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7-01 07:33:0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生长在乡下的孩子,随处可见乡土的五谷杂粮,野花野果,这些材料是孩子们的天然玩教具,是孩子们熟悉的教育资源,所以我设计了这堂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的做事态度。

  2、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重点

  幼儿自己设计鱼,自己选材粘贴。难点:粘贴鱼各部位的正确位置。

  活动准备

  1、挂图《海底世界》

  2、教具、课件、音乐;

  3、美术工具:水彩笔、固体胶、餐盘、卡纸、树叶、瓜籽

  活动过程

  导入

  入场音乐律动

  猜谜:不是船儿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深海浅水都能去,味道鲜美营养多。

  播放投影,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提问:刚才的画面里却看到了哪些鱼?它们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颜色的花纹?幼儿发言后,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有的长长的,有的扁扁的,有肚子鼓鼓的.,还有——————不过,它们的身上都有:眼、鳍、尾等。

  出示海洋图片

  看,我们教室里也有一个海底世界,可这里面只有一条鱼,它好孤单:没有朋友跟它玩,怎么办呀?你们帮他想个办法吧!

  我们一起给这条鱼找更多的朋友吧!

  师讲解制作过程,幼儿观察其形状及制作材料

  ①动脑筋想好要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并用笔画出它的形状;②涂上胶水,(在画的部分)粘上双面胶,撕下表面的部分;③沾上瓜籽,注意要摁一下,让它沾牢;④添上小眼睛,画出鱼的轮廓;⑤让它放在旁边晾一晾,让胶水干。

  (2)出示餐盘鱼,让幼儿说出它的材料后,师简单的介绍其制作过程:①盘子扣过来,粘鱼鳞,②粘鱼鳍,③粘鱼尾,④添鱼眼。

  (3)出示树叶贴鱼,可以选树叶做鱼垢身体:①选材料,哪些树叶做鱼身,哪些树叶做鱼尾,②涂上固体胶,粘上去,③画鱼眼。

  让幼儿自选材料动手做鱼,师巡视指导。

  瓜籽和树叶粘的鱼,我们请老师帮忙把四周多余的纸剪掉后,把自己制作好的鱼贴到海底世界吧!

  评: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幼儿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得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真漂亮,我也想变成一条鱼儿了,让我们变成鱼儿游到海底世界吧!

  教学反思

  采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尽情的玩乐中,孩子们感受和体念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性情,给予幼儿有灵性的生活。引领幼儿智慧的成长,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价值。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过去的日子

  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怀旧模式的照片美术作品,学生自己的生活照。

  一、同忆、导入(初步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课堂导入活动可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1.出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教师: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你的最深感受。

  3.学生同忆并谈感受。展示课题课件:展示艺术节照片若干。

  二、交流与思考(引入到对美术创作的表现方式的'学习)

  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照片,即-一张在记忆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的照片拿出来,相互欣赏交流。

  2.请两位同学上二讲台将自己的照片展示并讲解,为后面的作品创作内容作铺垫。

  3.小结:这些都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回忆和感受。摄影一方面可以拍摄出图画式的照片,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它也是美术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

  4.什么是美术创作?美术创作一般指美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选用特定的艺术媒介如颜料、笔、调色盘、画纸等制作表现出美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

  5。摄影虽然能拍摄出美的艺术作品.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们的创作构思,如绘厕、雕塑等。

  6.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

  三、作业:构思、创作(根据自己所带来的照片或同忆为内容,设计主题,进行表现)。

  提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有过欢乐和苦恼,都有过许多值得回昧的记忆。你是否可以尝试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过去的日子?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对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产生一定的认识。

  (2)技能领域: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叙说,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笔墨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月,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能和技巧。

  (3)情感领域:通过欣赏,盛受风景画(西方一般称为风景画,中国传统的风景画一般为山水画,与西方表现手段、意境和观察方法、构思不同)表现的艺术美,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名画家的风景画作,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

  (4)创新领域:通过观察、欣赏井进一步感悟,让学生在理解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风景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界,体悟画家作品中对光、色、树木的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映,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自然景点,多媒体课件,教学常规用具,将学生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

  学生:从网上或书籍上查阅有关大师的资料,初步欣赏他们的作品。自己选择各种美术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活动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自然界的景色。现在请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然界中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些自然界中的景物,它们跟你有关系吗?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对它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感受?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表述。大胆发言。

  请小组选派代表将自己带来的关于自然的图片资料送到讲台前进行展示,介绍一下图片的内容、来源、精彩之处和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美的享受。

  ●发展活动

  a·欣贯书中第6、7页画家的作品,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景,从绘画构成、表现手法、色彩感觉、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观察、理解和讨论。b·画家所表达的自然界的景色有的是安详的,有的是热闹的,每个人内心世界不一样,观看的角度和理解的内容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结合画面内容和画面表达的形式和效果等,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理解画家的心情。

  c·结合自己的课前收集和课外阅读,说一说自己理解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d·讨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说说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巧。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e·思考:自然风景画的表达和中国传统的什么绘画有点关系?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

  f·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表现画面?

  ●拓展活动

  a·透过窗户看外面,自然界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b·用手做成方形的取景框,决定一下取景的范围,看看取景框里的世界。c·选择自己喜欢的取景范围,或是凭借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理解,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的景象。

  d·通过观察、体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丰富学生的表现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与季节的关系并大胆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材料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可以任意组合,相互交流自己的表现方法。

  ●延伸活动

  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与大自然合个影吧!试试看,把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们添到自然界的画面里,我们将会多么幸福!现在就动手吧,把我们画迸美景中去。

  ●评价活动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活动积极性的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语言表述、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总结活动

  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简单总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欣赏、观察树木。分成小组,有重点地研究树木的形状、颜色、生长规律和给人的感觉。

  ●各组选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描述,如整体形状像什么,局部形状像什么,仰起头来向上看,一簇簇茂密的树叶铺天盖地而来,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走向前去,用手摸一摸粗粗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感觉¨

  ●回教室。欣赏书上作品。看一看,想一想,感受一下,自己的观感和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几·高画面的颜色和笔触,庚斯博罗的层层秋意,张振华的静谣,都能感受得到吗?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吗?

  ●详细研究一下达·芬奇画的树木,理解一下从根到主干、分枝、树叶的表现方法。一般来说,越往上的枝越细,根和主干要画得重一些,粗一些。研究一下枝干之间,树叶之间是怎么街接的。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达看到和感受到的树木。同组的同学可以合作一张大的画,注意技法、形状的个性表现。

  ●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印画的技能,尝试自己装饰一条漂亮的花围裙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裙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花围裙若干。图画纸(画有花围裙的轮廓)、玉米芯、水彩。

  2、宝宝衣每人一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花围裙 ,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宝宝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花围裙是什么时候穿的'?

  二、观察欣赏花围裙上的花纹,感知裙子上美丽的图案。

  师:这些花围裙它们漂亮吗?哪里漂亮?

  三、教师出示图画纸,启发幼儿用水彩印画的方式,装饰小裙子。

  1、这是什么?这是一条什么颜色的裙子?怎样使它变成一条花裙子呢?老师请你们当设计师,把它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示范用花围裙印画的难点。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水彩与玉米芯,我们用花围裙蘸水彩给花围裙印画,每次积木上蘸的颜料不能太多,印好一种颜料后,换另一种颜料时,要用另一个积木。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颜色作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任务。

  四、举办《花围裙时装展》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这是我的 ” 花围裙,产生自豪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色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装饰特色彩进行简单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然界中的老虎和布老虎主体颜色有什么区别?布老虎的.色彩有哪些特点?醒目、夸张、美观,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课件)

  二、讲新课

  (一)装饰色彩的特点

  观察作品的色彩有哪些特点?

  作品的色彩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色彩特点:鲜艳、饱满。视觉感受:活泼、愉悦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它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强调对比,充满想象力和浓郁的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

  (一)色相对比

  (二)明度对比

  (三)纯度对比

  (四)冷暖对比

  (二)装饰色彩的运用

  初唐时期莲花飞天藻井,颇有隋代之遗风,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以深、浅红为主,配以白、赭石、石青、黄、色彩热烈、变化丰富、华丽高雅。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为什么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

  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在色相环的位置?颜色有什么变化?

  (三)讨论探究

  现代中国画《弦响》的装饰色彩构成。

  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装饰

  三、试一试:用敦煌藻井色彩装饰花瓶

  四、作业:创作一幅装饰画装点你的房间

  1、运用装饰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2、使用本课花卉模板或者老师提供的素材模板,任选一组敦煌藻井色彩做色彩设计练习。

  课堂小结:展示作品:

美术教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儿童的面部特征,包括脸形,五官的特征。特别是在不同表情时的面部肌肉的外形变化,重点是了解各种表情时眉毛、眼部和嘴巴的'变化。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儿童面部表情变化的一般规律,熟悉几种变化要点。

  2、 力图用整体地观察方法,用简洁的线条概括人物的表情。

  3、 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2、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自己照镜子观察----------同桌对视-----------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加深感知。

  3、 提出作业要求:要求临摹,画面构图安排得当;用线简洁果断,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作画顺序得当:脸形--------发式---------五官,教师作过程性的示范。

  4、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5、 师生评价,总结。

  课后反思:其一、发现不少一部分学生作画的态度不够认真,没有按照要求去画,存在着乱画的现象,我想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一情况加强引导,先不必过于的指责。其二、构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许类似这样的作业画得太少。其三、很多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效率很差。交好完成作业的数量不多。(五年级的美术课大多存在这样现象)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经典)美术教案10-14

美术教案12-16

美术教案[精选]11-01

(经典)美术教案01-30

[精选]美术教案03-11

[经典]美术教案12-11

(精选)美术教案01-25

美术的教案11-10

美术教案【经典】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