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

时间:2024-11-26 07:34: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1

  教材分析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原系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作者周大风曾经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过,他以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的越剧音调为创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含四个乐句,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从“插秧插得喜洋洋”起是第二部分,前8小节描绘了茶农灵巧勤快的采茶动作,随后

  音调上扬,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江南风景

  与生交流:“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的风景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就是我国江南一带的风景。从这段录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江南的水特别多,因此,江南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被称为“水乡”,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2、师生问好交流

  二、欣赏《采茶舞曲》

  1、导入:

  ①聆听越剧

  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江南水乡的。风景,你觉得那里的风景怎么样啊?(美)江南水乡不仅风景美,那里的音乐也非常地美。那今天啊,田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

  了一段江南地区的戏曲,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播放〈十八相送〉)

  ②简介越剧师:“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段戏曲是什么剧种啊?对,我们所听到的那段戏曲是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的—越剧。那你觉得这段越剧给你的感受怎样的?(生自由说)

  越剧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

  ③聆听分辨

  师:“好多地方的民歌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下面我就要考考同学们,请听下面两首歌曲,你能分辨出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吗?

  a讨论

  师:“你觉得是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采茶舞曲)同学们都觉得是吗?恩,同学们的分辨能力很强啊!那你为什么觉得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呢?(引导学生分析出《采茶舞曲》给我们的感觉和越剧一样,都是那么的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所以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b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具有越剧风格的〈采茶舞曲〉。

  2、二次聆听

  ①感www.受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情景画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从歌曲中你仿佛都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②说说看到的画面,并学做采茶动作,了解简单的茶文化以及歌曲表现的内容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茶农采茶的劳动场景。那同学们,你能模仿一下茶农采茶的动作吗?谁能来做一下?我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时,要把动作美观一些,夸张一些,请同学们来看田老师来做一下(师做:手心朝上,大拇指和中指采,翻一下手腕表示把采下的茶放到竹筐里)你能跟我一起做吗?(师带着生做上下左右采),同学们的采的可真认真啊!快把你采的茶叶放下吧。刚才我们一起模仿了茶农采茶的动作,茶农采下茶,经过加工、制作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喝的茶了。说到茶,我国可是茶的故乡。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2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展示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师生音乐再见!

  课后反思:

  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歌曲表现少先队员热爱采茶的感情,学生唱的还好,就是前面的五度的跳跃,学生唱的不准。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以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加强音准方面、节奏的唱法的训练。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使用江南采茶文化来导入课题,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音乐文化。由于初来二校任教音乐课对学生素质不是很了解,为了更快的适应环境,我需要不断地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3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

  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师生音乐再见!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4

  教学时间:

  20xx年2月20日授课班级:

  四年五班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忆江南》。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电影《刘三姐》片段《采茶姐妹上茶山》视频,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电影刘三姐片段《采茶姐妹上茶山》,感受了采茶姐妹在采茶时是怎样的心情?生:高兴

  师:看来高兴的心情是有传染力的,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享受那里的茶香飘飘的氛围!播放《少先队员采茶歌》,图片江南画面师: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欢快活泼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边拍手边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师:歌曲中唱到了“红领巾”“茶山”“采茶”那么“红领巾”是我们脖子里系的红领巾吗?“红领巾”指的就是我们少先队员,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少先队员采茶歌”。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带领学生模仿采茶。

  4、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师生音乐再见!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2.能积极为歌曲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乐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能够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难点: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1.a小调音阶练习。2.节奏练习3.导语:

  “这一个单元我们都在学江南的音乐,你知道江南有什么特产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江南采茶。

  4、聆听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5、出示板书《少先队员采茶歌》,出示学习目标。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案:采山12-21

争做新时代少先队员教案01-02

《采薇》教学反思02-02

小学语文《诗经采薇》说课稿通用08-30

少先队员活动倡议书11-22

少先队员心得体会01-28

有关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05-18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15篇04-01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