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22 10:27: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范例(5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园林式、花园式是幼儿园环境的一大特色。当幼儿园的绿草坪被围起来,插上“养护期间,不得入内”的牌子时,幼儿感到非常不解。通过观看录像、听故事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草和树木的作用,感受它们的好处,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保护小草的方法。

  2.激发幼儿爱小草、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使幼儿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一:我们和小草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大草原、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的景象,黄河水咆哮奔腾的景象,沙尘暴肆虐的景象。

  2.小木偶:青草娃娃。

  3.大的背景图一幅,纸做的供粘贴用的小草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两组对比鲜明的风光。

  师:小朋友,喜欢哪个风景?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风景里的大片绿草地。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保护小草的方法。

  (1)师:你知道小草有什么作用吗?幼儿讨论后,老师帮助归纳和总结。老师讲《小泥块别害怕》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小草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师:小朋友应该怎样去爱护小草?幼儿讨论后,老师进行总结。

  3.老师出示木偶――青草娃娃,用青草娃娃的口吻讲故事《没有家了》。

  4.请幼儿动手为青草娃娃布置美丽的家――在背景图上粘贴“青草”。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与小草有关的儿歌、歌曲。

  3.组织幼儿为幼儿园的草地拔除杂草。

  活动二我们和小树

  【活动准备】

  1.“小树娃娃”木偶,浇水的工具。

  2.事先联系好幼儿园的花匠。

  【活动过程】

  1.老师与幼儿一起参观幼儿园里的树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常绿树和落叶的异同。实地参观后,老师进行总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1)按树的高度和分枝的情况,可将树分成乔木和灌木两大类。而乔木类中,又可汗成常绿树和落叶树两子类。

  (2)常绿树几乎整年都是绿色的(如幼儿园的榕树、荔枝树、龙眼树等),而落叶树一般在冬季时,树叶掉得精光,等春天来到的时候,再抽叶开花或先开花后长叶(如幼儿目的'石榴树、木棉树等)。

  2.老师出示木偶――小树娃娃,讲故事《我的好处真多》,帮助幼儿了解树木有以下几方面的用处:

  (1)树木呼出的是氧气,吸入的是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树叶可以吸收灰尘,让空气变得清洁。

  (2)树可供人们乘凉,可以减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

  (3)木材可以架桥和铺路,做各种各样的家具,制作纸张等等。

  3.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树木?

  (1)请幼儿听歌曲《爱护小树苗》,让幼儿知道不能乱摇树苗。

  (2)教育幼儿要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不能随意砍伐树木。

  (3)老师向幼儿介绍植树绿化和植树节的意义。’

  4.到户外为树木浇水,听花匠叔叔介绍如何养护树木。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爱护小树苗》《种树谣》,音乐游戏“围着小树做游戏”。

  2.开展美术活动,如线条画――大树、棉签手指画――果树、撕贴画――美丽的大树、小制作――叶子拓印画、树叶贴画、自制叶脉书签等。

  3.进行智力游戏“看谁种树多”,帮助幼儿掌握各种树木的名称。

  4.师生同玩体育游戏“植树造林…‘松鼠上树…‘大家来植树”“爱护小树苗”。

  【设计评析】

  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资源――众多的树木和花匠叔叔的丰富知识,通过参观、谈话、故事、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了树木的有关知识,并结合实际对

  幼儿提出了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倡议。

  【资料链接】

  儿歌《小青草的话》

  小宝宝,小宝宝,我是公园里的小青草。看我的个儿小,我的用处可不少。有我刮风不扬土,空气清洁不干燥。我是公园的美容师,我为绿化立功劳。小宝宝,小宝宝,别踩我的头,别压我的腰,爱护我们小青草,请把我的话记牢。

  ‘故事《没有家了》

  草原上,小草在蓝蓝的天空下,在和暖的微风中,一起唱歌跳舞,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草原边,有一片美丽又茂密的大森林,它们为小草挡着风沙。可是有一天,来了许多人,到森林里乱砍乱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草地上放牛牧马,太多的牛羊啃掉了一大片青草。最后,刮起了狂风,狂风把风沙吹起,风沙落在草地上,把碧绿的小草掩埋了,小草失去了家,难过地哭了。

  故事《我的好处真多》

  小朋友,我叫树,你到处可以看见我,你可知道我的用处?

  我喜欢阳光,我的叶子在阳光下放出新鲜空气,使人们身体健康。我的叶子集合在一起像一把大伞,能够吸热,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学习;我的叶子表面长着许多绒毛,可以吸灰尘,让空气清洁。我的根牢牢地扎在地底下,保护着土地。我的身体能架桥、铺路、建房子、做各种家具、造纸等。小朋友喜欢吃的许多水果,都是树的果实。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学习9以内数的点数,按数取物,分类计数。

  二、活动准备:

  1、大图画4幅,每幅画有房子4间。塑料几何图形片若干。

  2、画有9只小兔的背景图1幅,分类计数表1张,磁性数字卡0——9,磁性黑板。

  3、玩具保龄球2袋。

  4、活动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印章盖在手上。

  三、活动过程:

  1、“小动物”(幼儿)自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装饰房子。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装饰房子的方法:房子上的数是几,就放上几个几何图形片。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把几何图形片摆成漂亮的图案。

  (4)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数小兔。

  (1)出示小兔的背景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兔?

  (2)教师按小兔的特征进行提问并引导幼儿计数。如:穿兰色衣服的小兔有几只?既穿红衣服又穿红裤子的小兔有几只?等等。教师或幼儿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统计表格内。

  4、游戏:打保龄球。

  (1)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保龄球馆的.门票,让幼儿观察与点数后说出门票上几何图形的个数、颜色和形状。如:门票上有6个绿色的三角形。

  答对后方可入馆。

  (2)将全班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对的每个幼儿轮流打,其余幼儿点数或目测打中的个数,让孩子自愿拣球摆球。最后各队评出冠军。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扮演小动物,以狮子大王请小动物装饰房子、出智力题考小动物、请小动物打保龄球的情境将各活动步骤贯穿起来。)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身边到处是空气。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在科学活动中,用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准备:

  1、塑料袋若干

  2、各种实物,如积木等

  3、水缸、充气塑料袋

  过程:

  1、教师让幼儿摸摸几个塑料袋(其中有积木、空气等)

  通过幼儿对固体、液体的感觉,引出对空气的`性质的发现

  教师同时点一下三态的性质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进水缸中,“发现了什么?”

  2、“哪里有空气?”教师记录

  3、幼儿找空气

  4、交流分享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感受绳子作画的乐趣。

  2.感受色彩、线条、节奏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棉绳、草绳若干、颜料、护衣、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歌曲《走路》,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小动物们好,今天小青蛙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我们一起走路去吧。先听音乐边唱边走路.

  2.想象动物走路的样子与线条之间的关系。

  小兔走路跳跳跳,教师边说边示范。咦,小路上留下了小兔走路的`脚印,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呀?小蜗牛也说:“真好玩,真好玩,我也来试试。”小蜗牛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谁上来试试。小动物可高兴了,都想走一走,看看自己的脚印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也去试一试呀?

  3.交代作画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来了一个客人,是谁啊?介绍两种绳子。绳子宝宝想和你们一起学小动物走脚印,你们要把它扶起来,用它的“小脚”来画。看谁能动脑筋画的小动物的脚印和大家不一样,你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走路。老师还准备了几种颜料,你们在画脚印的时候想一想,走路轻的、快的小动物脚印可以用什么颜色?走路慢的、重的的可以用什么颜色?很多小动物都想在小路上走脚印,如果别人的脚印挡住你的时候怎么办?

  放歌曲《走路》,教师鼓励幼儿能大胆地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4.交流、评价作品

  小路上都有哪些小动物走路的脚印啊?观察两种绳子不同的效果。你刚才画了那些小动物走路的脚印,你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放音乐,鼓励幼儿找同伴相互看一看、唱一唱。

  活动反思:

  帮助幼儿理解几种动物及人的脚印的特征,知道不同的脚印是不一样的。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手、眼、耳等多种感官,让孩子们听听、说说、看看、猜猜、动动,使幼儿始终保持参与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了解蜜蜂春暖花开去采蜜的习性,学唱歌曲.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蜜蜂做工时快乐心情。

  3.感受蜜蜂做工的愉悦心情,懂得要勤劳、不做懒惰虫的道理,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蜜蜂的头饰,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课件

  【活动建议】

  1.创设“蜜蜂采蜜”情境,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蜜蜂,播放歌曲《蜜蜂做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提问:春天来了,小蜜蜂们采蜜时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引出发声练习。)

  2.创设“蜜蜂做工”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请幼儿回忆蜜蜂采蜜的情景,梳理并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它们为什么要勤劳地采花蜜?

  (2)播放课件,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蜜蜂做工的情景。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蜜蜂做工时的快乐心情。

  教师演唱第1句并提问:小蜜蜂要去采花蜜时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勤劳做工的愉快情绪。

  (4)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匁匆忙忙采蜜的情景,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

  教师示范演唱第2句并提问: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做工兴味浓”的样子。

  (5)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第3、4句,引导幼儿感受小蜜蜂“天暖花开”时采蜜的辛勤,懂得不做“懒惰虫”的道理。

  3.请幼儿边玩“猜花蜜”游戏边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完整演唱歌曲,表现蜜蜂做工时的情景。

  引导语:小蜜蜂酿了各种蜜,咱们一起唱着歌去看看它们都酿出了什么蜜。

  幼儿每演唱一遍,教师就打开课件中的一种花蜜,引导幼儿猜是哪种蜜,让幼儿体验唱歌的快乐。

  4.利用课件创设“花园里鲜花盛开”的情境,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演唱歌曲,懂得做事要勤劳,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1)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边唱歌边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蜜蜂做工时的快乐和自豪。

  (2)播放课件,展示劳动成果,引导幼儿体验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提问: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蜜蜂头饰,引导幼儿用乐器伴奏,创造性地演唱歌曲。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0-25

中班教案【精选】10-17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教案(经典)10-14

[精选]中班教案11-07

中班的教案07-24

(经典)中班教案05-08

(经典)中班教案11-29

中班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