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新年到来之际,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在听了故事《新年愿望》后,有的幼儿也说起了自己的愿望。于是我萌发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本次活动以“小熊的心愿”为线索,让幼儿在猜测、寻找、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方位感、推测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
1.能根据局部特征联想整体,初步感知上、下、里、外等方位,提高观察力。
2.体验猜测、寻找的乐趣。
准备:
1.物质准备:玩具小熊1只(投放在区角中),星星、月亮、太阳的胸卡若干(事先贴在幼儿身上),心愿盒3个(心愿盒上分别有星星、月亮、太阳的标志,内放汽车拼图,拼图的块数与幼儿人数相同,拼图的反面写有数字),拼图的平面示意图一张,照片3张(内容为活动室中藏物品的三个角落),拼搭玩具汽车的各种积木及其他材料。
2.经验准备:班内正在开展“迎新年”的主题活动,幼儿事先听过故事《新年的愿望》,理解“愿望”的含义;幼儿有拼图的经验。
过程:
一、表述自己的新年愿望
1.再过几天是什么日子了?
2.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你们要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你们有什么愿望吗?(幼儿表述新年愿望,萌发对新年的企盼。)
二、猜测并寻找小熊的新年愿望
1.(出示玩具小熊)你们都有新年愿望,小熊也有一个新年愿望。它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幼儿稍作猜测。)
2.小熊把新年愿望放在几个心愿盒里藏了起来,要想知道小熊的.新年愿望,先要找到心愿盒。
3.(呈现照片)老师这里有几张图,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小熊的心愿盒放在哪里。(根据照片上的提示,幼儿判断心愿盒的方位。)
4.下面我们就分组寻找心愿盒。星星队去找有星星的心愿盒,太阳队去找有太阳的心愿盒,月亮队去找有月亮的心愿盒。
5.心愿盒中放的是什么?大家分一分,每人拿一块吧。
三、推测并验证小熊的心愿
1.你看出小熊的心愿是什么了吗?(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进行推测和想象。)
2.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拼图的平面示意图,幼儿观察、理解图意。)
3.那我们把小熊的心愿拼出来吧。看看先放哪块图片?怎么放才对呢?(幼儿在阅读图意的基础上拼图,教师不作提示,让幼儿自己根据数序拼图,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有意注意。)
4.我们总算知道小熊的心愿了,你们高兴吗?
延伸活动:
原来小熊的新年心愿是要一辆小汽车,那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呈现各种形状的软体积木、插塑连接积木、含球棒的组合积木及简单的非磁力棒积木,也可根据幼儿需要投放废旧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小汽车。)
反思:
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着重突出两点。一是用拼图形式呈现“小熊的心愿”,把认读数字、掌握数序、感知方位等自然融入拼图。二是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的好奇心,通过猜测、寻找、推测和验证,诱发幼儿的经验,挑战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发展,真正体现寓教于乐。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与长辈和同伴分享食物。
2.幼儿初步掌握“请您吃…….”并能主动的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猴分桃子挂图,猴子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小猴图片,香蕉食物每人一个。小鸡、松鼠、兔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1)师: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看看他会是谁?小侯家有5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猴。这天小猴摘了许多的桃子,他想分给大家,小朋友你猜猜,小猴会把桃子分给谁?
(2)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那小猴在家里会分给谁呢?小猴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爷爷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3)师:宝宝们真聪明,小猴对爷爷说:“爷爷,请您吃桃子。”爷爷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宝宝们你们猜猜,小猴又把桃子分给谁呢?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对小猴说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奶奶爸爸妈妈。
(4)小猴还想吧桃子分给她的'好朋友,可是小猴现在有事,去不了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她把桃子送给他的好朋友好吗?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你想送给谁就把桃子放在她的小筐里,我们开始吧。
二、小猴把桃子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你帮助了小猴,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放音乐)
三、实践
(1)宝宝们真棒,小猴为了感谢你们,他请你们吃香蕉,小猴说:“请您吃香蕉.”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2)宝宝们真不错,我们的小手是干净的,那宝宝们就把手里的香蕉剥了皮,送给客人老师吧,那我们应该对客人说什么呢?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以一个故事贯穿始终,游戏性强,幼儿参与的部分较多,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动中,回答问题活跃、积极、课堂纪律良好。
在以后的活动那个中应充分体现幼儿为主,让幼儿脑、手都动起来,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只起引导所用。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电话号码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米奇头饰,
2.观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扮演米老鼠,带领小朋友一起出发去米奇公园参加舞会。
二、在游戏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1.(播放课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发生什么事了?让我们想个办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呢?(119)拨打119后我们应该怎么说,消防叔叔才会来火灾现场救火呢?
3.小结:119是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后拨打119请消防员叔叔来救火。
那如果我们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4.继续出发,(播放课件)维尼小熊的.头怎么了?。怎么办?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2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求救。
6.小结:有人受伤或者需要急救时,我们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帮忙。
7.继续出发,(播放课件)那是谁?(小偷)他在干吗?(偷东西)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1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报警。
9.小结:遇到小偷、强盗这些坏人,我们可以拨打匪警电话110报警,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
三、巩固
1.总结特殊的电话号码今天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三件事,真惊险啊。森林里着火了,我们拨了火警电话?(119);维尼小熊受伤了,我们拨了急救电话?(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东西,我们拨了警察的电话?(110)
2.做了三件好事,开心吗?时间不早了,让我们赶快去参加舞会吧。
3.继续出发,米奇公园到啦,米妮在等我们了,让我们一起跳妙妙舞吧。进入下方下载该课件,下载后有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会进行观察。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自行车的'实物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推出一辆儿童型小自行车,请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自行车?会不会骑自行车?
2、请幼儿仔细观察自行车有几个轱辘?自行车的座位是什么样的?自行车的铃铛在什么地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骑自行车,其他小朋友观察自行车怎样才能走?(用脚蹬脚蹬子)
3、教师出示摩托车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摩托车的结构,问幼儿摩托车有几个轱辘?摩托车的座位是怎样的?摩托车的车把是怎样的?
4、教师带领幼儿到附近的马路边进行观察,仔细看看骑摩托车的人是否和骑自行车一样需要用力蹬?
5、教师总结:自行车和摩托车都有两个轱辘,但是自行车要靠人力来蹬,而摩托车用油,不用蹬;自行车在自行车道上走,而摩托车在汽车道上走;摩托车比自行车走得快。
活动反思:
目标基本达成,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也很积极地参与谈话。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乐的孩子大家喜欢,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学习用笑脸表达高兴的心情。
活动准备:
笑脸卡片、《笑脸娃娃》相关课件、宝宝笑声和哭声音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学习分析笑与哭的区别能力。
活动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笑声和哭声音乐引入主题。
2、谈话:师:刚才是谁在笑(哭)呢?
师:猜猜宝宝为什么笑(哭)呢?怎样笑的?学一学。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分辨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小朋友们,看,谁是笑脸娃娃,谁是哭脸娃娃啊?你们喜欢谁呢?"教师请几个幼儿来表演笑脸与哭脸。
2、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
"我们电视上的宝宝上幼儿园乖吗?为什么?我们上幼儿园都很开心是不是?"游戏:脑筋转转转,笑(哭)脸送给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笑脸娃娃大家都喜欢,所以小朋友要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只有成为笑脸娃娃,大家才会喜欢。小朋友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也要快快乐乐的,这样老师和小朋友才会喜欢。"老师的笑脸卡片都送出去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脸娃娃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可以吗?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出身边的笑脸,说一说。比比谁找的笑脸多。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环节也较清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现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脸娃娃的特征,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孩子不怎么会描圆,画到一半就不知道怎么把手绕过去再画,于是,我进行了个别的辅导,但效果不怎么明显,我想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小鱼,并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小鱼。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小鱼的主要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Flsah。
2、各种鱼的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1、玩手指游戏,引发兴趣,“说到5的时候”变成小鱼水中游,问:小鱼在水中怎样游的,幼儿相互学习。
2、放音乐,一起学习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3、教师出示图片:这些小鱼好漂亮呀!你们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吧。
4、放课件,幼儿欣赏。
5、问:这些鱼朋友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1)仔细看一看小鱼的眼睛是鼓鼓的吗?
(2)小鱼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6、模仿鱼的动作。播放轻柔的音乐,请幼儿看一看、学一学小鱼呈现的各种动作,如游水、吃食物、吐泡等。
活动小结
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每一种鱼都跟别的鱼长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身上有美丽的花纹、有的鱼还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法也不一样,有趣极啦!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初步区分出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2、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
3、体会两种性别各有优势是平等的,应该互相欣赏和帮助。
4、让幼儿识别自己的性别,进一步认识自我,发挥自我意识。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男孩女孩》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课件第一张图片:"这是谁?今天巧虎家来了两位小客人,请你看一看他们是谁?"
二、讨论男孩女孩的区别。
1、引导幼儿从外貌特征进行比较。
出示第二张图片,提问: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边说边出示第三张图片,列成表格式进行比较2、生理特征"除了头发、衣服不一样,男孩女孩还有哪里是不一样的呢?""其实男孩女孩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男孩女孩入厕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
小结:你们都说得很对,男孩是短头发,穿裤子;女孩有的长头发,穿裙子,有的`也和男小朋友一样是短头发,穿裤子的。但是,男孩是站着小便的,而女孩是蹲着小便的。
3、游戏:点兵点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们家里谁是男的谁是女的?"4、游戏:送礼物。(引导幼儿从男孩女孩的喜好来进步一了解男女的区别。
"巧虎还准备了好多玩具呢!他请我们来帮帮忙,把礼物分别送给男孩女孩。" 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小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也有些不一样,男孩喜欢玩枪、汽车、剑,女孩喜欢玩芭比娃娃、毛绒玩具,但有的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
给爸爸妈妈送礼物"巧虎还给爸爸妈妈带来了一些礼物,请宝宝们来送一送。"小结:宝宝们把领带、剃须刀、公文包送给了爸爸,把化妆品、裙子、小皮包送给了妈妈,原来我们男的和女的在生活中用的物品也不太一样。
5、小结:排排队、比一比"宝宝们真棒,把礼物都送好了!巧虎非常感谢你们,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男孩们请到蒋老师这里来,女孩子请到陈老师那里!"引导幼儿按男孩女孩分别排成两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在平时带班过程中常常发现幼儿对异性入厕方式十分好奇,有的还模仿异性同伴小便。这说明幼儿对自己与异性同伴的不同已产生好奇,活动中通过男孩女孩的图片对比观察和愉快的游戏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结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男孩女孩入厕场景视频,强化了幼儿的性别意识;最后通过操作游戏"送礼物"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自我,巩固了幼儿对性别意识的感知。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又比较有趣味性,所以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致较高,目标完成较好。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教案11-06
小班社会我的小脸教案10-12
小班社会美味鸡蛋教案08-02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07-21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08-10
小班春天社会教案03-31
关于小班社会教案08-11
小班社会教案(精选15篇)03-26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06-28
【优选】小班社会美味鸡蛋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