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1-01 11:13: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9篇【优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9篇【优选】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谜语是幼儿很感兴趣,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课间时候很多幼儿都互相猜谜语,有的幼儿还会兴高采烈的,很神秘的给老师出谜语,看到他们那神秘的,高兴的样子,我灵机一动,我们要试着自己编谜语,所以我设计了一下活动。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编谜语的简单方法。

  2, 引导幼儿从物体初步的形状,特点,颜色,功能等方面概括事物的特征,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 幼儿要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 难点是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抽象的思维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一架玩具飞机,两张青蛙和大象的图片,谜语树。

  活动过程:

  一, 猜谜语

  “有人说我像老鹰,我说我像只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来,立刻带你去北京。”(飞机)

  二, 教师通过提问和幼儿一起分析谜语。

  1, 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为什么编成“有人说我像老鹰”而不说像牛和马?

  3, 为什么编成“我说我像只大蜻蜓”?

  4, 为什么编成“立刻带你去北京”?

  三, 教师小结编谜语的`方法。

  1, 说出事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用途,但不能说出是什么,可以打比方。

  2, 谜语编的不能太长,念起来要像儿歌一样好听。

  四, 幼儿观察大象图片,教师提问:

  1, 大象的鼻子像什么?(钩子)

  2, 大象的耳朵像什么?(扇子)

  3, 身体高大像什么? (房子)

  4, 四条粗腿像什么? (柱子)

  幼儿根据大象的特征编谜语,教师朗诵幼儿集体编的谜语:“鼻子长长像钩子,耳朵大大像扇子,身体高大像房子,四条粗腿像柱子。”

  全体幼儿说一遍。

  五,结束部分:

  猜谜游戏

  “谜语树”上挂有谜语卡片和纸做的玩具。教师念卡片上的谜语幼儿猜,谁猜对了就把玩具送给谁。

  六,延伸部分:

  幼儿让家里人或幼儿园的弟弟妹妹们猜编的谜语。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听音乐入场。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乐园里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想不想知道?嗯,那就请你快坐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的 (一)、观察、讲述童谣内容。

  1、小狗抬轿,老虎坐轿。

  出示图片一;观察图片提问:看,在山脚下有什么?(轿子) 猜猜轿子里面坐得会是谁?(幼儿猜想)我们来看看究竟是谁。

  的` 出示图片二;奇怪了,平时都是人坐轿子,怎么今天老虎倒享受起来了?

  报 出示图片三:那又会是谁来抬轿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狗)

  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有几只小狗抬花轿?为什么要八只小狗?老虎坐在轿子感觉怎么样?(好)从哪里可以看出它很舒服(高兴、快乐)的样子。

  2、老虎欺负小狗。

  出示图片四:提问:哎呀!突然发生了什么事?这只小狗怎么会摔到?这只小狗一倒,差点把轿子打翻,你们猜老虎会对这只小狗怎样?

  (依次出示图五、图六、图七)教师: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干什么?(睡大觉)

  3、小狗对付老虎。

  教师:老虎这么欺负小狗,小狗是不是很生气?那我们快点想个办法帮小狗对付这只老虎。

  (幼儿想象,控制在两到三个)小朋友真棒,想了这么多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小狗用的是什么办法好不好?

  出示图片八:提问:A小狗想的是什么办法?(学一下小狗抛轿子)B小狗抬轿到什么地方往上抛?(帮助理解“山腰”)

  C小狗抛轿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喊“一二三”?结果会是怎么样?(出示图九)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有趣的童谣好不好?谁能为这个童谣取个名字?(小狗抬花轿)注:控制好时间。

  二、完整学习并欣赏童谣内容。

  教师按童谣的自然句式提问,然后分别在各图下面出示想应的童谣句子,最后让幼儿完整欣赏学习。

  三、用各种节奏由易到难学习朗诵童谣(其中一二三,往上抛,固定节奏型 )

  第一种节奏型:

  第二种节奏型:

  第三种节奏型:

  每种节奏型,开始用手边拍边念出童谣,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练习次数。(二到三遍)

  在幼儿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让幼儿用打击乐边说童谣。(一到两遍)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大胆表达自己地想法。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一个蒜头宝宝;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哭泣的蒜头宝宝”引出故事开头,激发幼儿的兴趣。

  1、“咦?哪里传来的哭声?是谁在哭啊?”

  教师装作在教室里东找西找,找出一个蒜头宝宝:“原来啊是它在哭,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蒜头宝宝)

  2、“蒜头宝宝今天为什么哭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蒜宝宝历险记。”

  二、出示课件,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蒜头宝宝原来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蔬菜王国,那里有好多好多的蔬菜宝宝,有红红的番茄、绿绿的青椒、黄黄的土豆、橘黄的胡萝卜,还有穿着裙子的青菜、满脸是花的'花菜、细长苗条的韭菜……好多好多,他们都穿得很漂亮,只有蒜头宝宝整天梳着个冲天辫,穿着薄薄的破破的外衣,一点都不漂亮,他好羡慕他们啊!不光长得不好看,他身上还整天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难闻的气味,蔬菜宝宝们一见蒜头宝宝走过来都捏着鼻子赶紧跑开了,还一个劲地喊“好难闻啊,大家快躲开!”每次蒜头宝宝都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一个好朋友都没有。)

  提问:

  (1)“蒜头宝宝为什么伤心的哭啊?”幼儿回答

  (因为他长得难看,还有难闻的味道,大家都不喜欢它,不跟它做好朋友。)

  (2)“没有好朋友会怎么样呢?”(请幼儿互相讨论)

  2、讲述故事中间部分(一天夜里,蔬菜王国闯进来许多坏老鼠,他们个个肚子饿得扁扁的,一看见漂亮的香香的蔬菜宝宝就想冲上去咬,蔬菜们都被吓坏了,哭的哭,跑的跑。蒜头宝宝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我要保护蔬菜王国。它急忙冲了上去,领头的大老鼠用小小的眼睛看着他,“好,先吃你。”大老鼠一步一步向他走来,牙齿还磨得咯咯响,走到蒜头宝宝身边,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大口,“哎哟哟,难吃死了”大老鼠转身就跑了。)

  提问:

  (1)“大老鼠为什么转身就跑了?”(幼儿回答,猜想原因)

  (2)“蒜头宝宝有没有被大老鼠吃掉?大老鼠为什么不吃它了?”(请个别幼儿回答)

  3、讲述故事结尾。(老鼠们以为吃到了什么有毒的东西,都吓得跑出了蔬菜王国,再也不敢回来了,蔬菜宝宝们知道了是蒜头宝宝赶跑了老鼠,都很佩服他,不再因为他身上有难闻的气味而嫌弃他,都愿意跟他做好朋友。从此以后,蒜头宝宝再也不哭了,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提问:

  (1)“后来老鼠们还敢到蔬菜王国去吗?为什么呢?”

  (2)“蒜头宝宝后来有没有交到好朋友?所以它再也不哭了,快快乐乐的生活着。”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我们真为蒜头宝宝感到高兴,虽然他有难闻的气味,但是真是因为这个气味保护了他自己,而且还帮助了别人,真厉害!你们看现在的蒜头宝宝可漂亮了,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着。我们真为他感到高兴。一起为蒜头宝宝鼓鼓掌吧!”

  (教师作总结的时候,可以慢慢的说,引导幼儿一起说)

  附故事:蒜宝宝历险记

  蒜头宝宝原来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蔬菜王国,那里有好多好多的蔬菜宝宝,有红红的番茄、绿绿的青椒、黄黄的土豆、橘黄的胡萝卜,还有穿着裙子的青菜、满脸是花的花菜、细长苗条的韭菜……好多好多,他们都穿得很漂亮,只有蒜头宝宝整天梳着个冲天辫,穿着薄薄的破破的外衣,一点都不漂亮,他好羡慕他们啊!不光长得不好看,他身上还整天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难闻的气味,蔬菜宝宝们一见蒜头宝宝走过来都捏着鼻子赶紧跑开了,还一个劲地喊“好难闻啊,大家快躲开!”每次蒜头宝宝都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一个好朋友都没有。

  一天夜里,蔬菜王国闯进来许多坏老鼠,他们个个肚子饿得扁扁的,一看见漂亮的香香的蔬菜宝宝就想冲上去咬,蔬菜们都被吓坏了,哭的哭,跑的跑。蒜头宝宝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我要保护蔬菜王国。它急忙冲了上去,领头的大老鼠用小小的眼睛看着他,“好,先吃你。”大老鼠一步一步向他走来,牙齿还磨得咯咯响,走到蒜头宝宝身边,张开大嘴巴,阿呜一大口,“哎哟哟,难吃死了”大老鼠转身就跑了。

  老鼠们以为吃到了什么有毒的东西,都吓得跑出了蔬菜王国,再也不敢回来了,蔬菜宝宝们知道了是蒜头宝宝赶跑了老鼠,都很佩服他,不再因为他身上有难闻的气味而嫌弃他,都愿意跟他做好朋友。从此以后,蒜头宝宝再也不哭了,快快活活地生活着。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的内容阅读相应的文字,乐意读一读汉字:吹、喊、吃、唱、喝、吸。

  2、观察汉字,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知道"口"字旁的汉字与嘴的动作有关。

  3、通过看图仿编歌曲,进一步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或"吹、喊、吃、唱、喝、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或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图片,引导幼儿看图阅读图文。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请幼儿看图做一做相应的动作。

  2、告诉幼儿画面上的汉字表示图上小朋友的动作,

  请小朋友猜一猜,并主动探索认读汉字,帮助幼儿发准字音。

  二、观察比较"口"字旁的汉字,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提问:

  1、这些汉字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为什么这些汉字都有"口"字旁?

  教师小结:这些字都与我们的嘴有关系,都是嘴做的动作,在汉字中,许多表示与口有关的动作,就会有"口"字旁。

  三、幼儿阅读活动。

  1、阅读画面上的汉字,教师鼓励幼儿边做边读出汉字。

  2、师生共同进行阅读游戏。教师做动作,请幼儿根据动作,找出相应的字,

  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说出汉字。

  3、引导幼儿用"吃、吹"进行组词,提高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4、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汉字会有口字旁。还有哪些动作与"口"字有关?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

  四、开展游戏:什么汉字不见了。

  五、仿编歌曲《我有小嘴》

  根据画面的内容阅读相应的文字,观察汉字,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本月,我们正在进行《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会借助动物这个生动载体来开展一些情感类的活动。这次选用的绘本《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就是向孩子们去传递一种亲人之间的关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同时,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要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本次活动就大胆尝试了自主阅读的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提供的大小老鼠"忙碌"的线索,大胆想象并推测它们的心理变化。

  2、感受并体验大小老鼠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雨中漫步》、心情卡、图片、阅读小图书等。

  活动过程:

  一、交代故事名称,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2、小老鼠想讲讲自己忙碌的一天,什么叫"忙碌"呢?

  过渡语:那小老鼠到底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1、小老鼠和大老鼠都在忙些什么?

  2、当大老鼠在翻土的时候,小老鼠在干什么呢?

  小结:当大老鼠需要帮助的时候,小老鼠却在忙着自己的事。

  3、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第几页发现他很生气(不开心)?

  4、小老鼠为什么要收集这么多的东西?这些收集的材料都有什么用呢?

  5、为什么小老鼠要亲手给大老鼠做一顶帽子呢?

  小结:亲手做的东西更代表了自己的心意,代表了小老鼠对大老鼠的爱。

  6、当大老鼠收到帽子以后,它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这是一顶怎样的帽子?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充满爱的故事。

  三、完整欣赏故事,情感迁移

  1、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充满爱和关心别人的故事。你关心过谁?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呢?(生生互动,个别交流)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关心身边人的感人故事。

  小结:是呀,让我们用真心去关心身边的`人,用爱亲手制作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爱。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的含义。

  2、了解四季常见的花卉,分辨它们不同的名称与特征。

  活动准备:

  1、故事的投影片,四季花卉的投影片

  2、故事配乐(班得瑞的 春野、你眼中的奇迹、雪之梦)

  活动过程:

  一、 欣赏理解故事《花婆婆》

  1、看故事幻灯片的故事名称,让幼儿猜测“花婆婆”是怎样的一个人?

  2、播放背景音乐和幻灯片,讲述故事《花婆婆》开始部分,然后讨论。

  提问:Alice(小女孩)有哪三个愿望?(旅行、住在大海边、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导语:你们知道她的愿望都实现了吗?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3、继续讲述故事,Alice躺在床上想到了第三个愿望。

  提问:你们记得第三个愿望是什么吗?

  追问: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呢?

  4、继续讲故事,引导幼儿思考。

  提问:为什么大家称她为“花婆婆”?(一直不停地种花,一年四季都不停。)小朋友们,你们以后想不想长大了也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呢?

  小结:其实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很多。只要我们有这个愿望,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

  二、分辨四季常见的花卉并分类

  1、播放常见花卉的图片,让幼儿分辨名称与特征。

  导语:鲁冰花只是春天开花,花婆婆如果希望一年四季都有花开,那么可以种什么花呢?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几张花的图片,你们来辨识一下吧!

  2、按照不同季节进行分类

  三、自编儿歌

  1、先为幼儿做示范,然后由幼儿进行自编。

  如:师: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暖和的`春天来到了,油菜花儿(/桃花桃花)朵朵开。

  师: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炎热的夏天来到了,荷花荷花(/兰花兰花)朵朵开?

  师: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凉爽的秋天来到了,菊花菊花(/桂花桂花)朵朵开。

  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幼:寒冷的冬天来到了,腊梅腊梅(/水仙花儿)朵朵开。

  2、师幼之间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复述自编的儿歌。

  活动延伸:

  回家后跟父母继续用其他花卉的名字来编儿歌。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的开场设计有参考应彩云老师的示范课,一开始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故事中,听得认真,回答的也超出我的意料,基本上没有做额外的引导,他们都回答到点上。只是故事只讲了一遍,到了下午基本上故事就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又给他们讲了一遍,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

  自编儿歌部分是分辨四季花卉的一个复习和延伸,知识的应用对小朋友而言有极大的趣味性。

  附:故事《花婆婆》

  有一个小女孩名叫Alice,她跟爷爷住在海边的一座房子里,常常坐在爷爷的腿上听他讲故事。她的爷爷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次爷爷讲完故事,Alice就对爷爷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 爷爷说:“很好。但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Alice马上就答应了,但她并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愿望。

  很快Alice长大了。

  她去了一座真正的热带小岛,还爬过雪山,走过沙漠。慢慢的她年纪老了,去不了远方旅行了,她就在海边买了一座小房子住下来。面对大海,每天看着日升日落,Alice心想:“我还能做什么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呢? ”

  冬去春来,她爬上山顶,发现那里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我撒在花园里的鲁冰花种子怎么也开到山坡上来了?啊,一定是蜜蜂蝴蝶从我的花园里散播来这边的! ”忽然,Alice有了好点子。她买了很多鲁冰花的种子,每天出门去撒播。一路走一路撒,撒在了公路和乡间的小路边,撒在了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墙下面。

  第二年春天,这些种子儿乎同时都开花了,整个小镇开满了美丽的鲁冰花。Alice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她现在已经非常老了,头发也白了,可她还是在不停地种花。大家都喊她:“花婆婆”。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花婆婆,经常去她家里听花婆婆讲故事,小朋友们也想像花婆婆那样长大以后,要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也要住在海边。这时花婆婆说:“很好。但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孩子马上要升小学了,对小学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因此开展了《我要做小学生了》这一综合活动,活动前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小学,引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还可以借助幼儿的这种愿望和期盼进一步对其进行各种习惯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3)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 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 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 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傻小熊热情、讲信用的形象。

  2.通过看图讲述和讨论活动,丰富相关词汇,增长种植萝卜的经验。

  3.积极参与讲述和讨论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傻小熊种萝卜》。

  2.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萝卜图片(只出示上面的叶子,下面的萝卜遮住)。

  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长得什么样子的?(请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现)我们一起用动作来把它表现出来。请你猜猜里面种的是什么?谁种的?

  2.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片中中去寻找答案。

  (二)逐页看图讲述,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教师逐个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3,教师:小熊拾到一包种子,它做了什么?(……讲述到在风中摇摆着绿色的小脑袋)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撒"的动作。

  教师:种子撒在地里之后,这些小苗又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我们来一起学着小苗钻出来的样子钻一钻。(丰富词汇:嫩嫩的)教师:小熊知道自己种的是什么种子吗?(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挠头、头上有问号……)

  (2)出示图片三(讲到原来我种了这么一大片萝卜啊)。

  教师:现在小熊知道那是什么种子吗?什么种子呀?谁告诉他的呢?多久能吃到萝卜了呢?

  教师:小熊知道自己种了一大片萝卜之后,它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那它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出示图片四(讲到请朋友两个月后来吃萝卜)。

  教师:小熊在做什么?你觉得它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感知小熊热情的性格)

  (4)出示图片五(讲到说话得算数啊)。

  教师:两个月过去了,小熊现在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为什么很着急?(教师讲述故事)它是怎么想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熊是一只怎么样子的小熊呀?(守信用)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熊兑现对朋友的承诺吗?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5)出示图片六(讲到系在了萝卜的叶子上)。

  (讲述故事)教师:小熊把这些萝卜干什么了呢?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是它自己中出来的)教师:我们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来看看小熊的朋友们看到这些萝卜会有些什么反应?

  (6)出示图片七(讲到……都笑了)。

  教师:它的朋友们看到这些萝卜怎么样呀?为什么笑了?小熊的萝卜地里一个萝卜真都没有长出来吗?

  教师:那小熊种的萝卜在哪里?(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小结:大家知道萝卜应该长在泥土里的,觉得小熊很傻,都笑了。

  (7)出示图片八(讲到萝卜原来是长在地下的啊),教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教师:这时小熊才知道原来萝卜的果实是长在泥土里的。

  教师:小熊看到大萝卜说了句什么话?

  教师:想一想,小熊看到这么多的萝卜,它的心里感觉怎么样?

  启发幼儿运用"开心、高兴、喜欢、惊奇、快乐、兴奋、惊讶"等词汇,表达小熊的心情。

  (三)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按故事情节完整地讲述故事。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讨论对故事中小熊的看法。

  1.教师: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小熊勤劳、热情、讲信用是好的,我们要向它学习,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别人请教,还做出了可笑的事情,这一点可不能向它学习。傻小熊只要勤学习、多请教,就一定能变成一只聪明的小熊。

  (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1.教师:看图说说,傻小熊种了什么?哪些蔬菜是长在地下的?(出示图片土豆、番薯、洋葱、花生……)

  2.教师:小朋友,你还认识哪些植物?它们生长在哪里?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中提供生长在不同地方的植物,让幼儿进行分类,匹配活动,如水里有藕、菱角、地下有萝卜、红薯、土豆、花生、地上有青菜、包菜、大蒜,藤架上有丝瓜、黄瓜、西红柿等。

  2.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种植物发那个面的图片或图书资料,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一起分享。

  资料附录: 童话:傻小熊种萝卜 小傻熊拾到一包种子,他把种子撒在门前的空地上,一场春雨过后,嫩嫩的小苗钻出来,在风中摇摆着绿色的小脑袋。

  有一天,小狐狸从小傻熊门前经过,他羡慕地说:"小傻熊,你有一个好大的萝卜园呀,两个月以后,你就有吃不完的萝卜啦!"小傻熊真开心:原来,我种了这么一大片萝卜呀,小傻熊给每一个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有一个萝卜园,请他们两个月后来吃萝卜。

  两个月过去了,小傻熊的萝卜园里连一个萝卜也没长出来。小傻熊急坏了,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呀?小傻熊跑到蔬菜店,买回一大堆萝卜,有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然后一个一个地用细线系在萝卜的叶子上。

  朋友们来了,看着那花花绿绿的萝卜园,都笑了。朋友们一起拔萝卜,从地下拔出那么多白白胖胖的萝卜,就象一群胖娃娃。

  小傻熊又惊讶又欢喜:啊,萝卜原来是长在地下呀!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丰富优美的词句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给人们的感受。

  2、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句式,大胆仿编儿童诗。

  3、感受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体验成功仿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图谱(ppt)

  重点: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结构,有感情地朗诵。

  难点:创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表述四季树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认识四季的树木

  1、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四棵树吗?你们知道这些树代表的是哪个季节?(PPT2)

  2、教师小结:图片上分别是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

  (二)描述四季的树木(PPT3—6)

  1、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桃树。

  春天里的桃树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样的?你有哪些好听的词来说一说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来看看梧桐树吧!有哪些好听的词可以形容夏天很绿很多的梧桐树叶呢?闭上眼睛想想在炎热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树下,会有什么感觉呢?

  3、这是秋天的'枫树和冬天的松树。枫叶到了秋天就会变的?谁有好听的词?

  我们远远地看着××的枫叶感觉怎么样?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红的枫叶就会凋零,可是你们看松树,松树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朗诵诗歌第一段,了解诗歌句式(PPT7—10)

  1、四季的树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变成其中的一棵树,听一听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配乐朗诵诗歌第一段。)

  2、我想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树呢?(朗诵诗歌第一段。)

  3、我把这好听的诗歌画了下来,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看。

  4、看着图谱一起来朗诵。

  三、仿编儿童诗,体验成功创编的快乐

  1、讨论: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变成一棵什么树?为什么要变成××××××的树呢?

  2、分组仿编诗歌。

  谁愿意变成春天的桃树(夏天的梧桐树、秋天的枫树、冬天的松树)?请你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3、谁愿意来朗诵一下自己创编的诗歌?(分组朗诵儿歌)

  4、小朋友朗诵的太美了,我们把这四段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树》。

  5、配上音乐,完整地来朗诵一遍吧!

  四、活动延伸。

  除了图片上的树,你还想变成一颗怎样的树呢?我们回去以后也把它画下来,编成更好听的儿歌吧!

  附: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春天的桃树,开出粉嘟嘟的花儿,把春天装扮的格外美。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夏天的梧桐树,撑着伞儿一样的树冠,给夏天送去片片凉爽。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秋天的枫树,亮着火一般的红叶,让秋天充满生机。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是冬天的松树,听着落雪的声音,为冬天留住绿色的生命。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11-30

大班语言讲述教案11-12

神奇的语言大班教案12-09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18

大班语言《画圆》教案08-26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蒲公英教案04-02

大班语言立夏教案04-09

大班语言微笑教案04-05

大班语言昆虫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