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活动教案

时间:2025-09-01 07:55:2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l 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兴趣。

  l 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l 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猫胸卡(蓝色、黄色)小鱼卡片(大小、颜色不同)盘子四只(大小、颜色不同)塑料圈(一大一小)

  活动环节:

  一、扮演角色:

  1、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呀?对了,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来做我的孩子,好吗?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就赶紧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找宝宝

  1、恩,你们都变成我的宝宝了。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

  2、妈妈来找宝宝了:小猫咪,小猫咪,你在哪里?小猫们听到了,就大声的回答:妙妙妙,妙妙妙,我在这里!

  3、妈妈念儿歌:

  小黄猫,小黄猫,你在哪里?小蓝猫,小蓝猫,你在哪里?

  猫哥哥,猫弟弟,你在哪里?猫姐姐,猫妹妹,你在哪里?

  二、小猫捉鱼:

  1、我的宝宝真能干,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玩,我们一个跟着一个爬,一边爬一边听妈妈念儿歌:“小猫小猫爬呀爬,跟着妈妈一起爬,你不推、我不挤,爬到草地上。”

  2、到了到了,妈妈带你们去看鱼。看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哇,好多鱼啊!都有什么颜色啊?还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小结)

  3、听猫妈妈的`口令捉鱼。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念儿歌。

  “小猫小猫去捉鱼,一只小猫捉一条,捉完小鱼快回家。”

  三、小猫晒鱼:

  1、找一样。妈妈抓了条红鱼,谁的鱼和妈妈的一样啊?举起来让妈妈看看!

  2、拿着红鱼的坐这边,拿着绿鱼的坐这边。提示幼儿互相检查。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有的大,有的小)

  3、妈妈准备了大圆圈和小圆圈,有什么用呢?——晒

  鱼!大鱼晒在哪个圈里好呢?小圈里晒什么鱼呢?听妈妈念儿歌:

  “小猫小猫去晒鱼,大鱼晒在大圈里,小鱼晒在小圈里。”并检查分类结果。

  四、小猫运鱼:

  1、鱼儿晒好了,大鱼香喷喷,小鱼香喷喷。妈妈要烧鱼汤给大家喝,请谁来帮忙?猫哥哥、猫弟弟,快到妈妈身边来。猫姐姐、猫妹妹,也到妈妈这儿来。

  2、妈妈念儿歌:小猫小猫去收鱼,一只小猫拿一条,拿了鱼儿就回家。

  3、鱼儿好香啊,我们用箩筐装起来吧!(出示四个箩筐)

  妈妈也有一条鱼,放在那个筐里最合适?放在什么颜色的筐里?大筐还是小筐?(红鱼放在红筐里,大鱼放在大筐里)小猫来放鱼,妈妈逐个检查。

  4、鱼儿装好了,我们一起抬到厨房里,烧鱼汤喝啰!(师生一起抬鱼离开)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2

  目标:

  1、知道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2、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幼儿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电动的、拖拉的.、手推的、遥控的等)来园。

  2、将玩具陈列,布置成“玩具城”。

  3、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已有一定与同伴分享玩具的经验。

  过程:

  1、相互介绍、欣赏玩具。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带了什么玩具,并展示玩法,幼儿相互欣赏玩具。

  2、自选玩具玩,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1)幼儿任选一种玩具玩一玩:试试怎么让玩具动起来。

  (2)幼儿间交换玩具,进一步体验玩具的多样性、趣味性。

  (3)谈话:除了这些玩具,小朋友还玩过什么好玩的玩具?为什么喜欢玩?

  :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很有趣。有的要推,有的要拉,有的是电动的,有的是遥控的。玩具真好玩。小朋友都喜欢。

  3、和大家一起玩,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讨论:除了自己玩,玩具还可以怎么玩?

  (2)幼儿与同伴交换或一起玩玩具,感受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动物的尾巴是各种各样的,发现动物的尾巴是很有用的。

  2、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

  1、今天我邀请了一位会变魔术的小动物,请这位小动物闪亮登场。

  2、幼:哈哈!是小松鼠。

  3、师:小松鼠你好,你会变什么魔术啊?(倾听松鼠说话)哦,要我们一起念咒:1、2、3,变变变!

  4、师生:1、2、3,变变变!

  5、师:松鼠呢?(不见了)

  6、师:现在我们只看见了什么?

  7、幼:松鼠的尾巴。

  8、师:松鼠的尾巴是怎样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这么大,像一把伞,他有什么用呢?

  9、在接下来的故事里就介绍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幼儿欣赏故事

  1、故事里面有哪些动物?(幼儿讲述动物,老师贴图)

  2、小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呢?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向前推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请幼儿学一学小鱼游水的样子。

  3、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请幼儿伸出小手学一学拍苍蝇的动作。

  4、蜜蜂的尾巴为什么像尖刀?

  5、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三、再次欣赏故事

  师:再来欣赏一下故事,在做动作的地方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做,有小朋友会说的可以跟老师一起说。

  四、知识拓展

  1、师:刚才我们从故事里认识了五只小动物的尾巴和它们的功能,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呢?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孔雀的尾巴可以打开,吸引异性等)

  2、观看课件。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4

  活动名称: 快乐糖果(综合)执教者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糖的形状、软硬、颜色等外形特征,了解糖果的名称。

  2、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味道的糖果来园,知道一到两种糖果的名称。2、大班幼儿画的糖果作品。

  活动过程:

  幼儿言行教师言行

  一、邀请哥哥姐姐

  1、出示糖果引出话题,引导分享。

  2、讨论:怎样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糖果,要说些什么话?

  二、自由谈论比一比谁说出的糖果多。

  三、参观糖果展览引导幼儿挑选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自己拿的糖果是怎么样的。(如糖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程度等。)

  四、品尝糖果引导幼儿说说糖果的味道、名称。师:我们拿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呢?你们想不想请哥哥姐姐一起尝一尝呀?

  五、画糖果

  1、欣赏大班幼儿画的糖果,引起小班幼儿的作画兴趣。

  2、在小班幼儿也想画糖果时,为幼儿提供糖果实物及绘画工具,

  3、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整个活动在宽松、友好的氛围下开展,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使整个活动顺利完整的结束。

  给他们送过去、打电话、老师去邀请、小朋友去邀请等等自由结伴,互相介绍所见过吃过的糖果的名称、味道、形状、颜色等。

  幼儿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

  师: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糖果,你们看到这么多糖果,想做什么呢?

  你们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讲讲,自己吃过或看到过哪些糖果?它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糖果,有圆的、方的等不同的形状,有红的、黄的、白的等不同的颜色,有奶油味、咖啡味、桔子味,许多糖果吃到嘴里是甜甜的。

  (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帮助者等身份的介入,让幼儿在与不同年龄孩子的交往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糖果请哥哥姐姐吃,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请哥哥姐姐吃糖果。

  师:你吃的是什么糖?叫什么名字?

  课后反思:

  幼儿能够感知各种各样糖的形状、软硬、颜色等外形特征,了解糖果的名称,整个活动能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认识汉字红、黄、绿。

  2、幼儿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1、每个幼儿一件折纸的衣服、一颗中间写有字的糖果。

  2、糖果头饰一个、红、黄、绿包装糖若干。

  3、汉字红、黄、绿

  4、红、黄、绿糖果的家。

  5、红、黄、绿垃圾桶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爱吃,于是我就利用宝宝们爱吃的糖果来进行一次活动。为了让活动有序地进行,所以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假糖果,其中,让幼儿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认识到红、黄、绿这3个汉字,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与亲人分享的`愉快。

  活动过程:

  一、认识汉字红、黄、绿:

  1、教师戴上头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糖果姐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糖)

  2、哦?让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教师揭开面纱)

  3、真的是糖啊!那宝宝们再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糖啊?(红色、黄色、绿色)

  4、哦,有红色的糖果宝宝,那我们就送它字宝宝“红”。宝宝跟我一起念“红”。

  5、那绿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字宝宝什么?(绿)嗯,你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念字宝宝“绿”。

  6、那黄色的糖果宝宝我们应该送它什么?(字宝宝黄)嗯,你们真厉害!我来请一个小朋友来送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念一下“黄”。

  7、好,糖果宝宝都有了自己的字宝宝,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这个是字宝宝“红”,这个是字宝宝“绿”,这个是字宝宝“黄”。看清楚了吗?那我们就要和他们做游戏了。

  8、宝宝,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许多糖果宝宝,这些糖果宝宝找不到家了,让我们来送他们回家好吗?

  9、看看,红色的糖果宝宝应该送它到哪个家里?

  对了,应该送它到有字宝宝“红”的家里。

  那绿色的糖果宝宝呢?黄色的糖果宝宝呢?

  10、恩,对了,那我们开始行动吧!

  二、给糖果宝宝穿衣服

  1、宝宝,在你们把这些糖果宝宝送回家的时候,我听见又有一些糖果宝宝在哭了,我们看看在哪里?哦,在这里:“冬天到了好冷啊!我没穿衣服了怎么办啊?”糖果宝宝请宝宝们帮忙了,谁想个好办法?

  (我来帮它们穿)

  2、好,但是,糖果宝宝说它的身上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有字)

  3、哦,真的有字,你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原来糖果宝宝把它喜欢穿的衣服的颜色都写在身上了,等会宝宝们要看清楚哦,别给它穿错了!好,那我们宝宝赶快行动吧。(幼儿操作)

  4、好,宝宝们,到我身边来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给糖果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我给糖果宝宝穿了红颜色的衣服……)

  5、好,宝宝辛苦了,把糖果宝宝们按颜色送回家吧。

  三、分享糖果:

  1、我们的宝宝都累了,糖果姐姐要奖励你们了,请你们拿三颗不同颜色的糖果宝宝放在你们的盆子里。

  2、请你拿一颗你最喜欢吃的糖果坐到老师身边来。刚才,糖果宝宝跟我说了,它有点担心,你把它身上的衣服撕下来以后会放到哪里去呢?(垃圾桶)

  3、哦,对了,今天我就拿来了三个垃圾桶,请你们把撕下来的衣服放到垃圾桶里去,垃圾桶上有秘密的哦!看清楚了,不要放错!

  4、宝宝,糖果宝宝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了:我们平时能不能多吃糖啊?(不能)为什么?(因为牙齿会坏掉的)

  5、嗯,宝宝真乖!那我们刚才吃掉了一颗糖果,还有几颗?(2颗)

  那你们愿意把这两颗糖果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吗?(愿意)

  那等会和爸爸妈妈吃糖时先要跟他说句好听的话哦!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颜色将纸条进行分类,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剪刀,篮子每人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条,吸引幼儿.

  (1) 教师一手抓一把纸条抖动,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彩色纸条)这象什么呢?

  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声音.

  (2) 师:这个纸条可调皮了,它还会跳呢?你们看,它跳呀跳呀跳到哪里了?

  对,它跳到老师的头上,象什么?(头发)

  纸条又飞呀飞呀飞到胸前,象什么?(胡子)

  飞到腰里象什么?(裙子)

  2.学习使用剪刀.

  (1) 出示剪刀.师:看,这是什么?你们会用剪刀吗?你们的本领真大。

  师:手变成****,(我们一起来做做)插到剪刀里,另一只手拿纸条,张开咔嚓,纸条剪断了。

  谁来试试看?

  (2) 师:剪刀还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剪好后要把剪刀闭拢,不然它会很累的。

  3.幼儿剪纸条。

  你们都想试试吗?把彩色纸条剪到自己的小篮子里。(放点音乐)

  4.(1)师:剪刀说太累了,它想休息了,把剪刀放到篮子里,把纸片倒入老师的篮子中来。(强调越来越多)

  (2)玩游戏:捡花瓣

  师:这一张一张的纸片象什么呀?(春天的小花瓣)春风吹来了,小花瓣掉下来咯。(教师把幼儿剪好的纸片撒向天空)

  师:看一看找一找,红色花瓣在哪里? 幼:红色花瓣在这里。

  游戏3次,红、黄同时进行,蓝色时再撒一次花瓣。

  5.花儿贴纸片。

  师:小话怎么了?(小花哭了)

  它说旁边的花儿多漂亮,我没有漂亮的颜色。你们能把它变成黄色的花吗?(幼儿找黄色的纸片贴在小花上)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小花吧“小话小花请别哭,我来帮助你。”

  6.结束活动:

  将多余的纸片送到相应的颜色的家里。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选材好。教师用拟人化的语气引起幼儿对彩色纸条的兴趣,使之在游戏中产生想要动手试一试的欲望和热情,并且能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探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目标完成的较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通过游戏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剪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其动手的能力。在学会用剪刀的同时,也了解使用时必须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并能愉快又安全的活动。

  由于是初次尝试,活动中发现有三名幼儿挤在一起互相争抢,被我看见了,及时给与恰当的教育,使他们明白争抢剪刀会带来扎伤眼睛等无法预见的危险。所以,教师在示范时还是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时多注意安全,避免安全隐患。

  在最后让幼儿把多余的纸片送到相应的颜色的家里,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能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物品相匹配。

  2、感受他人对颜色的喜好,增进对同伴的了解。

  活动重点:

  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增进对同伴的了解。

  活动难点:

  能将颜色标记与周围的物品相匹配。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统计全班幼儿喜欢的颜色的调查表、小动物标记若干,红、黄、蓝、绿等大颜色娃娃和小颜色娃娃不干胶、相对应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的亲子作业,请幼儿介绍。

  提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哪种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并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颜色,并能说出在哪里找到过、看到过这种颜色。】

  二、讲故事引出"颜色娃娃找朋友"的活动。

  1、教师提供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颜色标记。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

  3、在活动室寻找与颜色标记相匹配的物,并将标记贴在物品上。

  【让幼儿在游戏中,与颜色宝宝零距离接触,通过视觉感官获取相关经验。在活动室内寻找与颜色标记相匹配的实物的'过程中,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三、幼儿运用标记完成教师设计的大统计表。

  1、教师先向幼儿介绍大统计表,用颜色娃娃分别表示幼儿喜欢的颜色。

  2、幼儿喜欢什么颜色就把自己的小动物标记贴到对应娃娃的下面。

  3、幼儿将自己选择的颜色说一说,并说出哪些东西是这种颜色的。

  【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另外也是让幼儿了解同伴的喜好。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动手能力、环保意识由此增强。】

  四、小结并交流全班幼儿喜欢的颜色的。

  教师向幼儿介绍喜欢每种颜色的幼儿名单。

  【幼儿感受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了解周围小伙伴的喜好。 教师的小结是为了自然地完成教学目标,使活动得到升华。】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8

  [教材简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满大街水果摊上诱人的水果牢牢地拴住了孩子们的心。抓住孩子的兴趣,围绕小班主题《秋叶飘果儿香》生成了小班综合活动《水果派对》。以故事情境导入,在童话世界里感知水果的特征,在音乐氛围里品尝水果,在自我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预设]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几种常见的水果特征,发展感知觉。

  2。感受色彩美,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

  [重点、难点]

  重点:在认识水果特征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

  难点:感受水果的色彩美,引导幼儿尝试按一定的方向涂色。

  [设计理念]

  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知识经验少,语言发展较差,对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以及它的味道知道的不多,我及时捕捉到了他们的兴趣点,充分利用水果这一教育资源,从中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根据小班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特点,以课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这一理念为指导,设计组织了小班综合活动《水果派对》,动静交替将孩子带入了神秘的童话。

  [设计思路]

  孩子们入园后的第一个秋天在瓜果飘香中悄然走来,孩子们对各种水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讨论自己吃的水果。围绕主题活动,自编了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故事情节,以小熊举行水果派对为线索,一次次设置悬念,牢牢地将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在活动情节中,让孩子宛如在游戏中一次次完成学习任务,轻松而自在,从中享受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去过水果店,品尝过一些常见水果,比如:香蕉、苹果、橘子、柿子等。

  2。水果切块装盘,消毒毛巾、垃圾盆。

  3。不同颜色的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参加水果派对,初步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

  师:在秘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小熊的一家,小熊家有一片大大的果园。秋天到了,小熊家的果园里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熊看到水果丰收了,非常高兴,要在森林里举行水果派对,请我们也去参加呢,你们愿意吗?

  1。提问: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呀?

  2。提问:这些水果是什么形状?(启发幼儿用圆圆的,弯弯的回答)

  3。提问:这些水果有什么颜色呢?

  二、品尝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师:小熊看到宝宝来了,很开心,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它邀请我们一起品尝水果。(音乐是最能吸引小班孩子积极参与表现的手段,适当地用一些简单的律动,可以增添气氛,放松心情)

  提问:宝宝们,尝一尝,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呢?

  三、故事发生转折,激发幼儿参与涂色练习的兴趣

  (大风骤起的音乐)教师用紧张的语调讲述:哎呀!起风了,大风吹到了森林果园。不好啦,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们看,水果娃娃身上的颜色一下子被风吹跑了,水果娃娃好伤心呀。这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想办法)

  师:小朋友真棒,想了这么多办法。小熊也很聪明,它呀请来了许多彩色的油画棒,它们来干什么呢?(帮助水果娃娃)我们来帮水果娃娃涂漂亮的颜色,握着苹果娃娃的手,从上往下涂,把它的全身都涂个遍。要注意别把水果娃娃涂成大花脸啦,那样水果娃娃就不开心了。

  四、幼儿自由选择颜色操作,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并提醒幼儿记住操作要求。启发幼儿边涂色边和水果娃娃说说话。如:红苹果你好,你是红苹果我喜欢你,。

  五、欣赏作品,结束活动

  师:看!现在的水果娃娃漂亮吗?小熊的水果派对舞会开始了,我们一起跳起欢乐舞。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9

  课前学习设计

  教育活动:认识圆形、正方形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等方式,发现圆形、正方形的特征,并通过“找图形”的游戏,引领幼儿尝试从众多图形卡片中找出圆形或正方形。

  活动区活动:图形游戏

  在活动区中投放“图形影子对对碰”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从众多图形中找出与“影子”相同的卡片进行对应摆放。

  课堂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知。

  2.能从不同形状的食材中,找出方方和圆圆的食材;能够依照“小熊”的要求,学习制作汉堡。

  3.知道荤素搭配的食物更营养,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汉堡的乐趣。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知。能从不同形状的食材中,找出方方和圆圆的食材。

  活动难点:

  能够依照“小熊”的要求,学习制作营养美味的汉堡。

  活动准备:

  1.圆形和方形的汉堡胚、火腿片、黄瓜片、胡萝卜片、生菜等若干,其他形状的蔬菜片若干,番茄酱2瓶,盘子、叉子、消毒湿巾若干,小厨师用围裙、帽子等若干,小熊汉堡店ppt,小熊头饰。(物质)

  2.对圆形、正方形的基本认知。(经验)

  3.幼儿围桌坐2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在回忆的同时了解汉堡的食材搭配。提问:你吃过汉堡吗?汉堡里都有什么?

  小结:有菜、有肉、有蛋的汉堡更有营养更健康。

  2.以小熊汉堡店开张为情境,在了解食材的同时,巩固对圆形、正方形的认知。(出示ppt)

  提问:小熊开了家汉堡店,准备了许多做汉堡的食材,看,都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自己来做汉堡吗?

  小结:小熊买的食材有圆的、有方的。圆的可以用来做圆圆的汉堡,方的可以用来做方方的汉堡。

  3.教师示范,幼儿学习制作汉堡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否应该写清楚?)

  (1)以圆汉堡为例讲解示范——全部用圆圆的食材;要有肉、有菜还有蛋才是美味健康的汉堡。

  (2)示范中引导幼儿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湿巾擦手、工具用完放回原处等。

  4.以听小熊的要求为游戏情境,进一步引导幼儿巩固制作汉堡的方法、了解制作要求。

  (1)请“小熊”提出制作要求,幼儿倾听。

  小熊:每个小朋友做两个汉堡,一个方方的,一个圆圆的。方方的汉堡都要用方方的食材,圆圆的汉堡都要用圆圆的食材。食材要一层一层放平,记得要有菜有肉有蛋哦。

  (2)提问引领,并通过PPT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制作要求。提问:你听到小熊有什么要求了?

  5.幼儿根据制作要求,探索制作汉堡。

  (1)幼儿排除其它形状的干扰,按小熊的要求分别选用方方、圆圆的食材制作汉堡。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检验。

  提问:你做的汉堡里面都有什么?是按小熊的要求做的吗?圆圆的汉堡要用圆圆的食材,方方的汉堡要用方方的食材。

  (3)以找小熊挤沙拉酱为情境,对幼儿制作的汉堡进行验证。

  指导语:两个汉堡都做好的小朋友,快去找小熊挤上秘制的沙拉酱,汉堡会更好吃。

  6.引导幼儿向小熊表达感谢,与小伙伴分享品尝自制的汉堡。

  (1)引导幼儿收到礼物要表达感谢。

  提问:小熊送给我们这么营养又健康的食物,你们高兴吗?我们应该对小熊说什么?

  (2)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

  结束语:我们把汉堡带回去,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吧,记得要带小朋友来小熊汉堡店吃汉堡哦。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活动一:分享活动

  活动后,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汉堡与小伙伴一起分享,在分享中体会制作带来的成功感、以及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活动二:汉堡店

  在班级的活动区中增设“小熊汉堡店”的角色区,并投放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游戏材料,创设内容丰富又开放的环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形状、色彩等不同规律进行探索和创造。

  活动三:家庭制作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面包、饼干、馒头等不同食材,引导幼儿以“为家人做早餐”为情境,继续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汉堡或其他小食品,在进一步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同时,体会家人间互相关心的温暖亲情。

  活动反思:

  从整节活动来看,我能够将目标层层分解、内容环环深入、较好地达成了教学效果。就本活动的执教过程,反思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引发了幼儿思维的主动参与。

  活动中,我创设了“小熊汉堡店”的情境,请幼儿做小厨师帮小熊做汉堡。通过认食材、看示范、听要求、做汉堡、小熊挤沙拉酱验证等环节,以游戏化为主要方法,以做汉堡为情境主线,引发了幼儿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思维,达到了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

  2.示范在前、操作在后,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奠定基础。

  结合小班幼儿好模仿的特点,我通过示范在先的方式,使幼儿在明确制作方法的同时,强调了良好的操作常规,如“湿巾擦手”“用完叉子放回”等,为幼儿操作中良好的常规奠定了基础。

  3.多种方式的验证,培养了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前的科学活动重在启蒙,验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幼儿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次活动中,从“排除干扰找食材”的自我判断,到“与课件对比”的自我验证,再到“小熊挤沙拉酱”的他人验证等多种方式,我引领幼儿运用多种方式验证和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正,达到了引导幼儿逐渐形成严谨科学态度的初衷。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金针菇、香菜。

  2、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操作步骤。

  3、乐于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

  活动准备:

  金针菇、香菜、胡萝卜、麻油、醋、盐、鸡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请来了我们班两位小朋友的妈妈来教小朋友制作一道菜——凉拌金针菇。

  2、介绍制作时需要的`物品。

  师:下面呀,老师请妈妈们来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制作的东西是什么,都有哪些营养,好吗?

  3、制作凉拌金针菇。

  (1)请小朋友先观看妈妈们制作的过程

  (2)尝一尝制作好的金针菇

  (3)请幼儿在老师和妈妈们的帮助下,自己动手来拌金针菇。

  4、制作时的一些要求。

  (1)小手要清洗干净,洗干净后不能到处乱摸乱碰。

  (2)在拌的过程中,不能争抢,要一个一个的来。

  (3)制作完成后,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吃。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精灵妈妈和精灵宝宝

  2、三种色彩的房屋、黑板、各种水果(红、黄、绿)图片、音乐磁带

  3、活动室内布置一些色彩丰富的物品和图画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认识颜色(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听谁来了?(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看看到底谁来了?

  (出示精灵妈妈)

  2、教师:哦,原来是精灵妈妈来了,一共有几个?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精灵妈妈的颜色不同。)

  3、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精灵妈妈教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精灵妈妈?(可让幼儿上来亲亲妈妈或者幼儿之间自己交流)

  4、找一找,“精灵宝宝”在哪里

  A:帮助精灵妈妈找精灵宝宝

  (1)教师:呀,精灵妈妈好象在叹气,原来是它的小宝宝不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助精灵妈妈呢?这些精灵宝宝可调皮了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以后要把精灵宝宝送回家,红精灵宝宝要送到什么颜色的`家?(鼓励幼儿学说我把XX宝宝送到X颜色的家)

  B:送精灵宝宝回家

  5、帮一帮,为精灵宝宝送水果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精灵妈妈找到了它的宝宝,而且把这些精灵宝宝都送回了家,小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想吃水果了,你们想想红精灵宝宝喜欢吃什么颜色的水果呢?————

  (2)幼儿自主选择水果(图片),送给精灵宝宝

  6、说一说,我找到的颜色(红、黄、绿)

  (1)教师:精灵宝宝们都吃饱了,精灵妈妈可高兴了,它们谢谢你们呢,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说?(不用谢)你们知道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和这些小精灵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教师:我们一起到教室的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也是这三种颜色的好吗?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2

  (一)活动名称:小班综合活动“原色三宝我来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体验艺术的色彩美。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及运用色彩涂色的创造力。

  3.让幼儿认识到三原色的奥秘,培养幼儿自主调色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经验的准备:①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颜色②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绘本《小蓝与小黄》。

  2.物质的准备:①PPT课件②红黄蓝三原色颜料,塑料针管,调色盘,小刷子③水彩笔一盒④红黄蓝绿四色卡纸各一张,白色卡纸四张⑤画有彩虹桥的宣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导入――儿歌导入《七色光之歌》,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1)欣赏儿歌《七色光之歌》

  (2)提出问题:什么是七色光?

  (3)教师解释“七色光”的含义并出示PPT认识颜色,结合班上小朋友的.服饰颜色举例。

  2.幼儿交流讨论,激发探索兴趣

  谈话“最厉害的颜色宝宝”,激发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

  (1)提出问题:七种色彩宝宝哪个最厉害呢?

  (2)自由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教师总结幼儿的讲述情况并在操作活动中揭秘。

  3.操作活动

  色彩游戏:“三色宝宝变变变”

  (1)了解三原色的多变性,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教师操作师范三原色的多变性,揭秘三色宝宝最厉害。

  (3)让幼儿自主尝试利用三原色变得更多的色彩。

  4.创作活动

  用三原色涂色:美丽的彩虹桥

  (1)教室出示若干画有彩虹桥轮廓的画纸和三原色针管颜料,请幼儿谈谈怎样画出多彩的彩虹桥。

  (2)幼儿交流,讨论用三原色针管颜料着色的方法。

  (3)教师示范绘出多种颜色,并请幼儿参与。

  (4)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彩虹桥全班展示并介绍。

  5.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情感共鸣

  (1)三色宝宝本领大

  (2)不识三色,伤害大

  (3)会用三色,好处多

  活动延伸:

  将小朋友的彩虹桥订成一整本,放在幼儿园图书馆展示,鼓励幼儿对颜色的运用及创造,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3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能大胆地进行表演自己的角色,并懂得进行角色互换。

  2、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活动准备:

  1、娃娃、娃娃家的炊具、餐具、日用品。

  2、食品店的各种食品和泡沫、泥团等。

  3、新增设娃娃家的`电器等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启发提问:在上次活动中老师觉的小朋友们在以一种物代替另一种物品的做法非常好,但在小朋友有没有觉的你们在上次活动中一直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很想去扮演另一个角色呢?

  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向幼儿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在游戏中小朋友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以物代物,并从中鼓励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大胆地互换角色表演。

  3、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多与同伴交流。

  三、活动结束。

  教师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将材料按类归放好。

  组织幼儿进行评价活动,表扬在游戏中大胆进行互换角色、表演的幼儿。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学习完整地表述:“我今天吃了一个……”

  3、乐意参与游戏,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蝴蝶飞呀飞》磁带

  2、小树三棵:苹果、香蕉、树叶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以“毛毛虫们去郊游”引入。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跟妈妈一起去郊游。

  (二)幼儿游戏

  1、观察小树林:树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

  2、游戏“毛毛虫的故事”

  (1)教师示范游戏

  师:看到这么多的东西,妈妈肚子有点饿,妈妈先去摘一样东西吃,宝宝们在这等妈妈好吗?

  师:(指着自己肚子上的.苹果)“妈妈刚才吃了一个红色的苹果”

  (2)幼儿第一次游戏

  师: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从树上采下来,啊呜啊呜吃到肚子里,然后将摘下的食物贴在自己的肚子上,并爬回家。

  师:刚才妈妈刚才吃了一个苹果,你们吃了什么呀?”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吃了什么东西,重点指导幼儿完整的表述“今天我吃了一根香蕉/一个苹果/一片树叶…。)

  师:请吃…的水果到妈妈身边来,并一起说今天我吃了…。

  师:天黑了,毛毛虫肚子吃的饱饱的,我们回家睡觉吧!(放音乐,幼儿做睡觉的样子)

  (3)第二次游戏

  师:天亮了,毛毛虫们起床啦。我们出去玩吧,可是肚子又饿了你们的肚子饿不饿啊,怎么办呢?

  师:刚才你们吃了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重点指导幼儿完整的表述“今天我吃了一根黄色的香蕉/一个红色的苹果/一片绿树叶…。)

  师:天黑了,宝宝们都吃饱了吗,我们又要睡觉啦!(播放背景音乐)

  (4)第三次游戏

  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拿回家一起吃

  师:刚才你们吃了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三)教师讲述“毛毛虫的故事”

  师:今天在睡觉前,妈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

  提问: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

  情感教育:教育幼儿不挑食,才会快快长大。

  (四)模仿毛毛虫变成蝴蝶,增添情趣。

  师:现在让我们也来学毛毛虫变成漂亮的小蝴蝶,一起跳舞吧。(幼儿模仿毛毛虫团紧身体变成蛹,听音乐变成蝴蝶飞舞)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学习搭配使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学习用棉签印染的`方法。

  3、知道手帕的形状、用途。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调色盘、棉签、餐巾纸。

  2、娃娃、印染好的手帕。

  活动过程

  一、出示娃娃,引起兴趣

  1、天气真热呀,娃娃出了许多汗,小朋友说怎么办?(幼儿自由想象,发言)

  2、老师送给娃娃“手帕”:

  老师用“手帕”给娃娃擦擦汗,小朋友看看老师的“手帕”是用什么做的?

  手帕还有什么用?

  “娃娃”没有手帕怎么办?

  好!现在请小朋友做条手帕送给娃娃。

  二、学习折叠和印染方法

  (1)手帕(餐巾纸)是什么形状的?

  (2)请大家把手帕变一变,还能变出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小正方形等)。

  (3)老师用它变成小正方形,来给手帕印染上漂亮颜色。

  看看这是什么颜色?(认识红、黄、蓝)先用红色在四个角点一下,再用黄色点几下,最后用蓝色在中间点几下。

  印好后,小心地把“手帕”打开,晾在报纸上吹干。

  三、交代要求,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棉签和红、黄、蓝三种颜料,请小朋友用棉签蘸上三种颜色来“印染”手帕,但要注意:

  (1)一个棉签蘸一种颜料

  (2)使用颜料要小心,保持整洁

  (3)注意颜色搭配使用

  四、展评

  请“娃娃”看看、说说谁印染的手帕最漂亮,颜色最好看。

  活动延伸1、可继续让幼儿印染衣服、裤子、围巾等物品。

  2、选一种喜爱的颜色到外面瓷砖上作画。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07-19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活动:洗手歌12-23

小班综合活动水果大餐教案10-20

袜子宝宝小班综合活动教案07-28

小班综合活动《神秘的脚印》教案12-11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甜甜的糖果12-11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活动:听听看12-31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活动:小鸡出壳了01-09

小班综合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