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跳竹竿舞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跳竹竿舞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跳竹竿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练习快速拍手扶竿、转身扶竿、交换跑位扶竿等动作。
2、能和同伴一起探索竹竿的玩法,训练快速应的'能力。
3、愿意与同伴配合共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短小竹竿人手一根。
2、长竹竿1根。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二、击掌扶竿。
规则:每人手扶一根竹竿站立。听口令击掌扶竿,击掌次数由少变多。
击掌3次后讨论怎样才能击掌次数多,而且能扶住竹竿。
三、转圈扶竿。
规则:每人手扶一根竹竿站立。听口令后放手原地转圈扶竿。
幼儿尝试。
师:小朋友能不能原地转圈中间加拍手一次后扶竿?幼儿再次尝试。
四、哨兵换岗
规则:幼儿两人一组对面站立,相距1.5米左右,相互交换位置扶住竹竿,竹竿倒地则失败。
幼儿尝试,教师巡视,并提出发现的问题。
幼儿讨论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再次进行尝试,成功后可以增2人间距离。
五、躲避竹竿
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圈内手拿长竹竿。
提问:老师要转动竹竿,转到你那要从你那经过,小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
游戏34次
六、整理场地回教室。
跳竹竿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游戏的来历,尝试用xx xx节奏型敲竹竿,并能单脚跳竹竿。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提高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短竹竿人手一根;长竹竿每组一根;音乐。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3分
1.物质准备——在班内检查幼儿穿戴情况,幼儿分成两路纵队,手拿竹竿到跑到处准备。
2. 精神准备——告诉客人老师,我们是(大二班),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音乐响起。
3.武术操
⑴音乐前奏响起,两路纵队向前跑,分成四路纵队。
⑵按音乐节奏做武术操。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提示。如:好,走,蹲,下。幼儿用象声词助威。如:嘿,哈,嗬。
⑶音乐停。师:带着竹竿,半圆。
二、探索利用竹竿练习跳的多种方法
1.谈话,引出话题:刚才,我们用竹竿做武术操,好玩吧?(停一停)哎,如果用竹竿来练“跳”的本领,可以怎么做?谁来说说看?(老师把自己的竹竿放在中间)幼儿不带竹竿介绍。
幼儿1:好的,你来。(能力强的,在圈里,边说边做)
幼儿2:还有吗?请你。
幼儿3:有没有了,你说。
2.交代要求:看来,跳竹竿的玩法还挺多!好,我们2人一组合作,找个空的地方去试一试、跳一跳,注意吹哨子的时候马上(回来)——对,马上回来,不用带竹竿哦!
3.幼儿玩,教师指导。
指导语一类,有关安全方面的:哎,找个空的地方,只要不碰撞就行了!
有关跳的技巧:对!双脚并拢,轻轻落地!
有关跳法:双脚、单脚、跨跳、侧跳
有关合作方面的:你们两个合作,搭成长长的'小路;哦,你们两个拼成小河,不错;你们是搭成十字架,跳来跳去,想法不错。
4.教师评价
师:吹哨,哦!动作真快!动手又动脑玩法真不少吧!
哪一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合作的?(请4组)
师:好的,你们来(跳法指导的内容)
每次幼儿示范完了教师要有评价,针对指导方面的。
三、练敲跳竹竿
1.老师示范、幼儿欣赏
师:看看老师们是怎么玩竹竿的(播放音乐)仔细看哦!第2个8拍开始老师边喊节奏,第3个8拍一起来。
师:我们是怎么玩的呀?你说。请你。你来说说看看。
师:哦,这种玩法叫跳竹竿,叫什么啊?跳竹竿是少数民族很喜欢玩的一种民间游戏,庆祝节日、迎接客人的时候都会玩跳竹竿。诶!你们有没有留意竹竿是怎么敲的呀?
2人拿着竹竿面对面跪在地上。学一学,注意弯着腰,低着头。对,就这样,准备的时候手怎么放?(合起来)好,一起喊节奏——合合分分。合合在哪敲?敲几下?分的时候呢?(注意敲到地上哦)
嗯,不错,找你刚才的好朋友一起去试试。去吧!
指导语:纠正姿势:跪下来、弯下腰、敲到地上
敲法 :先合再分,合的时候敲两下
吹哨,不带竹竿回来。
老师评价
师:你们是怎么敲的?哪一组愿意来表演下(3组)
评价语言:节奏方面、配合方面、敲到地上。
来,这次我们要听音乐罗,注意先合再分。
吹哨,回来。
四、练习跳竹竿。
1.师:敲竹竿的本领都学得不错,谁愿意来试试跳竹竿?
(请2-3名幼儿试试)
哦,原来说合合的时候我们要跟着节奏等等,到分分的时候跳跳。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试。那这样,3个小朋友一组,两个小朋友敲,一个小朋友跳,去旁边找长竹竿吧。
指导语:注意跟着节奏敲
(好,交换,换一个小朋友跳)
(好,再换,没跳的上)
2.挑战难度
师:看来2根竹竿难不倒我们小朋友,想不想挑战更多的竹竿。好,请客人老师帮忙敲竹竿,我们连成一条长龙,我做龙头,你们跟着我连续地跳竹竿,行不行?有勇气挑战吗?音乐!
五、放松
刚才跳得有些累了,来我们走在圆圈线上揉揉肩、敲敲腿、伸个大懒腰。三人一组抬着花轿回家罗,跟客人老师再见。
跳竹竿舞教案3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
物质准备:
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
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
(2)学习“跳竹竿”游戏
a、讲解游戏玩法
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
队形:四散
(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
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
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3、游戏“叫号接棒”
队形:四散
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跳竹竿舞教案4
设计意图:
竹竿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体育器械,晨间活动中幼儿总喜欢在体育区角拿竹竿玩,有的学孙悟空玩金箍棒、有的放在两脚之间学驾马、还有的拼各种图形……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我生成了本次体育活动—《好玩的竹竿》,将竹竿作为运动器械,创设游戏情境,并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跑、跳、跨等能力,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竹竿的玩法,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基本动作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2、能根据动作发展和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3、提高合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根竹竿(80厘米)
2、音乐《郊游》、《快乐的朋友》、《欢乐舞曲》。
3、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手持竹竿,随音乐做划船动作进场。
师:刚才划船的时候你们都用了什么?(竹竿)你们把竹竿当什么了?(船桨)竹竿可以当船桨划船,还可以给我们锻炼身体呢!
2、幼儿跟随音乐用竹竿做韵律操。
第一节:头部运动
第二节:下蹲运动
第三节:扩胸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转运动
第六节:整理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玩竹竿,教师鼓励幼儿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
师:小朋友,竹竿可好玩啦,你们想玩吗?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看谁玩的`花样最多?(幼儿玩竹竿,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教师请幼儿示范表演自己的玩法,并鼓励其他幼儿模仿。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竹竿的,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呢?(扛枪、驾马、玩金箍棒、拼图……)我们大家也学一学吧!(幼儿分别学一学竹竿的多种玩法)。
3、师生一起构建跑道,进行运球比赛。
(1) 教师示范玩法,并讲解比赛规则。
(2) 幼儿集体练习,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 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4) 教师小结,为获胜组幼儿发奖。
4、游戏:为兔妈妈送水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情境,讲解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兔妈妈生病了,我们用竹竿当扁担去帮兔妈妈送点水吧!”
“兔妈妈的家在竹林那边,我们这儿有许多桶水,你们可以一人挑两桶,也可以俩人合抬一桶水。一路上,我们还要跨过小沟,走过独木桥,穿过竹林。”
(2)幼儿选择好送水方法,按规则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为兔妈妈表演舞蹈《欢乐舞曲》,体验快乐的情感。
跳竹竿舞教案5
一、设计思路:
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二、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
物质准备:
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
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
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
(2)学习“跳竹竿”游戏
a、讲解游戏玩法
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
队形:四散
(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
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
(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
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4、游戏“叫号接棒”
队形:四散
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跳竹竿舞教案6
活动目标:
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
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活动准备:
1、金箍棒人手一根“树桩”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
2、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
t:猴儿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一摇;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
2、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
t:猴儿们!你看我的金箍棒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玩啊?
我来给你们变出来。
(1)自由玩竹竿,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t: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金箍棒,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
(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放在跨下当马骑……)
(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让个别幼儿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竹竿,进一步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
t:刚才是你一个人玩的,现在请你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①两手握住竹竿的两头,俩俩将竹竿“十”字交叉比谁的力气,进行对抗练习;
②多人把竹竿放在地上跳房子;
③双脚立定跳“小河”
(教师针对跳“小河”,移动其中一根竹竿。)
t:小河变宽了,谁有办法跳过去。
(直接在原地跳、跑了跳、等)
(4)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2个或2个以上幼儿站在两排中间,结伴说出合作玩的方法进行示范,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
t:他们是怎么过小河的?
(要先跑再跳、跳的时候两只脚要分开、还要用力跳……)
t:猴儿们真聪明,谁来教教老师,怎样才能跳过小河?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用“跑”、“用力跨”、“蹲一蹲”概括动作要领。
(5)以小组为单位用竹竿搭成不同宽窄的.小河,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宽度练习跨跳。
t: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搭出一条一头宽一头窄的小河,然后跨跳过小河。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宽度跨跳。
3、综合游戏。
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以组为单位把竹竿收好,排成四路纵队。
t:猴儿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走“钢索”、跨跳“小河”、钻过“山洞”、绕过树桩,拔下红旗,跑回原地。
比比哪一组最先到,注意要拔下红旗。
(根据时间确定游戏的次数)
t:今天,我们都很出色,胜利完成了任务,现在开始颁奖!(幼儿欢呼)
4、放松、整理活动。
t:今天,你们玩的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跳舞吧!(猴操)
【跳竹竿舞教案】相关文章:
竹竿舞教案11-21
《竹竿舞》教案04-12
《跳竹竿》大班教案11-24
跳竹竿大班教案09-08
跳竹竿大班健康教案11-11
《竹竿舞》教案(精选9篇)02-07
中班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教案10-11
大班教案:玩竹竿07-13
初中教师资格面试《竹竿舞的技术》教案12-21
大班健康教案竹竿游戏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