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7 12:12: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等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等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等式教学反思

等式教学反思1

  最近我上了一节初一新教材的数学公开课:等式和它的性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操作、观察、归纳出等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以下将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采用“归纳思维模式”教学,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等式的例子;第二阶段:形成概念——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想一想什么叫做等式;第三阶段:应用概念———让学生识别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说出为什么?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质,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实验,要求分别放上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并填写实验表;再让学生观看电脑演示的书中71页的实验,提出问题:通过天平实验,要使天平平衡,你觉得应注意什么?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1,然后让学生观看书中71页第二个实验的电脑演示,并引导学生从天平左右两边的数量关系上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2,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第三部分是拓展与提高,通过两个填空,揭示等式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教学反思:

  这是我在片区教学中上的一节数学公开课,经过片区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的把握操作的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所提出的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的操作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探索等式性质1中用天平实验的时间过长(用了10分钟),而且总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使活动没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质1的过程,我是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3、对于性质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释。

  4、对于性质的运用,我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参与。

  改进方法:

  1、个一小组做完实验后(时间控制在2分钟)可以采取四人活动,让学生自己先去想你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由组长做好每一个组员的发言记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体会实验中所能发现问题的多样性,由每组派代表回答,从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等式性质1。这样的合作讨论,能使学生讨论的答案不再统一在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多是老师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独到的。

  2、在归纳等式性质1中,对于“式子”的问题可适当做引导。学生虽然没有学过整式,但却可以在第一个屏幕演示——两边同时加上一个三角物体的天平实验中,提出:两边加上的这个物体它的重量我们知道吗?有可能会是多少?对于这个

  物体的未知重量我们可以如何表示呢?从而引出把这个未知量当成一个式子看的概念

  3、对于等式性质的应用,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前提下进行小组活动,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每个人的价值作用都能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学优生得到了锻练,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

  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我各一个苹果,交换之后,你我还是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你我却有了两种思想。这很形象地说出了合作学习的好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共同解决。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等式教学反思2

  ?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性质,它是解方程的`认知基础,因此学习和理解等式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为: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一、成功之处

  1.游戏热身,点燃热情。

  课堂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请学生用身体模仿天平的热身游戏,伸开两臂,犹如人体天平,我用给出天平两边不同的重量或是相同的重量,让学生模仿不同的天平状态,学生玩得高兴,学得轻松,他们对天平只要两边重量相等才会平衡加深了认识。

  2.先扶后放,研究性质。

  在教学中,我将等式的第一个性质作为引导重点研究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个天平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比较轻松观察到: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从而发现一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接着通过动态展示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一系列不断追问,鼓励学生完整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动态再演示这一过程,接着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同时加上两个、三个、五个、六个同样的茶杯,天平会怎样呢?为什么?这样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出天平与等式之间的联系,将天平上的实物抽象到等式的计算中,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的两边相等”的性质。

  然后再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操作,共同探索得出等式的第二个性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我尽可能地放手,给予适时地点拨,总结。在“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o?”这个问题时组织学生交流,使他们理解:o不能做除数。

  3.开放练习,激活思维。

  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我将巩固练习设计为思维开放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我设置了以下题目:

  (1)如果2x -5=9,那么2x =9+()

  (2)如果5=10+x ,那么5x -( )=10

  (3)如果3x =7,那么6x =()

  (4)如果5x =15,那么x =()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做到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改进之处

  1.在等式性质的探究中,为了加强对比,我觉得应该再增加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去不同质量的物品,让学生发现这时天平不平衡,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从而让学生清楚地加深加上对“同一个数”的认识,进行更深入地思考。

  2.对于等式的性质应不仅仅停留在说的这一环节,而应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将等式写出来加以表示,这样不仅有效地训练学生数学的思维,还使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总之在课堂上我逐渐放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的过程,使他们不断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等式教学反思3

  一、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方程的思想还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前学生解方程习惯用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方式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象x+3=5、3x=-1等,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用估算的方法或逆运算的方式我们都可以求出方程的解;而象19+28x=33x-1这样比较复杂的方程我们用上述方法还能求出它的解吗?所以本课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用天平呈现的直观情境形象地表示等式两边发生的变化及结果,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又在学生观察、分析等式变化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出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层次地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小组合作;在练习中,先是同桌互相检验,最后是独自检。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在练习时采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的形式,如有错误相互纠正。在讲课时重视了例题的示范作用。对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检验方法,做出准确的示范,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不足之处:

  (1)没有安排好每个环节应该用多少时间,在基础的练习题应学生口答完成。这样时间就会比较充裕。

  (2)由于课堂密度大,没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评价用语还不够丰富。课堂还缺少活力。

  (3)在得到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进行了综合练习,接着就让学生尝试练习利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这时学生似乎对等式性质有些模糊了。如果综合练习以后就强化一下等式性质,效果会更好一些。

【等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不等式教学反思05-23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09-22

经典教学反思03-08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07-08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0-09

弹力教学反思10-02

《阳光》教学反思09-17

观潮教学反思09-13

比尾巴教学反思09-11

《观潮》教学反思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