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教学教案

时间:2024-09-13 20:09:2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加减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

  一、5/6的分数单位是() 3/8是( )个1/8

  6/7是6个()/() 6个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

  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

  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

  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

  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丙、王同学李同学和刘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

  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师: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三个分数直接连加,计算更加简便)

  教师板书:1/15+2/15+8/15

  活动四:自主探索

  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计算出算式:1/15+2/15+8/15= 的结果,分组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生甲:1个十五分之一加2个十五分之一在加8个十五分之一,是11个十五分之一,结果是11/15

  生乙: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概括能力的培养 优秀生)

  生: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活动五: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

  教师友情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

  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可以用假分数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九分之一减去5个九分之一再减去1个九分之一,结果是三个九分之一是3/9

  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3/9

  生:我的结果是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

  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5/9=6/9,然后用1-6/9=3/9=1/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

  (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活动六: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随意找出其中两道题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学困生),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2、3自主完成;

  自主练习4,同桌交流做题思路在独立完成。

  活动七: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1/9-5/9=3/9=1/3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折纸

  教学反思: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97-98页的例1内容及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 一4 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对比中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增强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对比、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计算

  5/8+1/3=

  1/2-1/5= 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

  2、轻松准备: + 57 - 21

  - 45 + 65

  -(32 + 18)

  +(64 - 25)

  说一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揭示课题:

  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然很快想到要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而引出课题。)

  二、情景引入,复习回忆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生:乔木林占公园面积的1/2,灌木林占公园面积的3/10,草地占公园面积的1/5。

  (引导学生读懂表格,并根据信息形成一个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1/2+3/10—1/5

  1/2-1/5+3/10

  3/10-1/5+1/2)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

  (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强调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最后强调答案)

  (5)渗透情感教育

  师:我们知道雨过天晴后,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雨水一般都会被挥发,只有地下水被储存起来。比一比,森林和裸露地面的地下水的储存情况?(出示课件)

  发现这种情况,你想说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境,保护水资源。

  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结合例题板书:从左往右

  先算小括号里)温馨提示: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三、巩固应用。

  小结: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行动起来,一起绿化环师:今天学习的知识在书本第117到118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

  过度语: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先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李明用一根 1米 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条边长1/ 4米,另一条边长3/ 8米,求第三条边长多少米?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三角形吗?)

  过度语:我们每位学生一天的时间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分配,(出示练习3)读书时间占一天时间的(),吃饭时间占(),玩乐时间占(),求睡觉时间占几分之几?会求吗?

  (2)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样更有利于你们的生长发育,记得晚上一定要早睡。

  (3)的题目: 师:其实据专家们的最新报导,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最好能达到10小时,这

  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

  (4)我校上星期举办了作文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把什么看成单位“ 1” ?)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60-61页《吃西瓜》。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把教材中的图画设计成生动与取得数学故事,并让学生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从而展示出例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理解力,在前面的课程中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学生感受到由分数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在对分数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很容易掌握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借助“数形结合”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的计算方法。

  2.难点:帮助学生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5

  教学课题: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只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学习新知

  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习思考题。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分数加减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1-11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1-1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06-10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5篇02-27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01-1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反思06-26

小学数学精品课例《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新版02-06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02-2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