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和感受小鱼迪迪调皮好动和闲不住的个性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
2、能够大胆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想法。
活动准备:
大挂图、幼儿用书、鱼妈妈、小鱼、大鱼头饰。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生动有趣及小鱼迪迪调皮好动和闲不住的个性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并能够大胆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想法。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主题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教学:
师:这是一条闲不住的`小鱼,为什么说它闲不住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名称叫《闲不住的小鱼》。
二、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认真倾听,讨论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闲不住的小鱼做了些什么事?它还遇到了哪些危险?
三、结合教学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讲述故事至“螃蟹匆匆躲进了海草”,提问:
1、迪迪喜欢在自己家里做什么?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2、鱼妈妈让迪迪自己到海里游泳,迪迪出门后做了什么?
3、迪迪遇到了哪些动物?它又是怎样做的?
(二)教师讲述后半段的故事,提问:
1、迪迪游到哪儿了?这真的是一个大黑洞吗?迪迪游到了大鱼的肚子感觉怎么样?
2、小鱼迪迪是怎样逃出大鱼的肚子的?
(三)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主题,迁移讲述经验:
讨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鱼?为什么它是一条闲不住的小鱼?你喜欢它吗?你是不是也是闲不住的小朋友呢?你喜欢做什么?
四、幼儿用书:引导自由阅读
1、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观察小鱼的表情。
2、指读文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活动准备:
1、红丝巾,音乐。
2、事先制作好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进场,以舞蹈形式,激起幼儿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乐曲
1、找“咿呀咿呀呦”
小朋友们,今天Jenny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在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
(随音乐,教师轻摇身体,目光与幼儿交流)
音乐听完了,你们找到了吗?音乐里最有趣的话是什么呢?
小朋友找到了音乐里很多的话,现在我们再一次音乐,找出音乐里最最有趣的话,小耳朵,仔细听!
有小朋友说,音乐里最有趣的的话是咿呀咿呀呦,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听一听最最有趣的话是不是咿呀咿呀呦呢?小耳朵仔细听!
(听音乐)
音乐里最最有趣的话是不是咿呀咿呀呦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咿呀咿呀呦。
2、跟“咿呀咿呀呦”打招呼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唱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跟咿呀咿呀呦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啊,就伸出手,摆一摆,咿呀咿呀呦!这样就表示你已经找到它了。
(随音乐,摇动身体,有节奏的摆手)
三、掌握节奏“×××××”(咿呀咿呀呦)。
1、出示图谱,了解节奏
恩,这个“咿呀咿呀呦”啊,有点调皮,有时候它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可是有时候啊,我们等了好久,它都没有出来!它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
(出示图谱)咦?这是什么?
谁愿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哼唱,打节拍
咿呀咿呀呦找出来了吗?在哪里?请一名幼儿上来指一指。
原来咿呀咿呀呦变成了笑脸娃娃躲在这呢!我们一起唱一唱。
我们再一起听一听音乐,“咿呀咿呀呦”是不是藏在这里呢?
(随音乐,教师划节拍,突出“×××××”。)
2、“咿呀咿呀呦”和身体的各个部位(手、膝盖、肩、脚)做游戏
恩,“咿呀咿呀呦”可喜欢我们小朋友啦,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你们想让“咿呀咿呀呦”和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做游戏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用肢体做动作“×××××”,再一起学做动作。
你是怎么和咿呀咿呀呦做游戏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游戏吧!
(随音乐,拍手、跺脚、拍肩等)
3、巩固,利用丝巾舞蹈
和身体做游戏真开心!也让我们的小纱巾和咿呀咿呀呦跳个舞吧!怎么跳呢?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小纱巾也开心的跳起来,咿呀咿呀呦。(摆动小纱巾)
(随音乐,跳舞)
四、结束部分
恩,刚刚我们一起和“咿呀咿呀呦”跳了一会舞,都出汗了,我们一起来洗个澡吧!
哇,快来啊,Jenny老师这有个莲蓬头,我们一起来洗澡吧!把你的小纱巾变变变成小浴球。我们一起来搓一搓吧!
(随音乐)
好啦,洗好澡啦,让我们一起出去散步吧!唱着咿呀咿呀呦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
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习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附: 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画画的快乐。
2、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评述同伴的`作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课件《龟兔赛跑》。
2、教师范画、画纸、彩笔若干。
活动重点和难点:
会画出龟兔赛跑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师出示课件“龟兔赛跑”。
快看!“春天来了,森林里举行动物赛跑,看谁最先跑到山脚的那棵大树下。
“预备!一,二,三!”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她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兔子心想:乌龟敢跟我赛跑,真是可笑!我呀,在这儿睡上一觉,等乌龟爬到这儿,我再跑也不迟啊!于是,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歪,合上眼皮,睡觉了。
乌龟爬得真的很慢,但是他一个劲儿地爬呀爬。等他爬到兔子身边时,已经累坏了。兔子还在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自己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乌龟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终于爬到了大树下。
兔子呢?她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咦,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方一看:哎呀,不得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急忙赶到大树下,但是已经晚了,乌龟胜利了。
谈话:
1、故事《乌龟赛跑》中兔子是为什么输了?兔子骄傲睡大觉。
2、乌龟虽然赢了,但是你觉得它真的比兔子快吗?乌龟坚持不懈。
3、兔子和乌龟后来怎么样了? 龟兔赛跑后,兔子和乌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它们经常打电话聊天,玩得可开心了!
二、小朋友,请你用手中的彩笔,画一个 “龟兔赛跑”,讲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好吧?
1、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
2、教师巧妙点拨,幼儿发散思维,自由作画。 画出兔子和乌龟,是谁最先到的那棵大树下。 想象路上会发生事情?
三、作品讲述。
让幼儿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讲画面中的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中,给幼儿积极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创造中给幼儿减少规定,同时又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活动中,照顾幼儿人人积极参与,重点不是幼儿画得好与不好、像与不像。作品讲评时幼儿说得完整不完整,连贯不连贯教师不予评价对错。因为《指南》指出:在创造中学习语言,意味着给幼儿提供质疑提问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体验与同伴共舞,共享空间的快乐。
喜爱欣赏舞蹈,乐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蒙族音乐舒缓优美及热情奔放的情绪。
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蒙族舞蹈《快乐的小牧民》的理解、想像及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已欣赏过音乐《快乐的小牧民》。
认识过蒙古族,对蒙古族服饰、居住环境等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
蒙族服饰一套、录音机、磁带《牧民新歌》、舞蹈《快乐的小牧民》VCD片。
活动过程
1.完整地欣赏蒙族舞蹈《快乐的小牧民》。
(1)幼儿欣赏教师的舞蹈。
(2)交代舞蹈名称,引导幼儿体会辽阔大草原的美。
(3)欣赏后提问:看了之后,心里有什么感觉?
2.看VCI)片再次欣赏蒙族舞蹈。
(1)幼儿欣赏舞蹈A段。
①欣赏前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些动作?
②请幼儿试跳舞蹈中的动作,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对蒙族慢板舞蹈的`理解和想像。
(2)幼儿听音乐,尝试做舞蹈动作。
引子:教师做“双手勒马”的动作,并提问:猜一猜,小牧民要做什么?
(3)幼儿欣赏舞蹈B段。
①幼儿欣赏教师的舞蹈。
②教师提问:小牧民在做什么啊?你最喜欢哪些动作呢?小牧民赛马时,心情怎样?
③请幼儿试跳舞蹈中的动作,尝试用语言表达出对蒙族快板舞蹈的理解和想像。
④教师提问:蒙古族人民除了喜欢赛马的游戏,还喜欢干什么?
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如:摔跤、射箭等。
⑤幼儿和教师一起听音乐,尝试表演舞蹈。
3.再次完整地欣赏舞蹈。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蒙族舞蹈《快乐的小牧民》的理解、想像和联想。
4.结束前谈话:请幼儿谈谈自己对这个舞蹈作品的评价。
动作建议
前奏:左膝跪地,两臂做“老鹰展翅”。轻微左右晃动,一拍一动。
(1)小节,模仿老鹰翅膀,从大臂到肘、腕、指关节做硬手臂波浪。
(2)小节,转身,右踏步,右顺风旗做柔手臂波浪。(可加抖肩)
(3)小节,转身,向左做大雁飞。
(4)小节,向右做大雁飞。
(5)一(6)小节,左踏点步向左行进,手臂向上做硬肩板手。
大班教案 篇6
一、来园活动(以角色游戏为主的游戏活动)
要求:
1、要求幼儿爱护游戏中的物品,按需要自制简单的游戏玩具。
2、要求幼儿交往中注意态度,要热情和气、有礼貌。
准备:
1、各主题游戏所需物品、玩具。
2、为幼儿准备纸、笔、糨糊等物,供自制游戏玩具时选用。
指导:
1、教师扮演娃娃家中奶奶,重点指导娃娃家中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使用礼貌用语。
2、启发角色之间相互合作、友好交往,鼓励幼儿自制简单的游戏玩具。
3、游戏结束,请一位幼儿谈谈今天怎样做游戏。教师对其使用礼貌用语给予肯定、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热情待客的要求。
表扬某些幼儿会动脑筋自己做了玩具。
二、早操
要求幼儿听音乐做操,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到位。提醒跳跃运动时跟着口令,不要太快。
三、盥洗、喝牛奶
提醒值日生督促同伴认真洗手,手擦干后在拿杯子。喝完牛奶送还杯子时要轻放。
四、教育活动:语言——故事“小气球”
要求:
1、通过讲述故事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
2、学习故事中的短句和对话。“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准备:
1、背景一幅,小鸟、小鸡擦入材料各一,实物气球一个。小鸟、小鸡头饰若干。
2、录音机一架,录音带一盒,每桌蜡笔、纸若干。
过程:
1、教师手持小气球,边唱〈〈小气球〉〉歌边走入教室“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唱两次)
今天老师讲小气球的故事给小朋友听,喜欢听吗?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小气球
故事结束后提问:
(1)故事名称叫什么?
(2)小气球帮助了谁?
(3)你们会唱小气球的歌吗?(幼儿学唱小气球的`歌)
3、看图讲故事——学讲故事中对话和短句。
出示图片。(背景:一片绿色草地,高高的大树,蓝天中飘着几朵白云)
(1)第一段——小气球帮助小鸟
1)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风推着云儿慢慢走,一只小气球一边飞一边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气球,谁有困难我来帮忙。”(幼儿和老师一起唱)
[page_break]
2)小气球高兴地往前飞,飞过绿色的草地,飞过高高的树梢(理解词:树梢),突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是谁在哭呀?(出示小鸟)原来草地上有只小鸟在哭。问:小鸟为什么哭?(启发幼儿思考)小气球连忙说什么?(个别幼儿学说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幼儿练习小气球和小鸟的对话。教师和个别幼儿或男女幼儿分别作小鸟与小气球进行对话。
3)小气球说完用长长的尾巴伸到草地上,小鸟紧紧拉住小气球的尾巴,小气球用力往上飞,把小鸟送回了家。
4)你们喜欢这个小气球吗?为什么?
小气球会帮助别人,所以我们喜欢它。小气球帮助仙女后有高兴地一边飞一边唱(幼儿拍手唱〈〈小气球〉〉)
(2)第二段——小气球帮助小鸡
1)小气球高兴地往前飞,它飞过绿色的草地,飞过高高的树梢,突然听到什么叫声?(出示小鸡)谁在叫?为什么叫?(启发幼儿思考)小气球见了连忙对小鸡说什么?(个别幼儿学说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幼儿学讲小鸡和小气球的对话。(教师和个别幼儿或幼儿和幼儿之间进行对话)
2)问:小气球是怎样帮助
小鸡的?(幼儿自由联想)
3)小气球帮助了小鸡又高兴地一边飞一边唱。(幼儿唱)
4、故事表演:练习对话
(1)三名能力较强的幼儿分别扮演小气球、小鸟和小鸡进行表演。(教师讲故事,幼儿表演角色对话)
(2)幼儿三人一组进行表演。
5、故事续编:画画
(1)启发幼儿想象小气球还会帮助谁?(按故事思路讲述小气球帮助谁?它们讲了些什么?怎样帮助?)
(2)要求幼儿把“小气球”帮助别人的事画在纸上。
(3)幼儿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相互讲述续编内容。
五、自由活动
鼓励幼儿和同伴交往,说说自己高兴的事,教师和个别幼儿谈家常。
督促值日生为集体服务(端放碗、调羹)
午餐
要求细嚼慢咽,不贪快。
散步:观察幼儿园的花有什么变化。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的教案10-16
大班教案[经典]12-17
(精选)大班教案12-31
大班教案【精选】03-24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精选)01-20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精选]03-01
大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