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时间:2024-06-08 09:37: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整除的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完成第3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整除,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

  教具准备:将下面复习中第3道复习题和新课中的6道除法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13×x=182(2)x÷20=54(3)517÷x=47

  提问:第几题中的未知数怎样求?根据是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作些说明。并指出,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应用乘法和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未知的因数、被除数和除数。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题目:

  24÷3=25÷3=38÷2=

  180÷12=39÷2=184÷12=

  让学生算出每一题的得数。提问:

  “你能按得数将这六道除法题分一下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24÷3=(2)25÷3=

  8÷2=39÷2=

  180÷12=184÷12=

  “比较一下这两组题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题都没有余数,第二组题都有余数。)

  2.学习整除。

  (1)自学例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看第一组题。然后带着问题自学。

  (1)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也都是不为0的整数,它们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2)你能举出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刚才大家又举出了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如果把被除数看做第一个数,把除数看做第二个数,通常也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比如:24能被3整除;38能被2整除;180能被12整除。

  (2)做第36页中间“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首先明确这一道题是要求判断在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哪些题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学生回答后,再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3.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学习例题。

  教师:刚才我们看的是被除数都是整数,除数都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题,它们的被除数也都是整数,除数也都不为0的整数,商有什么特点?(商是整数但都有余数的。)

  教师:像这一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不为0的另一个整数,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看一看这些题中的余数有什么特点?”(余数都比除数小。)

  “想一想,过去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学过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教师:应用这个关系,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以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都可以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关系来验算。

  (2)做教科书第36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核对。核对时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除法计算是不是正确,再说一说是怎样验算的。

  (3)做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三、作业

  练习八的第4、5题。

  课后附记:

  整理和复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08-26

有关余数的除法教案08-26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01-23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优秀01-06

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07-2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06-03

六年级数学教案:商末尾有零的除法06-02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4-20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4-22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说课稿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