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观看录像及收集材料,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鸟类的愿望和好奇心。
3、丰富词:猛禽、水禽、鸣禽等。
环境创设:
收集“鸟类之最”的资料,以及有关鸟的分类资料。
重点与难点:
了解各种鸟类之最。
活动过程:
一、认识禽类
1、鸟又可以叫什么?(“禽”,初识汉字)
2、禽类可以分成哪几类?
归类:
(1)被人饲养的禽叫什么禽?(家禽)
(2)食肉的`、凶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
(3)栖息在水边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4)叫声婉转动听、悦耳的禽,叫什么禽?(鸣禽)
每种举例:家禽——鸡、鸭、鹅……
猛禽——鹰、鹫……
水禽——鹈鹕、丹顶鹤、鱼鹰……
鸣禽——画眉、夜莺、黄莺……
(5)其他一些不属于以上几类的鸟,叫普通飞禽,如:麻雀。
(6)不会飞的鸵鸟式比较特殊的一类禽。
3、哪一类禽是最凶猛的?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鸟类中最大的鸟是什么鸟?(鸵鸟)飞禽中最大的是什么鸟?(安第斯秃鹰)
2、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
3、最重的鸟是什么鸟?(鸵鸟)会飞的鸟类中最终的是什么鸟?(鸨)
4、飞得最快的鸟是什么鸟?(针尾雨燕)
5、最长寿的是什么鸟?(鹦鹉)
6、最短命的是什么鸟?(燕子)
三、看完整的录像:这些都是鸟类之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能观察比较黄豆芽、绿豆芽的不同特征。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乐意吃豆芽。
二、活动准备:黄豆芽,绿豆芽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神秘的小客人,它盖着红布头,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而这首儿歌正好就是介绍的它,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师:那快来听听儿歌吧!
小豆芽,歪歪嘴,胖嘟嘟儿没长腿。
没长腿,咋走路?
蹲在水边打呼噜。
睡一觉,醒来了,伸出小腿踩高跷。请你猜猜它是谁?
师:真聪明,它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蔬菜。看!我这里还有它的样本呢!(出示图画样本)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哈哈!是挺像,那我们去找找它们真实模样吧!
(二)、认识黄豆芽和绿豆芽
1、买豆芽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就去菜市场来找找豆芽,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做成美味的菜肴,好不好!
(幼儿跟随老师来到菜市场。)
师:看这里,有这么多的菜,你能找出豆芽吗?
(幼儿四处寻找卖豆芽的摊位。)
师:嗯!我们来问问老板,豆芽多少钱一斤啊!
豆芽阿姨:小朋友,你要买哪种豆芽?黄豆芽还是绿豆芽呢?
师:嘿嘿!这个等我们先买好了,回到教室,老师再给你们好好解释怎么样?
师:那我们各买一点,买点黄豆芽,再卖点绿豆芽。请NN小朋友来买黄豆芽!
(NN小朋友抓了几把黄豆芽,请豆芽阿姨称重。)
师:嘿嘿,小朋友们可以说:老板,我要一斤黄豆芽!这样老板阿姨就知道你要多少啦!现在,我们请AA小朋友来买绿豆芽!
(AA小朋友抓了几把绿豆芽,付钱给豆芽阿姨。)
师:好啦,我们买好豆芽,打道回府吧!
2、认识黄豆芽和绿豆芽
师:瞧!我们满载而归!可是,我看小朋友们好像并不是很高兴么?为什么呢?
师: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嘿嘿,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它们都是豆芽,都是白色,却一个叫黄豆芽,一个叫绿豆芽呢!
(老师出示两种豆芽,请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师:小朋友,看我拿了两颗豆芽,你能说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吗?
师:嗯!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哦,它们的区别差不多都被你们说出来了。真棒!那哪个叫黄豆芽,哪个叫绿豆芽呢?你猜得出吗?
师!哇!好聪明哦!可能小朋友又会问:明明都是白色,黄豆芽上面有黄色的豆,而绿豆芽没有绿色的.豆,怎么就叫绿豆芽了呢!
师:嘿嘿!看来大家都很头疼这个问题,那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绿豆芽的小时候是绿豆,绿豆宝宝发芽长大了,就变成了绿豆芽,所以就叫绿豆芽啦!
3、实践区分黄豆芽和绿豆芽
师:嘿嘿!这个小秘密我保留,请小朋友等会自己讨论黄豆芽的身世。现在,我们买了这么多豆芽,我在每个小桌子上各放一堆黄豆芽和绿豆芽,请你们自己来看看、摸摸、闻闻。
(幼儿自由围在桌子上观察两种豆芽,找出不同的地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打起来了,它们打成一团,你快来把它们分开,免得它们打得鼻青脸肿,就不好看了。
(幼儿分出黄豆芽和绿豆芽,老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探索黄豆芽的来源
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到黄豆芽小时候是什么的问题,正好,我们这里刚种了黄豆,却在不同的环境里,还记得那些环境吗?
师:还有一个在有肥料的土里。你觉得它们会变成黄豆芽吗?哪个会最快变成黄豆芽呢?
幼:在有肥料的土里会变得最快!
师:我们说了都不准,要亲眼看见才正确,所以,我们天天来观察,这黄豆真能发芽,变成黄豆芽吗?如果能,哪个环境下会变得最快呢?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这豆芽可是营养很高的蔬菜啊,夏天吃它可以除热降火,而且价钱便宜,制作方便,凉拌、热炒都可以,回家的时候,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用豆芽做成菜,尝尝它的味道,好不好!
师:给你们介绍几道美味的豆芽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
认识蚊子
活动名称科学活动:认识蚊子活动班级中一班课时1课时
活动设计背景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目标。同时,我们的园本课程“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一直主张以孩子生活中一些常见、熟悉的内容为探究对象,以游戏的方式获得新感受,并以各种方式促成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互相交流,这与《纲要》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变化充满了好奇,有寻找原因的欲望,对生活中的很多信息常常会问为什么,所以我们常常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把来自幼儿的信息变成有意识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产生了这个“讨厌的蚊子”科学观察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蚊子,了解蚊子的身体结构,尝试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讲述。
2、观看蚊子吸血的全过程,了解害虫与自身生活和健康的关系。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观察、发现、表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蚊子身体结构以及生活习性。
难点:观察发现蚊子吸血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抓捕蚊子,并将蚊子装在观察瓶中带来;蚊子吸血视频一段(1分58秒);黑板、粉笔;蚊子分解图片等。
活动过程
开始(导入)部分一、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引出主题
1、由幼儿夏天最害怕的虫子引出主题,请幼儿反馈对蚊子的认识。
X:夏天你最害怕哪个虫子?为什么?
谁也吃过蚊子的苦头?谁有关于蚊子的知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简笔画帮助记录。例如“被它咬了会很痒,有红包,蚊子会飞等”)
基本部分二、观察、讲述蚊子的'外形特点和结构
(一)第一次观察
1、提出观察要求:轻轻走到桌子边上,找个朋友一起仔细看看、说说,看到了蚊子长什么样?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与同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获取幼儿观察信息。
3、集中、交流:看到了什么?是怎样的?(此环节重点是对蚊子身体结构的认知,所以根据幼儿的反馈,教师出示相应的蚊子局部的图片,最后使其成为完整的蚊子图。)
(二)第二次观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究五官的名称和位置,激发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
2、能说出五官的名称,知道它们正确的位置。
3、初步了解五官的用途,体验它们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2、眼、眉毛、鼻、嘴、耳的图片各1张,没有五官的头像2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镜子)师:如果将镜子对着自己照,猜猜会看到什么?
2、教师和幼儿照镜子,摸一摸自己的五官,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认识五官。
1、教师出示没有五官的头像,请幼儿观察,说一说头像上少了什么?
2、教师出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图片,请幼儿逐一介绍并贴在头像上。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长在脸上的哪些部位。(如耳朵长在脸的两边)
4教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五官的作用。(如眼睛可以用来看东西)
三、游戏活动。
1、贴五官游戏:请5个幼儿为一组,排队轮流为缺了五官的头像贴五官(一人贴一器官),五官位置贴正确且速度最快的.组为赢。
2、指五官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小手拍一拍》边指五官。(详细内容见幼儿用书)
四、活动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五官,它们分别是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们都有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所以大家要好好地保护五官。
活动应变
如果幼儿园有镜子,导入环节也可以让幼儿照大镜子,不用自备小镜子。
活动延伸
亲子活动: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玩贴五官游戏。
区角活动
益智区:提供五官的图片和缺了五官的头像,鼓励幼儿玩贴五官的游戏。
环境创设
主题墙区:把五官的图片和文字贴到主题墙区。
家园同步
1、请幼儿回家和家长“玩五官在哪里”的游戏。
2、利用幼儿用书,跟幼儿一起学习、玩《小手拍拍》的游戏。
随机教育
当看到五官图片和相关文字时,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器官都能干什么?如:眼睛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等。
相关链接
可以请幼儿唱关于五官的歌谣和歌曲,《Touchmynose》《Touchyournose》。
附录:五官
所谓“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器官。而且在相学上,分别被赋予一种名词如下:
(1)耳:名为“采听官”。
(2)眉:名为“保寿官”。
(3)眼:名为“监察官”。
(4)鼻:名为“审辨官”。
(5)口:名为“出纳官”。
通过对五官的分析,能对一个人做一些相学的基本分析,并进而判断一个人的运势吉凶。通常眉毛关系到健康、地位;眼睛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地善良;鼻子关系到一个人的财富与健康;嘴巴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食禄与贵人运;耳朵关系到一个人的长寿与否。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麦的生长过程,以及大麦粉的制作过程
2、能用目测的方法分辨大小麦的区别。
3、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活动准备
大麦、小麦、生长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辨大麦、小麦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不同的麦子,请小朋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请幼儿仔细观察、交流。
幼儿:一个麦子大,一个麦子小
教师小结:大麦的颜色偏黄,种子要瘦小一些;小麦的颜色偏红,种子要粗壮、饱满一些。
(二)了解大麦的生长过程
教师出示:大麦的生长图片,引导幼儿尝试为图片排序。
请个别幼儿讲述。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大麦的生长过程,出示正确的生长挂图:
播种麦苗抽穗开花成熟
(三)尝试用石磨磨大麦粉
1、介绍制作大麦粉的工具石磨。
2、教师示范。
3、让幼儿亲自体验大麦变麦粉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教师小结:成熟的大麦洗干净后,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加工磨成粉。食用时,将适量的大麦粉,加入少许食用碱,用水调匀,倒入烧好的白粥中,煮沸即可。
(四)将幼儿制作好的大麦粉收集并送到食堂烧煮大麦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鼻子的外形特征、名称及用途
2、掌握正确擦鼻子的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产生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若干种小动物,知道它们鼻子的形状知道酒、醋、香水、清水的气味
2、教具:鼻子正面、侧面图各一张,香水、酒、醋、清水各一瓶,纸巾人手一张
3、人手一张没画鼻子的小人头像
三、活动流程:
1、请幼儿玩点鼻子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思维、动作敏捷、协调2、先后出示"鼻子"图片及字卡,认识鼻子并认读,认识鼻子长的部位,外形结构,由鼻梁、鼻尖、鼻孔组成。
3、鼻子的用途:幼儿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1、闻气味(出示香水、酒、醋、清水,请幼儿发挥小鼻子的作用,问出不同的瓶子里各盛了什么东西)
2、告诉小朋友,鼻子不但能闻出气味,更重要的是起呼吸的作用(学习"呼、吸"两词,并感受,知道鼻子呼吸的重要。
4、安全教育:讨论怎样保护鼻子(不得外鼻孔,不用异物堵塞,不要用力碰撞鼻子,洗脸时要用湿毛巾轻轻将鼻子洗干净,正确的擦鼻子的方法)
4、手工游戏《贴鼻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
设计意图:
帮手这一话题内涵广泛,包罗万象,孩子们画画用的笔,吃饭的筷子,上幼儿园坐的各种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们的好帮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样样离不开帮手。
《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原则,我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活动入手,选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螺丝玩具、每天接触到的图书、多种绘画用具等,巧妙组合设计生成本节活动。让孩子们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成为他们认识生活、动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
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
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
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
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
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
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
师:好险哪,怎么办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
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延伸:
在活动过后将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尝试,并继续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好帮手,比如清洁工具、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等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探索五官的热情和兴趣。
2、学习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认识自己的五官。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五官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1、能看、听、尝的`物品。如鲜花,各种甜、酸、咸食品。
2、手鼓一类的乐器。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
师:"小朋友们,老师啊,最喜欢看你们可爱的脸了。那就请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说说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小脸上有眼睛、鼻子等五官,联系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五官歌》)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桌子上有许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找一个东西,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它们有什么秘密。"
2、幼儿分组,自主选择物品。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索事物的奥秘,并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请个别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以及发现的经过,并总结五官的用途。
(三)结束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念着《五官歌》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与拓展让幼儿以后注意观察,人们都想了哪些办法来保护自己的五官。
附:《五官歌》
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
【活动设计】
一次,我随手将一面镜子放在窗前的桌上,从窗外透过的阳光照在镜子上,在天花板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为了让孩子们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个初步了解,同时顺应孩子的兴趣,挖掘幼儿兴趣点中的教育价值,于是组织了一次探索光斑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积极主动地探索光斑的形成,初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将反光的物体归类并概括,知道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其光斑的亮度也强。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4、区域中提供:各种电筒和台灯。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光斑是怎么来的?
1、师:小朋友!你的桌上有什么?(镜子),那今天我们就用镜子到外面去做一做游戏,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拿镜子到外面自由探索。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用镜子做游戏时,发现了什么?
幼1:我用镜子一照,发现了亮亮的东西跑到墙上去了。
师:是吗?哪些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现象?(幼儿全部举手)
师:那这个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光斑)
幼2:我还发现我晃动镜子,光斑也会动。
师:那光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幼3:镜子将光照到墙上去了……
师:说得有道理,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那是不是在外面的任何地方都会形成光斑呢?
幼4:不是的,我刚才在走廊上就没有发现。
师:这是为什么呢?
幼4:因为走廓上没有阳光。
师:观察真仔细!
(二)引导探索――哪些东西能形成光斑?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师:请你们想一想,除了镜子,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幼1:我发现光碟可以的……
幼2:我看见我家爸爸的表可以的……
幼3:我送点心盆时,发现点心盆也可以……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A: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东西也能形成光斑?
B: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
幼:有自行车铃、光盘、茶杯……
师: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幼:它们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这些光斑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再去玩一玩镜子和刚才小朋友找出来的东西,你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2、幼儿再次去探索,教师引导。
3、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1:我发现镜子的光斑很亮……
幼2:我发现光碟上的字也跑到墙上去了……
幼3:我发现小小的东西照出的光斑也小……
幼4:我发现茶杯、脸盆的光斑是一圈一圈的……
(四)延伸探索――还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镜子形成光斑?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电筒
师:那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手电筒和台灯,你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活动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的材料为载体,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不断互动中层层深入探索。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同时在活动中我能够有机渗透安全教育,当发现有个别幼儿故意将光反射到其他幼儿的脸上时,我能及时制止并有机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评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本次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教师紧扣目标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索,步步深入,有机引导,并在活动中注意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表达探索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作用,知道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
2、运用五官愉快的探索和游戏。
二、活动准备
3、故事《眉毛搬家》,头画像一幅。
4、眼罩若干,酱油、醋各半瓶,橘子,娃娃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运用活动头像,讲述故事《眉毛搬家》
故事大概;爸爸累了,很早就休息了。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五官在争谁的本领大。谁也不让谁。眉毛一声不响,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为眉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眉毛赶走了。结果爸爸上班时,汗水流下来。一直流进眼睛里。爸爸撞车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伤了。
1、提问:为什么爸爸会撞车?(因为眼睛看不见了)为什么眼睛看不见?(因为汗水流进眼睛里了)那为什么汗水会流进眼睛里?(因为眉毛不见了)
小结:眉毛有挡汗水的功能。
2、续讲故事:听了小朋友的话,它们都知道了,原来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领,不能少了它。就赶紧把眉毛请了回来。(教师把眉毛粘回原来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谁本领大呢?它们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赶走了。(教师拿掉眼睛)
提问:没有了眼睛,会怎样呢?幼儿自由回答。
体验:请35名幼儿带上眼罩,尝试找自己的位子。
提问其他幼儿,他们找到自己的位子了吗?为什么?(取下眼罩)回到位子,提问参与的`幼儿:你们觉得眼睛看不见方便吗?眼睛能少吗?
小结: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3、续讲故事:耳朵他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他们又一起说:鼻子鼻子,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鼻子被赶走了。(拿掉鼻子)
提问:鼻子真的没有用吗?
出示酱油和醋,幼儿自由猜测。那到底是什么哪?我们一起来闻一闻。分别请幼儿闻酱油和醋:你闻到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鼻子闻出来的)
小结:对啊!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1(粘回鼻子)
4、续讲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来了,嘴巴说: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赶走了。(取下耳朵)
提问: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呢?
体验:捂住耳朵和放开双手,分别体验老师的一句话,然后比较,为什么第一次小朋友都没有反应,第二次大家马上就做出动作了。
小结:耳朵能听见声音,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5、续讲故事: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赶走了。(取下嘴巴)
提问:嘴巴真的能少吗?
体验;嘴巴发不出声音的感觉。
小结:是啊,没有了嘴巴,我们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把嘴巴还原)
故事结尾:五官都回到了爸爸的脸上,爸爸又成了一个快乐的邮递员。
(二)实践体验:五官动一动
品尝橘子。
1、看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橘子?(用眼睛看出来的)
2、闻气味。你是用什么闻的?(鼻子)
3、吃橘子。什么味道?你怎么知道的?(嘴巴吃出来的)
(三)游戏:传娃娃
再次体验五官的用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6-0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2-1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热】06-27
弹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品】01-09
(优秀)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2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系列活动有趣的纸03-0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弹性》06-1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含反思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