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画和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姿势及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设疑导入:
1、 小朋友,今年啊就由我来教大家语文,你们喜欢语文这门功课吗?
2、 你们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谁来说说看,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功课?
3、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多读、多背、多写、多说
4、 导出课题:只有做到多读、多背、多写、多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把语文学好。
二、 指导看图(一)(二)
1、 读书的好处可多啦!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道稍作了解,并指读)
2、 你们会读书吗?(学生回答: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读书的。(出示挂图)
(1)、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呀?她在干什么?
(2)大家来讲讲,这位小朋友读书时有什么样的'姿势?(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提示:怎样坐的?怎样拿书?眼睛和书本的距离怎样?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肩,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垂直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齐读,指名读。
3、大家讲的真不错!现在大家明白了吗?那我们就和这位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谁做得好。请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学生自己给予评判。(根据要领评判)。
小结:身不正肩不平容易引起脊柱弯曲:两肩不能自然平放桌上朗读时就会感到吃力;目光不能与课本保持垂直,课本上的字就不容易看的真切;眼睛不与课本保持一尺,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视力。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4、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呀?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读书的?提示:根据动作要领。
(2)、复习要领:我们读书的时候身子要 , 拿书,肩膀要 ,左右两肩要 ,目光和课本要 ,眼睛和书本要 。
(3)、全体学生参与姿势练习,过程中纠正错误姿势。
(4)、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朗读一篇短文
小结:朗读时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转注,边读边想。
? ? ? (5)、现在我们再来读一段,看看大家有没有掌了。
三、指导看图(三)—(七)
1、我们学习课文,不光要把课文中的好东西,最好要背下来。成为自己的东西。你们会背书吗?(学生回答:会)平时你们是怎样背的呢?(自由回答)
2、你们的方法真不少!来,我们再去学点儿(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有哪些背诵的好方法?
3、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观察需要一定的顺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他们怎样背诵的。
1)、首先看上面的。
(1)、第一幅:全班在集体背诵。
第二幅:老师指导同学看图背诵。(学生回答)
(2)、我们把这两幅图放在一起看。你们觉得他们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谁能来讲一讲?提示:学生的表情和态度。
小结:身正肩平
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
态度认真
神情自然(出示)
(3)、那么再想想,平时我们背诵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你们讲的真好。背诵的时候就应该:声音响亮
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
富有情感
(4)、图上同学背诵的是哪一篇课文你们知道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好不好?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2)、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看。
(1)、第三幅:三个同学在大树下背书。
你们自己来说说看到了什么?提示:从表情、动作、神态来看。你们能演一演吗?(表扬)
(2)、第四幅:一个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这又是在什么地方呢?这位妈妈要她的孩子干什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她的表情怎样呢?
(3)、第五幅:同桌互背。(学生回答)
4、现在啊,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出示一首古诗)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负责当小老师,检查二、三小组的同学,看看他们是否正确。然后再交换过来。
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然后模仿表演。让学生自己找出优缺点,说说,评评。
四、小结: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朗读的姿势和要领,掌握了背诵的正确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要天天坚持,多读、勤背、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旨在激励)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旨在引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然后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
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认识四宝
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再认识文房四宝。古代没有铅笔和钢笔,大多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所以,毛笔书法在我国可说是历史悠久,用毛笔写字,还离不了几样东西。
出示实物。教师简单演示,介绍它们的用途。现在一般用墨水。
二、学写毛笔字
重点指导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3、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学生练一练。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三、: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3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好习惯。
3、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学习写正楷字;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姿势,初步掌握写正楷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黑墨水、钢笔、墨汁、毛笔、字帖、练习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这
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1、观察第一页插图。
(1)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3)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1)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
三、使用和爱护钢笔
1、 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学习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指导看图:
1.上图(1)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1)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2)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3)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1)教师讲解: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2)教师小结
五、认识“文房四宝”,陶冶情操
1、同学们,你们认识“文房四宝”吗?看看图上左下角的两幅图,看看你认识图上的哪些物品。
2、小组轮流汇报,教师指导
(同学们观察得既正确又仔细,不过现在的人一般不用墨在砚上磨出墨汁,可直接用瓶装墨汁。)
六、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七、我的十分钟
1、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2、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2)教师巡视指导
八、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认真写好钢笔字
认真写好毛笔字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4
教学要求: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看第四页图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二、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5
教材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八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六幅插图。第1页上面部分的图是老师执教鞭,给学生讲预习要求。黑板上老师板书了预习要求。第1页下面的一幅图是学生正在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第2、3页共有六幅彩图。从其中的三幅彩图中可以看出全班同学有的在读书,有的在课本上画圈,预习的很认真。另外三幅图分别是老师课间巡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和学生在家里自觉预习课文的情形。第4、5页通版有六幅小图。其中左上角是一位老师教同学写毛笔字的情景,右下角是一位同学站立悬肘写毛笔字,另外四幅都是学生的书法作品,都是从右向左竖书的款式。
学情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清图意,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懂得怎样预习课文,初步学习预习课文的一般方法;初步了解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学习站立悬肘写毛笔字等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会终生受益。如果学生能充分地自觉地去预习课文学习课文时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图画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教给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预习习惯。(板书:预习)
二、看图,讲明预习意义,明确预习要求
1、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每篇课文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我们为什么还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师小结:预习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好课文作必要的准备。
2、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请把书打开。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①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预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怎样才能达到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呢?我们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预习的方法。
1、看书上的插图。
思考: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
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预习第一课。
(1)出示预习步骤: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读课文,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三读课文,开动脑筋,不懂就问。
(2)用以上步骤试着预习第一课。
第一步:学生试读课文后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么处理?
师小结:①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字音。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实在不会,打上“?”质疑。
第二步:学生再读课文后,出示句子:“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学生试读,一次读不顺再读。
师小结:遇到难读顺、难理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反复练习,仔细琢磨。
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后,让学生质疑,师个别指导。
师小结:预习中遇到难题,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实在不会可打“?”,个别问老师。
总结: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好,和书上画中的孩子一样专心、认真,通过预习,我们对第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同学们会更主动,更积极。
四、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3页最后一幅图。
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小结: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外应像今天课内一样自觉预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三年级时学过写毛笔字的内容,有不少同学对写毛笔字很感兴趣,初步养成了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怎样写好毛笔字呢?我们一起来看挂图。
2、看图说话,复习旧知。
看图,说说图上老师在做什么?
师示范讲解写毛笔字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学生模仿。
教师巡视、检查、纠正。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写毛笔字。
(板书:学写毛笔字)
二、出示学生佳作,师生共同赏析
1、朗读作品内容。先自由读作品内容,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2、小结读法。这些书法作品跟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的读法不一样,我们在读的时候,如果是竖行的,就要从右向左朗读,如果是单行的,可以从左向右读,也可以从右向左读。
3、讲解行款要求。我们刚才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因为写毛笔字有它的行款要求:如果是竖行写的话,就必须先从上向下写,字写满一行后,再向左写第二竖行,就这样依次从右向左一竖行一竖行地写。(板书:竖行从上向下从右向左)如果是横行写,可以从左向右写,也可以从右向左写。(板书:横行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以后我们写书法作品时,也要按照这样的款式要求去写,要养成这样的书法习惯。
4、赏析作品,谈谈感受。
5、注意事项:
(1)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2)每一行的字数要尽量相同,最后一行可以少写几个字,但不可以多写字。
(3)竖行和横行的字要对齐,字的大小要一致。
(4)要学会折格子。(教师示范几种折法,学生可练习折格子)
(5)写字时要注意整洁,要特别小心纸上不能有污点,写的字墨迹未干时,不能碰字,且尽量站立、悬肘,写字的手不能碰纸面。
三、指导看图,学习站立悬肘写毛笔字
1、看第五页右下角的彩图,说说图上是谁,在干什么,他写字时姿势与我们平时写毛笔字有什么不同。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具体要求。
3、 学生模拟练习,训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四、练习站立悬肘,书。写作品
1、出示写字内容“业精于勤,形成于思”。
2、学生练习折好格子。
3、摆放好书写物品。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小结,鼓励表扬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学,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挂图,了解了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只要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并且长期坚持练习,也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6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1.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查字典比赛。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
读音
你的字典的页码
组词
拜墓端团
四、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7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2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1页的插图。
2、学校:第2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上面的四幅,第3页下面的四幅。
三、工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1页上部和下部的一组插图。
(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椭圆形的图中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在主持少儿节目。长方形的图中是一位小学生,左手拿着无绳电话,右手翻开语文课本,正在一边收听节目,一边向电台主持人打热线电话,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左图是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右图是两位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讲座)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厂·播节日、利用电脑、收看电视)
4、指导观察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甲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从圆形图上的麦克风、投影仪可以看出老师站在讲台前;同学们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书本还没有打开,可以看出老师正在给学生作课前谈话;同学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可以想象老师的谈话很精彩,已经把同学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2)一节一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记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指导学生说图意。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顺势小结: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课外延伸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我们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还可以在家庭中学,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大家庭中学。除了书本上介绍的这些渠道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其他的渠道。你想试一试吗?那就请你在课后好好地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用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继续观察插图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③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 阿姨讲解武器装备。(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突出同学们热爱解放军的感情)
④少先队员深入农村,来到田头,挽起裤管,在农民阿姨的指导下学做农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 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 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 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2、观察第3页下面的四幅图。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 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①一位小学生在图书馆查找书名目录。
②同学们在阅览室里阅读课外书报。
③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④同学们从金陵图书馆借到厂自己想看的'书,满意而归。
(3)教师小结: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 记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沦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阅读课外书刊 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 书:社会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你们 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提示从家中 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只要学生说的对学 习语文有帮助的就给予肯定,对说得较好的则板书在黑板上以示 鼓励)
以下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如学生不能说出,可由教师 给出。
(1)家中学语文。
①网上学语文。
②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③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 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 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第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4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 么。(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 的问题)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一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齐读:
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百,这里是虚指,表示 多次、反复的意思。
3、学生试说句意
4、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5、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生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 (生答:更应该)为什么呢?
教师指点:我们小学牛学习写作的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必须进行 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贝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生答: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巩固 基本的学习习惯)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4)专心致志。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程序: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修改。
六、观察第5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教师提示:这是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 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
2、请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3、请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 后的。想一想: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
明确:
第一处和第六处:语句多余。
第二处:标点错误。
第三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
第四处:顺序混乱,应先写头部再写身体。
第五处:错别字。
4、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 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明确:(1)错别字 (2)标点不当
(3)用词不当 (4)语序颠倒
(5)语句多余 (6)词语脱漏等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明确以下修改符号:
删除 插入
更换 调序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8
一、 导人
说说以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
揭示课题:自主预习复习。
二、看图学习如何预习
看图说话,图上的黑板上写了什么?
每一幅图上都画着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想到那些词语?
你会怎么夸奖他们?
三、预习要求
自己概括一下预习的要求。(把书上的几幅图连起来想一想,我们预习时要做到哪些方面?)
四、实践
利用你刚才概括的要求来预习第一课文《长城和运河》。
进行预习比赛,比谁预习的效果好!
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外预习要求
把预习的要求写下来,以便以后对照着预习。
:养成好的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课外预习也要坚持,好习惯的养成也要*坚持。
因为是刚开学,常有家长来打扰,所以一节课上得很不流畅,经常得停下来接待家长来给孩子报名。(有几个是外省的,会老家过年,今天才匆匆忙忙赶到,孩子来了,我又不能让其等。于是边上课边为刚到达的孩子报名)。
今天上得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首要任务。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终生受益,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应该是培养习惯的重点。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应该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记得王尔德也有关于习惯方面的一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文中的图是平面的,老师在让学生看图说话,了解习惯的内容时,要把平面的图变成立体的鲜活的学习画面,使画面灵动起来。每一幅画面都是一个示范,都是一个榜样。在说画面的时候,那画面要展现出来,仿佛就在眼前一样,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演示来展示画面的情景。当然这个只是在预习课文中的一个瞬间、一个定格。那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将画面中展示出来的预习要求逐一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对照着预习第一课文《长城和运河》,让这些口号变成实际的行动。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预习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们学生的预习很投入,和图中的人物一样地认真,相信学生在夸奖别人的同时,也在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自主“的体现还得在课外,一天的学习完了,回到家里要对第二天要上的课进行预习,这就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要排除一切干扰,自觉认真完成预习工作。这些就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中抓紧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在自觉主动、老师重视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向优秀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好习惯。
2、指出部分学生存在的学习习惯问题,并共同教育。
3、培养班级优良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班级现状分析:
进入初中后,班级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学习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可以看出:优秀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作业按时完成,且有自己的复习计划,每天能遵照执行,所以作业完成的很好,但部分学生却与之相反,成绩为班级后列,观察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或开小差,造成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没记住。
2、贪玩不珍惜时间。下课10分钟追逐嘻闹,自修课不认真上,回家看电视的时间远多于学习的时间。
3、不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时有发生。
4、大多数同学缺乏学习目标,学习上不主动,导致学习成绩徘徊不前。
有人说,青少年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其他人具有更大的潜能。
三、准备工作:
1、请每一位学生写好自己学习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从中筛选出几个编写成故事或小品。
2、请我班学习一直很优秀的学生写好他的.好习惯的培养,以便与大家交流。
3、准备好歌曲和伴奏带。
4、留给学生发言的题目,让他们事先做好思考。
四、活动过程:
1、配乐诗朗诵《时间》 表演者:学生xx。
2、故事《英语课上》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3、小品《课间十分钟》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4、校园歌曲《童年》 演唱者:学生xx。
5、故事《优生小A和后进生小C》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6、小品《放学回家》A版与B版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7、经验交流《我的学习好习惯》 表演者:学生xx。
8、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 演唱:全体学生。
9、活动主持者发言。
五、反思与重建: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严格监督自己。比如,发现上课时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就要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习惯也就养成了。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你再也不必刻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上发现的问题,我们特此举行了《良好的学习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的教育,意在改变后进生的学习习惯。整个活动过程我们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口号式的大话与空话。无论是故事还是小品,都是在我班部分学生身上发生过的,所以主题班会取材源于我们的学生,同样也教育于我们的学生。通过学生对故事或小品的评论,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也让学生明白,优异成绩的取得要靠好习惯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讨论和发言还不够充分,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还必须延伸下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0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插图或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
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及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让学生明白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好习惯,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的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2、今天,老师还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二、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
3、小结:是呀,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
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
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
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三、指导课内预习
1、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夸夸图上同学。
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读得真认真!
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③你们边读边圈圈点点,多专心哪!
④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得多热烈呀!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2、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字典。③小组交流。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
3、评评身边同学。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他们是怎样做的?看图⑥。[
1)查工具书2)查相关资料。
五、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
1、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那么学过
的东西为什么要复习呢?
2.听童第周的故事。
小结:①复习可以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使我们的能力更
强。
②每天要复习当天所学内容。一个单元下来,可以复习生字词,再
次巩固识记要求背诵的课文等等。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大
家可要坚持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呀,老师相信大家能做到。
七、布置作业:
1、预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内容,2、复习上册所学古诗,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预习有什么要求及重要性?
二、看图,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
1、出示挂图(第4页上图)学生观察,然后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么?
2、集体讨论: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
3、小结:“认真完成作业”既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好习惯它
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增强
我们的学习能力。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并且要持之以恒,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三、欣赏优秀作业。
1、看书上第4页的下图。
2、指名说说看后的感受。
3、集体评议本班本学期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并加以表扬。
四、观察图片,明确认真完成作业要求。
1、学生观察第5页的图片,弄清图画的意思。懂得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
作业。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认真完成作业?
3、集体交流:作业态度要认真
(1)书面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漂亮。认真思考后,再动笔。
(2)口头作业:认真对待,反复朗读。
(3)拓展作业:广泛搜集资料,扩大视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几种渠道
二、教具准备:
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语文课)但是,学习语文还有许多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一页的插图。
2.学校:第二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下面的四幅,第3页上面的四幅。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一页上部和中部的一组插图。
(1)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广播、利用电脑、观看电视)
4.指导观看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2)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语文课上习得,那么我们怎样来上好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纪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指导学生说图。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老师总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着一渠道学习语文,在活动中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作业设计: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在家庭中学,还可以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你愿意试一试吗?那就请你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学习语文的渠道
二、教具准备:
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给大家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看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继续观察插图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弄清人物、地点、事情,说图意。
a.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b.同学们观看航模表演,辅导员正给同学们讲解飞机模型。
c.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讲解武器装备。
d.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观察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
(1)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
(2)逐一说出图意。
a.一位小学生在图书室查找书名目录。
b.同学们在图书馆里阅读课外书报。
c.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d.同学们从图书馆借到了自己想看的书。
(3)教师小结:我们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们应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学习,你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外实践、课外阅读)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的渠道,你们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说的`好的予以板书)
(1)家中学语文。
a.网上学语文。
b.与家人交谈,学习群众语言。
c.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a.自办墙报板报。
b.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a.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b.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四、作业设计:预习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能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揭题:
第4页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课题: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提示“厌”、“百”的意思。
2、学生试说句意。
3、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1、读后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感人的事例,但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结果长文变短,却更加精练,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为什么?(小学生学习写作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页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有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4)专心致志。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通读全文后,再边读边逐段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使用修改符号)
六、观察第五页的插图,学习应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一共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2、请同学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后。
3、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明确:(1)错别字
(2)标点不当
(3)用词不当
(4)语序颠倒
(5)语句多余
(6)词语脱漏(等)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改好作文后还应该怎么办?
七、总结
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
2、总结谈话: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至三页插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2、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一至三页插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之第一部分(板书:坚持写日记)
二、指导观察。
第一页——上半部分——左上图:
1、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结:一个人或者家庭长期记日记,可以将日记收集整理出版。
3、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呢?
(1)能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
(2)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成绩或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一些事情时间长了总是会遗忘,写日记可以克服这一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4)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从而积累一些珍贵的见闻或资料。
完成如下板书:
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认识水平 克服遗忘 积累资料
第一页——上半部分——右边小图:
1、画面上有什么人,在干什么?
2、过渡:写日记有什么样的要求呢?该写些什么内容呢?
第一页——下半部分:
1、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写日记有哪些要求和内容?投影片映示:
(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3、小结:写日记贵在坚持,最好不要断断续续;如果内容比较丰富,可以写长一点,如果觉得没什么话说,可以写短一些(“有放话则长,无话则短”)。
板书设计:
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认识水平
克服遗忘
积累资料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向优秀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好习惯。
2、指出部分学生存在的学习习惯问题,并共同教育。
3、培养班级优良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班级现状分析:
进入初中后,班级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学习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可以看出:优秀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作业按时完成,且有自己的复习计划,每天能遵照执行,所以作业完成的很好,但部分学生却与之相反,成绩为班级后列,观察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或开小差,造成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没记住。
2、贪玩不珍惜时间。下课10分钟追逐嘻闹,自修课不认真上,回家看电视的时间远多于学习的时间。
3、不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时有发生。
4、大多数同学缺乏学习目标,学习上不主动,导致学习成绩徘徊不前。
有人说,青少年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其他人具有更大的潜能。
三、准备工作:
1、请每一位学生写好自己学习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从中筛选出几个编写成故事或小品。
2、请我班学习一直很优秀的学生写好他的好习惯的培养,以便与大家交流。
3、准备好歌曲和伴奏带。
4、留给学生发言的题目,让他们事先做好思考。
四、活动过程:
1、配乐诗朗诵《时间》
表演者:学生xx。
2、故事《英语课上》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3、小品《课间十分钟》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4、校园歌曲《童年》
演唱者:学生xx。
5、故事《优生小A和后进生小C》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6、小品《放学回家》A版与B版
表演者:学生xx。学生评论并发言。
7、经验交流《我的学习好习惯》
表演者:学生xx。
8、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
演唱:全体学生。
9、活动主持者总结发言。
五、反思与重建: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严格监督自己。比如,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走神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就要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习惯也就养成了。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你再也不必刻意约束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上发现的问题,我们特此举行了《良好的学习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的教育,意在改变后进生的学习习惯。整个活动过程我们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口号式的大话与空话。无论是故事还是小品,都是在我班部分学生身上发生过的,所以主题班会取材源于我们的学生,同样也教育于我们的学生。通过学生对故事或小品的评论,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也让学生明白,优异成绩的取得要靠好习惯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讨论和发言还不够充分,主题班会的教育意义还必须延伸下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能够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
1.图上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怎样朗读?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训练,并由大家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五、把握训练要点,勤于朗读背诵
六、小结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诵的姿势和朗读的.要领。今后,我们要天天坚持,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们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
情怎样?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评判。
5.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2.观察中间小图。
3.观察右面小图。
四、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了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三课时
一、观察上面三幅图
1.从图上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个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得多开心呀!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能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3.观察第二幅图,告诉孩子阅读要点: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表情怎样?
5.小结三幅图。
二、观察下面两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去寻求知识,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好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2、指导学生认真写铅笔字
3、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材分析重点
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难点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具
挂图电化教学光盘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新年新开始,老师祝愿所有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二、学习课文
(一)11面插图
1、看图思考问题:
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学生齐读
2、问:为什么在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听同学发言时要用专心的态度?
(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
(2)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
3、学习除了认真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谁能说说为什么?
4、教师讲述因为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而使自己进步很快的小故事。
(二)看椭圆型小图,回答问题
1、谁能说说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
观察同学神情;
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教 学 过 程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注意听同学的发言
2、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
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2、在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
(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动作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3、一位小朋友在发言时,其他小朋友应该怎样?
要认真听,要边听边想。在听他发言后,可以举手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 书 设 计
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相关文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8-2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案08-29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4-0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9-17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02-2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15篇08-28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教案08-26
培养幼儿良好睡眠教案01-12
小学三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案08-26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