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

时间:2024-05-16 10:25: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19页例题和试一试,第20-21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的方法的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认、读、写这样的数。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认、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数宝宝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他想先检查一下我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1、出示课件(数位顺序表)

  提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其他几位是什么位?

  2、用计数器拨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300030610000360365

  (1)同桌相互拨一拨、读一读,并说出数的组成。

  (2)指名到前面演示刚才的活动过程,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3、读一读并写出下面的数

  七百二十五一万四百零六五百一十六千

  学生齐做,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4、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数位顺序表以及三位数和整千数的组成和读、写,大家学得很扎实。这节课,我们要和数宝宝一起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认识四位数)

  二、出示例题,学习新知

  1、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读写与组成

  (1)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65

  提问:谁来说一说现在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

  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你能读出这个数吗?

  读给同桌听一听,再指名读数。

  你会写二千三百六十五这个数吗?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

  集体订正,如有不同写法,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写法。

  2、教学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1)教学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出示课件,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你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写。反馈并集体订正。

  这个数该怎么读呢?

  先读给同桌听一听,再指名读

  小结:通过读写3052这个数,我们知道了中间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而且这个0要读出来。

  (2)教学中间有两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个数,和刚才的数有什么不同?(3052中间有1个0,3002中间有2个0)

  请你对照计数器上的算珠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再试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并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要一起汇报。

  在班内汇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小结:认识了3002这个数,使我们知道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2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0。但读一个0的数写的时候不一定是写一个0还是2个0,一定要对齐数位才行。

  3、教学试一试

  看书第19页,自己读题目要求,比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同桌相互说说数的组成,再各自写出来,读给同桌听,最后指名写、读、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读这两种类型的数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0在数的中间和0在数的末尾读法是不同的,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谈话:刚才数宝宝看大家学习得很认真,相信大家一定能学会,现在它要和我们做几个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请大家看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出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2

  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商品价钱,让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表格里写出这些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订正。

  4、想想做做4、5

  四、总结评价,点拨重点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识了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方法。谁来向数宝宝汇报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五、课外实践活动

  收集现实世界中有关四位数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2

  课题: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材P19、20、21第5题目

  设计意图:

  本课依据新课标,设计了几个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他们。使他们在此情境下迁移知识,寻找规律,运用规律,掌握知识。既突出重点,又反复强化。彻底改变了以往认数课的单一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认、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了解它们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以及它们的组成;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记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地理知识,引入课题:

  电脑演示第一段地理小知识,把其中的数字标上红色。

  "地球上有四个大洋,其中,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为3957米,大西洋的平均深度3626米,其中最深的地方达9219米,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平均深度3397米,最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北冰洋位于最北面,在四大洋中面积体积和深度最小,平均深度只有1300米。"

  师提问:看了刚才的片段,你都了解了些什么?在这段文字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些四位数与我们昨天学习的四位数有什么不同?

  生1:了解了关于地球上四大洋的地理知识。

  生2:这段文章中有很多数字,而且都是四位数。

  生3:前面我们接触的四位数都是整千的四位数,而这里的四位数都不是整千数。

  师: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需要用数字来研究科学、地理等等问题。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是:非整千的四位数。

  2、交流展示,课前感知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看到的四位数并把它做成小卡片。现在我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再作展示。

  学生汇报:

  科学数据: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长有6650公里,我国的长江位居第二,长6300公里,黄河长5464公里。

  有商品价格:电视机一台3699元,空调1680元等

  有车牌号:我爸爸的车牌号码是粤B4678号

  门牌号:我家的门牌号码是1103号

  年份:今年是5年,新是1949年成立等

  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四位数贴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试着读出来,其中有的中间有零,有的末尾有零。请同学当小老师集体订正。

  二、寻找规律,读数写数

  1、探索读数规律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四位数并且能如此顺利地读出来,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来分个类,你打算怎样分?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可以分为两类,数字中间没有零的一类和数字中有零的为一类;

  学生操作分类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看一看它们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生1:从前往后读,从高位读到低位,先读千位,再读百位、十位和个位

  生3:如果中间有一个零就要读出来,如果末尾有零就不要读出来;如果在这个数的中间有连续的两个零,只读一个。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

  2、运用读数规律,寻找写数规律

  师:读数的知识同学们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善于规律。那么,你能运用你们刚才的规律来挑战一下自己吗?这里有一段文章,你能一边听一边把里面的数据用数字形式记录下来吗?

  试试看!

  电脑演示:第二段科普小知识。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八米,世界上的第一大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大约是四千零二十八米;世界第一斜拉索桥是上海的扬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我国的新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四千二百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把一个学生的答案公布到黑板上,其他同学订正。全对的同学介绍经验。

  生:写数和读数一样,要从高位起,先写千位,再写百位、十位和个位,如果遇到哪一位上没有数就用零来代替。

  三、借助教具,了解组成

  1、出示一个计数器,

  师:你介绍一下这个计数器的功能吗?

  生1:从记数器上可以看出,右边数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生2:我还知道千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千,百位上的数用来表示有几个百,十位上的数用来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师:你能把刚才你们找到的那些四位数在这个上面表示出来吗?说说你这样拨数的理由。

  让学生在记数器上拨出课前收集来的四位数,说出每一个数的组成。

  2、四人小组游戏:

  规则:小组里四人轮流抽卡片,每次抽一张,组成一个四位数,先读出来再说这个数的组成。

  2、拓展引申:

  师提问:现在我想在记数器上拨一个数,它要是一个四位数,但又要是四位数中最小的,你知道是多少吗?还要拨一个数是四位数中最大的,它又是多少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1:这个数是1000,在千位拨1,百位十位个位拨0;它是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999多1。

  生2:第二个数是9999,在所有数位上拨9,它是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10000少1。

  3、填充课本,完成P20想想做做

  五、汇报,感受成功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里我们接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你能汇报一下你收获吗?

  生1:我们学习了很多与四位数有关的知识。

  生2:我学会了读写四位数,还知道了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数分别是多少;

  生3: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里,有多高等;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3页的“想想做做”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读、写非整千数的方法。能熟练的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正确读、写数。

  教学具准备:大小计数器。

  教学过程: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1)6428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2)7005里面有7个()和5个()。

  (3)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1)完成前两组题。练习后可以进行对比,让学生领会每组3道题之间联系。

  (2)练习第三组题。(注意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后进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8题。

  (1)第8题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每组已给出的三个数,再思考每组数有什么规律,接着往下写。

  (2)写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根据什么规律填写的。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1)独立写数。

  (2)让学生写数后比较每组两个数在读写中的不同点。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同桌合作完成)

  一人摆数,另一人读出这个数;也可以一人先说出一个数,另一人再摆出这个数。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第11题让学生完成后,交流从练习中得到的`体会。进一步感受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7、你知道吗?

  (1)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想。

  (2)要突出数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人们劳动和生活的需要。掌握用算筹表示的数字有两种摆法:纵式摆法和横式摆法。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三上19—21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材解读:本课是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是在学生认识整千数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认识千以内的数的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非整千的四位数的`具体含义,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

  学情分析:

  1、 已有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及整千数的意义及读写法。对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器都很熟悉。

  2、 可能存在的问题

  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四位数,读数时可能2个0都读出来,写数时中间要写两个0的可能只写一个0,末尾连续两个0的可能只写一个0。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数的四位数的方法的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认、读、写这样的数。

  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末尾有零或中间连续有两个零的四位数的组成,学会相应的读和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简案)

  1、 用计数器拨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3000、306、10000、360、365

  2、 读一读并写出下面的数。

  七百二十五 一万 四百零八 三百一十 六千

  二、 师生合作,获得新知(简案)

  1、 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读写与组成。

  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65,引导学生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并读写出这个数。

  2、 教学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计数器演示3052,引导学生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并读写出这个数。

  计数器演示3002,引导学生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并读写出这个数。

  小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两个0,只读出一个零。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20~21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的方法的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读、写非整千数。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非整千的四位数的具体含义,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具准备:大小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就知,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数宝宝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他要先检查一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1、出示课件(数位顺序表)。

  提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其他几位是什么位?

  2、用计数器拨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出示课件)

  3,000 306 10000 360 365

  (1)同桌相互拨一拨、读一读,并说出数的组成。(教师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

  (2)指名到前面演示刚才的活动过程,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3、读一读并写出下面的数。(出示课件)

  七百二十五 一万 四百零六 五百一十 六千

  学生齐做,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4、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数位顺序表以及三位数和整千数的组成和读、写,大家学得很扎实。这节课,我们要与数宝宝一起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四位数)

  二、出示例题,学习新知。

  1、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读写与组成。(计数器表示2365)(1)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65。

  提问:谁来说一说现在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

  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你能读出这个数吗?

  先读给同桌听一听,在指名读数。

  (课件出示: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两千三百六十五)

  你会写两千三百六十五这个数吗?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

  集体订正(可见出示2365),如有不同写法,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写法。

  2、教学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1)教学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出示课件(计数器演示3052),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写。

  反馈并集体订正。

  这个数该怎样读呢?

  先读给同桌听一听,再指名读一读。

  小结:通过读、写3052这个数,我们知道了中间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而且这个0要读出来。

  (2)教学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与组成。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个数(计数器演示3002)和刚才的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3052中间有一个零,3002中间有两个零)

  请你对照计算器上的算珠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再试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并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要一起汇报。

  在班内汇报,让自己总结出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小结:认识了3002这个数,使我们知道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零。但读一个0的数写的时候不一定是写一个0,还是两个0,一定要对齐数位才行。

  3、教学试一试。

  看书第19页,自己读题目要求,灯什么不同谈谈他。百位八版

  为同根和商务说八书说数的组成的组成,比较这两个数的不同。

  同桌互相说说数的组成,再各自写出来,读给同桌听,最后指名写、读,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读这两种类型的数应注意什么?

  小结:0在数的中间和0在数的末尾读法是不同的,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谈话:刚才数宝宝看大家学习的很认真,相信大家一定能学会,现在他要和我们做几个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请大家看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出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和订正。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商品价钱,让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表格里写出这些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4、 做想想做做第4、5题。

  谈话:下面数宝宝为我们介绍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地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4题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第5题指名读题后,独立完成写数。

  订正时让学生谈谈做这两题以后的感受。

  四、总结评价、点拨重点。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识了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方法。谁来向数宝宝汇报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五、课外实践活动。

  收集现实世界中有关四位数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教案】相关文章: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案09-16

《认识整时》说课稿06-30

认识整时说课稿03-16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02-22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04-18

《认识整万数》说课稿01-16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08-26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的教案08-26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