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通用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应选择幼儿身边最熟悉的内容进行教育。
《我是小导游》就是一个源自于幼儿生活的大班社会教学活动,通过争当小导游来进一步了解前卫村的旅游风景,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的活动前,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过前卫村,了解了前卫村各个景点,这些铺垫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讲述活动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前卫村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前卫村是崇明的,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学做小导游,能在老师和朋友面前大胆连贯地介绍前卫村的景点。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参观过前卫村的旅游经验。
2、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典型性图片,投影仪。
3、教师为幼儿准备4张导游证、4面不同颜色的导游旗、4个自制小喇叭。
4、教室边布置成瀛洲古村、动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国奇石展示馆、前卫休闲广场。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丰富经验教师播放《美丽的前卫村》课件,幼儿观看。
重点提问
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小结前卫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个好地方。
(二)介绍前卫村内各景点
1.师:我们的'前卫村这么漂亮,所以这几年许多其他地方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前卫村后遇到了麻烦,他们不知道前卫村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呀?怎么帮?(告诉他们,介绍等)
2.向幼儿介绍“导游”这一职业。
重点提问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
小结两个条件,第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游览)。第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3.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老师在教室周围贴了前卫村各个景点的图片,你们可以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点来介绍一下,一个小朋友当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小朋友都当游客。(幼儿四散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
(三)幼儿扮演导游和游客进行模仿游戏
1.每个景点选出一名小导游颁发导游证和导游旗。
2.全班剩余幼儿扮演游客,参观前卫村的各个景点,由选出的小导游分别对各自所负责的景点作简单的介绍。
3.评选最佳小导游。
小结今天的每个小朋友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认识了这么多前卫村的景点。下次我们可以带爸爸妈妈或者从外地来的亲戚去前卫村玩,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取在春游后开展这一活动,幼儿前期的经验比较丰富,对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了。
(二)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整个活动把主导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自己说、自己选、自己游戏,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活动的组织者,体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的精神。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的活动领域为社会与美术的整合,名称为《奇妙的扎染》,年龄段为大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慢慢的有些传统的东西就会被遗忘。本活动以中国的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帮助幼儿从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知民间艺术的神奇与伟大。本主题主要呈现的只是让幼儿了解扎染的美丽和现代扎染方法的一个小方面,扎染还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色彩、图案和花纹,,还须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习和探索。
活动目标
1、技能: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尝试制作出螺旋纹,
2、情感: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3、认知:欣赏传统扎染作品和现代扎染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重点:学习扎染技艺之一的螺旋纹
活动难点:制作过程中宁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动作
活动准备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图片、手套、音乐、防水衣、视频、纸芯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出示白手帕用变魔术的方法展示螺旋纹手帕
2、师:哪一张手帕更美呢?(幼儿回答)
3、师: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呢?(幼儿猜测)
二、介绍扎染
1、老师说出方法是扎染
2、师:这个方法叫做扎染
3、师: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一看
4、老师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5、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扎染吗?(幼儿回答)
活动过程
师: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中所看到各种工具,对我们的纺织品进行捆、缝、夹等,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工具呢?(幼儿回答)师:结扎后要做什么呢?
(幼儿回答)师:然后再进行染色,这就叫做扎染。
师:由于我们的扎染技术历史悠久,结扎方法多,染色出来的花纹也很丰富,所以现在我们的手工扎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传统的扎染,另一种是现代的扎染。
老师播放传统扎染作品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看,这就是传统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哪些花纹呢?它的花纹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看见的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传统的扎染作品颜色叫做蓝靛色,它的颜色来自于自然界中一种叫做板蓝根的植物,花纹主要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可以看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物。
老师播放现代扎染作品,幼儿观察
师:到了现代,我们的扎染作品和花纹发生许多变化,看,这就是现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花纹呢?(幼儿回答)
师:现代扎染作品颜色丰富,花纹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现代扎染的花纹更多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创造。
三、尝试学习制作扎染
1、师:了解了扎染,你们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吗?
2、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学习扎染图案叫做螺旋纹,它是用纸芯和橡皮筋来进行操作的
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我一会儿要考考大家
3、老师播放制作方法的视频(幼儿观看视频)
4、老师结合PPT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复述制作方法,老师并强调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讲解到拧螺旋纹时,老师单独出示视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拧螺旋纹
6、接着一次强调橡皮筋的捆法
师:帕子拧好后像一个小花卷,接着开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这样的。接着开始染色,在染色时,小朋友要注意尽量将颜色上满。
7、老师请幼儿操作,在操作前老师要强调规则
师:8位小朋友为一组,在制作扎染时要保持安静,使用后的材料请放回托盘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先将桌子擦干净,将卫生纸放回托盘中,请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儿操作,老师在旁协助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老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场区准备做好模特步的准备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桌面干净吗?将桌面擦干净,把纸放回托盘里,接着将自己的螺旋纹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样将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待会儿走模特步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们制作的螺旋纹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丽的扎染螺旋纹展示给大家瞧一瞧,小朋友们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纹作品到老师这里来准备。
2、老师请小朋友站成一长排
师:我们今天做的扎染花纹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螺旋纹手帕还有点湿,我们一起拿出去将它晒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晒干吧结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活动当中,通过图片小朋友能够自己去观察、发现扎染技术的变化,在观看的视频的过程中强调了活动当中的难点动作,小朋友们操作拧螺旋纹的动作大多数
活动反思
幼儿是作出来的,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捆橡皮筋的时,许多还需要老师进行协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时,整体效果时非常好的,重难点基本上也解决了,活动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练习捆的动作。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能基本理解诗歌所展现地想象意境,感受诗歌中小朋友热爱生活、感受大自然的情感。
2、 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重点:
理解诗的内容。
难点;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朗诵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快乐的小屋》。
活动过程:
1、 激发导入:
(1)教师出示背景图配上音乐,师生共同交流对森林美好的感觉:“大森林美吗?你们喜欢大森林吗?”
(2)教师提问,幼儿想象交流。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屋,你们说会是什么样的呢?”
2、 欣赏理解:
(1)、幼儿边听录音边看图片,欣赏诗歌。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教师用诗歌语言概括、表述:
“这间快乐的小屋是什么样的呢?”
“这间小屋快乐吗?你认为快乐在哪儿呢?”
“为什么用萤火虫做灯,用蜘蛛网做窗帘?”
(1)、再次欣赏,幼儿可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快乐的小屋。
(2)、尝试和着音乐朗诵诗歌。
3、 想像表达:
(1)、教师出示快乐小屋的整体图像,幼儿欣赏感受。
(2)、启发想像,大胆交流:
“快乐的小屋里都会发生哪些快乐的事情?”
(3)、教师、幼儿共同小结想像中快乐的事。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教案【精选】11-07
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经典]10-08
(精选)大班教案10-03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环保教案03-21
《耳朵》大班教案01-21
大班郊游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