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1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显著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2.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2.《藏在哪里了》绘本PPT课件、捉迷藏音乐。
活动重难点:
观察画面根据动物特征找到动物。
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动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幼谈话。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导读封面。
封面上有谁呀?那谁会和它们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读图画书。
1.观察PPT画面2-7页,感知故事开始部分。
2.自主阅读图书卡片,能根据动物的显著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3.结合PPT画面8-12页,大胆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谁?它藏在哪里?可是“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藏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
(三)讲述图画书。
1.教师引导语。
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那我们一起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师幼随PPT完整讲述故事。
(四)师幼游戏。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谁来藏、谁来找呢?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感知更多小动物的显著特征。
2.组织幼儿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反思:
《藏在哪里了》这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绘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以“藏”为线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兴趣很高。
不足之处:
在与孩子互动中,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些。
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2
每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我也不例外。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也就格外地疼我。我妈妈是一位普通教师,她性格开朗,对自己的学生就像对我一样,对自己的`工作也非常专心。
我爸爸是一位普通干部,在八矿上班,他常常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为了让我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对我和妈妈“疼爱有加”。
我爸爸非常关心我,那一次我发了高烧,他急忙起身,又是倒水,又是拿药,结果自己冻感冒了,但他还是那样关心我,在我生病的这几天里,他睡觉是从来没脱过衣服,并且也没睡过安稳觉,都是每隔一会儿来看看我,给我盖盖被子,摸摸我的头······
我爸爸对我妈妈也决不亚于我,这几天,我妈妈生病了,看了好多大夫,吃了好多药,也不见怎么好,而前几天听说中医院有个大夫治得好,不过得拿着身份证半夜去,还得排一夜队,爸爸六点多吃完饭便匆匆地赶过去了,说要在那等一夜。
我们一家和和睦睦,妈妈爱我和爸爸,爸爸也爱我和妈妈,我也爱爸爸和妈妈!就让我们一起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吧!
【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藏在哪里了教案12-22
小班语言《藏在哪里了》教案12-18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藏在哪里了09-21
小班语言教案:《藏在哪里了》09-01
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教案11-12
小班《藏在哪里了》语言教案09-07
小班语言藏在哪里了教案15篇08-08
藏在哪里了小班教案08-16
小班《藏在哪里了》教案11-09
《藏在哪里了》小班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