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娲造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女娲造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情节,把握女娲这一形象及女娲的情感。
2、通过对《女娲造人》和《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内容的比较阅读,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复述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提要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默读完成对课文的感知。
2、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或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和质疑问难,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古今中外许多人的丰富想象,那么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1、请学生依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女娲是谁?
(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3)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4)女娲造人成功了吗?
(5)……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3分钟以内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并试着找出问题答案。
班级交流,明确答案:
(1)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2)女娲为了消解自己的孤独寂寞,使天地生气蓬勃起来就开始造人。
(3)她先是揉泥捏人,后来甩泥造人,最后是男女相配造人。
(4)人类世代繁衍,她造人成功了。
(5)……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2、请学生依据以上问题答案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完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任务。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并提出思考问题:
1、对照《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故事的文字,看看课文主要增添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
2、作者又删减了哪些内容?作者做这样的增删有什么好处呢?
设计意图:与《风俗通》故事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做了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体验联想与想象的力量。
(四)人物分析
1、从文中找出描写女娲造人前后情感的文字,看看她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神?
2、文章结尾写到“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试想女娲看到这样的'情形又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设计意图:发现作者眼中的女娲的形象,把握女娲这一人物形象及女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拓展延伸
女娲造人的故事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神奇想象。人类童年时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许多现象也做过类似的想象,如《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对江河东汇大海,日月星辰向西北汇集的解释;《夸父逐日》中对于桃林的神奇想象等。
1、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的原文和译文组织学生阅读。
2、组织学生从内容、创作手法等角度归纳总结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
小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最可贵的创造和探索精神,人类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从远古走到今天的,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未来也要考这种精神去书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精神的源泉是什么吗?那就是——想象力。让我们用想象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吧!
(六)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主题展开活动(根据小组喜好选择主题)。
1、“开在远古的绚丽之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形象。
2、“最初的梦想”——从中国神话看古代人们最质朴的诉求。
3、“众神之家”——西方神系梳理。
4、“来自鸿蒙的‘男神们’”——中西方神话中男神形象比较。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扩大学生对神话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神话大胆而新奇的想象的魅力的体会,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女娲造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的精彩与生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导语:据说,普罗米修斯被称为“人类的大恩人”,除了因为他偷取火种,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在我们中国的神活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天神则是女娲。今夫,我们就来学习女娲造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女娲造人。
3、认识人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经历,谈谈对女娲的认识。
4、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对课题质疑:是的。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广大,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她被称为人类的始母,因为传说中,人类就是她一手创造的。那么,看了“女娲造人”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学生自由根据课题质疑,教师适当加以梳理、板书。
⑴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⑵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
6、教师小结导读:让我们带上问题去阅读,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解疑,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独立阅读及合作交流。
⑴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⑶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解疑。
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解疑。
4、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⑴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⑵提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正确理解。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⑶针对质疑,逐题解疑,感知故事内容。
①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因为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人类,不够生气蓬勃。)
a、盘古开辟了天地,但在这天地里只有他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又在寂寞中死去。没有了盘古的世界,是太寂寞了,天地间空空荡荡,连时间也仿佛静止了。
b、她不愿忍耐这寂寞,也不愿这美好的天地没有活泼的生灵。
②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a、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创造一批最早的人类。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将他们放到地上。
b、她日夜不停地捏呀捏,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泥巴点子落到地上,立刻变成了人,布满了东西南北。
c、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人类就这样绵延下来。
⑷指名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地开辟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间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女娲同样感到孤独寂寞,她用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一触地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人个生物取名叫人。接着又造出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三、畅谈感受,体会写法
1、集体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引导品析文中重要细节。
⑴对女娲的认识——“神”性、“人”性
①女娲的“神”性(“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a、一天变化七十次;
b、揉黄泥造人;
c、挥洒泥浆造人
②女娲的“人”性(“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a、寂寞孤独;
b 、自豪欣慰;
c、忙碌疲倦
⑵对写法的体会——想象大胆奇特;刻画真实合理。
①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的生物的自我赞叹。
②文中通过对女娲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
③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2、结合交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相关段落或语句。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有了人类这种聪明而美丽的生物,大地变得生气蓬勃起来。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真是人类的好母亲啊!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或阅读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进一步认识女娲,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女娲曾教给人们婚姻。
如:女娲为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如:女娲冒险补天为人类消除灾难。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加以积累。
2、向家人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女娲造人教案 篇3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谈话:大家都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听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创造人类》这个神话故事为我们讲述了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用她的聪明智慧,不辞劳苦地用黄泥创造人类的美丽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 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 再读课文,标出段落的顺序号,并思考:
(1) 文中哪几段是讲女娲造人的事情的?
(2) 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3. 提出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 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义,并组词语。
2. 理解文中新词,用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四、再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
女娲来到人世间,见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唯独没有人类,产生了一个怎样的愿望?她是怎样一步步完成她的美好愿望的?
1. 用“——”勾出女娲造人的语句。
2. 分段学习,重点理解女娲造人的经过。
3. 在文中哪几段是写女娲造人的?她是怎样造人的?她的神通广大表现在哪些地方?
4.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女娲的善良和工作的艰辛?
(1)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五、朗读课文第二段,指导学生复述女娲造人的经过
六、全文,拓展训练
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全班交流。
女娲造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①通过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②通过默读、圈划、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③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在这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大家喜欢看神话吗?……那我们现在去浏览一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个动画片断[投影——中国古代神话]。你们能说出这些神话故事的名称吗?[投影——片1:盘古开天 片2:夸父追日 片3:钻木取火 片4: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能列举其他你们所看到过的有关女娲的神话名称吗?……。今天我们先重点观赏《女娲造人》[ 片 5:课题《女娲造人》 ]
二、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1、 教师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面有什么……一本古书——《太平御览》。翻开看看,卷七十八有《风俗通》的记载,一起读读看,大致意思是什么?……有没有译文?有!我们一起朗读译文。再看下面有什么?“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你们到《神话故事新编》里去看看。切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作者 袁珂”
2、 学生快速阅读,尽快给作者回应
3、 教师小结: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袁珂的神话作品,因为它有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袁珂听了一定会非常高兴。我们看他有什么反应。(单击)“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 ——作者 袁珂” 就让我们把生动的故事先复述给在座的老师们听听,好不好?
三、复述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1、看图回忆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做好复述的准备(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2、请一位学生复述课文
3、
学生评议。
4、教师补充:自我对照,课外改进后说给你们的朋友或父母听听。
四、进一步探究课文的魅力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体验
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再围绕“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并运用一些学习技能。
(1) 鲜明的人物形象。(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2) 美好的情感。(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划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默读+圈划写—轻声朗读与练说)
2、学生阅读、思考、圈划、归纳,做书间笔记
3、小组交流与争论(机动)
4、全班交流与讨论(包括精彩语句的朗读、体味)
5、教师小结:
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的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活泼、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合情又合理的想象[投影]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你能抓住这个亮点,借想象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吗?
五、想象力训练
现在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与袁珂比一比)
1、四人小组讨论,1号主持,选出想象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3、学生互相简评
六、拓展延伸(机动)
1、教师导入
总评想象力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聪明人的重要标志。同学们很聪明。当然,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看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能说说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吗?……远古时代人们凭神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是无法对人类的起源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的,你能说说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一些比较科学的说法吗?
2、学生说说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或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一些比较科学的说法。(机动处理:看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新的感悟。课外我们不妨再搜集一些,作一些比较,以《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也不妨利用现有的资料和各种人类起源的假说,较科学地去追寻一下人类的起源。
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资料,自选专题,搜集资料与撰文。
资料搜集选项(参考)
(1)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自己的新作)
(2)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争论
(3)人类起源的多种说法,如海猿说,外星人说
(4)从猿到人的进化简史
(5)其他
专题选项(参考)
(1)人类起源概说
(2)“神创论”可休矣
(3)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
(4)我谈“外星人说”
(5)“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6)现代人与未来人画像
(7)其他
【女娲造人教案】相关文章:
《女娲造人》教案15篇02-09
女娲造人教学反思04-22
《女娲造人》教学反思04-20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12-12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04-26
《女娲造人》教案范文集锦5篇10-16
《女娲造人》教案范文汇编八篇10-17
《女娲造人》教案范文集锦10篇11-01
女娲造人优秀教学设计12-07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范例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