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懂得爱护环境的.意识。
体会故事情境并表演。
教学准备
大小西瓜道具
《瓜瓜吃西瓜》视频
教学过程
一、看《瓜瓜吃西瓜》视频
1、小朋友看完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讲了什么?
2、瓜瓜闹着要吃什么啊?
3、瓜瓜把剩下的西瓜扔哪了?
4、外婆带西瓜来了吗?
5、外婆为什么说瓜瓜懂事?
二、分解故事
1、瓜瓜乱扔西瓜是不是不对啊!
2、我们不应该学瓜瓜。
3、应该学会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啊?
三、表演故事
1、拿出西瓜道具,演一演。
2、分配小组表演,自选角色。
3、评一评,那组演的好又有趣。
4、表演完要加以表扬。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容,在掌握内容的过程中学习新词“翻来覆去”“气呼呼”。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并大胆在集体面前发言。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重点难点
掌握故事,理解故事并给故事取名字。学习新词:“翻来覆去”“气呼呼”。
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黑兔和胖小猪的手偶各一个,镜子一块,白色枕头一个。
2.小白兔和胖小猪的头饰各一个。3.碟片《白云枕头》故事4.音乐《拉拉勾》。
活动过程
以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好朋友吗?(幼儿集体回答)那么你们有试过跟你们的朋友吵架吗?你们跟朋友吵架最后会和好吗?你们是怎样和好的?(让幼儿讨论一会儿,再请个别小朋友回答)老师昨天碰见了小白兔跟胖小猪,他们吵架了,小朋友猜一猜,他们会不会和好呢?下面请听故事。
2.老师带着手偶讲述故事一遍,讲完后穿插提问:
1)故事里面都有谁呀?
2)小白兔跟胖小猪发生什么事情了?
3)给故事取什么名字?
3.老师带着手偶把故事讲述第二遍,然后提问:
1)小白兔跟胖小猪吵架时,小白兔是怎样说的?胖小猪又是怎样说的?
2)他们俩吵架后是怎样做的?(学习新词“气呼呼”)
3)到了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胖小猪睡不着是怎样子的?他为什么睡不着呢?(学习新词“翻来覆去”)
5)第二天,胖小猪看到小白兔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胖小猪看见小白兔的`毛变得黑黑的,他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他又是怎么做的?
6)胖小猪送了什么给小白兔呢?
7)小白兔擦了白云以后有没有变回白色呢?
8)那胖小猪晚上睡着了吗?谁给他送来了白云枕头呀?
9)最后胖小猪睡着了吗?这一次他为什么就能睡着了呢?
4.让幼儿跟着老师把故事讲述一次,让幼儿加深记忆。(教师穿插指评小朋友:平时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拿了很多的玩具其他小朋友一个没得并且想和他一起玩都不给,这样的小朋友乖不乖?答:不乖。一个人玩孤不孤单?答:孤单。没有朋友好不好?答:不好。没有朋友快不快乐?所以大家一起玩才快乐,朋友多了才快乐。)
5.角色扮演,让幼儿戴头饰分组进行表演《白云枕头》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加深对故事的记忆。
小结:《白云枕头》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没关系,只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的原谅别人,大家还是好朋友,对吗?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6.活动结束:音乐游戏《拉拉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选自大班教参中的一个主题课上,目的是通过讲述《白云枕头》的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掌握内容的过程中学习新词“翻来覆去”“气呼呼”。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大胆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的参与游戏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教学目的。
存在问题:1.引题谈话时老师和幼儿交流太少,应该和幼儿多讨论吵架后幼儿心情是怎么样?2.在课堂上适当的多给表现好的幼儿赞扬。3.应该让幼儿复述故事一遍。4.在角色扮演环节应该分组扮演小猪、小兔对话。
这节课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努力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松鼠爸爸爱护家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在说说画画中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导入课题,导出《两只棉手套》
--冬天天气很冷,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处?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来做什么了?
二、欣赏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
--看图片听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给松鼠妈妈找一个暖和的树洞生松鼠宝宝。)--看图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松鼠爸爸找到树洞了吗?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个树洞,可是熊已经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
--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
--松鼠爸爸和松鼠妈妈怎么样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们很着急,松鼠妈妈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暖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让松鼠妈妈住进去了。松树妈妈生了五只小松鼠,他们很调皮。)
--松鼠爸爸住进去了吗,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挤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给松鼠妈妈挡风雪。)
--看到这里,你觉得松鼠爸爸怎么样?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爱松树妈妈和小松鼠)
--谁来了?松鼠爸爸会怎么做?幼儿自由想象讨论。(把手套还给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请小男孩把手套送给他;……)
--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松鼠一家)
--一起看图,揭晓故事结尾。松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觉得这只松鼠爸爸怎么样?(很有礼貌,知道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回去。)
2.小结: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关心和爱护,碰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自己想办法,如果别人帮助了你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松树爸爸能自己解决困难,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有没有碰到过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发言。
三、设计手套。
--小男孩的手套有了个大用处,那如果我们也有一双手套,你想送给谁?为什么?(送给好朋友,让她冬天保护好自己的手;送给妈妈爸爸,妈妈早上上班很辛苦;送给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过冬;……)
延伸活动:
--在区角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着自己设计手套。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沙包一直是孩子们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物多玩的能力,在之前的户外活动中,幼儿也探索过沙包的多种玩法,,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沙包的时候,都喜欢用手去玩沙包,很少会有幼儿想到用腿去玩沙包。因此,我通过"夹包跳"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用脚来玩沙包,发展脚步的力量。在活动中,幼儿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也将此活动到了晨间锻炼活动中,考虑到夹包跳所需的场地也不是很大,所以在室内晨锻活动中也延续了此游戏,并且结合了记分牌,让幼儿有目的的.去进行夹包跳的比赛。
目标:
1.掌握夹包跳的动作要领,锻炼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夹包跳的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3.能够正确根据所跳的距离进行计分。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玩法:
材料:沙包若干、黄绿颜色的圈各三个、小轮胎三个、勾线笔游戏人数为6人,站在固定的位置,双脚夹住沙包,对准不同颜色不同距离的圈,在跳起的同时松开双脚,将沙包投进圈中,不同颜色的圈代表不同的分数,根据自己所投的圈的相应分数,在记分牌上进行记录。
场地图:
活动反思
在整个探究沙包的玩法活动中,教师、幼儿、家长都积极地参与,教师和幼儿不断地想象、学习,我们有以下体会:
1、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忙缝沙包,请家长积极参与。
2、活动形式:采用了以“幼儿自主玩”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的机会,满足了幼儿身体运动和心情愉快的需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比赛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比赛时,培养了幼儿同组间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以及竞争的快乐。
3、同时,在活动时,强调幼儿不要碰着,打到其他小朋友,让幼儿加强了安全意识。
4、活动结束后,完成了教学目标,尝试了沙包的各种玩法,学会了抛、投、扔、踢、打、躲闪的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反复比赛,投中率越来越高,并锻炼了幼儿的奔跑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残留农药的危害,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懂得保护自己的健康。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3、喜欢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并掌握几种祛除方法。
2、物质材料:各种水果蔬菜、两块展板、幼儿手头资料。
3、活动铺垫:本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所以把了解农药危害放在活动前的铺垫部分,请幼儿收集了农药危害的资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请幼儿回去后继续收集祛除农药的方法的`资料。
活动与指导:
1、巩固已有知识:
请小朋友观看上一次活动布置的展板,巩固关于残留农药危害的知识,请两个代表解说一下小朋友的资料。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请小朋友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2)、幼儿自由展示资料,相同方法的资料同时粘贴到展板上。总结出四种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热。
(3)组讨论: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组的想法,其他组进行评价。(例如:第一组认为去皮办法好,农药祛除彻底,其他组有的幼儿持反对意见,认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儿持支持意见,认为桃、芒果可以直接剥皮,不存在危险等等。
[关注点]A、关注幼儿能否积极参与讨论
B、关注幼儿评价时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实践中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2)请各组幼儿按刚才选择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蔬菜水果,并说一说自己选了什么,其他组评价。
(3)教师小结:有些蔬菜水
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4、健康食品餐盒
请幼儿选择适当工具与方法,尝试为各种蔬菜水果祛除农药,经过加工后互相随意品尝。
活动建议:
1、活动组织指导方面:教师也可将收集工具列为单独的一次活动,请幼儿专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交流。
2、活动延伸拓展方面:
(1)相关经验的延伸与拓展:可向绿色食品、环保等方面延伸。
(2)一日生活有机渗透的延伸与拓展,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饮食卫生。
(3)家园互动:可请幼儿家长到园里来,品尝幼儿亲手制作的健康食品。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 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 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大班教案 篇7
预设月总目标:
1、运用学过的堆积、加高、对称排列、连接等技能搭建停车场。
2、能按设计图有目的的进行建构,发展初步的发现、迁移、组合的创新能力。
3、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建构幼儿园的辅助建筑及大型玩具。
4、能与同伴共同协商,体验合作的乐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建构、布置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大班游戏活动计划教案
6、能大胆的使用新材料进行建构,会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一阶段
一、活动准备:
双孔胶粒、杯型胶粒、雪花胶粒、积木、牛奶盒、
二、预设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说说见过停车场吗?停车场里都有什么?
(2)你知道停车场有什么用途?
2、组织幼儿有目的观看停车场的挂图,增进对停车场的认识。
(1)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停车场的结构和布局
(2)教师向幼儿介绍停车场用途
3、组织讨论,引起孩子建构的兴趣。
提问:如果再让你来建停车这次你会怎么做?会使用什么材料呢?
(1)重点指导幼儿讨论如何进行合理布局
a、出示建构材料,引起幼儿讨论。
b、鼓励幼儿说说想用什么材料做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镶嵌、排序等建构技能
4、指导幼儿建构
(1)帮助幼儿一起用围合、延长等方法建构停车场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布局。
(3)提醒幼儿爱护玩具,不乱扔玩具。
5、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布局来进行评价。
反馈:
幼儿对停车场的.构造、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游戏中幼儿能大胆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搭建,但因分工不明确,幼儿只搭出停车场的外围,其他的未完成。
第二阶段
一、材料准备:
筒形胶粒、积木、牛奶箱、垫板、设计图等
二、预设游戏过程及指导要点:
1、出示其他班幼儿设计的设计图,请幼儿说说哪张设计的最好?哪里好?
2、师提问:
如果让你搭建你会怎么布局?用什么材料?
3、幼儿分组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搭建之前应先和同伴谈论商量怎么样合理的布局停车场,并预留出停车位让幼儿自由商量分工。爱护材料,要不破坏同伴的劳动成果。
4、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拼插和别人不一样的,鼓励能力叫较差的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5、评议: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我搭建了什么?是用什么材料搭的?我觉的哪搭的不够好?
6、提出下次游戏希望
反馈:
通过回忆上次游戏不足,讨论,提出解决的问题,幼儿这一次目的性更明了。他们学习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搭建,很快就搭建停车场布局也较清楚,但内容还不够丰富,下次我们提供丰富的废旧材料让幼儿大胆地建构。
第三阶段:
一、材料准备:
大、中、小型胶粒、积木,各种废旧纸盒,瓶子。
二、预设游戏过程及指导要点:
1、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一些建构的辅助材料,组织幼儿讨论用什么材料才能美化停车场
3、教师示范用双孔、多孔胶粒端点连接成栏杆分割每个停车位,并启发幼儿用其他材料
4、幼儿分组自选材料自由拼搭。
5、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大胆使用材料围合栏杆。
6、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7、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设计又美观有实用的停车位
反馈:
本次活动幼儿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他们在建构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想找一个伙伴来合作。在建构的内容上也丰富了一些,例如:停车场除了基本的东西外,还进行装饰:给停车场的道路旁装上路灯,进停车场的路口还建上了岗亭,但路边的建筑物欠缺了一些。
第四阶段
一、材料准备:
增添泡沫、雪碧瓶、积木等辅助材料。
二、预设游戏过程及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增加的材料,请幼儿讨论怎样来使用这些材料?
2、让幼儿说说这次游戏中要注意的问题:
(1)使用替代材料游戏。
(2)注意场地的整洁、美观。
(3)停车场的车要停放整齐
3、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幼儿使用辅助材料的情况以及停放车辆的管理。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方法。
(3)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建构中的问题。
4、组织幼儿观赏建构成果、评价游戏。
反思:此次活动,幼儿分小组进行,彼此之间配合得比较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都有集体荣誉感,哪怕自己的一组建得不如别人。因此个个都积极动手,积极动脑。但是幼儿利用废旧物品的能力还不够强,想象力还不够。例如:幼儿只知道用易拉罐来当停车场的外围墙,就不知道还可以用其它材料来替代。
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相关信息。
2、能按动物的特征或习性进行分类,尝试创编自己喜欢动物的谜语。
3、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准备:
动物图片PPT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谜底:大象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师:刚才我们猜出来的谜底它们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2、你知道关于它的有趣的事吗?(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提升经验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PPT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指导,提升谈话经验。
四、尝试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空中、陆地、水生分类,或根据家养和野生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食性(食肉、食草)、习性(温顺、凶猛)等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动物、皱皱皮的动物来分
五、互相交流,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动物编谜语。
活动反思:
学生活泼、可爱,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爱动手、动脑和参加一些活动。此次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资料准备很好,我就鼓励他在课上大胆向大家汇报。例如:我班的阮业成同学平时学习很费劲,但是这次收集的资料却很好。他收集的是鳄鱼的资料,让他再把资料研究、整理一下在课上向大家汇报。
在课堂上学生们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教师一起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丰富了自己对动物的了解。他们乐于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向大家做一展示和交流,课上畅所欲言。许时彬同学给大家展示了他给小企鹅做的'小档案,让其他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让同学大饱耳福。学生的表现不禁让我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热情非常高涨,教师在设计活动上就要以兴趣为切入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我设计了评出你心目中的“动物之星”和“表演之星”的环节。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讲效率,而且还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现有的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收集资料、信息很感兴趣,但是在方法上不是太好。在活动中,我通过对自己收集资料的展示,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怎样介绍信息。同时,通过参观同学的作品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对小动物的喜爱,为下一个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做铺垫。通过课堂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上教师只要认真思考,多下功夫,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的不足之处是:一是平日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交流、汇报的能力,二是多鼓励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欲望。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的教案10-16
(精选)大班教案12-31
大班教案[经典]12-17
大班教案08-31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08-08
大班的教案11-12
大班教案【精选】03-24
大班教案【经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