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案【常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数的意义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 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数表:。0.08表示8个0.01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3-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数表:。0.006的计数单位是0.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06表示6个0.001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
2.小数中,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降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
2.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指名板演
3.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过程以及这样算的道理。
教师提问:竖式中21除以15商1,商的“1”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竖式中64表示64个什么?
二、指导探究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1)
课件中教师启发性提问:第2、3个算式和第1个算式相比,已知什么?求什么?
(2)练习:完成第14页做一做。
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出示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横式:
提问:21.45除以15是否可以理解成把21.45米平均分成15份,求每份是多少?
(3)①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整数部分的计算。
提问:把21米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几米?商的1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②讨论:余下的6米不够除以15该怎么办?
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出示课件2)
提问:64表示64个什么?商4为什么写在十分位上?
由学生继续完成此竖式。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算的道理。
(4)练习:(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先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再针对竖式中各数的含义提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三、质疑小结:
1.提问: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对齐?
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3.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
四、反馈练习
1.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
教师行间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注意及时解决。
2.列式计算。
(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3.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小数的意义教案3
教学目标:
1.整理知识,构建小数的知识结构;
2.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3.用小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龙湾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区域陆地面积279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9.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辖永中、蒲州、海滨、永兴、海城5个街道和状元、瑶溪、沙城、天河、灵昆5个镇。”
师:哪个数比较特别?(板书:小数29.77)
师:我已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乡,那你们也来介绍一下自己或自己班里的一些情况,每个同学准备一句话,这句话里至少有一个小数,谁先来?
生(举例)师板书小数。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小数,看来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复习)
二、用数与概念造句,再现知识
师:看到这些小数,回忆一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
生:……
根据回答,师板书:
意义
读法和写法
基本性质
大小比较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名数转化
求近似数(改写)
师:谁能用上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然后选择黑板上的一个数来说一句话吗?
如:1.65米就是165厘米。
生:……
随着学生的发言,小数的各个知识点都展示出来,并及时得到了训练。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本单元的知识。
1、比一比
大米油洗衣粉
850g 2千克3.25kg
它们所使用的单位完全不同,你有办法比出它们的轻重吗?
方式:先学生自己比较,再同桌互谈想法。
学情预设:(1)先交流比较的结果。(2)重点介绍比较的过程、转化的方法。
2、读一读,写一写
(1)龙湾区是温州的工业强区、经济大区。截至2006年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34700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01元。
方式:读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截止到5月26日,在四川地震中共有65080人遇难。
方式: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再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
3、猜一猜
(1)两斤九层糕,比5元贵一些,比6元便宜一些,这两斤九层糕的`价格可能是多少?
方式:学生开火车说
预设:在讲完5.1到5.9后。追问火车还能不能继续开,引出5.11……有无数个,但是结合实际,一般表示几元几角几分,没有5.11111元。
(2)老师这里有一组小数,你能猜测出它可能是表示什么的小数吗?
A、35.5千克B、2.29米C、8844.43米D、2.5
方式: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数来说。
小结:同样的数,添上不同的单位就能解释出不同的意义,数学想像的力量真是非常强大啊!
4、判一判
(1)小数都比1小。()
(2)大于0.67而又小于0.69的数只有0.68。()
(3)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越大。()
(4)一个整数的末尾有几个0,读数的时候只读一个零。()
(5)把2.345扩大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6)2.98保留一位小数是3。()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提出和交流。当然有关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补充完板书)
小数的意义教案4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 零点零五 0.48 读作: 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1/100 ;0.05元是5分,是5个1/100 ,也就是1元的 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1/100米, 1/100米可以写成0.01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10和1/100 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B、 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 读作 : 零点零零一
0.029 读作 : 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小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P32、33。
【教学构想】: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小数意义的探究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等相关知识。
本节课开始便指导学生认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然后利用正方形、数轴、实物、米尺等环节设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再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小数概念的体验过程,逐步对知识进行了自我构建。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显示小学生体操比赛情景图。比赛成绩如下:低年级组一年级9.3分,二年级9.5分,三年级9.4分;高年级组四年级9.7分,五年级9.6分,六年级9.8分,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资料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场比赛情况。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大家知道了比赛的情况在资料中出现好些数字,大家认识吗?都是什么数?(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老师的资料中,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的信息,介绍时顺便复习了旧知,了解了学生的起点。
师:我知道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对不对?观察资料中的六个小数(9.3、9.5、9.4、9.7、9.6、9.8),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个数字)在数学上我们把小数点后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在哪里还见过小数呢?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小数?(引导学生报出两位小数)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三位小数),当然还有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等等。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举例,我们已经把小数按数位分了类,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小数的意义。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开始便将小数按小数位数分类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学习各类小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显示情境图并动手操作。
(1)让学生观察用工具测量课桌的情境图。在资料中你看到了什么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面的长度。(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出示测量钉子图,认真观察钉子的长度是多少?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生活中,同学们在哪里还见过小数?出示生活中的小数。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数的例子,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一位小数
(1)正方形中
师:今天我们从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数0.1开始。(板书: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数?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
师:很好,我们学习小数初步认识的时候知道他们的大小相等,那他们的意义相同吗?
接下来认真想一想,观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和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各一张,用阴影表示出0.1,用哪一种最合适?为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分别分析)
师:太棒了!还有谁也能这样表达?
生:因为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画阴影,就是0.1表示十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0.1就表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就是0.1,他们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师:那空白部分表示是多少——(0.9)
师:为什么能用0.9来表示空白部分。(0.9表示十分之九。)
师:谁还想说——(0.9表示十分之九。)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正方形分割为条这样的直观形式,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0.1就是十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2)数轴中
显示:一个有十个单位的数轴。
师:老师这里有个图,谁上来指一下0.1在哪。
师:你说说理由为什么是这里?
师:谁告诉我0.9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0.9的?0.9里面有几个0.1?
师:1里面有几个0.1。
师:数轴上还有其它的小数吗?(0.3、0.6、0.9等等)
【设计意图】:利用数学中的数轴,深层次体会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3)实物中
显示钱币、糖果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实物应该表示多少?为什么?(因为1角是10个1角的其中一份,表示十分之一,就是0.1;因为1份糖果是10份糖果的其中一份,表示十分之一,就是0.1。)
(4)米尺中引申
显示米尺图。
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那0.1加一个单位名称米,0.1米表示多少?(老师拿出了一米的米尺)(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也就是1分米。)指一指
师:所以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
师:出示3分米、7分米,那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小数呢?
师:谁能告诉大家刚才的0.1元和0.1千克实际上表示什么?
师生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板书: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师:出示练习。
【设计意图】:在一位小数后加上单位,将抽象的数学又添上生活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再次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最后总结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3、认识两位小数
出示米尺图。
师:一位小数学完了,接下来我们学习两位小数。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师:4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该怎样表示?用小数该怎样表示?
认真观察,合作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板书: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师:出示练习,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学习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后,明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利用方法类推,学生探究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会相对容易。
4、认识三位小数
出示米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类推三位小数。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师:6毫米和13毫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分别可以怎样表示?
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五位小数来表示?……
师生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两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3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三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板书: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了迁移。
5、认识小数的意义
师:从上面我们已经认识的小数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组织讨论,汇报。
学生可能会发现:分母分别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用小数表示只有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用小数表示是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用小数表示是三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6、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出示小数的计数单位表。(有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明确: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四位小数......
我们把0.1、0.01、0.001……叫做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并板书);你能说清楚0.1、0.01、0.001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演示观察0.1、0.01、0.001之间的变化过程,沟通三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并板书)。
7、概括小结。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掌握,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知识应用
1、鸟儿找巢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怎样帮鸟儿找巢,教师巡视、指导。
2、我会填
组织学生填一填,想一想,集体订正。
3、我来判断对与错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引导,集体订正。
四、介绍小数的历史,拓展视野。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自己的收获。
小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课后反思
兴趣是儿童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因此本课开始,就利用出示情景窗一,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小数意义地学习做了准备。
同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操作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互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鼓励学生从一位小数迁移类推得到两位小数;在概括出两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再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猜测和验证,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的意义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教案8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
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米尺
教学过程
⊙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导入新课。
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等物体的边长。(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
(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教师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①课件出示米尺图。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
②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书:1分米 米 0.1米)
③启发学生:(指3分米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引导学生说出:3分米 米 0.3米)
④(指7分米处)你们能说一说这里用整数、分数、小数分别怎么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7分米 米
0.7米)
⑤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
生2:我发现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⑥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3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7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习题进行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 米 0.01米3厘米 米 0.03米 7厘米 米 0.07米)
(3)认识三位小数。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
小数的意义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知道0.1、0.01、0.001……分别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里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
3、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小组长方形长2分米,宽1分米。彩带一个长8厘米,一个长14厘米。一支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际测量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看有长方形纸、彩带、铅笔。我想请你们当回小小测量师,小组合作先确定选择其中一样东西,然后量一量它的长度,再把测量的结果填到相应的表格内。
刚才我发现在填表时有同学皱起了眉头,是不是有什么困难?(用米做单位不会填写)在测量时,2分米不够1米,不能正好用整米数表示。这可怎么办呢?(有学生说用分数表示,师及时肯定,对,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可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提醒大家,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想想,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家族中的一位新朋友——小数。板书课题:小数。
同学们看了课题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想法或者问题,现在把你们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
提出问题怎样读小数?怎样写小数?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
小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大家看。你还在生活中找到的小数了吗?谁向大家介绍一下。
看来大家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而且我知道大家很聪明,下面就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来研究小数究竟表示什么意义。
二、认识一位小数
刚才已经有同学提出不够1米,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我们就举长方形纸为例来研究。哪个小组测量了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几分米?
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由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演示一把米尺平均分成10分……)
师小结: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分米是其中的份,可以用分数1/10米表示。板书:1/10米
除了用1/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板书:小数再板书慢0.1米小数点红色表示
这个小数读作:零点一
那么长2分米又是几分之几米,板书:2/10米表示什么?(课件演示同上)
用小数又怎样表示,谁会了,谁上黑板来写出这个小数?他写得漂亮吗?写时要注意什么?
这个小数读作:零点二那么这个0.2米也表示把……
请看大屏幕,在这把米尺上还能找到零点几米这样的小数吗?它们又表示什么?如0.3米(强调单位名称)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十份,表示这样的三份。
(请一位指后再请一位)谁能找得更多?
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分母是10,所以都读作十分之几。大家请看黑板十分之几分数写成小数又有什么特点?(零点几或者小圆点后有一位)零点几的这些小数小圆点右面有一位,我们把它称为一位小数。板书:十分之几一位小数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也就表示十分之几。
三、认识两位小数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彩带的长,然后想想用米做单位怎么写,完成表格二。
用整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红色彩带
()厘米
()米
()米
绿色彩带
()厘米
()米
()米
(如果有困难可以寻求表格下面的帮助)一副图1厘米小数0.01米。15厘米=15/100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15米。
学生小组研究。
交流,这个小数读作零点八。和零点零八。看来你有不同的想法。现在出现了两种声音,请你选择一下,并摆出你的理由。
零点一四
小结这两个分数都读作百分之几,板书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板书。
四、认识三位小数
1、刚才通过研究长方形纸和彩带用米做单位,我们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2、那么猜想一下象0.001米、0.051米(板书)这些是几位小数?(三位小数)板书
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你是怎么想?
951/1000米这个分数怎样用小数表示?
交流后师小结:确实三位小数可以表示成千分之几。板书:千分之几三位小数
请你测量你们数学书本的封面的宽是几毫米?交流
146毫米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表示是()米呢?
五、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刚才我们在测量认识了小数,那么下面的图中你也能找到小数吗?(出示)并用分数表示?
象1个圆、1张正方形纸、1个正方体……我们都看作整数“1”。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请大家观察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有哪些数位呢?请大家自学书本111页第一段。
交流:通过自学你获得什么知识?在黑板上的这些小数中能不能选择一个说说你的收获。如0.14的1在()位。计数单位是()。
六、展开练习,拓展延伸
刚才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小数的意义是什么现在你知道了吗?真的`吗?那我要检验一下。现在我们一起来勇闯三关好吗?
第一关:下面张老师想带大家去文具店转转,好吗?(出示)练习本7角、橡皮筋5分、铅笔3角5分(拿出练习纸)
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它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完成练习纸一
②投影学生作业汇报
7角还可以写成0.7元你是怎么想的?
5分还可以写成0.05元,你认为他正确吗?为什么?
3角5分还
可以写成0.35元,(以上结合元角分联系分数说明)
第二关: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第三关:张老师最近去新开的联华超市买了一样东西,一把小尺,漂亮吧。现在就请你大胆猜猜它的价钱。
我告诉你这把小尺不低于5角,不高于1元,请你猜猜小数表示是多少元?
现在我告诉你它是两位小数。你猜可能是多少元?
如果我告诉你它的十分位上是6。你估计是多少元?
它的百分位上的数表示5个0.01。你说我买的小尺多少元?
通过大家的努力,成功猜测出了商品的价格。恭喜大家。
三关练习都没有把大家难住。你们真不错。
七、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大家知道了什么?
那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数学家最早发明和最早使用小数的呢?
我们真为古代的数学家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想你们也很聪明,只要大家好好学习,开动脑筋,也可以成为一个有创造的人。
小数的意义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能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播放视频《小数歌》。
一、课前激趣,自然引入
课前,我们听了一首儿歌,你知道儿歌里唱的是什么内容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这样的一些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做好铺垫,温故知新
1、(1)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小数,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的?
(2)这些商品的价格你想了解一下吗?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个位上的数。
你能用角或分做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吗?
2、旧知铺垫
以“元”为单位,3角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你是怎么想的?
(1元是10角,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3角是1元的十分之三,所以3角就是十分之三元。)
用小数表示就是元。
2、初步认识两位小数。
(1)5分和48分都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如果以“元”为单位,1分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元,用小数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1元=100分,1分是1元的,就是元,也就是元。)
(2)5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元呢?48分呢?先同桌讨论,然后完成智慧卡。
智慧卡
1元=分,1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5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48分是1元的(),还可以写成元。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4)5分是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5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元可以写成小数元。
(5)48分是元,你是怎么想的?(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48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四十八。)
百分之四十八元可以写成小数元。
三、深层探究,再获新知
1、进一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下面,我们请尺子来帮助我们认识小数。
(1)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你是怎么想的?
(2)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3)把4厘米和9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
(4)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米,表示其中的4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9份呢?
如果是表示其中的13份呢?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你的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教师拿出一把米尺),我这里有一把米尺,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2)自学时间: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9页上例题2,并完成填空,再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学生汇报。
(3)5米小数点和1之间为什么要多写一个0?(因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1,15毫米就是1米的`千分之十五,少一个0,就是百分之十五了。)
(4)这几个小数跟前面的不太一样,你们能读准吗?学生齐读三位小数。
(5)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米,表示其中的7份就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15份呢?你还能想到什么?
3、数形结合(试一试)。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图,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第一个图是把什么看做整数“1”?将这个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第二个图呢?第三个图呢?
学生自己填,再汇报。说说每题你是怎么想的?
观察这些图形,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和小数?
判断这些小数各是几位小数?为什么?(小数部分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
4、总结归纳小数的意义。
(1)看黑板,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哪些是三位小数?
(2)从分数往小数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从小数往分数看,一位小数可以表示怎样的分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谁能连起来说说。
总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还能想到什么?能说得完吗?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学而时习,深化认知
1、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汇报。
提示:6角5分可以看作多少分,这样改写就比较容易了。
2、练一练2
你能说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3、练习五1
我们把整数“1”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你能根据要求涂色,并填出相应的小数吗?
第2幅图,你是怎样涂的,还有别的涂法吗?
第3幅图,怎样涂,可以又快又准,让人一眼就看出是52格?
5、练习五2
读出这些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6、练习五3
谁来读一读你写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7、练习五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补充:
8、淘宝
老师有位好朋友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小店,有些商品信息还没有标出来,你能帮助她填好吗?
9、练习五5
学生独立完成或作为家庭作业。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意义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3.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板演。
372800 19000 725000000 844000000
师生共同订正,点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个人的读数不一样呢?”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考虑。
一些学生可能看不出来,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解决求小数近似数的问题。
2、 教师出示数值“3.9423”让学生解决。
学生有的可能写出“3.94”。
有的可能写出“3.9”。
有的可能写出“4”。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结果的不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
4、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时,只看它的.百分位上的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同时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如果是小于5,就直接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全部舍去。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小数点;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别忘进位;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四舍五入……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三、巩固运用
教师让学生做自主练习第1—3题,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点拨归纳
教师归纳本课的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拨疑难点。(学生小组中充分交流)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题4、5、题。
板书设计:
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9423≈3.94
≈3.9 四舍五入≈4
1754000=175.4万 1754000≈175万
小数的意义教案12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小数的读写法:
出示3个数:1 0.3 0.03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数:
1、 1
2、 0.3 0.03
师:知道这些是什么数吗?(小数)
师:关于小数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说)
3、这两个小数咱们会读了,老师再给你几个数,谁来读一读?出示:
53 0.43 0.103 5.1643
读完之后比较一下,你发现读小数和读整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
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会了读一个小数,那么你会写小数吗?出示:
零点四七 零点零五 十二点四八三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很好。关于小数,我们已经学会了读写的方法。
那同学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说。
小结:的确,咱们在超市里见到过小数。
二、 教学例1:
出示情境图:
小数的意义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
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的意义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数的意义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1、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以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
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测量,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测量,测量后让学生分组报告测量结果。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况,比如拿米尺量讲桌的长:量1次,即量出1米后,余下的部分不够1米。说明测量时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仍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记录,就要用小数表示,体验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必要性。在这里,除了可以量黑板的宽和讲桌的长外,也可以选择整米长的物体来量,通过对不同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
例1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在具体教学时也可以分两步进行:
2、认识一位小数。
师:我们在进行测量时,不够1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单位来测量。(出示米尺)请同学们看,从0刻度线到10刻度线,这是几分米?
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呢?(1/10米)
师:1/10米也可以写成0.1米。
师: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可先和同桌商量商量。
学生同桌讨论后反馈
师根据反馈结果提问:请同学观察一下1/10米和0.1米,3/10米和0.3米,7/10米和0.7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随学生的回答出示1/10米=0.1米3/10米=0.3米7/10米=0.7米。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四人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请同学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三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具体的步骤和前面相似)
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于计数单位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还是放到52页小数数位顺序表这里教学比较妥当。
小数的意义教案15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例1—例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2、通过小数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小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师:在我们生活中,说说你在哪儿听到或看到过小数。
你认为小数是怎样的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由合大、分小无限做下去来拓展对数的认识。
1、在“合”“分”中拓展数位顺序表。
⑴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①通过“合并”引出“分”
师口述:把10个一合并起来是多少?
把10个十合并起来是多少?
把10个百合并起来是多少?
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千百十个
师:能继续合并下去吗?那能往小了“分”会怎呢?
②“分”
师口述:把一个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百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十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一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三、通过主体探究,研究小数意义。
(一)通过把正方形图看做“整体1”认识—、—的小数。
1、—的小数
⑴投影显示:把一个正方形看成“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十分之一)
师:—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0.1)
0.1就是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数里的点叫小数点。
说说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师总结:—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追问:—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0.1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⑵阴影部分显示3份
问:现在阴影部分表示几份?是几个“十分之一”?是几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3表示什么?
⑶阴影部分显示7份
师:阴影部分用小数、分数各怎么表示?
0.7和—都表示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是几份中的几份?
0.7里面有几个0.1?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师小结:象— 、—、—、这些都是特殊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⑷通过练习巩固十分之几的'数。
①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正方形代表“整数1”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②师投影出示2份用小数表示0.2,问:0.2是几个0.1?
投影显示6份用小数表示0.6。问:0.6是几个0.1?(0.6里面包含0.2)
师:你发现了什么?
把0.6平移开,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通过生活认识—的小数。
⑴—的小数
①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0.1)再继续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写成0.01。(板书:0.01)
问:0.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的小数
投影显示8份问:现在是几份?是几个百分之一?是百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08)
0.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0.01?8个0.01是多少?
③认识—的小数
投影显示37份,师问相应的问题。
④练习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角,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分。
想:1角= —元=()元1分= —元=()元
5分= —元=()元49分= —元=()元
3、认识千分之几的小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1千克=1000克
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你能说一说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数是多少?(讨论)
1克= —千克=()千克
练习:3克=()千克
11克=()千克
108克=()千克
四、小结: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数,到底什么是小数?
1、生看书83页。
2、说一说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师小结:计数单位往大了合并可以无限的做下去,往小了分也可以无限的做下去。
【小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教案10-20
小数的意义教案10-27
《小数的意义》教案07-25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10-07
小数的意义教案10篇11-08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10-25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篇)12-20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篇11-17
精选小数的意义教案三篇07-22
《小数的意义》教案合集10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