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课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书法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正奇相生写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正奇相生的写法,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正奇相生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能参照正奇相生写几个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正奇相生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结构安排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1课,了解书法作品中的'有特点的一些汉字应该如何书写。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①、什么是正奇相生?
②、汉字正奇相生处理上有哪些要点?
③、书写有哪些要求?
2、学生自读关于正奇相生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相关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正奇相生的结构。
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那么正奇相生汉字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了解正奇相生汉字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正奇相生汉字,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主笔在什么位置?教师出示。
2、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主笔。
五、“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奇相生汉字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知识。写几个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六、总结:
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正奇相生汉字结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
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1课 正奇相生
主笔错落
书法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清本课生字的间架结构、字形规律;
2、指导学生认识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窄右宽”一类字的特点、平捺斜捺的特点和规律;
3、指导学生规范、端正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惯”、“渡”;“末”、“基”“遍”三字的捺画指导,教师教给方法,学生自主写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准备:
本课部分生字卡片、优秀作业展示板、教学课件、配乐、名人书法作品、优秀中小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勤奋》这篇课文在结尾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小学生正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那就让我们从读好书写好字开始“勤奋”吧。
2、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握笔的要求: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
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
无名小指自然弯。
写字的要求:大小匀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二、出示生字,整理归类。
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有哪些呢?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观察:遍、枕、稍、末、校、惯、渡、基、础
2、我们平时学习生字时都用到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后投影示:看字形、析结构、记位置、寻规律。
3、师:好,那么我们首先来看字形,按结构将这些生字分分类。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后归类投影示:
左右结构:枕、稍、校、惯、渡、础
上下结构:基
半包围结构:遍
独体字:末
三、指导书写。
1、这一课左右结构的`生字最多,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左窄右宽)。
2、下面我们主要来写写、写好这些左窄右宽的字。
1、指导书写“惯”。
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除了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什么?
(左右紧凑、间距匀称、横画较长,右上跟“母”的写法不同;“贝”字末笔是长点等)
(1)师示范书写,并强调重点。
(2)学生描红临写。(音乐起。)
(3)投影示。(有问题的选1个,好的选3个)
(4)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
2、指导书写“渡”。师边范书边指导。
“渡”:注意三点水不能写一条直线,“度”的长撇插到三点水提的下面,最后一笔捺是斜捺,长度适中即可。左边谦让一些,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表扬,有问题学生投影指正,学生再次临写、再评。
3、其他几个生字,请同学任选一个字说说写好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稍”:小字头的左右两点相呼应,和下面搭配的“月”要对正。撇改为竖,贴别是“月”的上部要在横中现上面。
“校”:注意最后一笔捺是斜捺。
“枕”:写好竖弯钩。
“础”:“出”的一竖要直、要高。
4、 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规律,说说写好这类字有什么规律。
生说后,师出示以口诀形式总结的规律,然后读一读。
体形窄,左边站,
横向短,捺笔收。
右边宽,要舒展,
笔画穿插不分家,
左右谦让才美观。
(二)指导写“基”、“遍”、“末”(卡片示)。
1、学生根据方法,观察“基”、“遍”、“末”。
(1) 说说这几个字的注意点。
(2) 学生交流,师点出共性:
我们所说的“捺’多指“斜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坐滑梯时有那些感觉?写捺和坐滑梯一样,很舒畅,斜捺是一种动态的笔画,要写得流畅、飘逸。
看示意图(略),比较“平捺” 与“斜捺”的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写法基本相同,主要是斜度不同(平而长),平捺的用法及在字中的作用。
平捺的用法:用于字的底部。
平捺的作用:起托载作用,因而不能短,要写得平(与水平线夹角约5o~10o)(画示意图)
(3)板书“遍”,讲解平捺与字的其他部位的位置关系。
走之儿到上部右侧所在竖线处才能收笔。
(4)学生选择书写。
(5)投影示师生评议,表扬。
(6)学生再次临写。将优秀作业贴上“今日书法之星”优秀作业展示板。
四、熏陶与拓展。
1、导语:(投影示)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学习书法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2、欣赏历代书法大家书法作品。(出示课件)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书法课教案 3
教学目的:
1、了解颜楷对联的书写样式和章法特点,书法教案三年级。
2、认读、欣赏:了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对联的意思和意境。
3、通过探究发现、练写评议,引导学生了解颜楷不同点画形态及书写方法,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各部分搭培合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练习点画竖弯钩和“无”字。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台、范字卡片、钢笔小书签、范写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维诗中的一副对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滔滔的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的青山仿佛在若有若无之中。“山色有无中”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在这里先请大家欣赏老师临写的这副对联和准备奖励给这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两名同学的作品,今天,看谁是最棒的!设奖励机制,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二、基本笔画的书写训练
1、老师发现这副对联中“色、地”二字的竖弯钩“”这个笔画难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体中的竖弯钩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去书写才对?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也让别的同学在书写时加以注意。
2.学生看“色、地”,探讨分析,学生畅言,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书写二次,教案《书法教案三年级》。强调竖弯钩的特征和书写方法,加深印象 .
三、畅谈感受
品读“帖”字,感悟书写规律学生“读”帖,寻找字中的.结构秘密,总结“无、有”字的规律。教师范写,学生自书互评,交流书写要领。
1.在“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中,同学们感觉到哪个字最难写?
2.大家都认为这两个字书写难度大一点,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无、有”这两个字在间架结构和运笔上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3.学生畅述,教师适当小结。
4.教师在投影机上示范书写二次。
5.学生试写(每字书写两个),强调“双姿”规范,教师巡视(为后进学生范写)
6. 教师评点学生书写,并在投影上当场更正。
四、自学自悟的书写练习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将“山色有无中”这5个字试着书写在毛边纸上,看看你在书写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东西?引导学生自读字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五、汇报自学成果(书写练习展评)
展评作业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互评互改,从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欣赏比评的能力。学生观察评字,指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1.学生自评,请好友改。
2.集体评价,请班级“小书法家”评改。
3.同桌互评互改。
4、教师示范评改。
5、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自由的交流,既是对学生学习劳动的承认,也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引导。
六、教师激情谈话(小结)
鼓励学生继续练字,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给本节课的“小评论家”“小书法家”颁发奖品——钢笔字的小书签。奖励激趣七、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用四尺的宣纸书写对联: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让学生回归印象整体,加深。
书法课教案 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五课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
(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
(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 巩固练习:
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
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本学期课程结束,老师可抽时间,搞一个作业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书法课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3.规范坐姿、握笔姿势的习惯养成;
4.通过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书法历史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5.欣赏优秀书法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撇、短提、长提这三个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结构特点,及包含此基本笔画的汉字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斜撇、平撇、竖撇的写法;
2.讲解新知识
(1)长撇:书写时要舒展,较为平直,由粗到细,末笔出尖要慢,不可出现虚尖。
(2)短提:入笔由重到轻,顿笔后向右上方轻提,整个笔画不宜长,一般在整个汉字的'左下,注意与右部的穿插避让。
(3)长提:起笔稍顿,从左上到右下顿笔,顿笔不宜太重,转笔迅速行笔向右上出锋。注意握笔的走向,提的角度不宜太大。
3.课间休息,书法家故事时间
4.课堂总结
(1)总结本课知识重点;
(2)优秀作业展示,拍照记录;
(3)点评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多鼓励表扬。
5.作业布置
把含有三个基本笔画的字各选两个进行复习,每个字一行。
第三课时竖 的 书 写教学要求: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
11 竖弯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2.学写“尤”“无”等字,让学生感受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起学生写字的兴趣。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
第十二课时竖弯钩的书写教学要求: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弯钩”。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
一.故事导入 柳公权发奋练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
书法教案——竖弯钩和带有竖弯钩的字的写法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尹源慧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竖弯钩的书写要领。2、学写“尤”“无”等字,让学生感受硬笔书法的美妙,激发起学......
书法课教案 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 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 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 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 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书法课教案 7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 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 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书法课教案 8
第一课
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铅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能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时精神集中。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一笔好字看了以后,令人赏心悦目。但是要写好字必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板书课题,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写字姿势
1、出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图。
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坐的?
总结: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全班学生练习正确的.坐姿,师巡视纠正不良坐姿。
三、执笔方法
1、老师讲解执笔方法
2、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执笔,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四、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写“三、九、中、元”
老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五、课间活动
手指操,活动手腕,促进手指和谐操作。
六、学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课,我们懂得了书写时只有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才能做到正确、整洁,有速度,希望同学们多写多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
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横、竖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嘉宾,看哪位同学能认出他们?
2、师范写:—、
3、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
4、思考:横、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5、揭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
(一)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横的行笔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练习写三个“—”
(二)指导书写长横、短横。
注意:长横起笔、收笔较重。
短横起笔较轻 。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长横、短横各写三个。
三、指导书写带有横的字。
1、指名读:一、二、三。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四、指导书写“一”。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竖的行笔方向稍向下。
3、全班练习写三个“一”
(二)指导书写垂露竖、悬针竖。
注意:垂露竖起笔、收笔较重。悬针竖起笔较重、收笔较轻。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垂露竖、悬针竖各写三个。
五、指导书写带有竖的字。
1、指名读: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六、行款练习.学生抄写第十八页的一段话。
七、小结
第三课 撇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撇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千”、“开”、“左”等,注意生字中撇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 ,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笔画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
2、出示“”,同学认读。
3、师范写“”,请同学评议。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斜撇、平撇、竖撇、弧撇的不同。
注意:行笔方法不同。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指导学生结合习字要点进行评议。
3、全班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三、指导书写带有撇的字
1、指导名读“千、午、牛、开、升、生、左、天、”。
2、引导观察“千、开、左、天”四个字中撇的写法。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一个,与例字比较,同桌评议。
4、总结:行笔方法不同,形成各种撇。
5、全体学生练习写这些字
四、练习行款
抄写一段话。
五、小结
书法课教案 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
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
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
1、笔顺:先横后竖:
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笔画粗细比较;
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
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 巩固练习:
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
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 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竖心旁、单人旁、羊字旁和右耳旁”。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出左偏旁的部首有哪些吗?右偏旁的又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4个。(板书,让学生说出部首名称)
二、自主观察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2个左偏旁和2个右偏旁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后再小组讨论
3、点名汇报
4、板书写出“快、他、群、那”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① 左偏旁形窄让右,主笔都为“垂露竖”
② 右偏旁左右一致,主笔为“悬针竖”
三、范写,学生观察
四、自主练习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作品
2、全班讲评,好的作品投影出来,予以表扬
六、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提。
2、学会写“氵、扌、言字旁、提土旁”四个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一课学了什么笔画
2、今天我们学习了4个部首,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三点水,言字旁,提手旁,提土旁”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偏旁,都有提)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三点水”以及“江”
2、三点水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提的长短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范写,认识“言字旁”以及“说”
1、引导学生“言字旁”竖提不能提的太长,不能超过竖中线
2、让学生写3个“说”,评议
五、范写,认识“提手旁”以及“把”
1、写“提手旁”时,提位于左下格、上横稍短
2、“巴”字位于竖中线右边,“竖弯钩”与竖中线重合
3、学生模仿写
六、范写“提土旁”和“地”
1、引导学生“提土旁”是一提而不是“土”横
2、左偏旁稍微小一点
3、左右分部对称
4、学生仿写
七、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写左偏旁的撇,捺和点。
2、学会写“放,外,她,欢”四个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复习第二课学了什么笔画
2、之前我们学习了4个字,看看大家还记得这些小朋友不
3、板书课题,写出“放,外,她,欢”
4、同学们你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二、自主观察
1、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到底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撇,捺和点) 2、点名汇报
三、范写,认识“三点水”以及“江”
1、写出“放,外,她,欢”
2、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3、注意斜侧要适当,字体才端正平稳。
4、引导学生写字学会分布位置、左右对称
四、让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中竖,提,撇,捺,点的写法。
2、学会写“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件,情,桃,河,话,扔,块,孩”
2、让同学们识读
二、自主观察
1、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左右结构的字)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4、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件的第五画是什么?情的第五画是什么? 桃的第六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件,情,桃,河”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范写
1、提问:话的第四画是什么?孩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话,扔,块,孩”
3、让学生注意笔画顺序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独体字变作偏旁时笔画的变换
2、学会写独体字变换的偏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生字“禾、女、足”
2、让同学们识读
3、‘禾、女、足’是独体字作为部首,有哪些字
二、自主观察
1、展示图片: 禾→秋
女→好
足→路
2、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独体字作为偏旁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5、总结板书
三、范写
1、提问:禾的第五画是什么? 秋的第五画是什么?
2、引导学生写“秋”
3、让学生注意第五画是“点”且不起过竖中线
4、学生模仿写3个
四、认识“女”到“好”变化
1、女的“一”画中是横且稍长
2、引导学生观察“好”,“女”的变化
3、作为部首“横”变了“提”
4、师范写
5、学生模仿写3个
五、认识足字旁
1、引导观察“足”和“路”的'第六和第七画分别是什么?
2、让学生记住足字旁作为部首,“撇”变“竖”,“捺”变“提”
3、师范写,学生举手跟写
4、学生模仿写3个
六、学生自主练习写
七、总结,展示写得好的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 左右结构的字
(二)
——左右宽窄,配合得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偏旁组合的字
2、学写左偏旁窄,右偏旁宽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左右结构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话、唱、脸、往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结构
2、写字时左边稍微窄
3、板书示范
4、告诉学生在竖中线左侧画一条竖线,然后写左偏旁,后写右边 5、学生模仿写3个“话”
三、自主练习
1、板书写“唱”
2、让学生根据方法练写
3、小组评议
四、布置作业写“话、唱、脸、往”各一行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偏旁宽、右偏旁窄的字
2、写好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指名2个到黑板上写,回顾上一节课
2、评议
3、师范写“刻、刚”
4、作比较,有什么不同
5、指名汇报
6、师揭示课时 今天我们学左宽右窄的字
二、指导书写
1、首先,我们观察到利刀旁稍向右
2、分部田字格
3、在田字格向画一条竖直线
“亥”占田格中竖式左边,“利刀旁”第一笔与刚画的竖线重合
4、让学生模仿写3个
5、检查评议,纠正写错误的同学
三、拓展
1、板书左宽右窄的字:刚、影、船
2、学生仿写
3、小组3评
4、选出小组中写得最好的展示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2、写好左右宽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2节课学过左右结构的字
2、左宽右窄、左窄右宽的字引出这节课内容,左右宽窄相同的字
二、引导观察
1、观察分析左右相同以为左右宽窄一样
2、板书“林”竖中线左边写“木”,横变提稍短 竖中线右边写“木”,左右一样宽
3、板书“林借”,边写边指导
三、学生模仿写
1、仿写“林,借”
2、回顾,写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同的字
四、学生自由练习写
五、总结左右结构字形写法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上下结构的字
(一)
——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的字
2、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写的名字,大家猜猜看,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六字亲意”,指名回答
公布答案:指名分析,楚中天写成林蛋大的原因
总结:要写好字,首先要把字间架结构放正
二、引导观察
1、我们来看“六”是什么机构?(上下结构)
2、范写指导:从上往下分层写
3、学生模仿写
4、点名写,评议
5、范写“声、岁、尖、走”边写边讲述
6、学生自由练习写
教学反思: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字头要端正,看准竖中线
2、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看到“林蛋大”的笑话,所以我们深深指导字要写端正才不会闹笑话,今天我们再学习上下结构的汉子
二、引导观察
1、范写“井”
2、学生仿写3个
3、我们再学习“云”起笔是横,横要平,竖中线一般在横的中间
4、学生模仿写3个
5、范写“石,春”让学生仿写
6、自由练习
7、布置作业:“瓜、象、多、伞”
教学反思:
(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上下结构的字,字底要支撑好上面的笔画
2、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评讲作业:好的投影展示,写的不好的投影指导,让其他学生避免犯错误
2、展开今天课堂内容,出示“定”的下片
二、引导观察
1、让学生观察“定”分析书写结构
2、分析,下层的“工”是字底,承托上面的笔画
3、范写引导
4、让学生在田格上范写3个
5、小组评议
6、范写“衣忘变”
7、学生自由练习
三、总结
上下结构的字要整体分析在田字格的占位情况再下笔,上下结构的上下层不能分离成为2个字,要书写规范,多练习多书写才会把字写得工整。
教学反思:
书法课教案 1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 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书法课教案 12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线上。 (三) 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 13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笔顺规则(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提高捺画的书写质量。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表扬班里刻苦学习写字的同学。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一课:笔顺规则(一)。出示挂图“十、干”,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此时板书:先横后竖。 分组观察“十、干”的特点; “十”的'特点:1.笔顺:先横后竖:2.这两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3.笔画粗细比较;4.这个字大致成什么图形。 “干“的特点,老师可依“十”的特点,请同学们总结出规律,启发学生思考。老师出示“人、入”的范字挂图,请同学们说出笔顺。老师板书:先撇后捺。 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说出这两个字的特点,并提示学生写“捺”的注意事项。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一课作业,硬笔部分提出:捺的书写要自然。老师放音乐,巡视行间,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执笔及书写时的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表扬书写好的及进步大的同学,号召同学课下多练习。
书法课教案 14
学习目标:
1、 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激趣:小朋友们,想想自己也写出这样一手好字啊?
练习出一手好字,使人终身受益。
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来教大家学习怎样写好字。
导入过渡: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
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图示: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一”的字。
1、出示范字。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书法课教案 15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 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书法课教案 】相关文章:
书法课的教案08-26
书法课教案03-25
书法课的教案15篇12-10
书法课教学反思03-10
书法课心得体会06-01
小学书法课教学计划06-24
硬笔书法课优秀的教学设计04-18
硬笔书法课优秀教学设计03-11
《起始课教案》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