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29 10:45: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过去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怎样才能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探究。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把“很好”、“不错”、“真聪明”、“了不起”等常挂在嘴边,把赞许的目光和掌声经常送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动力。

  二、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联系生活实际;栏目分明、图文并茂;趣味性、可读性强,这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借此基础充分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制定课前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要探究的新问题,了解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2、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主学习问题情景,亦即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

  3、充分利用教材中“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粤教版教材“实践与拓展”栏目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动手实验、调查或者搜集、分析资料等实践活动,以及有关知识拓展性的思考等。“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中有介绍物理学家、物理发现、物理学及其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三、积极实践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有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建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各种能力、男女性别等,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

  2、小组每个成员应有不同的任务或角色。如在四人小组的实验探究中,小组长、实验操作人、记录人、中心发言人等应明确分工;在课堂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或者推导证明,对多个问题的研究,小组各成员应承担不同的任务。

  3、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能说:要求学生学会中心发言,语言流畅清楚,能说服其它组的同学。会听:要学会倾听,听也是学问,要能听清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听懂与众不同的见解,听好自己疑惑之处别人是什么见解。勤思:对别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进行反驳。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认真落实教材中已有的探究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内容,结合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当学生学习了电路一章后,笔者经过精心的实验准备和教学设计,对“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的教学采用了课堂探究模式,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提出问题:当外电阻变化时,电源的

  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当外电阻为零,输出功率为零,当外电阻为无穷大,电源输出功率为零,故当外电阻从零逐渐变大时,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

  实验室可提供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电阻箱,定值电阻(5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4、进行实验:学生开始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实验技能差一些的小组。

  5、分析与论证:小组初步处理实验数据。

  6、评估:各小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电阻变大,输出功率变小,与预测不相符。讨论分析后发现电源电阻太小,提出改进实验方案:采用等效电源法—给电源配置5Ω电阻,“增大”电源内阻。小组再次进行实验。

  7、交流:各小组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将其张贴在教室后面黑板栏内进行交流。

  这节探究课是一堂探究内容丰富、深刻的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粤教版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新课程标准和改革方面的理论,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合作探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2

  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个必修一的教学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其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则要向学生介绍一种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其规律解决问题。

  现就我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课,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二是分析论证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

  一.成功之处

  1.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单凭演示实验,学生很难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因此,让学生通过手中的课本和几张纸分别进行两次实验(两物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两次分别是展开、团紧),观察下落的快慢。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然后用&ldqu;牛顿管&rdqu;实验验证。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定义效果要好的多。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学习新知识

  在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ldqu;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rdqu;前 ,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有发现△x是定值的,有求解并证明加速度是定值的),最后归纳总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其规律。温故知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ldqu;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rdqu;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教会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提问不能顾及大多数同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提问,但涉及的人数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有别,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按要求完成实验,自然就无法回答问题了,有的学生不会组织语言,还有一些羞于发言的学生,于是课堂提问覆盖面不够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

  2.课堂时间有点紧张

  这节课学生实验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所用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课堂教学有点仓促,没有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加尝试。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3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我经历这么多教学坎坷,我对教学理念,物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领悟.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踏遍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而今才发现,一个人,不仅要低头赶路,还要学会遥望远方,更应仰望苍穹,走走停停,回头望望,不断反思总结,为下一段路的风兼程而养精蓄锐。

  一、作为二十一纪的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意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求教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要求教学中要有情感,要有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重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血有肉”,“充满生机”,才会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欲望。

  二、作为物理教师,不仅应该具有丰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专业应变能力和专业情感。新课程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课堂教学目标已从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了“会学”,而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直接来自于教师的合理指导。这便首先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得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新课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应该懂教育学、心理学,掌握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与特点。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不够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情感的波动对学习的影响较大,而且这时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老师的理解、鼓励和关怀。因此,我们应该有健全的专业感情,真心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这位老师,更会喜欢你这门学科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感情投资”了,回报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脉不和,周身不畅,我将继续不断反思提练,争取最终上为理论,从而更有效的指导我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明确物理学科的思想: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想化,理想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具体化。其次明确物理教学的任务:在课堂上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播撒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效物理课堂的教学,首先取决我们老师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括对人对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谈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承,但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对有效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

  1、 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苹果为什么落向地球?如果抛出的石块速度足够大,还会落向地球吗?在光滑的平面上,一只蚂蚁能推动一个很重的铁块吗?在雪地上开车时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会有哪些危险?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一根木棒哪头是树根?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在活动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将重心时,拿来一根木棒,然学生开办法找出那头是树根,然后当堂动手找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启发讲授式、实验探究式、小组合组式、自主学习式、科学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说出了启发教学的精髓。通过启发让学生达达“愤悱”的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学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把握好提出问题这个要素,让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中心。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真实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 "曲线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过山车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还会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还会以后去试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在高处,为什么过山车在轨道的下面也不掉下来?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5、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猜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有效物理课的教学,需要有丰富的“知”和“识”,“知”和“识”是黄金搭挡,只有“知”,而没有“识”,那只能是个容器,所学的东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种外加的累赘,有了“识”,才能化死为活,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和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有发展。要充分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一切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讲究实效,正确处理好教、学、练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这一次物理的考试,全班的成绩都不理想,当然,也包括我。老师这么辛苦地教育我们,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掌握到知识吗?让我们考试有一个好成绩吗?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考一个这么差的成绩,这样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家长。

  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说,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可能有不细心的原因在里面,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该掌握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我知道,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课前要认真预习,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先自己独立思考,实在不懂上课的时候再拿出来讨论。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要认真复习,应该要背的概念和公式一定要记牢。甚至还可以做一些比较灵活一点的题目,当然,这是在对于基础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才做比较难的题目。这样的话,考试的时候要想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就并不难了。

  虽然说,有了良好的基础,考出一个优秀的成绩并不难。但是,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需要我们去克服,那就是:粗心。考试要做到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做完检查这三点。考卷里会有陷阱,所以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老师,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上面所说的去做。让自己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牢固,考试时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这样才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老师的辛勤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4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围绕这一原则,我们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所教学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正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的。

  一、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究型实验

  教材中本节课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而忽视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难免“穿新鞋走老路”,也不符合一个科学结论得出的一般规律。所以我觉得把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更符合一般的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恰当的设置了探究点

  科学探究要求打破课堂时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怎样把课堂教学和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我们的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各方面都探究,为探究而探究只能死路一条,所以恰当的设置探究点很重要,应该既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要参与探究。首先,本节课我自始至终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入、过渡、分析结论、课堂小结等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其次,探究的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学生实验的参与等几个环节。实验方案的设计能体现学生应用原有知识并且创新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就设计出了多种方案,有些已经打破了课堂、学校区域的限制,而这些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的生活中有好多现象和事例需要学生去总结,培养学生这种关注生活、关爱大自然,搜集身边信息的意识也是我们的责任和要求。我觉得本节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搜集整理实验信息是需要的和恰当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穿不好纸带的,但有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学会了,使不会的同学知道这是应用摩擦力的原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已经超越了老师的语言所提及的范畴,它无形中拓展了课堂的外延,这出乎意料的收获不正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吗?确实,组织好教学比单纯讲知识更重要。

  三、注重了知识与技能循序渐进的教学

  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过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学生,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四、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充分体验了一个科学结论得出的过程。这正是课堂的两个大环节,教学设计在这里也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其次,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思路,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测结论——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得出结论——迁移应用”。

  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又分小组亲自实验,自己搜集整理,自己总结出规律。整个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做到了“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看到学生几个人一小组,热烈讨论整理的气氛,我充分体验到了一种满足感,适应于新课标的物理课堂应该是轻松活泼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鸦雀无声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的课堂是‘热热闹闹’的。”

  六、学生的合作意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学生在实验时,一只手拿纸带,一只手拿重锤,那就没有手控制开关,结果不得不与小组的同学合作;还有的同学请求其他组同学帮忙;还有一个同学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控制开关合作探究的气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听到学生说“谢谢”、“没关系”时,看到他们笑嘻嘻、无拘无束的神态时,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搞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信心和决心。仔细品味起来,整个课堂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挖掘改进的地方。受实验条件(多媒体教室无课桌和充足的电源)的限制,学生无法分组实验,逐个做实验在无形当中又多用了很多时间;最后习题的处理有点仓促。因为留下的时间少了;学生的热情还应该再调动的高一点。当然存在的问题,引起的争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这节课的价值,能够引起大家来思考或者是批判,也是有意义的。我会虚心接受意见,找到以后的增长点。

  总之,我认为这节教学设计教改意识明显,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成功的。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5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高中物理作为整个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就物理学科而言,应该是通过物理知识为载体,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人,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物理教学,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例如重力一节的教学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的现象,引出重力;重力的大小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要放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表格,最终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才能理解其意义;重力的方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自由下垂线的方向了解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进而纠正学生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理解,还有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直观可以看出,运动状态改变时重垂线不一定沿垂直方向。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把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三、高中物理教学,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还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评估中考虑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写到探究报告中,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评估的意识也要在除探究外的其他教学活动中体现。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6

  20xx年5月19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全校上了一次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课题为《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本节课我采用新泰一中“七步教学”模式,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问题引领、总结知识─知识应用─方法总结─巩固训练,课堂效果较好,受到了听课领导、教师的好评。不过通过反思,我认为在这次示范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思考、探讨、交流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学情,在学案的问题和情景的创设上更加细化,并加强其针对性,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7

  一、成功方面

  1.结构上符合前期我科组总结的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即激趣→问题→实验(或理论)探究→应用举例。

  第一步,通过掷飞镖游戏,活跃气氛,同时引出问题。要想提高掷飞镖的成绩,需对此类运动的物理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板书课题】第四节 平抛运动。类比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运动,如飞机投弹、打排球等,把这一类运动叫做平抛运动。请预习课本,给平抛运动下一个定义。第二步,学生自学课本,定义平抛运动的定义。第三步,学生分组,分别理论推导或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第四步,归纳总结平抛运动的公式。第五步,平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很难理解。在教学中,类比上学期物理课本必修1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水到聚成,让学生成为主动发现者。

  3.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结合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引入物理知识。学完物理规律后,再定量处理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等问题,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有趣、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了方法和情感教育

  曲线运动的核心方法,是“化曲为直”的思想,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的有用方法。即将复杂的运动,等效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二、不足方面

  结合科组教师的评课,现总结如下。

  1.板书太少

  由于脚受骨折后,还未痊愈,拄着拐杖在上课,只是板书提纲和平抛运动的定义。

  2.照搬课本演示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

  演示实验是一节物理课的亮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清晰化和可视化。如果本节课先通过照相机拍摄演示实验过程,再通过慢放、定格等辅助手段进行全班展示后分析,可能效果会更好。

  3.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前面铺垫较多,导致后面内容,没有当堂完成。

  三、今后加强方面

  1.加强粉笔字练习。争取让今后黑板板书,能让人耳目一新。

  2.加强普通话训练。普通话多说,注重字的发音,争取有所改变。

  3.课前多准备。不管是新教师,还老教师,教学内容没有变,但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教学环境变了,都需要课前精心准备,多思考,才能上出一堂较好的课。

  精益求精,才能有所提高和发展。名师也是靠上课上出来的,今后道路还任重道远,我会继续努力。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8

  紧张忙碌的高一结束了。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工作10年,教了4年高三,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三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4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历次考试平均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然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5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纪律很难保证的班,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6班是三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三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我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一年来,我也遇到很多困难。由于课时有限,没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又比较高,很多时候物理课后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规律及情景需要学生在课下加深理解,然而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课下的功夫,导致很多学生反映“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这一点是我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9

  【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改变我们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中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那就是在讨论完匀速圆周运动后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这块内容的补充,不仅为分析物体在曲线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学习完这一节之后,中学里所有的运动形式都学习完毕了,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处理曲线运动的重要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接着引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由于向心力是一种学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清楚运动过程中什么力提供向心力,这说明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面。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进行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故事讲述,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钢球(两人一个),铁架台,钢球一个,细绳一条,刻度尺,圆形瓶盖,秒表,物块,圆形瓶盖。

  2.视频:自行车转弯,公园的转椅。

  3.制作PPT。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0

  物理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深入开展“三查、三促、三提高”活动中,我潜下身来仔细回顾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突破点,以实现自己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虽然这几年一直能保持一种饱满的激情,教学成绩也不错,但是由于平时只顾忙于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忽略了学习,没能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反思,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太慢太慢。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成长还不够理想,也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及欠缺。

  2、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

  3、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摒弃原有的定势思维,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二、整改措施

  1、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绝不会教死书、死教书,要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职业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反思型的研究者,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很好的适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成功的经验行为,还要具有理性的思考,具有全面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2、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当前,教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甚至是不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如果不了解新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如果不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从客观上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和非教学活动负担沉重,特别是在“中考指挥棒”的禁锢下,教师们提心吊胆地守着自己的学科教学,生怕把不好关,考不出好成绩。于是,“没有时间”成了不学习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老师们本来就不丰厚的底蕴就更加薄弱。我发现,教师不重视学习的原因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欲求、没有渴望、没有习惯。因此,我要千方百计地从非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学习,把精力用在潜心钻研教学上,走上终身学习之路。我要做以下几点尝试:

  (1)了解一些常见的物理教学杂志:如: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物理、物理周刊、物理教学、物理通报、中学理科月刊、一些报纸:物理天地、数理化天地等。

  (2)多读一些理论书籍:如:物理教学论、物理教学心理学、物理学习心理学、物理课程论物理教育学、教与学认知心理学等。

  (3)了解一些知名有用的物理网站:如:丁玉祥物理网(免费)苏科物理、物易天空、物理教研、人教网中学物理。

  3、提高专业能力,用专业能力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

  物理专业能力包括:板书和版画模型应用、信息媒体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师的表达能力、解题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观察与实验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提高,要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学术会议,进行高一级学历进修,外出交流等。

  教师专业提高首先要立足一个“新”,因为教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职业;其次要着眼一个“宽”,教师要注意不断拓宽知识面,满足教学的需要;再次适当注意一个“专”,应适当加强专业的深度,做到居高临下;最后,落实一个“用”,即加强理论与知识的应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4、整体把握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以书为本,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充分的了解,课本中的每一节在整章的作用,这一节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可能避免浪费时间或留下后遗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认真阅读整套教材,注意观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2)多做题目。要想教好物理、把握好重难点内容,做题时少不了的,理科大多教师都要通过做题来把握重难点以及获得新信息、新知识,多做题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解题能力。

  (3)多想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在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向老教师请教,多听优秀教师的课,这样可以吸收优秀的经验,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避免走弯路,会使自己早一些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1

  在高中新一轮课改中推行的“物理课”,是在新课标的标准下展开的,此项改革旨在超越学科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物理,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物理态度和物理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下面,就几年来物理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一、物理课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1、知识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冲击

  参加过新教材实验的老师们普遍反映,物理课是最难教的课,有人甚至将物理课能否推行下去看作是影响课改进程的重要因素。

  物理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因此,在知识结构上与原来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的学科体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而物理课对各分科知识的整合也不是简单的分科综合,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的认识自然,从基本物理观念上理解物理内容”(《物理课程标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而且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是,把相关学科的“部分”内容重组于“整体”的学习主题之中,物理课本身就构建了超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这就给原本分科授课的老师们提出了全新的教学任务,也对他们的教学观念带来极大冲击。老师们不知道这门综合性的物理课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才够用,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不断扩展和提高,任课教师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物理课程。此外,老师们还要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自学、自练相对陌生的学科知识内容,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可还是觉得知识不够用。

  2、思维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

  原先的物理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涉及到的基本上是因果关系,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学生学习的基本理论通常是公认的定律或定论,实验方式也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物理课里,展现给学生的多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一个个千变万化的自然图像,有着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在学习的方式上更强调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因此,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更注重指导学生物理思考与猜想,敢于怀疑,主动观察与动手实践等等。例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试验方案——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交流”的学习方法。

  目前任教的绝大部分高中物理课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没有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容易认识到课程思维方式的这种改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感到种种的不适应,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例如:教师在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前,经常会把学生在实验或者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已经向学生交代清楚,而恰恰是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行为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自身必须学会由过去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上来。

  3、教学资源的缺乏带来的困难

  物理课的教材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仓促而成的教材错漏难免。这直接影响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与落实。目前的物理课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软件上,无论是图书资源(包括配套练习),还是多媒体资源都有待一线实验教师自己去开发。物理课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过重,教材涉及到的各个学科的活动,也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其备课量已经超过了中、英、数这些传统的“核心课程”,不少教师已感到力不从心。即便如此,老师们也都在尽力去挖掘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还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家长对此也颇有微词,如果不尽早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教改教学的质量,教师改革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挫。

  二、对物理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开设“物理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纵观物理课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要使学生在

  物理课中有更多的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建议高中学校在开设物理课的同时,研究开发“物理实践活动课”

  首先,设置专门的“物理活动实践课”,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物理精神,经历物理研究过程,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其中包括物理的精神、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与体验。

  其次,开设“物理活动实践课”能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弥补理论必修课程的不足。在物理实践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兴趣,并对那些有科技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行思维、技能训练,让他们自由选择所爱好的领域去学习、探究,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完善物理课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物理课教学目前处于改革实验阶段,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师资队伍的保障是关键。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物理教师资源都比较紧缺,由于教学内容涉及面相当之广,而目前银川市对物理课教师的培训时间太少且培训时间和方式单一,杯水车薪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要想顺利地推进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我们不能仅仅把学习自然物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物理素质的唯一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把物理课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物理素养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让物理课课堂成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舞台。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2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史、物理学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而且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3.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活动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我校教案后有一项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四、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

  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课本例习题,要反思学生的解法是否有创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总之,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为了永恒的不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使自己的个人行动理论及其支撑下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反思的实践者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3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一、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4

  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物理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理念,对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预期目标与教学实际所达成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感觉教学设计思想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一致,现对《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以主编的身份进行对第五章进行内容编排设计,这样使学生对第五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中也能获知物理学习的思维顺序:是什么?(物理概念、规律);为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怎么样?(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变老师要教为学生要学。要求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整节课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迷线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用多媒体及“教学资源库”的动画、视频辅助教学,如砂轮、链球等视频,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视野,同时以提高教学效率。

  4、为加强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不能仅从现象得出结论,还要进行理论证明,为此在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教学过程增加了运用极限法证明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5、让学生动手动脑地参与学习,设计了一个随堂小实验,对演示实验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比如演示曲线运动条件的实验时,斜槽改为用半圆,让学生同时能看到小球在半圆运动过程小球是从切线出来的,后受磁铁引力作用,导致小球做曲线运动。

  6、设想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对实验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不同的地方,以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理解对比方法。

  (二)教学过程不足之处

  1、教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明确。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教学案,学生不懂使用,若问题设置得当,要新授课教学案还是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

  2、课堂中的随堂小实验,没有明确先让学生设计方案,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目地的乱玩,而且实验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若改用半圆做实验效果会好些。

  3、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过程不够紧凑,致使后来无时间进行目标达成的检测。

  4、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空间不足,老师提示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没能充分体学生的主体地位。

  5、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投影出来,或写到黑板上,致使学生同学所提的问题不能明确与记下,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6、学生分组实验过程,组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指定谁负责什么?导致学生小组实验,小组讨论时效率不高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4 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组 金正山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单”,让学生探究。结合教学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比较好的形式可有以下的重要环节:

  一、 提出问题

  二、 猜想与假设 评估与交流

  三、 设计实验 分析与论证

  四、 进行试验

  为何进行探究性物理数学?探究性物理教学

  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每种教学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教学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教师擅长讲授,讲述得好,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不好的话,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性教学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想,但运用不好的话,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是不允许的,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总体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应该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在知识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需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去探讨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宇在南大的一次报告中曾讲到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需要加强创新意识。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无疑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盎然生机。同时还应注意五个原则和四种变化。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

  新教材的更加贴近实际,让物理走出课堂,在习题中加入了对天体运动、时针转动、皮带传动、自行车、磁盘转动等相关的描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加入了极限思想等。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新课程强调,师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都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引导,使教学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过程。以前说,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是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成源源不断的清澈的小溪。

  1、以趣引入新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充分应用多媒体和水流星节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个人意见。

  3、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

  4、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突破难点是以自行车为模型而展开探究难点,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形式。

  5、通过课堂小结,给出必须记忆的核心知识并加以巩固,为以后天体运动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2-28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12-30

高中物理课教学反思06-04

论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09-23

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07-16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9篇03-05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6篇10-18

教学反思心得04-28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