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1
《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何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等数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成了本单元学习的目标。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以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算法。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其实质是用一种特定的形式(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无论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关键都是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把什么量看作标准,即我们通常说的单位“1”。例如:求A是B的百分之几?是A与B两个量直接比较,以B作标准,列式:A÷B;求A比B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为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标准量B的百分之几,可以用(A-B)÷B,也可以用A÷B-1。其实两种算法、两种思路最终都是求A比B多的部分相当于B的百分之几。至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增加了百分之几”、“降低了百分之几”等等,只要同学们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含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都是一样。
二、以分数乘法的意义为主线,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算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是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关于纳税、利息、折扣的实际问题,还是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都离不开对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如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可以得出“男生人数×80%=女生人数”;“十月份的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可以得出:“九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20%(九月份的`用水量×20%)=十月份的用水量”。从这些关键句里我们一定要找准单位“1”,即理解题中的百分数是表示什么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理清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为了降低理解难度,让学生在分析题意时,首先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个基本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力争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特别注重改正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的面貌,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特别注重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中不足之处主要有: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对应用题解法多样化、及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对于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及加深练习训练的也比较少。部分同学对应用题的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解答问题的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把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使学生牢固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通过运用知识解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谈学校的体育达标情况。
出示;体育达标率为99.7%
从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
揭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二、 教学新课
(一)求分率
1、出示学校体育达标情况: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
2、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那些不同的有关分数、百分数的问题?
3、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4、反馈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例如:优秀率?650(650+400+250)=50%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百)分之几?
例如:优秀比良好人数多几分之几?(650-400)400=5/8
(二)求单位1或求分率所对应的量
1、把问题当成条件,根据条件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总人数1300人,优秀率50%,优秀比良好人数多5/8。
2、小组合作完成
3、反馈,并解答,想想有没有另外方法可以解答。
①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1300人,优秀率为50%,优秀人数是多少人?
130050%=650(人)(说说你的揭题思路)
②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率为50%,优秀人数为650人,全校有多少人?
65050%=1300(人)
③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人数650人,比良好人数多5/8,良好人数有多少人?
650(1+5/8)=400(人)(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④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良好人数400人,优秀人数比良好人数多5/8,优秀人数多少人?
400(1+5/8)=650人
4、观察这些应用题,找找相同点与不同点
①有共同的数量关系 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②单位1已知或未知
5、你认为在解这类应用题是要注意什么?
6、师小结:找准单位1的量,根据已知与未知判断方法。列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练习
1、对比练习
① 学校运动队有30名男队员,女队员比男队员少1/6,女队员比男队员少多少人? 301/6=5人 (说说另外的'方法)
② 学校运动队有25名女队员,女队员比男队员少1/6,女队员比男队员少多少人? 25(1-1/6)-25=5(人) (说说另外的方法)
通过练习,你想说什么?(看清单位1,找准关系。)
2、一题多解
陈老师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前5天看了1/4,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天可以看完?
你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先独立完成,不能解答时与同桌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反馈、交流
师总结:在解答时可以不用具体数量,直接用分率求,也可以用具体数量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用分率求比较简单。
3、专题研究
某种股票进期走势如下
日期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涨跌
+5%
+5%
-5%
-5%
某股民用10000元炒该股,你认为该股民从13日购入到16日为止是亏还是盈,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说说你的想法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列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提问
1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2.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做除数。)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六年级(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
4.根据下列问句,先说就是求什么,再说数量关系,然后口头列式。(课件出示)
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
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分析: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谁是标准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呢?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3。
例3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4比较,有什么异同?(两道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在哪儿?
(复习题4求的是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师在例3中用红笔画出“多”字。
(3)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教师用双引号画出单位“1”。
(4)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
(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板书: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5)根据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怎样列文字表达式?
板书:多的÷计划的(6)怎样列式计算呢?=2÷12 ≈ =%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问:14-12是在求什么?
问:为什么除以12,而不除以14呢?(7)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板书:14÷12-1 ≈-1 = =%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问:14÷12得到的是什么?再减去1又得到什么?2.把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问:你怎样理解“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句话的?问:谁做单位“1”?(实际公顷数)问:怎样用文字算式表达?板书:少的÷实际的问:怎样列式计算?投影订正:(14-12)÷14=2÷14 ≈=%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
问:14-12得到什么?为什么再除以14呢?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板书:1-12÷14问:为什么例3与改变后的题得数不同?(单位“1”不同。)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解题思路完全一样。)3.把例3的一个条件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2)指名说解题思路。(3)板书算式:
多的公顷数÷计划的2÷12≈=%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问:此题和例3相比较,哪儿相同,哪儿不同?(条件不同,问题相同,解题思路相同。)4.把3题的问题稍作改变。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1)学生只列式不计算。(2)说解题思路。板书:少的÷实际的2÷(12+2)(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四)巩固反馈
.分析下面每个问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电视机的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提高了百分之几?(7)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计算。(投影出示)(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元降低到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题。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4
这节课,知识点看似简单,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但没有什么很容易出彩的地方,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将教材进行了整合。讲完例题1后,将例1问题变为求达标率,后面例2采用自学的方法,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然后例举生活中的百分率,学生在这个环节,激情教高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回答问题也合情合理,且想法很有创意。突破了重点,难点。
但我认为有可取的地方,也有许多的不足。在教学中,我应该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在讲到生活中的百分率时,有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正确率,优秀率,出勤率,等。还有与我们城市生活有关的绿化率,人口出生率,青少年犯罪率,等。还有国外的海啸死亡率,还有学生说食品带上有净含率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关心时事,对周围事物观察仔细,有一份社会责任心,教师应该适时进行鼓励,对他们的回答予以有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口算正确率、错误率作基础,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如在教学时学生就由他们背古诗这一事实,想到了合格率、优秀率,由体育课上的集队、检查人数想到了出勤率、缺勤率,由体育运动中的投篮想到了命中率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在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有的学生说先调查一下班级中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算一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有的说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同学家中有电脑,算一算有电脑的家庭占全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也有的说统计一下我班的独生子女数,算一算班中独生子女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它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将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另外,我的课件还可以作适当的改进,教学的环节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要加强语言的艺术,加大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思想的力度,向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靠拢。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5
练习目标:
1、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灵活解题。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练习重点:能抓住关键句,准确地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练习难点:能正确解答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具准备:小黑板。练习过程:一:训练引入。
1、口算练习。
同学们,数学知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我们学好它也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今天我们一块上一节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2、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二、基本练习
我们解答百分数应用题都是抓住关键句,让我们一块分析几个关键句。
(一)热热身:
读句子,找出单位“1”
1、白兔只数比黑兔多30%。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20%;
3、期中考试的数学的优秀率为86%
(二)小试身手:
李良子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6人,女生28人,?口答,补充条件并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板书)
(三)初步展示:
1、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些情况,你们愿意提供吗?你的体重是多少?
2、设问:你知道自己体内大约有多少血液在流动吗?
3、提供资料:人体中血液的质量约占体重的7%。试算自己体内的血液。
4、反馈:我的体重是()千克,体内大约有血液()千克。你是怎样计算的?
5、六年级有女生28人,占全校女生人数的35%,全校女生有多少人?小结: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标准量x分率=比较量、比较量÷分率=标准量(板书)
(四)亲临“沙场”:只列式不解答:
(1)饲养场有白兔60只,灰兔比白兔少20%,有灰兔多少只?(2)饲养场有白兔60只,比灰兔少20%,有灰兔多少只?(3)饲养场有白兔60只,灰兔比白兔多20%,有灰兔多少只?(4)饲养场有白兔60只,比灰兔多20%,有灰兔多少只?
1、生画示意图、列式
2、分小组合作讨论,说说相同点,不同点。
(五)思如泉涌:看图编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口头编题)
(六)学以致用:
有一天,老师带了5000元钱到家电市场买电器,看见有一款家电组合,TCL彩电2000元,比音箱的价钱贵60%.DVD的价钱是彩电的80%,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吗?
三、总结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5—86页例1、2,练习十九1—4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教学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CAL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显示: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肖像。贝多芬的名言:“我成功的秘诀就是:一份的灵感加上九十九份的汗水”
2、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成功来自不易等等)
3、从这句名言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如:把“成功”看作是100份,那么“灵感”就占它的1份,“汗水”就占它的99份。
“灵感”占“成功”的几分之几?“汗水”占“成功”的几分之几?等等。)
【设计心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熟悉的名言情境中寻找数学题材,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觉得数学问题是那么的鲜活。】
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一)初步感知
1、交流:学生说说各自的解题思路、解答情况,并说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心得: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2、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关键是找准单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计算的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二)共同探讨
1、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如前面说到的“灵感”占“成功”的百分之几,“汗水”占“成功”的百分之几,这些可称谓“灵感率”、“汗水率”。像这些“灵感率”、“汗水率”等等,我们通常称作“百分率”。你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吗?
2、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举例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所举百分率的意义。
板书学生所举的百分率及其含义。如:
合格的产品数
产品的合格率= ────────
× 100%
产品总数
3、思考:为什么百分率都要乘以100%?结果能带名称吗?
【设计心得:由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百分率作基础,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如在教学时学生就从他们期末考试这一事实,想到了合格率、优秀率,由体育课上的集队、检查人数想到了出勤率、缺勤率,由体育运动中的投篮想到了命中率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任由他们举出生活中例子,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尝试解答例题:(课件显示)
(1)出示课本例1和例2的条件:
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
例2、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实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
学生根据这两道例题的条件,想一想,分别可以提出怎样的百分数问题?
【设计心得:打破了课本中的两个例题都是既有条件又有问题的“标准应用题”形式,而是让学生根据条件想问题并解答,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完成第113页的“做一做”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课件显示)
1、口答:
(1)2是5的百分之几?5是2的百分之几?
(2)用1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380千克,说出求花生仁
出油率的公式,并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
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3、课堂作业:
1、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
种。?
2、根据我班同学的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在小组内交
流,然后解答。
3、课本练习二十九第3、4题。
【设计心得: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有的学生说先调查一下班级中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算一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人
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有的说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同学家中有电脑,算一算有电脑的家庭占全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也有的说统计一下我班的独生子女数,算一算班中独生子女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它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将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四、全课总结
1、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对老师的教学、自己、同学的学习有何评价?
2、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设计心得: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与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归属,让学生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也真是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课总的设计心得: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选择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内容运用于数学课堂学习中,使学生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
20xx年11月11日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难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展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板书:百分数应用题复习)
二、基本训练(智慧城堡)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①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60%。②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③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④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⑤树苗的成活率是95%。
⑥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⑦比苹果的质量多35%是梨的质量。
激发兴趣,让其体验成功。
2、根据信息,提出有关求百分数的问题。
A、某果园有梨树50棵,桃树30棵,?① ② ③ ④
提出问题,自行解答后,指名说解题思路。B、某果园有梨树50棵,,桃树?棵① ② ③ ④
学生解答后,指名总结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稍复杂的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
三、最强大脑大比拼
1、去年天猫与淘宝的“双十一”交易额约为190亿元,今年“双十一”交易额增加了85%。今年天猫与淘宝的“双十一”交易总额约为多少亿元?2、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700万人,比20xx年增加了20万人。增长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3、一本定价9元的字典,按定价的80%出售扔赚20%,这本字典的进价是多少元?
4、一种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后,现价和原价相等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旧知,构建知识网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特征:解题思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找准单位“1”,单位“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已知的,直接用乘法计算;单位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1”未知的,用除法或方程解答。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列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提问
1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2.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做除数。)3.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分析: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谁是标准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呢?
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3。
例3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4比较,有什么异同?(两道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在哪儿?
(复习题4求的'是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锦江小学桂珍教师在例3中用红笔画出“多”字。
(3)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教师用双引号画出单位“1”。
(4)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
(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板书: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5)根据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怎样列文字表达式?
板书:多的÷计划的(6)怎样列式计算呢?(14-12)÷12 ≈ =%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问:14-12是在求什么?
问:为什么除以12,而不除以14呢?(7)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板书:
14÷12-1 ≈-1 = =%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问:14÷12得到的是什么?再减去1又得到什么?
2.把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问:你怎样理解“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句话的?问:谁做单位“1”?(实际公顷数)问:怎样用文字算式表达?板书:少的÷实际的问:怎样列式计算?投影订正:(14-12)÷14=2÷14 ≈=%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问:14-12得到什么?为什么再除以14呢?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板书:1-12÷14问:为什么例3与改变后的题得数不同?(单位“1”不同。)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解题思路完全一样。)3.把例3的一个条件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2)指名说解题思路。(3)板书算式:
多的公顷数÷计划的2÷12≈=%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问:此题和例3相比较,哪儿相同,哪儿不同?(条件不同,问题相同,解题思路相同。)4.把3题的问题稍作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1)学生只列式不计算。(2)说解题思路。板书:少的÷实际的2÷(12+2)(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四)巩固反馈
.分析下面每个问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电视机的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提高了百分之几?(7)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2.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计算。(投影出示)(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元降低到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题。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20%。)(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9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总复习中它至关重要。应用题的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应用题的复习教学的体会。
一、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数量关系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在复习时,我特意安排了一些补充条件的问题和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两个条件;看到两个条件能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出些有助于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如给出两个条件:甲数是10,乙数是8,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多提出些问题。练习时,先要求学生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乙数占甲数的`几分之几”等。然后再要求学生提出用两步解答的问题,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乙数占两数和的几分之几”等。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复习时我还采用给名称让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在编题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数学术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扩大,缩小等。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易混的术语,如减少了和减少到等要让学生区别清楚。
二、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我们在复习时侧重教给分析法。如:李师傅计划做820个零件,已经做了4天,平均每天做50个,其余的6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分析方法是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即:①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必须知道余下的个数和工作的天数(6天)这两个条件。②要求余下多少个,就要知道计划生产多少个(820个)和已经生产了多少个。③要求已经生产了多少个,需要知道已经做的天数(4天)和平均每天做的个数(50个)。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要求学生把分析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学生能说清楚,就证明他的思维是理顺的。既要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更要重视学生表述的分析过程。
三、系统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8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结果用天就完成任务。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可有下列解法:1、80×(1+20%)×÷8=15(天)2、×(1+20%)=15(天)
3、设计划用x天完成。80x=80×(1+20%)× x=15
4、设原计划用x天完成。80∶80×(1+20%)=∶x x=15
上述四种解法分别是按解一般应用题的思路、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方程的思路和用比例解的思路进行分析的。通过本题的复习,引导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过的解应用题的各种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百分数应用题总复习的教案】相关文章:
《总复习》教学设计06-18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08-28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06-09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优秀04-25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优秀08-28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06-08
应用题四年级教案07-26
期末复习班会教案04-02
期末复习主题班会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