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案2

时间:2024-05-26 08:18: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伦·凯勒》教案2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伦·凯勒》教案2,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伦·凯勒》教案2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本册书中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励志类文章,都是写人的,每位人物形象都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写法上也是不同的。本课主人公海伦凯勒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是她那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本文也是以此为对象,着力表现。文章中从她出生写起,一直到她大学毕业以后多投身的事业,时间跨度很长,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铺陈叙述,而是采用择取人生历程的片段具体写,把重点放在对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表现上,所选用的主要是她早年顽强学习的两个事例,来反映她一生的主要精神和特点,而对她一岁半得病、大学毕业后的经历仅作简洁的交代,有详有略,既全面介绍又重点突出,使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一整体的认识,同时又对他的某些方面有具体的了解。

  写作特点:

  以情感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作者的叙写满怀深情,能引导读者“披文入情”,缘情悟神。

  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是本文的又一特色。课文详写了海伦摸盲文、拼写单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艰难历程,略写了海伦一岁半时遭受的不幸和大学毕业后将她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的事迹,突出了重点,更好地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层次。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1、完成《评价手册》预习导航。

  2、了解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

  3、预习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教什么:在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基础上,从写法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写人的文章可以择取人生历程的片段具体写,从而让我们读者对文中的人物有整体的认识的方法。

  为什么教:不仅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对海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初步印象,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结构。对海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初步印象。

  一、导入(3分钟)

  1、出示海伦凯勒照片

  你了解照片中的人物吗?说说看。相机出示课后的名著便览。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海伦凯勒的信息)

  2、板书课题齐读

  指导书写“勒”字。

  二、检查预习(8分钟)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暴躁脾气干燥吮吸

  微风玫瑰甘霖盲哑

  如饥似渴不屈不挠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检查

  重点:“吮”“挠”“勒”的字音“躁、燥”的字形对比,“脾”的字形。

  理解词语“甘霖”、“不屈不挠”。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7分钟)

  1、浏览课文

  海伦·凯勒一生的经历值得写的不胜枚举,本篇课文根据情节的发展,都写了她的哪些事情?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又是什么?

  2、总结分段

  (本文详写了海伦学盲文、学说话的艰难历程,略写了一岁半遭遇的不幸和大学毕业后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的事。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可按生病——奋斗——奉献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2分钟)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你的感受

  重点通过对比(可从词“有声有色”入手)体会海伦的不幸遭遇。

  1)在我们看来世界是有声有色的,你都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你都见过哪些美丽的色彩和景色?

  2)我们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是个无比精彩的世界,然而对海伦来说?

  3、指导朗读。

  4、小练笔:假如我是海伦——

  四、小结:(2分钟)

  同学们,海伦凯勒虽然身体残疾,但她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不因先天的不足而自馁,海伦凯勒通过自身的顽强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也因此而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在这老师赠给同学们一句话: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五、课堂作业(8分钟)

  补充习题1、2、3题。

  板书设计:

  8、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

  奉献——永生留名

  第二课时

  教什么: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精读课文,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教: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面对命运的不幸,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精彩部分的深入感悟,体会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精彩部分的深入感悟,体会海伦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6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海伦的精神。(不屈不挠)

  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请画出来,读一读,写一写你的感受。

  二、交流感悟(10分钟)

  1、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重点:引导学生将海伦的学习与自己学写单词和句子等作比较,体会对于常人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海伦却要“不分昼夜”、“拼命摸读”“不停地书写”,甚至“摸出血来”才能做到。尽管如此,她还是“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还是“如饥似渴”。通过比较,使学生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得到心灵的震撼,更好的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

  2、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抓住关键词语,如“夜以继日”、“努力”、“反复”、“高声”、“几个小时”、“直到”、“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等词语,体会海伦学习发音的艰难,突出她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三、深入体悟(10分钟)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也是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除此以外这篇课文还让你感受到海伦凯勒的什么方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3、5、8几节,你有什么发现?

  2 、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

  (对生命的喜悦、想象世界的美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等。)

  重点:通过这些,让学生发现海伦的内心是充满了——爱。(相机板书:爱)让学生体会海伦的奉献是一种“以爱报爱”,正是因为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到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在学生反馈过程中兼顾学习引号的用法。

  四、延伸拓展(4分钟)

  1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我们来听一听(师读,音乐渐起)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在我四周的一切也许沉默黑暗,但在我心中,我的性灵里却有音乐和光明,我的一切思想都闪耀着色彩。

  ——《敞开的门》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

  2、读了这篇课文,感受了海伦的语言、行为,你又想到举古今中外哪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吗?

  3、推荐书目课后选择一本读

  出示书籍封面:

  《海伦凯勒自传》、《敞开的门》、 《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四、课堂作业(10分钟)

  《补充习题》第四、五、六题。

  板书:

  8、海伦凯勒

  /\

  不屈不挠爱

  南京市爱达花园小学

  陈治君

【《海伦·凯勒》教案2】相关文章:

海伦·凯勒的教案08-26

《海伦·凯勒》说课稿06-27

读《海伦·凯勒》有感09-19

读《海伦.凯勒》有感04-28

读海伦·凯勒有感04-30

读《海伦·凯勒自传》有感02-04

读《海伦·凯勒传》有感10-12

读海伦凯勒有感04-27

读《海伦.凯勒传》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