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金色花教案导入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色花教案导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色花教案导入1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去与妈妈“捉迷藏”,但又不是真的捉迷藏,而是隐蔽自己身形,暗中为妈妈做事,不让妈妈知道。诗人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爱,去反映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表现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母爱。
[教学设想及依据]。
1、《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有自己的评价,能有自己的见解;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单元教学指出,学习诗歌,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还要学习朗读技巧,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去分析理解。
3、在教学中,尽可能开放课堂,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目的]。
1、学习并积累“匿笑”、“祷告”、“沐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策略]。
采用板块式、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朗读显情。
1、介绍相关资料。
2、整体感悟。
3、自读,揣摩,交流。
4、听读,比较,提高。
5、朗读展示(或齐读)。
三、解读形象。
1、提要求。
2、学生读课文,作圈点批注。
3、交流与小结。
四、问题探讨。
五、自由写话。
六、总结。
金色花教案导入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并掌握“匿笑”、“祷告”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赏析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爱和童真。
4、品读诗歌意境,领悟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4、通过品读,领悟诗歌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母受和童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表达及报答母亲的爱。
2、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读出诗意、品出诗境、领悟诗情。
教学难点:利用学诗“三步法”,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读诗意―品诗境―悟诗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由“花”自然切入,引出作者及课题。
二、走进金色花?朗读?读出诗意。
1、出示:学诗“三步法”
2、听读、自由读(字词)、跟读、齐读。
3、概括诗中故事。
三、体味金色花?品读?品出诗境。
用“我从诗句……中读到了一朵(个)…的金色花(孩子)”方式来品读。
四、感悟金色花?领悟?悟出诗情。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呢?(引导学生领悟出诗情与手法)。
五、升华诗情?拓展。
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或者“妈妈,我要变成……”形式。
六、结束语。
引领学生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金色花教案导入】相关文章:
《金色花》教案06-17
《金色花》教学设计02-22
《金色花》教学设计05-25
金色花教学反思04-04
金色花教学设计04-07
(热门)《金色花》教学设计05-25
《金色花》说课稿(15篇)08-03
《金色花》说课稿合集15篇08-05
《金色花》说课稿汇编15篇12-31
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教案 鲁教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