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7-21 08:44:0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集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集合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沙子、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宝宝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自由探索,寻找蛋站立的方法。

  1.请幼儿讨论思考。

  2.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5.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环节简析: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小班的幼儿特点是游戏贯穿一日生活,也就是说小班幼儿的活动开展离不开游戏,所以组织科学活动也同样要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师的语言也要以游戏口吻去组织,让幼儿在玩中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

  (三)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

  4.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

  5.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

  (环节简析: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地选择,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孩子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去发明,还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

小班教案 篇2

  课题名称 翘鼻子鲁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

  3、学习简单保护鼻子方法。

  活动准备

  开车歌;缺鼻子的小猪头部画、及小猪鼻子若干张;香水、酒精、醋、臭豆腐各一瓶;

  活动流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指五官”,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有用的鼻子。

  2.和幼儿一起随“开车歌”到车站接小猪鲁鲁来班里做客。

  二、观察图片,分析故事

  1、出示1——3副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鲁鲁的鼻子怎么了?为什么会流血?

  (2)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塞进鼻子里?

  (3)鼻子不舒服了,怎么办?(出示第四幅图)

  三、了解鼻子的作用

  1、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师喷香水)呀!什么气味呀?

  幼儿:香味。

  师:你怎么知道?

  幼:用鼻子闻到的`。

  2、依次拿出酒精、醋、臭豆腐,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来辨别它们的气味。

  3、思考:我们的鼻子除了能闻气味,还能干什么?

  (1)师示范用鼻子做吸气、呼气的动作,幼儿模仿并尝试若干次。

  (2)让幼儿用手捏住鼻子在尝试呼吸,让幼儿亲身体会呼吸不顺畅的滋味,引导幼儿保护鼻子的欲望。

  四、结合图片,介绍保护鼻子的简单方法:

  不用手抠鼻子、不把异物塞入鼻孔、玩耍时不碰撞鼻子、天冷 我的创新

  活动流程 时带口罩。

  五、手工操作——为缺了鼻子的小猪粘贴鼻子。

  日常生活活动:教育幼儿不挖鼻孔、不往鼻孔里塞异物。

  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可向幼儿介绍一些保护鼻子的方法

  小结及反思 情景和游戏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手段。活动用“指五官”的游戏导入课题,再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孩子感觉去感知未知世界,使幼儿一直在快乐的情感中进行活动。安全意识并不是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培养形成的,所以还需要平时提醒,我园一般会利用离园前的谈话,叮嘱孩子安全注意事项,逐渐提高孩子安全意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我们学校是在运河的边上,运河边种满了柳树,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万物复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适合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现象,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现有资源,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特意为托班幼儿设计了“柳树发芽了”的科学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自然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1、《柳树姑娘》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柳树姑娘》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柳树姑娘》的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课件。

  老师提问:

  1)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2)柳树有什么变化?

  2、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幼儿看。

  3、老师出示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提问:

  1)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

  2)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4、老师播放柳树姑娘的磁带,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5、老师小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活动延伸:

  1、如果幼儿园附近有柳树,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参观,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春天的特征。

  2、提倡家园合作,请父母协助幼儿园,帮助幼儿收集有关春天的变化特征,如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小树也发芽了等。

  注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学说“柳树发芽了”。如果幼儿的语言发育水平比较迟缓,可以引导幼儿学说单个词即可,如“春天,柳树,发芽”,对学说短语则不做要求。

  2、要引导仔细观察春天柳树的特征,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按住滚过来的球,锻炼手下的控球能力。

  2、体会足球活动的快乐,喜爱足球运动。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足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自由活动。

  2、幼儿暖身活动足球操:上肢运动——体侧运动——腰部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跟足球跑。

  ①教师示范一次,提醒幼儿。

  ②幼儿练习。

  ③幼儿个别示范。

  ④集体练习,教师指导。

  2、按住滚过来的`球。

  ①集合幼儿:表扬在练习中表现好的幼儿。

  ②介绍游戏——用手按住同伴滚过来的球。

  ③把幼儿分成六组站好,然后由一组幼儿把球滚过去,对面的幼儿用手按住同伴滚过来的球,注意要在球的正面出手。

  ④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三、结束

  活动

  要求幼儿自己收拾活动玩具。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感激寒冷的冬季中辛勤劳动的人。

  2、观察并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活动准备】

  事先与厨房联系参观事宜,请阿姨配合参观活动。幼儿收集“不怕冷的人”的信息资料。幼儿用书第25页。

  【活动过程】

  一、参观厨房,发现厨房的'阿姨为了给小朋友服务而不怕冷,心存感激。

  1、师:冬天很冷,我们洗手的时候感觉到水是怎样的呢?身边很多人都喜欢用温水或热水洗手。厨房的阿姨在冬天是怎样洗菜做饭的呢?她们不怕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厨房,观察到厨房阿姨不怕冷。

  ——师:看看厨房阿姨在干什么?(洗菜)

  ——请幼儿摸摸水。师:阿姨用什么水洗菜?(自来水)水冷吗?

  ——请个别幼儿问问阿姨:自来水多冷呀?阿姨您怕冷吗?

  ——请阿姨给大家看看她冻得发红的手。阿姨:我们在冷水里淘米洗菜,虽然水很冷,冻得手都发红了,但我们不怕冷。

  3、教师小结:寒冷的冬天,为了小朋友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厨房的阿姨不怕冷,坚持劳动,阿姨真勇敢!我们要向阿姨学习!

  4、请幼儿对阿姨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信息交流,发现身边不怕冷的人,像他们学习。

  1、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

  2、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各种信息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3、集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冬天的早上,清洁工阿姨不怕冷,在扫马路;下雪天,交警叔叔不怕冷,在路口指挥交通……

  4、师:我们小朋友怕冷吗?说说你不怕冷的事。(准备小礼物,奖励给发言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思路:在组织幼儿洗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盯着镜子中的自己瞧,或挤眉弄眼或调皮一笑,每每催促他们快点的时候,总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恋恋不舍;在教室门口也有一面镜子,带小朋友外出或是回来的时候,小朋友总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来一句“HELLO!”神情可爱!看到他们对镜子这么感兴趣,于是有了《好玩的镜子》这一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受在各种不同镜面照出来的影像各不相同。

  2. 培养幼儿观察及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场地:有落地镜及大型落地哈哈镜的音体室。

  2. 平面镜、凹凸镜、不锈钢碗、勺、碟、装水的.盆子等若干。

  3. 《小小时装秀》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欣赏故事《狮子照哈哈镜》,激发幼儿探索镜子的兴趣。

  (二) 在操作中探索

  1. 幼儿分组,自由操作平面镜、凹凸镜及其它有镜面的材料,引导幼儿感知在不同镜面中照出来的影像是不一样自己。

  2. 引导

  幼儿用“我在……中找到了自己”的句型表达探索的收获。

  (三)在环境中探索

  1. 引导幼儿在有平面镜、哈哈镜的音体室玩“找自己”的游戏。

  2.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玩“小小时装秀”游戏,体验镜中自己影像变化所带来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继续玩“找自己”的游戏,并来园分享游戏的收获。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教案【经典】10-27

(精选)小班教案01-22

(精选)小班教案09-08

小班教案10-04

(经典)小班教案05-03

小班的教案07-15

(经典)小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