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落日》优秀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亚落日》教案3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亚落日》教案3,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在三亚看日落更有诗意。第2至第5自然段写日落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三亚落日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三亚海滩上的细沙,大海的颜色等日带风景。
第3、4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落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像顽皮的孩童,-----”在大海上玩耍,在大海上洒下赤朱丹彤,到最终“太阳像个跳水运动员,已一个优美的姿势,悄然无声,与人人们告了别。”,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加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同学能通过努力做到正确朗读课文,但是由于是农村的孩子,没有机会看过海上的日落景象,因此对文章的内容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有关直观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硕大无朋”“悄然无声”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落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的朗读,让学生能得到美的熏陶。
3、过程与方法:激趣导入、探索讨论、实践反思、练习质疑;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难点的分析及对策: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方法,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那么就要多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开始——导言——指导朗读——学生实践——听录音、实践过程——自己朗读练习、分析;同学评议;教师评议——指名朗读、评议判断——教师总结——结束
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一、导言、激趣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日落的情景,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上看落日,令人精神舒畅。你又在哪看到过日落?你观察到的日落是什么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路:(太阳落下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落,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课题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三亚落日》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落:是太阳落下去;三亚: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落,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三亚落日的景象的)
3.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二、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提问:从课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落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分组朗读、开火车读
2、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A.重点理解:
(1)画出文章中的比喻句,说一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象、具体)从中可以看出了什么。指名读有关语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B、伴音乐,想象作画。
(1)自渎第三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勾勒出来(放音乐、日落图片)
(2)边画边悟,然后用一两句话描绘所画出的图画。
(3)互相评画,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C、看多媒体展示,加深对海上日落的印象。
D、再读课文(1)找一找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赤朱丹彤”和“硕大无朋”、“悄然无声”
(2)从这几个词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生实践反思、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落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这景象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练习质疑、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意图及评价
通过多媒体展示、录音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三亚落日有了具体的印象,便于对课文的理解。便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在朗读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三亚落日》教案3】相关文章:
有关《三亚落日》优秀教案3篇04-21
课文《三亚落日》教案范文08-26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07-05
落日的幻觉优秀教案08-26
《落日的幻觉》教案范文08-26
六年级《三亚落日》精品教学设计01-25
落日的幻觉教学反思04-24
识字3的教案08-26
《练习3》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