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字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古象形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建立图、古象形字,汉字之间的联系,帮助识记汉字。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趣。
1.导入
一位考古学家在一座山洞里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上
面刻着许多很久以前的文字。(出示课件)
2.学生观察,引导探究
(1)(出示两个容易辩认的古象形字)设问:你们能帮老师认一认吗?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2)(出示相对应的图)呀,真的很像呀,看得出古时候的人就是看着东西的形状来造出字的,我们把这些字就叫做象形字。
(3)师:过了许多年以后,这些象形字就变成了现在的文字。(出示投影:羊
目)
问:你能再猜猜看,这两个字应该摆放在哪个象形字下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
3.认读生字“羊
目”
(1)(出示字卡)学生拼读,识记。
(2)了解“目”指的就是眼睛。
二、师生互动,游戏识字
师:你们可真聪明,会根据图,认出古时候的象形字,还认出我们要学的汉字。现在咱们轻松轻松,一起云游乐场玩玩。进游乐场要凭票入场。
1、游戏一:兑换门票
游戏规则:用带有图和古象形字的票兑换带有汉字的门票,
兑换正确,才可进入,换错自己可想办法解决再次兑换。
方法:(1)教师每个同学发一张带图门票。
(2)教师分别出示其余10个汉字做成的汉字门票,各人用相应的图门票来换,小组可派代表。
(3)换对门票后,左右手同时出示门票,让大家确认,并读出汉字。
(4)学生认读生字
2.游戏二:走迷宫
游戏规则:听说,有一棵神奇的树上结着娃娃果,一些果子丢失在迷宫里。请帮助找回,走出迷宫,读出果子上的字,挂回树上。
方法:(1)出示迷宫图。各组研究路线。
(2)派代表演示走法,并将沿途捡到的果子贴回树上,正确读出汉字。出现错误同组纠正。
(3)演示不同走法,并继续拴果子,巾果子、读生字。
(4)全班同学,认读树上的'汉字。
3.游戏
三:贴字卡
游戏规则:根据情境图上内容,贴上相应的字卡。
(1)指名给图贴字。
(2)领读生字。
4.游戏四:转动转盘,指针停留在几,就由该生认读该数字相应的词卡,读对有奖。最后全班认读。
三、小结
今天我们过得可真快乐,不但做了游戏
而且认了这么多有趣的字,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想想以前学过的字或者你见过的别的字当中哪些也是象形字。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了解短文含义。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冖”和“竹”这2个部首。
3、学会把字的形和义结合起来认识生字,记忆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马、虫、鸟、鱼、足、手”等字的象形字,让学生猜猜它们各表示什么字。
2、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学习短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为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分角色读短文,互相正音。
4、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5、师指导读好短文,要求爷爷的语气要读得亲切,元元的语气要读得天真、可爱。
6、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在短文中把生字画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检查读音,互相正音。
3、师出示生字卡片,开为车认读。
4、自由选择生字组词、造句。
5、指导书写。
6、巩固练习。
三、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
识字教案 篇3
看图识字
活动目标:
①能够认识“哥”、“弟”、“姐”、“妹”、“爸”、“妈”这几个字。
②能够根据图片内容大胆的猜测生字,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③学会倾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以及教师和小朋友们的约定。
活动重点:能够快速认读需要掌握的几个生字
活动难点:能够准确、自信的认读生字,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生字卡片,配套图片,故事《做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呀,丽丽去姨娘家做客,妈妈告诉丽丽姨娘家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还有弟弟,于是丽丽到了家里就开始数起来啦!并一个个找出来,现在小朋友和丽丽一起来找找姨娘家的'六口人吧!
(通过故事导入到人物形象,图片展示,识别人物,幼儿可以很快的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当中)
二、对号入座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图片呢,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让我们来看看哪张字卡是“爸爸”的“爸”字,哪张是“妈”字……,我们可不能给他们找错了名字哦,不然爸爸妈妈都分不清可是会被比人笑话的呢!
(接下来的生字认读则是教师讲解为主,反复练习,帮助幼儿记忆)
三、认字比赛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认字比赛”的小游戏,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最厉害,第一个认出来的老师给他们组奖励一朵小红花,奖励最多的获胜!
(比赛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本环节通过比赛的方式检测学习成效,也进一步加强记忆)
识字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课前准备
师生各自准备本课的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读本组教材的导语
1.学生借助拼音读教材的导语,并思考:好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品质?(爱劳动、爱集体、诚实)
2.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好孩子,那么你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具有哪些好品质呢?能说给大家听吗?(说自己的长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
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2.再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在小组内汇报朗读,互评。
(2)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给予指正或者同学间进行互评。
(3)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4)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4.课件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让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同班同学。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成绩也不骄傲,老师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庭作业没做完就骗老师说忘带了,小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问:
你喜欢和谁做朋友呢?为什么?
5.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如“诚实、招”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2)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几个是最难记的,动动脑筋,有好方法记住吗?
(3)读词:虚假、骄阳、傲气、淡绿、诚心、果实、赢了、称赞、招手
(4)用游戏方法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四、课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对子让学生认读。
2.鼓励学生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迷宫,迷宫中有许多生字,只要学生读对了读音就可以顺利地走出迷宫了。
2.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生字掌握得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课文?(生读文)
二、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思考:通过读,你们发现课文有什么特点了吗?(每一句话上下行字数相同,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或词语)
2.这就是对子,也叫对联。对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韵脚要收得干脆,不要拖长。
3.教师拍手示范读,学生一起拍手读。
4.教师拍手示范读,学生一起拍手读。
(是──非;长──短;虚心──骄傲;诚实──虚伪)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写时要注意什么。
(本课要求书写的字有五个是左右结构的,都应该写得左窄右宽,但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些细微的差别:“短、对”二字,只是左边略窄于右边;而“冷、淡、情”三个字,左边明显地窄于右边。“热”字中间一点不能丢掉。)
2.教师示范书写,注音提示容易写错的笔顺和笔画。如:“淡”右上的“火”要捺变点;“情”字右下的“月”第一笔是竖,不是撇等。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对子,请把它写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收集一两条对子,读给同学听。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快──筷──加—加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重心靠边戴草帽(懂)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引导学生提出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5.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从课文中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要求会认的`字各组两个词。最好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
3.教师范读课文。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6.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对于本课中的平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等生字做重点强调)
7.采用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例如:“尊长辈”的“尊”可用组词“尊重、尊敬”的方法理解;“即改正”的“即”可由老师讲解;“承担”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干、做)。
8.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9.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如:
(1)“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2)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母:笔顺是母。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编辑短评:A、B案都注重朗读,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培养识字方法,符合集中识字学习的方式,还算扎实。
识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4、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
(二)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
1、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读出韵味。
3、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
(三)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
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
(四)实践活动。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
(五)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33识字4教学设计一,二上识字4,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识字10-01
识字的教案11-16
识字的教案12-05
识字教案06-23
《识字》大班教案01-13
《识字7》教案11-29
识字教学教案11-26
语文识字教案01-09
识字大班教案10-18
《识字4》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