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活泼快乐,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发展。我选择《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曲,有两个目的'。
活动准备
1、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
2、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的图案及实物。
3、音乐磁带。
活动目的
1、 启发幼儿能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初步仿编歌曲。学习弱起节奏。
2、初步认识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
目的之一:幼儿本身就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怀着好奇,但平时他们没有机会能亲自摸一摸,亲眼看一看,更不用说演奏各种乐器了,而《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把各种乐器和可爱的小动物联系在一起,更使孩子们感兴趣。
目的之二:这首歌词简单易懂,特别是丰富的象声词,诙谐形象,孩子们特别容易接受,愿意接受。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思考着如何使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有"想一想","试一试"的欲望。在第一部分,我马上以有趣的声音和动物形象吸引住幼儿,让他们和我一起参与"演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模仿,为的是让幼儿继续熟悉曲调,为后面的编唱打下基础。第三部分请个别能力强的,胆大的幼儿上来尝试,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示范,使他们寻找到规律进入编唱的状态。第四部分在愉快的情绪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编唱,表演,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幼儿,用形象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乐器。
2、节奏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大书
2:中班看过《贪吃的小熊》读本
3:小猫头饰,妈妈头巾,宝宝帽子,一块大布
4:卷轴
活动过程:
1.封面阅读
出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请幼儿猜测图书内容。
师:看了封面,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什么故事?
师:这本书的书名是“贪吃的小猫”,猜猜会发生什么事?
2.大书猜图
教师遮盖书中文字部分,只留下插图,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
师:P1:贪吃的小猫在干什么?这是宝宝,这是他的——妈妈看见了吗?
P2:贪吃的小猫又在做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小猫动作)
它看到袋子里的东西后心里会想什么?
P3:小猫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它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妈妈看见了吗?小宝宝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P4:贪吃的小猫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和动作是什么样的?谁来学学看。
P5:第五页说的是什么?宝宝怎么啦?贪吃的小猫呢?
P6:贪吃的小猫又来了,它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这只小猫真是让人越来越受不了了,妈妈和宝宝买的东西都让它吃了,他们会想个什么办法来治治它?
有没有什么东西让它见了就不想吃了?
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它吃不到?
P7:我们看看妈妈是用了什么方法帮它改掉这个坏毛病?
P8:小猫在干什么?妈妈为什么笑了?
P9:这是什么?小猫吃了这个东西会怎么样?
P10:小猫怎么啦?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要跑了?小猫喜欢吃这个东西吗?谁来学学小猫的样子?
3.大书文字阅读
教师指读文字,幼儿倾听。
幼儿复述故事,教师呈现图片。
4.故事表演
幼儿与老师商量,分配角色,准备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偶然的机会看了《三只小猪》配乐动画片,感受颇深。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笨拙可爱的人物形象及与故事情节发展紧紧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令人捧腹。极富音乐语言的乐曲让我在脑海里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目标】
1.通过韵律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三只小猪》
1.老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捕捉幼儿在听音乐中的情绪表现,试问幼儿感受到的情绪。
2.老师:你听到了小猪在干什么?
三、观看情境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1.老师:小朋友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小猪是怎么盖房子的?你看到的小猪们发生了什么事?先是怎么样的,后来是怎么样的?
3.和幼儿一起讲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师:我们表演的小猪盖房子和平时的盖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是和着音乐来盖的。)
四、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1.请幼儿创编盖稻草房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并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轻巧。
2.引导幼儿创编盖木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盖砖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幼儿可用双手画圆的动作跟着节奏表现和泥的.情景,当听到中间小猪的叫声时,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痒痒、休息的动作,也可让小猪们模仿抬水的动作,抬着和好的泥运到工地上准备盖房子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走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当听到结束时小猪的叫声时,小朋友们可以重复做擦汗、蹭痒痒的动作,还可以将砖头摆好,做出边用抹灰板抹灰边放上砖头的动作,在音乐中充分体会盖房子的乐趣。
五、表演游戏
请幼儿戴上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
1.请小朋友们先做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盖稻草房子)。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小朋友们跑到猪二哥的木棍房子里(圆形场地)。
2.再请小朋友们当猪二哥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盖的时候动作上有些变化。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又推倒了,小猪们跑到猪小弟盖的砖头房子里(方形场地)。
3.师:猪大哥怕麻烦,不想用力气,所以盖了稻草房,结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猪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坚实的材料,他盖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我们现在要学猪小弟盖砖房子了,找砖头要用很大的力气,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怕不怕辛苦啊?怎么盖砖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砖头和砖头要紧紧地相连,小猪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非常有力,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推倒了。)
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
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活动延伸】
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幼儿做自由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正是这诗意的别称,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希望通过《我的家乡民族多》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动,初步了解白族服饰的特点。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电影《五朵金花》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请幼儿观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钟的视频: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过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个节日叫什么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干些什么?
看视频。
请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这个三月街是我们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三月街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拿一些东西去买卖,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赛马。"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说的就是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饰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看刚才视频里的那些人穿着的衣服?
那是我们白族的服装,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现在我请小朋友拿己的书,看看我们现在的白族服装。
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教师: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
现在我们来看看头饰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一说,这个头饰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个头饰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山茶花,杜鹃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花,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逛了三月街,再让我们走进白族人家,尝尝他们的三道茶好吗?走吧!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名称:
数字真有趣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数字带来的方便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探索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做个数字手指操好吗?
“一个指头按门铃,两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扣钮扣,四个指头拎兜兜,五个指头握拳头,张开手指拍拍手,大家都是好朋友。”
二、嘀嘀嘀,小朋友们快看,我给你们带来什么了?猜对了,这是一辆小汽车,这可是一辆神奇的小汽车,谁能告诉我,在神奇小汽车身上你都发现什么了?(数字)你都发现哪些数字了?你能到前面来用手指描一描吗?
三、你们可真聪明!在小汽车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数字,那谁能告诉我,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数字?(汽车牌、门牌号、书页、票等)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1、小朋友们快看,数字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展示带有数字标记的物品。比如(这是什么?电话、上面有数字,也就是电话号码,你想找谁说话就能准确的找到她;还有台历、有了台历上的`日期我们知道什么了?节日星期几生日顺便考考小朋友们,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那一天有几个小时?那有了尺子上的刻度,量东西的时候就知道到底有多长、遥控器想看少儿频道就能准确找到它对不对,不过看电视的时间可不要太长,不然对眼睛可不好)那么,除了这些物品上面的数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以外,你还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谁能你还知道哪些?
2、我突然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时怎样的呢?
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没有数字人们的生活就会很混乱,无规律了。所以,小朋友要认真学习数字,让数字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你们说好不好?
四、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我想送给你们一些礼物,但是这些礼物,就藏在这张卡片里,请你将卡片上的数字按照小到大地顺序连一连,如果连对了,你就会得到我送给你的礼物了,你们说好吗?
五、小绵羊最近开了一个水果店,这不它正忙着运水果呢,可是上了这么多的水果,它都搬不动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忙呀?那我们来比比赛看看谁先帮小绵羊最先送回水果: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每人一个水果从小绵羊的起点出发,转动纸陀螺,陀螺倒向数字几,你就前进几个格,当遇到加几时,就前进数字几,同时一定要说出,()()=()------当遇到减几时,就向后退几步,最后比一比,谁能最先走到最后,谁就是冠军。
六、刚才我们在连线的过程中复习了正面数数的顺序,同时在玩纸陀螺时,又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你们玩的高不高兴?其实,有关数字的秘密还有很多呢?比如这两个数字谁大谁小?你们知道吗?那到底谁大呢?我先不告诉你,等你们今后不断的学习努力,自己去发现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开数字所有的秘密的。
大班教案 篇6
一、接待活动(9:00—9:30)
(1)师迎接接待,给每个宝宝贴上写有其小名的水果胸饰。
(2)师熟悉宝宝、家长和宝宝、家长熟悉老师。
(3)家长带领宝宝分散区域游戏并熟悉环境。
二、语言活动(9:30—9:45)
活动内容:《××宝宝,你好!》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名字,学习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
2、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不怕陌生。
活动准备:
1、小熊娃娃一个。苹果贴纸若干。音乐一段“达尔克洛兹”
2、上课之前,让家长了解上课的注意事项:不要随意站起或大声和旁边家长交谈,
活动过程:
1、宝宝们,你们好!我是朱老师,你是谁呢?
2、(出示小熊娃娃),这是一个小熊娃娃,小娃娃和老师都想认识你们呢,以唱歌的形式一个个问:“你叫什么名字”?(宝宝不愿意说的话可以由家长来回答)
3、请个别愿意介绍自己的宝宝,大胆的宝宝,先上来介绍,然后上来和小娃娃握握手,老师以小娃娃的口吻对介绍的'宝宝说:××宝宝,你好!
4、依次请其他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
5、家长和宝宝一起跟着音乐进行“圆圈活动”(结束)
家长指导要点: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宝宝克服害羞心理,不怕陌生;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以后多鼓励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进行自我介绍等。
三、区域活动(9:45—10:0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团结友爱。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四、手工活动(10:00—10:15)
活动内容:妈妈的手链
活动目标:
1、在粘贴手链的过程中感知红和绿的颜色,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
2、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尝试关心妈妈。
活动准备:
1、范例手链两条,一条全部红色,一条红绿间隔
2、红绿爱心两盘
3、贴好双面胶的丝带人一根
活动过程:
1、宝宝夸妈妈
(1)宝宝们,你最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啊?
(2)说一说妈妈平常最爱对你说得话
讲一讲妈妈平常都做些什么。
(3)你最想和妈妈说句什么话?
2、做手链
通过小手拍拍,引导宝宝观看老师的手链,引出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给妈妈做个礼物。
(1)看看老师的手链是什么颜色的?这里还有一条,有什么不一样啊?
(2)今天我们也来给妈妈做一条美丽的手链,可周老师有个要求的哦,要用一个红的一个绿的来贴。先把丝带上的双面胶撕下来,在选一个红色的贴上,然后选一个绿色的贴上,一个红、一个绿,贴好后给妈妈带上。
(3)妈妈要帮助宝宝指认哪个大,哪个小,让宝宝贴的过程中感知红和绿。
3、宝宝操作活动
(1)在妈妈的指导下完成手链
(2)完成的宝宝要把多余的爱心收拾好,红的放在一起,绿的放在一起。
家长指导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提问孩子,这是什么颜色,这个呢?特别是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颜色更是五彩斑斓,爸爸妈妈要做个有心人。
五、区域活动(10:15—10:3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团结友爱。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六、整理离园活动(10:30——)
温馨提示:
1、心理准备:今天回去后,不要给宝宝任何压力,要注意正面鼓励、积极的态度评价宝宝的表现。以及下次活动前同样不要施加任何要求,鼓励宝宝大胆互动,快乐的游戏。
2、物质准备:妈妈不穿高跟、尖跟鞋,以免地垫变形;家长和宝宝都应穿一些方便运动的着装;给宝宝带一个干净的水杯等。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运用图象表征的手段表达对风的认识。
活动准备:
彩笔、纸(大小不同);事先了解幼儿对风的认识程度。
活动过程:
1.风在哪里。
——带领幼儿摸摸、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画风。
——欣赏诗歌《风来过了》,知道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画风。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幼儿分组画风。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1.讨论:现在是什么季节?吹的什么风?还有哪些风和春风不同。(引导从服装、植物的变化、人们的感受等说出夏风、秋风、冬风)。自己喜欢什么风?为什么?
2.幼儿绘画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风进行绘画。
-能表现出风吹来后事物发生的变化。
-愿意讲述自己喜欢的风。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体验风对不同物体的影响。
2.结合生活经验表现有风天气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1.羽毛、树叶、纸、石头、磁块、小木棒、金属勺、记录纸、笔。
2.扇子、吹风机、电风扇等。
活动过程:
1.哪些物体会移动?
——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让我们在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出现。
——提供给每组一份操作材料,请幼儿猜朝它们吹气时它们是否会移动。
——引导幼儿向不同的物体吹风,一次只能一个孩子吹。
2.表演“风来了”时的情景。
——启发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想风一样地行动。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表现人们在大风中艰难行走的样子。
活动三
活动名称:制作风标
活动目标:观察不同材料的物品在风中飘动的状态。 借助风标测定风向和风力大小。
活动准备:
风标范例、布条、绉纸条、铅画纸条若干幼儿人手一只小纸盒、一根小木棒、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出示风标制作范例,幼儿了解制作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风标是用什么制作的。
-请幼儿用硬纸朝一个方向扇,观察风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变化方向挥动硬纸,观察风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风标就像一个信使,能告诉我们风来了,是从那个方向吹来的。
――引导幼儿讨论风标中最关键的是什么部位。
――请幼儿选用桌上的材料,并用合适的方法固定在纸盒上。
――请一幼儿将小木棒与盒身内部相连,教师适当帮助。
――手持自制的风标,自然走动,感受风的方向及风力大小。
-手持风标跑动,比较风力大小的变化。
-鼓励幼儿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活动四
活动名称:风娃娃的心愿
活动目标:
1.知道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
2.体验“心愿”的含义。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风是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活动过程:
1.风娃娃想做好事。
——倾听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欢你了”。
——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些什么?
——大家为什么都感谢它?
——讨论:风娃娃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好事呢?
——请幼儿为风娃娃出出点子,怎样做才能实现他想为朋友做好事的愿望?
2.风娃娃做好事。
——继续倾听故事至最后。
——小朋友为什么西画风娃娃?
——完整倾听故事。
——你喜欢风娃娃帮你做什么事?
1.关注天气预报,感受、了解风级,初步了解风与我们的关系。
2.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分辨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1. 录下天气预报的声音和画面,引导幼儿发现有关风的信息。
2. 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根据天气预报感受不同的风级。
3. 提供风级图。
活动过程:
-观察天气记录表中有关风级的记录,说说前几天的天气记录中是几级风?
-风级说明了什么?
-观察风级图。
-一级二级风,能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什么?(同上到五级六级风。)
-讨论:怎样在天气记录中记录风级?
-设计风级标志,(重点能在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1. 刮风时怎样保护自己。
2. 熟悉歌曲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3. 在感受风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歌曲。
活动过程:
1. 感受风。
——幼儿到户外感受风。
——提问:你感受到风是怎样的?
2. 学习歌曲。
——熟悉歌曲旋律,知道歌曲名称。
——学习演唱歌曲。
3. 大胆表现歌曲。
本主题以“小水滴旅行”为开端,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小水滴结伴,与祥和温暖的太阳交谈,与神秘莫测的雾捉迷藏,与变化多端的云彩舞蹈,与来去无踪的风儿赛跑,赋予直观的自然现象以生命。我们带着幼儿一起去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我们在为幼儿提供体验和想像空间的同时,还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从而让幼儿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主题活动,幼儿知道了“天上怎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幼儿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自然的美妙。
大班教案 篇8
大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叶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正确的节奏歌唱,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会跳舞的叶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如下:
1 2 3
双手放下 双手平举 双手高举
二、欣赏法
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C——F
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 秋天 到 , 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
X X X │ X ─ X │ X ─ X │ X ─ 0││
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
X ─ X │ X ─ X│ X X X │ X ─ 0││
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
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活动评价:
1、会唱歌曲。
2、能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延伸:
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拾落叶。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蕴含着树木自然生长等的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究、思索、尝试的一个活动。
《会跳舞的叶子》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很多树叶,可以认识他们的外形及颜色,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大班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果园里结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水果,和黄色、绿色相间的树叶一起在阳光下摇曳,农民伯伯们乐呵呵地带着工具来到果园采摘果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创作素材,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在《秋天的果园》这个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充分感受秋天果园的美,感受采摘果实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并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发展他们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劳动的美好情操。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幼儿感受周围事物和环境中的美,让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为建立健全的人格的人格打好基础。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绘画形式上,我尝试让孩子们分工合作,分享共同创造美、表现美的快乐。
二、活动方案
㈠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伴分工合作表现出秋天果园里繁忙的景象,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丰收的喜悦。
2、表现秋天果园的色彩美,尝试绘画侧面的人物。
㈡活动准备:
色彩美和劳动景象有针对性的范画PPT、大卡纸4张、记号笔、油画棒、电脑、边框装饰篱笆的展板。
㈢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回忆。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秋天的果园可热闹了,你们知道秋天的果园里会有什么吗?
2、欣赏范画PPT感受果园里的`色彩美、人们劳动的繁忙。
⑴观察发现色彩美(五颜六色、相似色、对比色)
师:这幅画没吗?为什么觉得美?
师:有什么果树?什么颜色?颜色与颜色是什么关系?
⑵观察发现人物的姿态,并学一学。
观察发现正面人物的特征,重点引导观察面部表情、四肢,感受丰收的喜悦。
观察发现侧面人物的头部、四肢和身体是什么样的,和正面的有什么不同。
师:你觉得可以先画什么部位?然后呢?
教师示范绘画,先画。
个别幼儿尝试绘画,教师根据幼儿绘画情况讲解。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⑴提醒幼儿作画前合理分工,相互协商。
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的人物动态。
⑶启发幼儿添画背景,大胆用色。
4、展示、欣赏作品,体验合作绘画的成就感。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展板上。
师:哪个果园最漂亮?为什么?他们用到了哪些颜色,他们是什么关系?
师:这么美的果园你们是怎么分工合作的?谁画的果树、谁画的农民伯伯?
师:你如何绘画侧面的农民伯伯的?
5、结束
师:秋天的果园美吗?农民伯伯的笑容美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事物,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就能发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10-08
大班教案08-31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教案(经典)03-30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精选】11-07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教案(精选)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