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2-24 06:45:1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集锦10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⒈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呈现的色彩、布局之美。

  ⒉运用图画踏印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雨天多彩的每。

  二、活动准备:

  调好的黑色与白色的颜料、每人一只大排笔、调好的各种颜色的颜料盘每组一个、每种颜色里放一个棉球、每人一张画纸、每组一条湿抹布、每组一个小水桶、画好的雨天背景图一幅、课件

  三、活动过程:

  ⒈问题导入

  (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A:不喜欢,不能出去玩

  幼B:喜欢,可以给车洗澡

  幼C:喜欢,会溅出水花

  (评析:幼儿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⒉)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那你们观察过雨天的天空吗?是什

  么样的?

  幼A:黑黑的,马上要下大雨了

  幼B:有的灰色的有的黑色的

  灰色黑色有变化的天空

  ⒉尝试用黑色、白色和水画出雨天的天空

  (⒈)老师这里有黑色和白色的颜料,请你们用它们画出雨天灰

  蒙蒙的感觉。有时间规定的哦!5分钟的时间。

  (评析:规定了幼儿的尝试时间,这样既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效率,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

  (⒉)幼儿尝试,教师巡回帮助(动脑筋想想看灰色怎么变呢?)(⒊)你是怎么画出雨天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A:用黑色的和白色的加在一起,弄点水就变出灰色了。幼B:先涂点黑色,再涂点白色

  多加一些水也可以让颜色变淡的哦

  (⒋)灰蒙蒙的雨天让你的心情怎么样?

  (⒌)幼儿:不开心

  ⒊欣赏绘本,感受画面的美

  (⒈)听!(播放音乐)像什么?幼儿:像下雨了。(播放课件)(⒉)小黄是谁?幼儿:一把雨伞。为什么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原来是雨伞把雨天变得漂亮的。你能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吗?幼儿:五颜六色

  (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出了五颜六色还可以用什么好听的

  词?老师来告诉你们,还可以用色彩缤纷来说哦!(幼儿学说色彩缤纷)

  (评析:这里先请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教师在给孩子们一个新的词,增加了孩子们的词汇量,但是两个问题之间又问了一个“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将两个递进的问题分开来了,可以将这个问题提前放在让孩子们用好听的词来形容的前面更好)

  (⒋)有了这么多色彩的.雨天,难怪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

  (⒌)(出示绘本中的4副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幼儿A:我喜欢这幅。师:为什么?幼儿A:这里有很多很多的伞。师:满满的很漂亮。你在哪里也见到过这样类似的样子?幼儿A:花园里。师:你喜欢这里的什么颜色?师:这上面的伞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么多雨伞,有的都被挡起来了。满满的、丰富就是一种美。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设计意图:

  蚂蚁是小朋友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一种小动物。在一次午后散步活动中,小朋友发现了花坛里的小蚂蚁,产生了兴趣。我就引导他们进一步的观察。大致地了解了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爱好。今天我把中秋节和蚂蚁两个内容结合美术这个课题有机的整合成“蚂蚁过节”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小朋友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另外的一种形式进行再现。并通过活动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帮助幼儿回忆蚂蚁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三个椭圆形表现蚂蚁的不同形态。

  3、体验帮助别人可以带给自己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范画两幅、纸、勾线笔、油画棒、蚂蚁拼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蚂蚁王国。

  初步了解蚂蚁王国及蚂蚁的主要外形特征。

  1、观看课件。

  前几天,小朋友在散步时发现了花坛里的蚂蚁,对蚂蚁很感兴趣。今天,我就带你们一起去蚂蚁王国看看。看了请你告诉我,蚂蚁身体长得怎么样的,有几对触角?几对足?喜欢吃什么?

  幼儿回答,老师小结。蚂蚁的身体有三个椭圆形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有三对足。喜欢吃一些甜甜的香香的东西。

  2、拼图添画游戏:蚂蚁。

  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不同动态特征。

  老师这儿有散落的蚂蚁拼图,谁可以帮助我把它拼好?(幼儿分别拼出站、坐、爬三种不同姿势的蚂蚁)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蚂蚁好象少了点什么?原来蚂蚁的脚不见了。谁会给蚂蚁添上脚?(幼儿示范:给不同形态的蚂蚁添上相应的脚)

  二、绘画:蚂蚁过节

  1、今天,小蚂蚁很开心,它们来到草地上,在干吗呀?(幼儿讨论)蚂蚁它告诉我: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它们想开个中秋联欢会,想请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帮着出出金点子。

  2、中秋联欢会要准备些什么物品?我们可以找好朋友商量商量,要是你是小蚂蚁你想怎样过节。(比如:吃的东西、场地布置、穿的.衣服等。)(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法:我是蚂蚁的话,我想带…,我想穿…,我想把活动室布置…。

  3、小朋友的点子真多。我也有一个点子:(出示范画一)我是小蚂蚁的话,我要带个大大的月饼与同伴一起分享。我搬不动,我还要请同伴来帮忙。(出示范画二)我还有一个点子:我想把活动室布置得漂亮点,这样大家在这里赏月会很舒服、很开心。

  4、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的点子想来介绍,小朋友可以象老师一样把自己的想法用图画记录下来,待会儿可以与小朋友或老师还有后面的客人老师交流。

  5、作品评价。

  1、老师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对表达意思清楚的、绘画有进步的、内容有创新的给予及时的表扬。

  2、幼儿自己介绍作品。

  今天,我们帮助小蚂蚁出了很多点子,来看看:这是谁画的?(大屏幕出示部分幼儿的作品)分别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

  你们帮助了小蚂蚁,他们很开心。要谢谢你们。你们心里开心吗?原来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快乐,真幸福。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想介绍自己的金点子,现在就请你们去告诉好朋友或后面的客人老师也可以来告诉我。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我能结合时节、结合幼儿园课题,整合科学、语言、社会、数学、美术等领域,利用多媒体、游戏、讨论互动、绘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以幼儿为发展主体,环环相扣,分解难点,帮助幼儿努力达到目的。在活动中,由于活动素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的兴趣积极、投入,我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吴佳栋说可以到月球上去过中秋节,要带月饼、水去。赵越的画告诉我们:小蚂蚁在搬西瓜,它搬不动了,所以就坐下来休息,后来就睡着了。吉米画的是:四只蚂蚁共同合作,搬了一个很大的月饼,四只蚂蚁神态迥异,有两只蚂蚁是高高兴兴的;一只蚂蚁在留泪是它搬不动月饼了;还有一只蚂蚁是拉着脸生气了,原因是毛毛虫在它旁边与它比美,说蚂蚁不漂亮所以不开心。从孩子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象的天空有多大,他们就是创造奇迹的神笔。在孩子们的画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对“一对”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理解,以后还要更进一步的学习。蚂蚁的三对足到底在哪个部位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去观察。在示范添加蚂蚁三对足的标准图案时可以是先老师示范再请幼儿上前示范,然后作一个比较,幼儿眼前就有一个标准蚂蚁的图像了。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蛋糕裱花的美。

  2、学习使用针管进行裱花创作活动发展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制作材料:蛋糕盒、针管、彩色浆糊、小蜡烛等。

  2、课件:各种样式的蛋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蛋糕(课件)。

  1、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

  2、蛋糕不仅好吃,还很漂亮呢,瞧,出示课件

  3、欣赏蛋糕上的花纹。

  蛋糕上面有些什么图案?(花、小动物、字、水果、)

  蛋糕的旁边的图案是怎样的'?(让幼儿知道连续纹样)

  你想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个生日蛋糕吗?

  三、教师介绍工具:针管、彩色浆糊,并示范制作方法。

  1、取一个蛋糕盒作为蛋糕。

  2、用针管吸浆糊。

  3、现在蛋糕盒的上面进行创作你想的图案,再在蛋糕盒的旁边用连续纹样设计花纹。

  4、装饰好后,可以在上面添加一点辅助材料:蜡烛、巧克力、水果等。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新的纹样与图案。

  五、幼儿作品展览,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你最喜欢哪个蛋糕?它什么地方最漂亮?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和拓画的方式创作动态各异的牛。

  2.对拓印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态的牛的图片若干张,《小朋友的书·美工》,胶水、铅笔、彩色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图片

  师: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个小伙伴,这是谁啊?

  二.观察牛的各种动态,进行拼摆。

  1.观察牛的各种动态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站着的牛,它的头朝哪个方向?它的腿是什么样的.?它的尾巴又是怎么样的?趴着的牛,它的头朝那个方向?它的腿是是么样的?牛的尾巴又是怎么样的?跑着的牛,头的方向可以有什么样的变化?尾巴又是什么样的?

  2.拼摆各种形态的牛

  师:请小朋友把手中的牛进行拼贴。可以拼贴成走路的牛,也可以拼贴成跑步的牛,喝水的牛······(提醒幼儿先放牛的身体,再放牛的头,接着放牛的尾巴和四肢,并用胶水或者双面胶粘贴)

  三.拓印画

  1.师:我们要将拼贴好的牛变成拓印画。先把牛放在桌子上,拿一张白纸放在牛上面。一只手按住白纸和牛,一只手把铅笔横过来,来回涂。在涂的时候,手一定要压住白纸。铅笔朝着一个方向来回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作品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的牛在做什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规定大小的积木上画线条画,注意画面的布局与线条的流畅性。

  2、尝试用多种颜料在线条里涂色,能独立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方块积木人手一块,记号笔,棉签,湿毛巾,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师:我们平时都在纸上画画,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好多积木哦,猜猜看我们能在积木可以用来画画吗?今天我们要在积木上画画哦,你觉得可以怎么画呢?(引到线条画)我们可以用到什么工具呢?(引出记号笔、颜料)

  二、出示范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看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范画,和很多优秀幼儿作品,拓展幼儿的想象和思维)

  师:我们可以画小动物,旁边画一些小花小草装饰物,也可以画房子等风景类的,你可以把你想到的都画上去,不过请注意要根据积木得大小来画里面的内容,不要画得太大也不要太小了。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简单做示范,不需要全部画好,重点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与线条的流畅性。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第一、根据积木大小选择你画的.大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第二、两面都要画,先全部用记号笔画好,第二面再涂色,涂色后不要翻过来。

  第三、涂色时注意不要碰到记号笔的地方,一种颜色用一根棉签,颜色不要混在一起了。

  第四、材料放在中间大家一起用的,学会谦让与等待。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赏析。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根据小朋友爱在小纸片上画画写写的心理,由小变大的画画变大的画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画变大的画是指由不同的可以拼合的小纸片画面来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画的过程。此过程需要随机应变的思考,由小变大的画依据已画的内容或是情节的需要适当拓展,既有趣又要动脑筋。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5课 由小变大的画为了呈现变大后的效果,教材编排有三种样式:

  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

  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

  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变大只是一种形式,而目的在于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不断关连,扩大合理想象的空间。《火车跑》中的火车画到了头,而前面又需要再画些东西,这需要画面空间补充。画一位摩托车手难于构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扩大和添加。《郊外的汽车》一画中,桥下水中的故事既丰富了画的内容,又是合理的延续。所有这些想象都是从一小块画面开始的,小朋友很乐意这样去画。也许画得不美,这不要紧,在不知不觉中大脑进行了想象与表现,主动投入才是最重要的。

  教材中的儿歌,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编写的,可以学习背诵。儿歌包含了一种快乐,也包含了一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教育。

  二、教学目标

  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教学设计学儿歌导入

  激励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背诵。由环境保护——废纸片不乱扔——可以画画过渡到教学的中心环节。

  出示变大的画,师生问答评析范例。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再过渡到教学的重点,即怎样变,变多大……用多媒体演示不断变大的过程。每一过程之前让学生猜想多种可能性,使学生互动,但要适可而止。联想得好的,教师应予以肯定表彰,促使举一反三。三种样式的简介。重点介绍较大纸的折小:把小于16开、大干32开的图画纸折成大小不等的多块,作业时露出其中的一小块,其余的先折叠好,作业过程中视其需要逐步展开,慢慢变大。多张小纸片拼合画大和拆开的小纸盒的`变大画的样式是不难理解的。

  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每位同学自选一种样式进行创作,内容不限。也可采取分组集体作业的形式。为避免学生作业中的麻烦,教师要强调动笔之前应有所构思。要从最适当的一块开始,分散的小纸片可以编号标记等等。

  作业要求:

  学生自选一样式(多张小纸片的、拆开的小纸盒或大纸折小的)进行独立作业。内容自定,基本符合逐步变大的过程,具有一定创意和想象,未涂抹色彩也是可行的。允许画面留有一两块空白。

  四、教学建议

  本课作业也可以采用分组集体作业的形式。

  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作业纸样式,然后分组接力续画。

  同学之间的作业交换续画。这样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活泼。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图形上添画各种线条来表现小鱼的特征。

  2、能简单想象,为小鱼添画出各种花纹并耐心涂色。

  3、有序取放蜡笔,用完后能放回原处。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金鱼图片、蜡笔、画纸、《小鱼游》的录音带、不开心的金鱼图片、蓝色海洋背景图。

  经验准备:幼儿基本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小鱼游》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学小鱼游的动作吧。

  小结:刚才大家学的动作都很像,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有一条小金鱼不开心,我们来看一下他怎么了吧。

  二、出示不开心的金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装饰小鱼。

  师:鱼宝宝不高兴了,那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它,可以怎样打扮鱼宝宝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等其他材料,为小鱼画上漂亮的`花纹,也可以为它们贴上、穿上漂亮的衣服。

  三、教师介绍材料并组织幼儿创作。

  1、教师出示材料:颜料、橡皮泥、彩纸、棉签、浆糊,组织幼儿讨论材料的使用。

  2、教师提醒幼儿在打扮鱼宝宝时,要用多种颜色才漂亮、打扮鱼宝宝时要注意卫生。

  3、幼儿自由分组选择材料创作。

  师:大家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给鱼宝宝画上漂亮的花纹;用橡皮泥装饰鱼鳞;用纸撕贴鱼鳞。

  教师个别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方法创作。

  四、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师幼共同把鱼宝宝贴在准备好的蓝色背景图上,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师:请小朋友把打扮好的鱼宝宝送回家,请你告诉小朋友你认为哪个鱼宝宝最美,美在哪里?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美术教案 篇9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蔬果变化多样的形状和鲜艳多彩的色泽。

  2.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3.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用将收集到的若干蔬果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有趣的蔬果形象。体验设计、运用的`乐趣。难点:让学生针对性地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课件、示范作品、蔬果、刻刀等。学具准备:参考教科书设想自己想要的造型去寻找合适的蔬果。牙签、切刀、彩纸及一些废弃物品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所带的材料有限.在制作的时候会把桌子自己的衣服地上弄脏。

  教学建议可以四人小组一起制作,并每组发一张卫生表,做完后检查小组里的卫生情况,并一起清理干净。这样既解决了材料问题,有解决了卫生问题。

  课后反思

  1.关于学生制作的能力

  (1)你能说说这些作品中用到的蔬菜瓜果的名称及造型的巧妙之处吗?(说一说名称、形状和颜色特点)

  (2)揭示课题。

  2.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外形有什么特征,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2)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蔬果展示出来,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3.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结合教科书上兔子造型的制作步骤,指导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做出作品的大致造型。(或教师现场制作一个范作,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切、割、挖等)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刀具。(注意用刀安全)

  (3)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4.欣赏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5.教学评价(创编故事)

  (1)学生互相合作,根据制作的物品创作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

  (2)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

  (3)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名称:

  中班美术《坦克》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坦克的外形特征,并且能运用简单线条绘画坦克。

  2、大胆细致的绘画,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视频、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坦克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展开过程:

  1、幼儿欣赏图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坦克)

  2、小朋友你知道坦克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教师:坦克也称之为战车,它是我们部队陆地作战的主要武器,它具有强大的射击火力。

  3、我们来欣赏一下坦克在作战时候是什么样的',看看它的威力有多大。

  4、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坦克的外部特征:坦克有很多轮子,被履带包着,通过转动轮子,绕动履带使坦克行走,有一个发射炮筒。

  5、小朋友,刚才我们了解了坦克的外部特征,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来帮助我们画坦克,我们来看看。(观看儿歌、视频,绘画坦克)

  6、教师出示范画,讲清绘画之前的要求。

  7、分发绘画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选择绘画坦克,它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事物,因此我选择让幼儿看坦克的录像,激发孩子画坦克的兴趣。我班幼儿十分活跃,对于坦克特别感兴趣,总是有幼儿不断举手问我关于坦克的专业知识和术语,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贮备量还不够充分,不能够很好的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一点是我的疏忽,以后要课前多了解。在活动我选择直观教学法和讲解演示法,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在利用儿歌来帮助幼儿绘画坦克效果特别好,幼儿能够掌握基本坦克特征来进行绘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电脑美术教案10-31

(经典)美术教案07-22

美术的教案11-10

(经典)美术教案08-08

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21

美术教案【经典】11-24

美术教案[精选]07-26

[精选]美术教案10-09

(精选)美术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