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4-07-02 15:19: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进入七年级以后学习任务、校园环境、自己的心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要求,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标题:我是中学生了——适应学校新生活活动:“脑筋转转转”

  目的: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说说新学校,帮助学生了解新环境。活动:“打开心扉说变化”

  目的:说说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角色变化,帮助学生适应中学新生活。活动:“找一找”

  目的:通过对幻灯片表格的填写,让学生深刻感受小学学习生活与初中学习生活的.不同。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活动:“我来晒经验”

  目的:请学生主动来分享进入初中后遇到的挑战、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得到的启示。

  实践:“做阳光少年”

  目的:做好(1)角色的转换、(2)心理上的调整,(3)主动调整生活节奏,让学生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做一个阳光少年!

  [分别链接到活动:(1)(2)(3)]活动:“一分钟演讲——我的阳光少年行动计划”(点击播放歌曲《花儿与少年》)。

  目的:通过演讲引导学生做阳光少年实质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小结: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后再次清晰本课知识点。

  教学设计

  (1)活动:“角色转换”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第一是从年龄上,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少年第二是从角色上,从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

  (2)活动:“做好心理的调整”最起码做到三点:自尊自信、乐观开朗、善于交往。

  ①案例分析:小红该怎么办呢?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畅谈进入新的环境后应如何和交到更多的朋友。

  ②案例分析:王军的烦恼。依然是通过与学生有情感共鸣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应该如何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活动:“主动调整生活节奏”做到:学会制定学习计划,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学会安排业余时间。

  案例评析:

  通过上一节“我们的新集体”主题的学习,加上各种入学教育的开展,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们已经彼此熟悉,对新的环境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适应环境的心理期待也更强烈了。

  通过“脑筋转转转”、“打开心扉说变化”、“找一找”系列活动,注意培养和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从小学到中学的变化是巨大的,对个人的各种要求也提高了;也应注意通过大量事例使他们认识到,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出现种种困难和暂时的不适应是正常的。克服困难,逐步地适应环境,既是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有可能的。使他们在思想上既感到压力,又充满信心;在行动上自觉地学习,真诚地交往。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2.融入新的集体,为创建良好班风共同努力,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标题:我是中学生了——我们的新集体

  活动:“真我的风采”

  目的: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兴趣爱好、特长和理想等;目标是为了让大家一下能记住你;时间在一分钟左右。

  活动:“相识的快乐”

  目的:介绍认识的新伙伴以及他们的初步了解,并阐述我的心情。

  探究:“珍贵的情谊”

  目的:从相识到成为朋友的'过程中,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快乐时会有人和我们分享;痛苦时会有人和我们分担;迷惘时会有人给我们指点。

  标题:“优良的班风”

  目的:通过北京宏志班良好班风的事例介绍,引导学生对班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实践:“你说我说——我是班级小主人”

  目的:通过四个活动:班级徽章我创意、班级公约我制定、班级环境我维护、班级建设我出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来,感受作为班级主人的快乐。

  案例分析:“真诚的帮助”

  目的:通过两个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安慰和鼓励其他同学。

  标题:“友爱的集体”(点击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目的:通过以上几项活动和具体事例得出结论: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进一步讨论:我们的班风是什么。

  小结:我们的新集体的两大方面内容:相识的快乐和创设良好的班风。歌曲欣赏:《一枝竹仔》(点击播放歌曲)。

  案例评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课的起始课。进入七年级,学生的中学生活正式开始。从“相识”到“创建优良班风”,这既符合学生生活的逻辑,也体现了认知上的提高和升华。

  通过“真我的风采”、“相识的快乐”、“珍贵的情谊”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结识新朋友的快乐,增进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缓解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增强尽快适应环境的信心。搞好这一活动的关键,是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展现自己,促进学生间的真诚交流和沟通,从中体会出同学情谊的珍贵。

  通过“优良的班风”、“你说我说——我是班级小主人”、“友爱的集体”系列活动及案例分析“真诚的帮助”来调动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感受作为班级主人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体会,把爱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人人都献出爱心,集体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3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1、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5、【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6、【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四、教学反思: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

  2、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展示学生小时侯与家人的合影,分别请大家来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点明课题】:《我爱我家》

  2、 活动一:“我说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个人的“家”里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叫“我说我家”。

  【过渡】:对于“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认识呢?

  3、 活动二:“家”是什么?

  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学习小组先交流,然后课堂上发言。

  教师把学生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和学生一起概括。

  【小结】:“家”是情感的栖息地;天然学校;经济物质来源;娱乐天地;发展大本营。

  4、 活动三:听“丢丢的故事”(材料)

  小组讨论:A、你认为丢丢有家吗?

  B、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 活动四: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下面就来说说各自的责任吧!(课本P8)

  6、 【总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

【思想品德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珍爱生命》的教案设计08-26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08-26

《开学第一课》教案07-29

开学第一课教案02-25

安全第一课教案07-26

开学第一课教案11-12

思想品德教学总结05-31

思想品德说课稿通用03-28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