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感受不深刻,所以我就创设了将寒冬的萧条和梅花的傲放对比的图片,当学生看到在冰雪的欺压下,梅花仍是那么秀气,这个似乎是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所以有的孩子不禁发出了赞叹声,我就及时的让他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一赞,我看到有不少孩子已经被这梅花所感动,都和着音乐吟诵起一句句赞美的诗句来,真正的感受到了梅花精神。

  但是今天还是留有不少遗憾,我的设计初衷,四个情境的创设是在第四个情境齐读民族魂时达到高潮,但这节课,这个教学高潮似乎来得晚了些。由此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小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前热身,开始教学有些仓促,所以第一个情境的创设揭题,让学生初识梅花,学生似乎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学生还游离在外,没有被带入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情境场进入滞后,也为高潮的形成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学生领会到象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来回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学生就很容易的入境了。但今天我将试教时放在后面的体会不屈不挠的民族魂放在了前面,而学生对文本欠熟悉,又说不准中华民族有怎样的精神,这里一纠缠,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小高潮就被打破了,冷了下来,之后再出示江姐的资料,教学的最好时机就错过了,学生在回忆时有些冷场。虽然之后在朗读时,学生的这种情绪很快又被激发起来,齐读得也很不错,但我想,如果可以一气呵成,趁铁打热及时地紧跟第二个情境之后,像张老师说的,有了人物的范例,再来说民族魂是什么?环环相扣,效果会更好!所以也正如吕老师所说,今天的情境创设梯度十分明显,但欠连贯,有割裂之感,这也是最后教学高潮滞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但我回想,踏上工作岗位两年半来,正是在一次次的弥补遗憾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会带着老师们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前车之鉴。

梅花魂教学反思9

  《梅花魂》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六课,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阅读质量,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人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憾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次教学效果较好,源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的提升。

梅花魂教学反思10

  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就拿上课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每节课都到达应有的效果,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正正因如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从细处着手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前不久我执教了《梅花魂》一课。“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我执教的是《梅花魂》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因此,我在设计之初就始终坚持以文本为依托,期望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学习,从而使学生逐步明了课文中“梅花魂”的好处所在。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一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明白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从整体上,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细节的处理不足使课堂效果有所减弱。

  不足一:朗读不够充分。

  在进入课文学习时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同学们围绕要求展开朗读。同学们很认真地开始了学习,但是由于我急于让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当我让学生停止学习时,同学们有一小半还未自学完。学生学习时刻不够充分就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效果。

  不足二:课件使用不够充分。

  为了让学生对“梅花”及“梅花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在导入课文学习时我就播放了用多幅梅花的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的课件,同学们在惊叹梅花的美丽之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但我的课件使用还不够完善,课后,我反思到应在课的后半段应再用一次图片展示,也就是同学们明白了梅花魂是什么时再一次演示课件,让孩子们在优美的乐曲声和美丽的梅花图的氛围中对“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华,使他们再一次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为什么身处异国的外公会对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也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很精巧,手段很先进,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会有许多不足,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就务必时时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完美的境界。

梅花魂教学反思11

  《梅花魂》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课文通过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的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一、 教学方法:

  这节课教学开始,我充分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花,再欣赏梅花的.图片和古诗,由花引起对梅花的了解,自然而然地导课,学生的兴致还是很高的。在总结课文有几件事的时候,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先让他们自己找,然后在同桌交流,最后再总结,以达到“生本教育”这一部分理念。体会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这部分内容时,因为课文离学生的认知比较远我以“三哭” “一生气”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在课文内找句子,读句子,再在同桌内交流以理解祖父的感情,以达到情感的升华。通过交流,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通过多次探索,这种方法对提高高年级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二、以学生为主:

  在“生本教育”的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感悟,与作者情感共鸣。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最后我认为“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想想为什让你感动?”这一发散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情情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独特情感,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三、不足之处:

  因为这是一篇感情隽永的文章,学生提前没有预习,上课时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不仅仅学生吃力,我的教学也吃力,所以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性语言不够,没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我将在以后努力进行改进。

梅花魂教学反思12

  《梅花魂》是篇略读课文,在学生读通课文之后,我要求学生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认真地读书,很快就找出了五件事。接着我引导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一读到有关诗句就落泪?

  我告诉学生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再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外祖父教“我”读这些诗词,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当读到这些诗词时,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所以他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我还重点引导学生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读外祖父关于梅花的一段话懂得: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他把梅花看得比什么都珍贵,爱梅花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爱。

  当学生领会课文的主旨后,引导学生读读开头和结尾,让他们懂得首尾照应的好处,学习一些表达方法。

梅花魂教学反思13

  梅花魂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根据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尝试。以下就是我对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的收获。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梅花魂》一课学生刚看到课题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教师就顺势以质疑入手,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首先,老师提出“同学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在学生简单回答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们出示了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引出《梅花魂》一课并要求学生自己读课题质疑。学生普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梅花魂”是什么?为什么用“梅花魂”做课题?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作者的回忆当中。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对这课我采用了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利用精心设计的导语配合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从而对学生们陌生的时代里产生的英雄产生好奇,激发了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体味文意抓主旨深入学习

  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作者借助于语段中委婉含蓄的意思来表达一种情感。教学时教师注意抓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细细体味语段中含着的弦外之音,一旦学生理解这个意思,就能激发情感;例如《梅花魂》中,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那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出眼泪来,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是通过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在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乎娟给了外孙女。

  在导入新课后,我要求学生 “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内容,能解答刚才的疑问,请把它划下来。划完的同学出声读读你划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出什么了,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3自然段,在学生简单的说出他们的体会理解后,教师结合课件中声情并茂的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图片引导他们感知梅花的特点。在充分体会了梅花 “旁的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的特点后,再读这几句话,想一想这品格,这灵魂,仅仅是梅花的特点吗?由此问题就上升到了文章的主旨:梅花的的特点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中国人的特点,是有气节人物的特点。通过理解“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更进一步的体会了文章的主旨,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深深的爱梅情结。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又结合古代有气节的人物的事例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课外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感受外祖父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想象一下外祖父当时说这段话的心情,你再读读这段话。”这不仅体会了外公的感情,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词语积累练习。把第13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体会后,对于其他四件事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进行了略处理,主要体会着老人的心情读一读这样思乡的诗句,然后想象一下,外祖父除了给我讲这些诗句,还会给“我”讲些什么,由此又钩连上第7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外祖父是那样的眷恋祖国,“我”提到祖国是那样的自豪。

  第3自然段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书房里的那幅墨梅图,“我”偶尔摆弄家中的古玩,他也不甚留意,而不小心在墨梅图上面留了个脏手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阅读体会“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感受对墨梅图的珍爱。“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抓住这句话,问道:到底什么是不能玷污的,再回过头去读一读第13自然段,你对这句话又什么新的理解?实际上这不能玷污的是民族魂,是爱国心,正是这华侨老人对墨梅图这种特有的感情表明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因为在华侨老人心中,梅花是最纯洁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再外祖父心中,这梅花就是民族气节的象征,就是祖国的象征,是圣洁的不能玷污的。他是那么的宝贵这幅图,又为什么将她送给我了呢?”引导学生联想外祖父的对我的用心良苦以及深深的眷恋祖国的感情。

  “在凉飕飕的腊月天,老人亲自来到码头,泪眼蒙胧地把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递给了我”,这一情结是通过学生深情地朗读来再现的。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当学生感受到外祖父那思念祖国的深情,那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 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设计这以环节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同时发散了思维,拓宽了思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理解的多元性,尊重了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在这个问题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了语言。

  当然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对《课标》的运用,但几个环节还有问题。如:在整体把握上,文章可略讲的部分用的篇幅太大了,显得“详略”不是很恰当。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的更充分。

  总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注重对于学习新《课标》的尝试运用,努力营造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性,重点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议”的方法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个性化学习,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于阅读教学研究和尝试,我还是个初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继续摸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梅花魂教学反思14

  《梅花魂》一课它有着十分用心的教育好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透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根据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尝试。以下就是我对在教学《梅花魂》一课时的收获。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梅花魂》一课学生刚看到课题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教师就顺势以质疑入手,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首先,老师提出“同学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在学生简单回答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们出示了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引出《梅花魂》一课并要求学生自我读课题质疑。学生普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梅花魂”是什么?为什么用“梅花魂”做课题?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作者的回忆当中。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资料有内在兴趣。对这课我采用了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利用精心设计的导语配合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从而对学生们陌生的时代里产生的英雄产生好奇,激发了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体味文意抓主旨深入学习

  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作者借助于语段中委婉含蓄的意思来表达一种情感。教学时教师注意抓启发学生用心思维,细细体味语段中含着的弦外之音,一旦学生理解这个意思,就能激发情感;例如《梅花魂》中,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那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出眼泪来,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是透过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在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乎娟给了外孙女。

  在导入新课后,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资料,能解答刚才的疑问,请把它划下来。划完的同学出声读读你划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出什么了,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3自然段,在学生简单的说出他们的体会理解后,教师结合课件中声情并茂的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图片引导他们感知梅花的特点。在充分体会了梅花“旁的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的特点后,再读这几句话,想一想这品格,这灵魂,仅仅是梅花的特点吗?由此问题就上升到了文章的主旨:梅花的的特点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中国人的特点,是有气节人物的特点。透过理解“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更进一步的体会了文章的主旨,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深深的爱梅情结。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又结合古代有气节的人物的事例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课外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感受外祖父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想象一下外祖父当时说这段话的情绪,你再读读这段话。”这不仅仅体会了外公的感情,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词语积累练习。把第13自然段的资料理解体会后,对于其他四件事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进行了略处理,主要体会着老人的情绪读一读这样思乡的诗句,然后想象一下,外祖父除了给我讲这些诗句,还会给“我”讲些什么,由此又钩连上第7自然段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外祖父是那样的眷恋祖国,“我”提到祖国是那样的自豪。

  第3自然段的事件中能够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书房里的那幅墨梅图,“我”偶尔摆弄家中的古玩,他也不甚留意,而不留意在墨梅图上方留了个脏手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透过阅读体会“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感受对墨梅图的珍爱。“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抓住这句话,问道:到底什么是不能玷污的,再回过头去读一读第13自然段,你对这句话又什么新的理解?实际上这不能玷污的是民族魂,是爱国心,正是这华侨老人对墨梅图这种特有的感情证明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因为在华侨老人心中,梅花是最纯洁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再外祖父心中,这梅花就是民族气节的象征,就是祖国的象征,是圣洁的不能玷污的。他是那么的宝贵这幅图,又为什么将她送给我了呢?”引导学生联想外祖父的对我的用心良苦以及深深的眷恋祖国的感情。

  “在凉飕飕的腊月天,老人亲自来到码头,泪眼蒙胧地把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递给了我”,这一情结是透过学生深情地朗读来再现的。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当学生感受到外祖父那思念祖国的深情,那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设计这以环节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同时发散了思维,拓宽了思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理解的多元性,尊重了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在这个问题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了语言。

  当然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对《课标》的运用,但几个环节还有问题。如:在整体把握上,文章可略讲的部分用的篇幅太大了,显得“详略”不是很恰当。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的更充分。

  总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注重对于学习新《课标》的尝试运用,努力营造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性,重点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议”的方法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个性化学习,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对于阅读教学研究和尝试,我还是个初学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继续摸索,使自我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梅花魂教学反思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梅花魂》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课文叙述的顺序是: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通过吟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伤心落泪、赠送梅图、赠送梅绢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难点体现在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第十三自然段)上。最后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谨。

  一、优点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在读中感悟、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教学重难点的基本要求,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课题思想。

  1.设计思路新颖,层次清楚,抓住了重、难点进行感悟。

  课堂上以背诵歌颂梅花的'古诗入课,使学生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都很喜爱梅花,歌颂梅花。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们那么喜爱梅花呢。带着好奇心进入课文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些事情,认识到这些事都和梅花有关,为重点感悟做了铺垫。再直插重点段(第十三自然段),让学生进行画批,读一读,渗透学习方法,对文字进行深刻感悟,找到人们喜爱梅花的理由是:喜爱梅花那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精神、品格,认识到梅花的气节与品格,就象我们有骨气的中国人一样。先举例说说有骨气的中国人,再做四个愈的填空,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为此而感到骄傲,产生热爱祖国的荣誉感,进而感悟到外祖父是想念祖国、热爱祖国。通过有语气地朗读表达情感。再由重点段扩展到其内容,找一找哪还能看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让学生结合找到的句子,谈理解,有语气朗读,体会到外祖父把爱国的情感都寄托在了梅花上。真正明白课题的含义,明白海外游子的中国心。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

  入课时,背诵学过的关于梅花的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们都很喜爱梅花,课文中的外祖父也不例外。讲课过程中伴着老师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结尾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不足

  本人在课堂上的状态不够好,情感不够投入,没能真正放开,没有能通过自身感染学生,使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好。

  处理随机情况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有一个学生找到答案,我先处理前这一段,说一会儿再解决她那个问题,结果由于紧张给忘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

  教学机智少,驾御课堂的地方需要提高。当学生举例说知道的有气节的中国人的事例时,学生说了很多例子,随后我梳理不够明确,没能与中心联系起来归纳,显的这个环节有些偏题了。

【梅花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梅花魂教学反思11-07

《梅花魂》教学反思02-17

《梅花魂》教学反思10-13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03-15

《梅花魂》教学反思(15篇)03-16

《梅花魂》教学设计06-14

梅花魂教学设计08-18

梅花魂教学设计03-26

《梅花魂》教学设计03-05

《梅花魂》教学设计1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