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6 08:25:2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尝试不用手两人合作将球运到终点,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若干个球

  【活动与指导】

  1.讲述:许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合作。要玩好夹球游戏也需要我们合作,共同想办法。

  2.游戏:请两位幼儿为一组,自由尝试不用手合作将球运到终点。幼儿可以用背部、腹部、肩部,体侧面夹住球前行。当幼儿尝试过多种方法后,请幼儿分成两队进行合作运球比赛(幼儿可以运用认为最好的'合作运球方式)。各队幼儿为自己队的小朋友们加油。

  3.讨论:合作游戏结束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出合作着进行游戏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产生学唱新歌的兴趣。

  2、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难点:让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律动:《手指歌》、《摘果子》

  《学做解放军》

  练声:《小树叶》、《小雪花》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在家里玩了三天,那你们知道是过什么节日吗?(元旦)

  教师:对了,是元旦,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了,那小朋友们知道过新年的时候都有什么和我们平常不一样的地方吗?要做些什么呢?人们都会用什么方式过新年呢?

  (幼儿回答)

  教师:那过新年的时候,你们心情怎么样呀?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

  (喜洋洋呀,幸福的生活甜又香。)

  2、引出歌曲。

  教师:好的,这节课老师要教小朋友一首新的歌曲,歌曲就是说人们过新年的样子,歌曲的名字叫《过新年》,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

  3、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过新年了,放鞭炮,敲锣打鼓,歌曲里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

  教师:除了放鞭炮和锣鼓,过新年还怎么样呀?(唱歌跳舞)开心吗?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唱歌跳舞多欢畅)这样的.生活幸福吗?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呢?(幸福生活甜又香)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歌曲。

  教师:那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

  (幼儿学唱)

  教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再来一遍吧。

  三、活动结束。

  复习歌曲《小雪花》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刮画纸的神奇、有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2.知道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并尝试运用。

  3.能画出蛋糕的轮廓,会用波浪纹、圆形等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难点:掌握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轻音乐;刮画纸、竹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出示课件,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蛋糕的种类可真多呀,有单层、双层,还有多层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

  (二)展开:

  1.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2分钟)

  指导语:瞧!刘老师也画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

  提问:这个蛋糕有几层呀?每一层上面是用什么图案来装饰的?

  2.教师示范画蛋糕轮廓并讲解解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6分钟)

  指导语: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这个蛋糕是怎么画的,小朋友来看一看。在画蛋糕的时候我们要从下往上画,最底层要画得大一些,第二层比第一层要小一点,最上面这一层再小一些。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再来画蜡烛和火焰。

  提问:咦,小朋友,你发现没发现老师用的纸和笔和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纸,它呀可神奇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炫彩刮画纸”,(小朋友说一遍)在刮画纸的上面有一层黑色的覆盖层,只要我们用竹笔在上面轻轻一刮,就会变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指导语:竹笔由笔尖和笔尾两部分组成,笔尖可以用来画轮廓、刮细线。(就像这样,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可以用波浪纹、圆形或是简单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

  笔尾是用来涂色的,轻轻地刮掉上面黑色的覆盖层。就像小朋友用油画棒涂颜色一样,从上到下,一点一点慢慢的刮,一些细小的地方,或者是边缘处也可以用笔尖来刮。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4分钟)

  指导语:刮画纸和竹笔可真神奇呀,一会小朋友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吧。

  在画蛋糕的时候要在纸的中间画,最下面一层要画的大一些,用笔尖画完轮廓后再用笔尾来涂色;另外,小朋友还要注意安全,不要用笔尖戳到自己或小朋友。

  指导语:一会请小朋友轻轻转过身体面向小桌子,每人拿一支笔和一张纸。一会小朋友可以画和老师一样的,也可以自己来创新。好,开始吧。

  4.请幼儿自评、互评作品。(5分)

  指导语:好,谁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蛋糕?

  提问:那么多漂亮的蛋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指导语:请客人老师也来说说她最喜欢哪个蛋糕吧?

  (三)结束。(2分钟)

  指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还画了漂亮的大蛋糕,真能干呀,给自己鼓鼓掌吧!

  提问:那你们知道过生日为什么要送蛋糕吗?

  小结:是呀,送蛋糕就像送祝福、送健康、送快乐一样,收到蛋糕的.人也会非常幸福和

  开心。

  提问:你们画了那么漂亮的蛋糕,你想送给谁?

  延伸:一会活动后咱们就把蛋糕送给你想送的人,现在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伙伴你想把蛋糕送给谁。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绘画感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故事《小船悠悠》中发现孩子们对蛋糕的兴趣浓厚,于是生成了炫彩刮画《生日蛋糕》的活动。结合我班美术特色,选用新颖独特的绘画材料——刮画纸,它结合多种绘画的特点,让原本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刮画纸颠覆了以往用笔在纸上绘画的传统,而是用竹笔在纸上刮画,底色绚丽多变,很好的促进教学氛围,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活动一开始,教师请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孩子们兴趣浓厚,知道了蛋糕的种类有许多,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展开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幼儿在观看示范画蛋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纸和笔的不同,然后再进行示范讲解,从而突破难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浓厚,教学环节流畅;95%的幼儿画出了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5%的幼儿在画完蛋糕的基础上尝试大面积刮画,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评价环节中将所有孩子的画都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从蛋糕的形状、颜色、构图、大胆创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自评、互评,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课后经过反思发现活动中仍寻在许多不足,如:应注重从小培养幼儿绘画时的坐姿,执笔的姿势及大胆创新的意识。另外不应把活动的重点设为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而应放在刮画上,只有大面积露出炫彩的底色,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刮画的神奇与乐趣。教学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今后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应再深入一些,在分析教材的同时也要分析美术活动中所用的材料;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每一次学习。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

  2、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3、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活动重点:

  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活动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2、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3、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出示正方形卡片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准确。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准确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2、教师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操作要求。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如果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该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结束呢?(幼儿举手回答)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对齐)嗯,第二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4、交流、评价幼儿的记录结果。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刚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整首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的情趣,学习词:扮、乐、滑、摔。

  【活动准备】

  事先告知配班老师如何扮老公公出场、白眉毛、白胡子及相关儿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问答,引出题意。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他是谁?

  2、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为我们跳个舞,我们欢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刚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见了。)

  4、教师忙扶起老公公问:“老公公,您没事吧?”老公公边摸掉胡子边说:“没事没事!”

  5、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的胡子不见了,引出题意。

  二、教师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说一遍题目,并请幼儿说说“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师朗诵儿歌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3、请幼儿说说: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片中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句说一说。

  三、幼儿学儿歌。

  1、请幼儿跟随老师边看图片边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单独看图片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四、儿歌表演。

  1、请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化装成老公公,并请幼儿相互化装成小老公公。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

  3、请幼儿相互表演儿歌一遍。

  五、小结

  今天的儿歌有趣吗?你们学会了吗?开心吗?请你们回家后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儿歌《扮老公公》

  老公公,出来了,

  白胡子,白眉毛。

  点点头,弯弯腰,

  滑一滑,摔一跤,

  一摸胡子掉下了,

  乐得大家哈哈笑。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