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5-09-12 07:12: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第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月亮》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

  2、边唱边拍,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舞,感受歌曲优美地意境。

  3、听赏《小白船》,随着歌声摇一摇,体验律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

  教学难点:

  边唱边拍,运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教学情景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月亮吗?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夜晚的景色吗?

  生:夜晚的景色很漂亮,有好多星星一闪一闪的。

  生:月亮弯弯的,就像小朋友的笑脸,甜甜的。

  生:……。

  师:孩子们说得太好了,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月亮》。

  二、歌曲听赏

  师:请听赏歌曲《月亮》,边听边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甜美的、温暖的、安静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来大家认真的聆听了歌曲,大胆的说出了对歌曲的感受。

  三、新课教学

  1、朗读歌词

  按照歌曲的`节奏,充满感情地朗读。

  2、旋律学习

  跟琴哼唱、师教唱、用“u”模唱、完整的唱。

  3、加入歌词

  师教唱、自主学唱、跟琴轻唱、完整的唱。

  四、创编与表现

  1、拍一拍

  跟着音乐,边唱边拍。

  2、摇一摇

  听赏朝鲜童谣《小白船》,随着歌声摇一摇。

  3、师生合作

  师扮演月亮姐姐,生扮演小星星。跟音乐师生合作表演。

  五、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月亮》,听赏了朝鲜童谣《小白船》。月色美好,星空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太阳》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感受歌曲暖洋洋的意境。

  2.部分同学唱括号中的音,感受和声的音色。

  3.听赏《太阳起床,我也起床》,随音乐自编动作做一做。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

  教学难点:

  唱括号中的音,感受和声的音色。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情景图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像月饼、像笑脸、像向日葵,高高的悬挂在天上,照得我们暖洋洋。同学们猜猜看,老师形容的是什么东西呢?

  生:太阳。

  师:猜对啦,就是金灿灿的太阳。下面,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新歌《太阳》。

  二、歌曲听赏

  师:仔细聆听歌曲《太阳》,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优美的、温暖的、高兴的……。

  师:孩子们说的可真好,大家听得很仔细哦。

  三、新课教学

  1、朗读歌词

  按照歌曲的节奏,充满感情地朗读。

  2、旋律学习

  师教唱、跟琴哼唱、用“a”模唱、完整的唱。

  3、加入歌词

  自主学唱、师教唱、小组合作、完整的唱。

  四、创编与表现

  1、练一练

  随着琴声唱唱做做。

  2、听一听

  听赏《太阳起床,我也起床》,随音乐自编动作律动。

  3、生生合作

  部分同学唱歌曲括号中的音,感受和声动听的音色。

  五、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歌《太阳》,听赏了歌曲《太阳起床,我也起床》。同学们表现的很棒,自编动作很精彩。最后,让我们在好听的音乐中来结束这次的音乐旅程吧!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唱歌课,主要包括演唱、听赏两部分内容。这堂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太阳”为主题情境的,注重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飞呀飞》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飞呀飞》。

  2、感受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体验草原的壮美。

  3、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飞呀飞》。

  教学难点:

  感受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学习柯达伊手势。

  教学准备:

  电子琴、卡片、情景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请观赏一段视频,仔细观察短片中描述的画面。

  生:有草地、马儿、小牧童,天空真美啊……

  师:孩子们说的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嫩绿的草地上有一群小牧民正快乐的骑着马儿飞奔!

  三、歌曲听赏

  师:请听赏歌曲《飞呀飞》,听完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的、兴奋的、快乐的、愉快的……

  师:你们说的都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歌曲吧!

  四、新课教学

  1、节奏练习

  2、歌词朗读

  按照歌曲节奏,充满感情的朗读。

  3、旋律学习

  随琴哼唱、师带唱、生用la模唱。

  4、加入歌词

  自主学唱、师教唱、分组唱。

  五、创编与表现

  1、动一动

  边唱边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奏,体验骑马的乐趣。

  2、演一演

  创设情境,表现草原上小牧民骑着马儿欢腾的场景。

  3、练一练

  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呀飞》。相信同学们已熟悉了达斡尔族童谣的特点,同学们模仿的雄鹰、表演的小骑手,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飞向美丽的草原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牧童谣》

  教学目标:

  1、学习柯达伊手势,跟着琴声唱唱做做。

  2、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飞呀飞》。

  3、听赏《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飞呀飞》。

  教学难点:

  学习柯达伊手势;听赏斯洛伐克民歌《牧童》。

  教学准备:

  教学光碟、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模仿一下牛的叫声吗?

  生:呣…呣…呣…

  师:你们的表演生动有趣,老师仿佛踏进了一片青草地。

  三、歌曲听赏

  师:请听赏歌曲《牧童谣》,闭上眼睛感受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啊?

  生:小牧童在吹笛子,牛在叫……

  师:同学们听得很用心,大胆的说出了对歌曲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牧童谣》。

  四、新课教学

  1、节奏练习

  2、歌词朗读

  按照歌曲的节奏,充满感情地朗读。

  3、旋律学习

  跟琴哼唱、师教唱、用“lu”模唱。

  4、加入歌词

  自主学唱、师教唱、分组演唱、完整的唱。

  五、创编与表现

  1.练一练

  练习柯达伊手势,随着琴声唱唱做做。

  2、唱一唱

  边唱边表演,运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3、听一听

  听赏《牧童》,感受中外民歌的异同点。

  六、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呀飞》。在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每位同学的快乐。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表演吧!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准备:CD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拜年》

  2、表演《龙咚锵》

  3、表演《新年好》

  4、聆听《平安夜》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2、通过唱《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3、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4、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贺年卡的小游戏。

  三、教材分析:

  1、器乐曲《小拜年》

  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4/4拍,F羽调式。他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气氛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2、合唱《平安夜》

  《平安夜》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这首歌在圣诞节前夜演唱,柔和安详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温馨与和谐,那就是《平安夜》

  歌曲为B大调,6/8拍,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波浪起伏,节奏悠缓舒展。一、二乐句歌唱性极强,三、四乐句重复带有叙述性,随既出现歌曲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高潮后回旋,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的结束了全曲。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的内心对和平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2、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镪》,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歌曲《龙咚镪》

  1、听录音。你们有什么感受?

  2、再听歌曲,说一说,你从歌曲里听到什么声音?

  3、再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敲锣打鼓的?你会打吗?

  4、看老师指挥敲锣打鼓。

  5、演唱歌曲。

  6、过新年的时候,除了敲锣打鼓,还可以什么办法庆祝?

  三、聆听《小拜年》

  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些什么游戏啊?

  3、复听乐曲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平安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宁静、祥和的情绪。

  2、通过学唱《新年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祝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平安夜》。

  1、初听歌曲,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

  2、随音乐,听老师讲述平安夜的小故事。

  3、带着对歌曲的了解,再听歌曲,感受乐曲的的音调,并随着音乐轻轻做动作。

  三、表演歌曲《新年好》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3、熟悉歌词,跟录音演唱。

  4、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结合音乐游戏中●●●和~~~~~~~长短音,认识打击乐

  器三角铁和木鱼;

  2、听律动音乐,辨别长短音;

  4、音乐游戏《去同学家》。

  第一课时

  一、感受音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

  1、看看、摸摸、敲敲、听听金属三角铁和木质乐器木鱼比较发出的声音,摸索多种演奏的方法。

  2、启发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举出类似发出长和短的声音。

  二、随着《去同学家》的音乐自由律动

  1、听音乐,讨论音乐中出现类似●●●和~~~~~的`音乐可以怎样表现?(拍手、跺脚表示短音,摆手、摆动身体表示长音;或用嘴巴发出长短音)

  2、按要求音乐律动,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反复练习)

  三、表演小小音乐音乐剧《去同学家》

  1、听音乐,模唱《敲门音乐》和《问候音乐》

  2、创编情景表演,进行礼貌教育。

  (1)请三个同学担任三个角色做示范表演。

  场景音乐:有节奏地慢跑

  《敲门音乐》:换成说自己的名字

  《问候音乐》:的长音“哦”,先后和两位同学握手,说“你好·”

  (2)全班同学围成圆圈,请几位同学扮演小主人表演。

  (3)一队一邀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五、下课《师生道别歌》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二、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三、能根据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形象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一、认识碰钟、铝片琴,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学重点:

  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器乐的演奏运用。

  教学难点:

  铝片琴在歌曲伴奏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

  各种动物头饰、铝片琴、碰钟、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请小朋友们课前自己制作一个最喜欢的动物头饰。

  老师准备一件小羊羔的衣服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体现引入部分:

  1、老师与学生一起随着歌曲《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问引入: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其它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吗?(自由表演唱,培养学生自信演唱的能力)

  2、感受新课部分:

  变魔术引入新课:请一位小朋友协助老师,其余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事先让这位小朋友穿上小羊羔衣服和头饰,不让孩子们看见,其他孩子闭上眼睛,老师说:“一、二、三变”,小羊羔从教室外咩咩叫绕场一周。

  老师引导小朋友看着小羊羔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用听唱、模唱法学会《我有一只小羊羔》。

  A、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B、采用适合学生演唱的调高进行听唱教学。听唱教学中可提示学生在同音反复处唱得轻松、亲切。

  C、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跟着音乐做自由律动,编创动作,表达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1、认识碰钟、铝片琴,学习敲击的正确姿势。

  2、为了使学生很容易用铝片琴敲出旋律,减少技术负担,老师先在铝片琴上分别贴上“1、2、3、5”四个音,用“数字谱唱法”学习。

  3、2 12 ∣ 33 3 ∣ 22 2 ∣ 35 5 ∣

  3、2 12 ∣ 33 33 ∣ 22 32 ∣ 1 — ||

  二、用铝片琴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1、老师示范用铝片琴敲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用“数字谱唱法”把歌谱分成四组接龙,用铝板琴演奏自己的音乐部分,小朋友轮换着玩一玩打击乐器。

  2、分小组进行编创歌词:请小朋友们戴上自己制作的动物头饰。每个小朋友在组内编唱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歌《我有一只xxX》。分小组展示成果(唱、奏、演结合,培养学生自信地唱歌,与同学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

  3、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方法:每组推荐几名小朋友分别敲铝片琴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围着本组自由表演自己创编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样,让小朋友尽情地表现自我,角色可以轮换。欣赏《我的小绵羊》并小结。

  4、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各类不同品种的'羊的图片,边欣赏边听歌曲《我的小绵羊》,让学生感受除今天学习的《我有一只小羊羔》外,还有许多关于羊的歌曲。

  5、让学生了解羊全身都是宝,如:羊皮鞋、羊毛衣等,让学生自由发言和讨论,从而教育学生:小动物对人类有很多贡献,我们要爱护小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形态等特点,从而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对表现乐曲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热情。

  课后反思:

  一堂课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号召孩子们课后与小动物交朋友,正是本课情感教育目标的实践环节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闪烁的小星》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

  《小鸟,狮王》: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小鸟与狮王等管弦乐曲,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2、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演。

  教学重点:

  学会《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歌曲重新创编歌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奖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都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学生发言)今天我就和小朋友一起去森林玩一趟,好,现在出发。

  二、“森林探险”

  1、歌曲复习。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出发去森林做一次探险,你们注意呀,一路上会碰到很多动物,你们要仔细听,猜猜是谁呀!好,下面我们唱着歌出发。

  (1)演唱《两只小耳朵》;

  (2)律动表演《我快乐》。

  2、听音乐找动物。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的中心公园,这里呀是小动物每天都要来集合的地方,现在他们都在朝这边赶过来,你们仔细听,第一个出场的是谁?

  播放音乐,听辩动物的'声音。(小鸟———轻松活泼狮子—————雄壮威武小猫———轻柔俏皮大象———低沉稳健乌龟—————笨重缓慢)

  3、说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动物?用动作模仿。

  4、小组比赛,看谁说的多。

  5、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在这些动物中,谁的声音,谁的声音最小呀?(小鸟和狮子)

  6、欣赏《小鸟》。

  师:这是一首选自童话音乐《彼得与狼》的选段,你们是不是感觉眼前仿佛浮现一只千姿百态的小鸟。

  7、欣赏《狮王》。

  师:这是一首选自《动物狂欢节》的选段,你们是不是感觉眼前仿佛浮现一只威严,令人恐惧的狮子?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听了很多小动物的音乐,你们还记得吗?你们说说看都有谁呀?(放音乐,说动物),今天我把这些小动物请到了你们中间,你们看看是谁?

  二、随乐学唱

  1、听歌曲,找动物。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听是谁来了?(小鸟,小兔,小鸡)

  2、模仿小动物。

  师:你们想想他们都是怎么样出来的?(小兔——跳小鸟——飞小鸡————跑)

  3、随音乐齐声念歌词。

  4、歌词接龙。

  5、随音乐演唱两遍。

  6、动作模仿。

  师: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小动物会是什么样的动作出来呀?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模仿表演。

  7、随乐表演。

  师:小朋友,请你们把动作和上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8、集体表演,评选出的给予奖励。

  三、即兴创编

  1、歌词创编。

  师:刚才我们请了三个小动物,后面还有一些要出场,你们看是谁?(袋鼠,蝴蝶,小马)你们能给他们编一个歌谣吗?

  (1)自由创编;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表演。

  2、评价表扬。

  师:小朋友,你们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请到我们的课堂上,你们自己来演唱吧!

  师:下面,请小朋友加上动作来表演自己请的小动物,看谁的动作最有新意。

  四、课堂评价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请了很多小动物来我们课堂,下节课大家带给更多小动物来表演,我们看谁的表演更有新意,好的下课。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乐曲《快乐的小熊猫》,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感受音乐的形象、不同的情绪和速度。

  2、能力目标:创设不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主动给乐曲创编结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团结合作等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感受音乐的形象。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为乐曲创编结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快乐的小熊猫。欢迎你们来到这片美丽的大森林!我的家就住在这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今天呀,我家有一件大喜事,你们猜?哦,原来是开了一家熊猫百货商店!(出示熊猫百货商店模型)请大家随着音乐走进这片美丽的大森林,去听听大森林美妙的声音,去看看大森林的美丽景色,去瞧瞧我,快乐的小熊猫又在干些什么吧!

  二、引发想象,欣赏乐曲

  (一)初听乐曲:

  1、放录音。

  2、自由讨论。把你刚才听到的和想到的,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3、指名交流。谁能把你听到想到的和刚才好朋友告诉你的,讲给我们大家听!

  4、再来一段一段仔细地听一听,想一想,看看音乐描写的是不是我们刚才所讲的那么一回事!

  (二)分段欣赏:

  1、欣赏描写森林的早晨的音乐。

  (1)、我们先来听第一段音乐,想一想早晨的森林是怎么样的?

  (2)、讨论: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象?

  (3)、指名回答。启发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感受。

  (4)、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单的:

  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大森林的早晨,非常宁静,空气很新鲜,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大树、小草、鲜花都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了。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树上鸟窝里的小鸟眨巴着惺忪的小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唧唧喳喳地唱起了快乐的歌。哟!时间不早啦,该出门了,小鸟拍了拍翅膀飞出了窝。

  (5)、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音乐,把我们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

  (6)、你觉得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音乐的速度怎样?

  生:音乐很优美,速度比较自由,比较慢。

  2、欣赏小熊猫愉快劳动的音乐。

  (1)、导言:爱唱歌的小鸟飞呀飞,飞到了熊猫百货商店门前的大树上,它想说:“小熊猫呀小熊猫,今天,我可比你起得早。”没等小鸟开口,两只勤劳的小熊猫抬着水桶出来了——”

  (2)、放音乐,出示投影。

  师: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声,水塘里泛起一圈圈的水波。

  (3)、师:一路上,我遇见了许多好朋友,我们还相互打招呼了呢!我们来演一演吧!师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情景对(4)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速度又变得怎样?

  生:音乐变得欢快活泼,速度加快了。

  (5)、教师:这段音乐用较快的速度告诉大家,我们小熊猫非常勤劳,每天都愉快地劳动,我们把服务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音乐的情绪很欢快。

  (6)、师:我们小熊猫把水抬进了百货商店,还会干些什么?

  生:擦柜台、扫地、货物……

  3、我们完整地再听一遍音乐,并把它表演出来,好吗?

  三、创造体验,培养能力

  1、开音乐会:

  师:小熊猫开了一家百货商店,朋友们你们最想做些什么事呀?

  生:到小熊猫的店里去买东西……

  师:小熊猫的百货商店开张了,我们先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学生用各种打击乐器即兴随表现熊猫劳动的音乐演奏。

  1、购物:

  师:热闹的音乐会引来了第一批顾客,谁来买东西呀?

  请几位学生和老师一起在音乐声中表演购物的情景。教师适当地调控气氛。

  2、运货物:

  师:我们小熊猫服务周到文明礼貌,小动物们都要来买东西。每天要运来许多车的货物,朋友们,你们帮助我们把货物卸下来吧!搬运货物时,你会用什么动作,谁能做一做?

  学生表现抱、挑、扛、背、拉、推、抬等动作随音乐表演。

  师:小熊猫的商店生意越来越大,各地的定货单子多得数也数不清,这不,是谁打来的电话?喂,黄狗经理,您的饭店要一箱肉骨头呀,好好,我们马上派人送来!哦,狐狸小姐,您好!您预定的那套晚礼服,我们马上给您送来,这可是今年最新最流行的款式,保您称心如意,您会成为最迷人的森林舞会皇后……”

  师:这可真把我们忙得团团转,朋友们,你们我送货,好吗?你们会开什么车子?

  学生表演开各种车子的样子。如:小货车、摩托车、踩三轮车……

  师:有的地方很远,那我们可以怎样运货呀?

  学生表演开火车、飞机等。

  师:好,我们开始搬运货物啦!

  集体随音乐表演各种搬运货物的动作。

  四、课堂:

  我们小熊猫的生意越来越兴隆。一家百货商店太少啦,我们又在森林的其他地方开了几家连锁店和超市。想去看看吗?好,我们出发吧!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蹦蹦跳跳出教室。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每班人数多、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湘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如第六课《飞呀飞》中歌词从小鸟和飞机拓展到还有什么能飞?让学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如声音的强和弱(f强、P弱)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比较,再如利用乌龟和小兔子的特点,让学生区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区分。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4、建立了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课后——“音乐小花在开放”包括:今天表现真棒、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

  三、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如本册中的十二课《小乐手》串铃——钥匙,三角铁——金属条等,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教学目的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1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12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进度:

  第一周校园升旗2课时目的:培养爱国意识,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周接妈妈2课时目的:爱妈妈的表现,会打《接妈妈》的节拍,会表演唱;

  第三周农场的早晨2课时目的:模仿动物的声音练声、会唱《母鸡叫咯咯》进行歌表演;

  第四周小雨沙沙2课时目的:会识《小雨沙沙》的歌谱,及打节奏

  第五周玩具音乐会2课时目的:学习各种节奏类型、学唱《玩具进行曲》

  第六周飞呀飞2课时目的:掌握跳音、会表演唱《飞呀飞》;学习集体舞《雁儿飞》

  第七周望月亮2课时目的:掌握四三拍节奏,会唱《望月亮》欣赏乐曲;

  第八周山谷回声真好听2课时目的:掌握明快的节奏,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突破高音处理

  第九周我们爱劳动2课时目的:进行歌表演,教育孩子爱劳动,做乖孩子;

  第十周龟兔赛跑2课时目的:欣赏音乐,在音乐情境中分角色表演;

  第十一周好房子2课时目的: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进行音乐游戏,欣赏《好房子》;

  第十二周小乐手2课时目的:用简单乐器进行演奏;

  第十三周小动物回家2课时目的:音乐戏剧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游戏《小花鸭》;

  第十四周伦敦桥2课时目的: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伦敦桥》;

  第十五周音乐夏令营2课时目的:进行歌表演

  第十六周选听幼儿歌曲2课时目的:欣赏优秀幼儿歌曲

  第十七周至期末复习、巩固以及期末考试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

  一、教学分析: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音乐教育本身的性质和新课程要求的学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分析: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目标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情感,能够自然地演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3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二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

  二、一年级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唱歌:共计20首。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继续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继续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3、器乐:继续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相配合。继续学习口风琴的基本指法及演奏方法,能够吹奏教材内简单的歌曲,可以进行简单的乐曲伴奏及表演;学习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演奏、表演简单的乐曲及歌曲。

  4、欣赏: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能够准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等节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鼓励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

  四、教学要求: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与各个领域间的有机结合。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民主、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辅助音乐教学工作。

  6、因地制宜实施《新音乐课程标准》。

  7、落实器乐进课堂,做好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将器乐教学与其它音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有关音乐教学的理论书籍,以课改为契机,推动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向科学的课改靠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2、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注意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在整体教学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小结。

  4、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与考查。

  5、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6、平时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根据学生、工作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随时修改、完善本计划。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4

  1教学目标

  1、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乐课和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2、能有节奏地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为儿歌配上自编的简单动作,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3、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2学情分析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毕业,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教师要抓住他们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

  第一堂课必须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规范课堂纪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能落落大方、积极地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对音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你的.名字叫什么

  1、师:小朋友们,你知道音乐课是干什么的吗。

  生

  1:音乐课就是让我们学唱歌的。

  生

  2:你还会教我们跳舞呢。

  师: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唱歌、跳舞,一起感受美妙的音乐。

  2、师:听。(师作聆听的动作)我们来学doremi,相互认识第一课,你的名字叫什么。(师坐在圈上,边念边律动:拍手拍腿拍手同时和左右同学拍手,反复)你看清楚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吗。

  生

  1:动作表示了“拍手、排腿、和左右同学拍手”的律动。

  生

  2:“拍手”有两下的。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生一起念儿歌,一起律动。

  3、(等到学生念熟了儿歌)师问:那么,你叫什么名字呢。

  生

  1:我的名字叫做“韩汀”。

  师:你能这样来介绍你自己的名字吗。我叫|韩汀|我叫|韩汀|

  生

  1:我叫|韩汀|我叫|韩汀|

  师:你的名字真好听。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声她的名字:她叫……

  集体:他叫|韩汀|他叫|韩汀|

  师:谁再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生

  2:我叫|沈天乐|我叫|沈天乐|小名叫做|乐乐|

  师:你的声音真响亮,真有节奏感。

  (一边表扬一边送给她掌声)谁再来。

  生

  3:我叫|梁瑜珂|我叫|梁瑜珂|

  师(惊喜地说):你们看,她的身体都好有音乐韵律。(师说着,有趣地模仿学生

  身体扭动)生4继续介绍。

  师:你们想知道我的名字吗。(说着走到黑板前,板书“我叫|XX X”和“我叫

  |X X”)并有节奏地介绍自己:我叫| XX X |我叫| XX X |。

  你们

  看,名字是两个字的,用节奏X X介绍,名字是三个字的,就用节奏XX X来介

  绍。让我们一起来介绍自己的名字……

  集体:我叫|XX X|或我叫|X X|(师用铃鼓打节奏,使全班同学念得更整齐)

  师:我请男生念一念(男生齐介绍),我请女生念一念(女生齐介绍)。

  4、师一边打起铃鼓,一边唱起新歌:你的名字叫什么。

  你的名字叫什么。(亲

  切地拉住一位学生的小手)

  生

  1:我叫|王静怡|,我叫|王静怡|。

  师接着唱:你的名字真好听。

  (师如此反复抽生

  2、生3,用歌唱的方法与学生互

  动,合作完成新歌。)

  (图解:老师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的互动。)

  活动2

  【讲授】你的名字真好听

  1、师:这就是一首好听的新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把音乐书翻到第三页(注意捧书姿势的指导)。让我们来安静地听一听。

  生安静地聆听。在伴奏段落,指导学生的身体随音乐轻轻律动。

  2、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第一遍学生默唱,第二遍学生轻唱,第三遍学生响亮地唱。

  3、师生接力唱歌曲。

  先师问生答,再交换。

  4、男女生一问一答,再交换。

  5、集体跟着琴演唱歌曲。

  (图解:自己编的动作真是漂亮,跟着小老师一起来舞蹈吧。)

  活动3

  【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

  1、师:谁愿意来唱一唱。

  (师从举手的学生中牵起一只小手)你去找个朋友吧。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

  问声好

  教学目标:

  1.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内

  聆听《森林水车》

  表演《早上好》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四、新歌教学: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小麻雀〉 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三、新歌教学:1、导入:

  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 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

  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 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 A、分组边唱边表演。 B、学生评价

  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图谱

  B、让学生自行选择

  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

  D、分组活动。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3、表演,〈早上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唱边表演三、复习〈小麻雀〉 1、拍节拍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4、演示:

  Ⅹ Ⅹ 0∣Ⅹ Ⅹ 0║木鱼或双响筒0 Ⅹ Ⅹ∣0 Ⅹ Ⅹ║串铃或沙球0 0 Ⅹ∣0 0 Ⅹ║三角铁或碰钟四、聆听〈森林水车〉

  1、初听: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

  3、复听音乐

  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五、小结,师生再见。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1-0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26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22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1-27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5篇08-06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10-07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1-19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2-09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06-16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