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1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oS—25o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思考]: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因此这里也是世界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图片展示]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
[课后练习]:1、 东南亚由很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
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
板书设计: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东南亚的国家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东南亚的风景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
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
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课后练习]:
1、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板书设计: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华人、华侨集中地地区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2
一、 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
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 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
三、 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
的第一节课的教案。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节课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
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
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
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
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
(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 1、 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
2、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师:请大家根据图7.22填表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
(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 )
A.菲律宾群岛 B.中南半岛 C.马来半岛D.马来群岛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
(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
东南亚地理教案
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主要是为教学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通过一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证实上节课看到的视频中的内容,得出结论。本节课还应该注意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更要注意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分布与特点。
运用地图与资料,掌握该地区气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学习,学习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自然界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南亚地区气候特点,分析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难点:初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东南亚的概况、地形特点等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东南亚。首先有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提问:这是谁?——孟非,《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节目中的奖励规定是有机会去爱琴海旅游,但是现在去爱琴海旅游不合适,似乎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合适一些,因为这里长夏无冬,适合度假,那是为什么呢? 这就与东南亚的气候有关系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影响。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全体同学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朗读完成后,再请大家完成学案中【知识铺垫】与【自主梳理】部分
活动3【讲授】东南亚的气候
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课件展示:东南亚政区图,在图中突出赤道和北回归线的位置,设问: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
课件展示:①亚洲气候图、东南亚气候图,在图中展示气候类型。
②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③讲解分析两种气候特点,突出两种气候的降水区别。
活动4【导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那么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5【讲授】农作物
课件展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图片。
活动6【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所学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完毕后,对于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热烈积极讨论,(5分钟),选取代表回答:中南半岛上: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均有收获。
活动7【导入】气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上面我们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那么当地气候又对居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之前,展示图片给予提示。
活动8【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学习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热烈积极讨论,(7分钟),选取代表回答:衣:此时气温高
食:大米产量高
住:下层架空、墙薄、尖顶。
活动9【活动】探究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产生矛盾
刚才我们了解了当地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那么当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产生矛盾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再阅读课本上“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谈谈你对于方便面生产与红猩猩生存矛盾的看法以及解决办法。
活动10【练习】完成学案
剩余时间,请大家完成学案后当堂训练题
【初中地理东南亚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11-14
初中地理教案10-0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04-17
初中地理地图的教案11-11
初中地理地形教案07-26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11-11
初中地理教案15篇08-19
初中地理教案15篇10-25
初中地理教案 1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