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麻雀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麻雀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麻雀教学教案1
活动目标:
会双脚行进跳和四散躲闪跑。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老鹰头饰3个。
2、环境创设:在操场四角创设小麻雀的家,在操场中间放一些小石子当小麻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引导语:我们都是稻草人,把来吃粮食的麻雀都赶跑吧。
2、引导幼儿模仿稻草人,做挥、拍、摇等驱赶麻雀的动作。
二、介绍玩法。
选2~3名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扮小麻雀。"小麻雀"一边念儿歌"小麻雀"喳喳叫,能飞能跳真灵巧,来到草地把食找,、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老鹰来了快快跑,一边跳到草地上找食。当念到"快快跑"时,"老鹰"去捉"小麻雀","小麻雀"四散躲闪跑回家。待老鹰抓到4~5只"小麻雀"后,游戏重新开始。
三、交代规则。
"小麻雀"应边念儿歌边双脚跳。
四、放松活动。
"稻草人"自由表演,庆祝赶跑了麻雀,保护了粮食。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各种动物,用动物作为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根据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本节课用麻雀妈妈这一角色带领小麻雀们学习本领,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
小麻雀教学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方法
2.注意词语的搭配
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小麻雀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
2.动作、外形、神情的描写;
3.弄懂小麻雀“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义。
教法:
参看提纲,自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我们学习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小麻雀》。作者是老舍。
这篇文章写于30年代,历经岁月的磨洗,曾打动了几代人的'心,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又是怎样把小麻雀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叫人同情,它的艺术魅力在哪里?让我们一起透过饱含挚情的字里行间,寻求其中的奥秘。
听录音,思考。
二.研读自读提示
三.讨论自读提纲
附:
主题:本文叙述了一只带伤的小麻雀被猫咬伤的遭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被损害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暗示弱小者应该从小麻雀的遭遇中悟出一点道理,那就是要以抗争求生存。
语法·动补短语
一.什么是动补短语?(形补)
由动词和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合而成。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
(用<>符号表示补语)
有些补语前面要加结构助词“得”,有些不能用。
以“想妈妈”为例,说说你想到什么程度:
想得<很>
想得<要命>
想得<要死>
……
二.要区别动补短语和动宾短语
[出示玻璃板]
动宾 动补
1.盛饭 盛<满>
2.洗衣服 洗<干净>
3.看他 看<一下>
4.敲门 敲了<三下>
5.买苹果 买了<许多>
6.看戏 看了<一回>
7.牵牛 牵<回来>
8.抱孩子 抱<起来>
动宾短语告诉我们做什么,而动补短语告诉我们做得怎样。
三.形容词+补语构成的动补短语。
有些动补短语是由形容词+补语构成,它的性质与动补短语相同。
动补 偏正
暗得<很> [很]暗
冷得<厉害> [太]冷了
大<极了> [很]大
坚强得<很> [十分]坚强
漂亮<极了> [很]漂亮
坏<透了> [极]坏
好得<很> [很]好
四.学生辨别:
(傻)妞
[真]傻
傻得<很>
(笨)家伙
[真]笨
笨<极了>
五.做练习,布置作业。
小麻雀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指导写好“惯”字。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独立生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独立生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师导语:是的,麻雀的爸爸妈妈不辞辛苦,到处找食,找来的也许是一只肥肥的小虫,也许是酸甜的野果,也许只是一粒小小的草籽,无论是什么,他们统统的把这些食物一口一口的喂进自己的孩子的嘴里。我们都感受到了麻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指名说)
是的,哪有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呀?
3、(出示课题)我们一起齐读课题。你认为这只小麻雀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孩子吗?(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麻雀爸爸妈妈的特殊的爱。
二、新授
“赶”出家门
1、 你出声地读一、二自然段。说说小麻雀为什么会被爸爸妈妈赶出家门?
指名说说。(独立生活)
出示:你们的翅膀长硬了,自己去独立生活吧。
“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什么是独立生活?(自己生活,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照顾自己)
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句话连起来吗?(指名说)
2、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对话
(1)指名说画的内容。
(2)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
只有一只麻雀不舍得走,它哭着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
小麻雀说这段话时什么心情?
带着这种心情去读。
麻雀妈妈心软了,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要不,就让它多住些日子。”面对小麻雀的不舍和眼泪,麻雀妈妈怎样?心软了,在和爸爸商量什么?
请你再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商量。(自由读、指名读)
麻雀爸爸坚定地说:“不行,这是害它,总不能让它跟着我们过一辈子吧。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时候才能独立生活呢?”
麻雀爸爸,你对麻雀妈妈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问:这是害它,“这”指的是什么?(让它多住些日子)
问:麻雀爸爸此时心意已定,语气是怎样的?(坚定)
请你们带着坚定的语气再来读读麻雀爸爸的`话。
(3)分角色读三个人的对话。再来体会小麻雀的悲伤、妈妈的心软和爸爸的坚定。
3、麻雀爸爸的语气是坚定的,心意已定。最后,硬是把这只麻雀赶出了家门。(出示课件)
(1)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态度坚决)(板书:硬)
(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才理解了一个“硬”字的意思。(出示课件)有什么不同?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会有所不同。
“回”到家中
1、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早晨,那只小麻雀回到家,它欢快的唱着:(生读)
(1)它怎么唱着?(欢快)
(2)是呀!又回到家中心情多么欢快,你就是那只小麻雀,你来欢快的唱唱。(指名读,齐读)
2、这几个月的时间,小麻雀的变化多大呀!连它的爸爸妈妈都认不出它了,他们说:(出示课件)(齐读)
小麻雀不仅心情变化了,连身体也变得健壮了。(板书:健壮)
想象:在这几个月里,是什么让小麻雀变得快乐、健壮的?
1、出示口语交际练习
请你想象,在这几个月里,小麻雀经历了哪些事情?(出示课件)
在( )的时候,我( )。
(预设:在遇到刮风下雨时我就躲进树洞;在遇到猎人时我就藏起来;在空闲时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在无处休息时我学会了筑巢;在空中飞行时我欣赏风景……)
2、点拨:、其实,小麻雀不但遇到了困难,还有许多让它高兴地事呢!你相象一下,它会遇到什么高兴事?(指名说)
(交到了好朋友,尝到了从没有吃过的美味,自由的飞翔等等)
3、出示课件。小麻雀在天空飞翔时,低头一看,啊!太美了。它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
在磨难和快乐中,小麻雀学会了勇敢、坚强,学会了保护自己、躲避危险。学会了许多的本领、技能。变得健壮、快乐。其实,无论是困难,还是幸福,这都是在爸爸妈妈的翅膀下无法体会到的。
体会良苦用心:
正因为爸爸当初硬把小麻雀赶出家门,小麻雀才迅速的长大了,它理解了爸爸妈妈,它最想对爸爸妈妈说
出示: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追问:那是为我好,“那”指什么?(被赶出家门。)
为什么说“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板书:独立生活)
回归整体:
(师引读,生填空)出示:孩子,当初你的翅膀才刚刚长硬,我就把你赶出家门,你哭着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几个月后,你翅膀硬了,欢快地唱着(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妈妈快来呀,我是被你们赶出家门的孩子,我看你们来啦!)你终于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对父母说(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生独立试填、指名说、配乐齐读。)
总结:
同学们,当初爸爸硬把小麻雀赶出家门,这也是对小麻雀的爱。(板书:爱)你们现在的学习、锻炼身体都是在经历翅膀长硬的过程。你们能够理解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的严格了吗?你应该怎样做。(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争取早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早日独立生活。)
三、学习生字:惯
1、出示。
2、看书自己学习惯字
3、怎么记?惯,习惯的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竖心旁,右边的上半部是撇横横竖横点,下面是个贝字。
4、怎么写?
(1)笔顺是
(2)写时注意:右边的上半部是撇横横竖横点;
贝字最后一笔是点。
左窄右宽。
占格。
5、写一写。
6、展示。评价。
四、拓展短文。
自己读读。
指名读读。
谈谈体会。
板书: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
硬 独立生活
爱
小麻雀教学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还记得哪些篇?
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小朋友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小麻雀教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的情感。
2、在情感体验中,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3、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声音洪亮。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麻雀头饰一个、《扮家家》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 带幼儿进入教室,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我来扮演‘麻雀妈妈’,你们当我的‘麻雀宝宝’好不好?”幼儿回答。教师:“现在妈妈可想听你们唱歌了,你们唱歌给妈妈听吧。”(配课教师放录音带)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二、 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重点)
(配课教师:“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同时,停止音乐)
教师和幼儿停止表演。教师:“是谁在说话?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呀?”
(屏幕出现猫头鹰)教师:“咱们去问问猫头鹰吧”教师带领幼儿:“猫头鹰,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猫头鹰:“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下面的朋友?下面的朋友是谁呀?” 幼儿猜想。
(屏幕出现小猴子)教师:“我们问问小猴子”(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猴子,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小猴子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教师:“下面的朋友是谁呀?”
(屏幕出现小蝴蝶)教师:“我们再问问它吧”(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蝴蝶,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蝴蝶: “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蝴蝶:“它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教师:“下面的朋友是谁呀?”
(屏幕出现小松鼠)教师:“快问问它吧”(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松鼠,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松鼠: “是呀,是我不让你们唱的?”教师引导幼儿:“问问它为什么呀”幼儿提问:“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小松鼠:“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教师:“小松鼠让我们去看看,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了!”(配课教师模仿“呼噜呼噜”的声音,然后屏幕出现睡觉的小花狗)
教师:“啊!怎么了”引导幼儿回答:“小花狗在睡觉。”教师放低音量:“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主动想办法)教师:“好吧,我们不要吵醒小花狗”带领幼儿带一旁围坐下来,教师:“那么妈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三、 教师讲故事《爱唱歌的小麻雀》,并提问。
提问:1、“故事中都有谁呀?”
2、“小麻雀是怎么问它们(按故事中顺序逐个问)?”
3、“是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了?它为什么不让小麻雀唱歌了?”
4、“小麻雀是怎么做的?”
5、“你们喜欢这只小麻雀么?为什么?”
6、“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大声讲话?”
四、 教师总结。
教师:“可是现在妈妈可想听你们唱歌了,那我们悄悄到别的地方去唱吧。”带领幼儿离开教室。
【小麻雀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麻雀教案11-25
《小麻雀》教学设计11-15
《小麻雀》教学反思10-05
《小麻雀》小班教案10-26
《小麻雀》教学设计范文09-10
《小麻雀》教学设计【优秀】01-14
《小麻雀》小班体育教案10-13
【精选】小麻雀教案4篇10-16
小麻雀教案9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