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7-18 10:22:0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小班教案锦集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已经能够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因为对幼儿园还很陌生,不愿意上幼儿园,没有安全感,有分离焦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知道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知识技能)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大意。(行为习惯)

  3、愿意主动上幼儿园(渗透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愿意主动上幼儿园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儿歌《小跳蛙》

  2、物质准备:绘本《我要我妈妈》PPT、音乐《小跳蛙》、《我爱我的幼儿园》动物的图片五、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唱《小跳蛙》吧。除了认识青蛙,你们还认识什么小动物啊?

  2、游戏"猜猜看"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绘本故事封面和扉页,教师介绍书名和作者。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恐龙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不好。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出示人物主角。

  提问:哪个是小恐龙?那个是妈妈啊?打个招呼吧。

  (2)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小恐龙诺诺在干什么?妈妈和诺诺说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小诺诺为什么不高兴了?

  小结:原来是诺诺不想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

  (4)讲述第二段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诺诺见到了谁?他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诺诺见到了他的奶奶,他非常高兴。

  (5)讲述第三段故事。

  提问:奶奶和诺诺做了什么事情啊?在这中间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做了这些事之后,诺诺开心了吗?见到妈妈之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小结:诺诺和奶奶在一起画画、打鼓、看了一箱宝藏、吃中午饭、玩骑士和恐龙的游戏。中间家里来了三个人,第一位是邮递员叔叔,第二位是奶奶的'好朋友。玩了一下午的其实和恐龙的游戏之后,诺诺非常开心。诺诺见到妈妈之后,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妈妈她很开心。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听完故事提问:诺诺今天过得开心吗?

  4.教师小结。

  教师:小恐龙诺诺和奶奶玩了一天很开心,你们今天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你们觉得开心吗?你喜欢幼儿园吗?

  小结:小朋友们愿意离开妈妈,愿意主动来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

  六、活动延伸

  1、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画,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幼儿园"。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架空、叠高等简单的建构技能,能积极参与建构活动。

  2、在建构中体验乐趣,并产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架空、围合的建构技能。

  活动难点:

  1、架空的搭建方法。

  2、合作搭建围墙。

  形成原因:

  1、小班幼儿对建构技能的缺乏;

  2、以平行游戏为主,缺少与同伴的合作意识。

  解决办法:

  经过多次尝试,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经验。

  活动准备:

  全家桶、饮料杯、红箩筐、彩笛卷空盒若干;场景布置(塑料花、泡沫板)、动物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灰兔家种了许多美丽的鲜花,想请我们一起去观看。这些花都折断了,是怎么回事呀?

  那你们能不能帮它想想办法,使这些美丽的花儿不遭到破坏?

  二、提供材料,自由搭建。

  分组合作,初次尝试搭建。

  三、讨论探索,架空搭建。

  你是怎么搭的?你觉得哪座围墙建造的最好?为什么?

  我们来学学这种好的办法吧!

  四、欣赏感受,体验成功。

  小兔觉得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它造了既漂亮又牢固的围墙。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有空的时候多来我家玩。

  活动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活动中为全体幼儿提供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象肯德鸡全家桶、饮料杯、彩笛卷盒子等这些废旧物品对孩子们来说既新鲜又熟悉,这些物品特别是彩笛卷盒子变化大、操作性强,这为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因此,孩子们在操作中个个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建构出方法不一的围墙,教师对这些建构作品分别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新的建构技能,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也大大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和成功的体验。这是我对建构活动的第一次尝试,在活动中肯定存在许多问题,如在活动中是否应选择同种材料(象都是口大、底小的桶形)或完全形状不同的材料,因为同种材料也有多种搭法,不同材料的建构方法就更多了。因此,还有待于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一闪一闪,亮晶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安静的倾听故事,学习故事中一问一答的句式并乐于表达。

  2、体会绘本中温暖、幸福的感情。

  活动准备:

  绘本PPT、绘本每人一本、《虫儿飞》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讲述谜语,幼儿猜测。

  师:“一盏小灯笼,会在夜空游。”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出示萤火虫手偶。

  师:“大家好,刚刚的.谜语说的就是我,我叫萤火虫。

  二、自主阅读绘本

  1、播放绘本ppt,集体阅读绘本封面。

  师:猜一猜,草地上亮晶晶的是什么?

  师:故事的名字叫作《一闪一闪亮晶晶》,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继续自主阅读,教师提醒幼儿要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看,一直看到最后一页。

  3、交流分享。

  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集体完整阅读绘本

  1、教师播放音乐《虫儿飞》,出示绘本PPT,并根据画面,用绘本语言讲述,提问。

  师:一闪一闪的,是小星星掉进草丛里了吗?是谁?

  师:瞧,萤火虫“小姐”在做什么呢?萤火虫“小姐”看着萤火虫“先生”,心里在想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亲情。 师: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一)主题的来源

  主题来自于“小兔乖乖”这一小班主题活动。

  (二)活动的确定

  来源于孩子的兴趣 在开展“小兔乖乖”这一主题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将长毛绒玩具小兔带到幼儿园来玩,渐渐地带长毛绒玩具的孩子多了起来,而且不仅仅是小兔,有小鸡、小鸭等等。老师发现,孩子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些他们熟悉的小动物,起先孩子们对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叫声等感兴趣,而近阶段,他们话题转到动物的动作特征上,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动作上。

  来源于班级的基础 我班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平时家长忽略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表达不是很清楚,语句也不完整,所以,想借助这一活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于习惯的培养 小班上学期,通过一系列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孩子愿意听、愿意说,但部分孩子不能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说话。而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说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经验,所以,想借助这一活动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鉴于以上几方面,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着用短句表达动物的动作特征,能学习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

  2、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愉快地在游戏中互动。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草地背景图,小伞和动物等插入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谁来了?

  听听、看看、说说、做做,师生共同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征进行归类。

  1、(出示背景图)今天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是怎么来的?(出示兔子)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小兔小兔跳过来。还有什么朋友也是跳过来的?同样用儿歌总结。跳过来的朋友我们叫他跳跳的朋友。

  2、听小动物的叫声,猜猜谁来了?(小鸭)小鸭是怎么来的?儿歌总结,老师说前半句引导孩子说后半句。(。教案来自:教。案网)来来来,来来来,小鸭小鸭怎么来?走来的朋友我们叫他们走走的朋友,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走走的朋友?每个小动物都用儿歌总结走路的特征,师幼共同完成儿歌。

  3、用猜谜语的方式来猜猜什么动物来了?(小蜜蜂)小蜜蜂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自己用儿歌总结,来来来,来来来,什么动物怎么来?来来来,来来来,小蜜蜂小蜜蜂飞过来。飞过来的动物我们叫他们飞飞的动物,还有什么动物是飞来的'呢?

  4、老师用儿歌完整总结 来来来,来来来,跳跳的朋友跳过来。 来来来,来来来,走走的朋友走过来。 来来来,来来来,飞飞的朋友飞过来。

  (二)躲雨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小动物不同的走路特征帮助他们躲在不同的伞下。

  1、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突然轰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

  2、幼儿帮助小动物躲雨。

  (三)情景游戏:伞儿伞儿撑起来。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跳进来。伞儿请什么朋友进来?

  2)撑伞的小朋友说的话不能重复。

  2、做游戏:

  1)老师和两个小朋友分别撑三把伞,进行游戏。

  2)三个小朋友自己撑伞,进行游戏。

  (四)延伸

  其实除了刚才小朋友说到的这些朋友,还有很多的朋友。如:爬爬的、跑跑的等,请小朋友回去后大家再来做游戏。

  活动反思:

  1、目前在新理念下,教师的困惑是,老师怎么教,孩子怎么学?,这个活动将旧的教材赋予了新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思考。

  2、教学目标定位一致,都是针对孩子,而且确切,符合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发展水平。

  3、创设了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有一定层次的、可供幼儿实践操作的材料。

  4、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了各种教育因素,教学的方法、手段、形式比较恰当、多样,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较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儿情绪愉快,主动参与,且习惯较良好。

  6、教师的随即性有所欠缺,当孩子在某处说不出时,可继续启发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说。

  7、教具的使用可直接用长毛绒的玩具。

  8、三把伞出现时,可先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让他们随便走,哪怕跳错,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孩子自己检验,纠正,然后逐渐增强难度。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乐意尝试用垫子玩各种游戏。

  2、能肢体协调地做动作。

  活动准备:

  布垫若干;《去郊游》等所需音乐;拱形门;兔妈妈、兔宝宝胸饰;绿地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孩子们,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好美啊!兔妈妈想带你们一起去郊游,你们愿意吗?现在咱们出发吧!(激发宝宝活动热情)

  2、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郊游中发现布垫)兔妈妈引导宝宝观察布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兔妈妈提问:你们猜猜这些布垫可以怎样玩呢?还可以怎样玩呢?

  3. 宝宝自由玩布垫,兔妈妈适时指导;兔妈妈鼓励宝宝们的玩法。(提示宝宝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4.兔妈妈小结:“孩子们,快点来兔妈妈身边集合吧!”刚才,宝宝们玩得真开心,玩出了很多种花样。有的将布垫当雨伞;有的将布垫当草地;还有的'将布垫当小船,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儿吧!

  5、听到雷声,设置游戏情境,“钻过山洞――跳过草地――划船过小河”,带宝宝回家。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呶,孩子们,雨停了,我们一起“开车”到外面去欣赏雨后的美景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糖果小屋12-06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祖孙乐》10-09

(经典)小班教案03-01

(精选)小班教案09-08

小班教案【经典】10-27

小班的教案11-12

小班的教案07-15

小班教案(精选)01-08

小班教案(经典)01-27

小班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