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借助“我的词语库”,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读懂童话故事,感受朋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2.感悟朋友间的友情,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心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挂图或课件
3.重点语句投影片
4.学生自制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感悟,认读“玫瑰”。
1.随板书读题,这是什么样的小院?怎样读出开满了玫瑰花?
2.随课题识记:玫瑰
3.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借助拼音,整体读文。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把生字画出来。
2.同桌抽读识字新词卡,互相帮助读好每个词的字音。
3.把会认字朋友放回课文中,学生再次练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读书,师生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好的语句。
(范读或引读)
(三)读中自悟,质疑问难。
1.自己读文,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小组交流:
(1)用读的方式表达自己读懂的地方。
(2)把组员共同的问题归纳出来。
3.抓住难点问题,引导全班交流。
为什么说“这是咱们的友情花”?“这是森林里最漂亮地方”?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同学间的故事,用读或说的方式都行。
(四)自选角色,情感体验。
1.今天咱们一起来到这开满玫瑰花的小院,你最想当谁呀?
2.自选角色,自由组合,用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组间评读,深入体会人物心情。
(1)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把当时小动物的心情读出来。
(2)指导后教师与学生分角色再次朗读,把体验到的读出来。
(五)课外延伸,推荐故事。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一定还想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这两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故事会,每人要讲一个精彩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哪位同学愿意有感情地读读这篇课文?
哪位同学愿意有语气地讲讲这个故事?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课文哪几句话最让你感动?
(同学自选一个问题准备,然后在小组里选一个问题发言。)
(二)词语积累。
1.读“我的.词语库”,并把它们背诵、抄写下来。
2.自主积累:你还喜欢什么词语?什么句子?反复诵读进行积累。
3.积累展示:把自己积累的词句读、背给大家听。
(三)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独立观察字形,辨析结构:
左右结构——说、位、林。
上下结构——各。
半包围结构——发。
独体字——为。
2.描红体会字的间架结构,并正确、端正地抄写字头。
3.独立识记:
(1)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你觉得哪些字容易错?
4.生字组词练习:
(1)自己读书上的词语。
(2)口头组词训练。
(3)选一个词语造句。
(四)独立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或圆片。
投影片(主题图抽拉片),人物贴图,开放题材料(红花、绿叶、信封袋)。
教学设计
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主题图抽拉片: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
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贾老师把静态的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所以4+1=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a.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评略。)
b.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说明理由。
[此环节明显地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很好地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理念。]
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2=5
2+3=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
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计算、想象、拼摆,全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开放二字。
1.教学时,思维方式的开放。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开放情境。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贾老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
2.教学评价趋于开放。师生互评计算方法,生生互评小组的使用评价形式的开放,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练习题的开放。由于绿叶即(条件)有多余,所以学生要给花蕊里5、4、3等红花配绿叶,就要经过观察,口算等思维过程,结合小组同学的审美观点,可以摆出多种多样的图案,同时,5以内加法的各种算术基本都口算一次。习题的开放,学生的开放,学生就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2、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
3、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4、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入小学,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这本的设计就是要通过感知周围具体事物与环境的变化的美好来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欢迎新同学图片 放大的课程表 校园实景图
3、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1、听歌激趣,揭题导入
(1)、播放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动画:上学歌]
(2).交流:上学了,最让你高兴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
(3).过渡:背上新书包,上学了,大家终于是真正的小学生了!9月1日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2、出示欢迎新同学图片,仔细观察图片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的感受吧。
学生交流,教师追问:
(1)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2)学校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结: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非常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
(3)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小结:看来,爸爸妈妈也对我们上学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上学需要用的铅笔、本子、笔盒等学习用品。
3.播放课件,谈心情:看一看,选一选,说一说,现在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播放课件:心情图]
小结:同学们刚刚进入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有的'高兴、快乐;也有的同学会觉得紧张、害怕,还有些担心。老师刚上学的时候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不了解,还需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过,老师相信通过对学校生活的熟悉,你们会很快喜欢学校生活的。
活动二 新生活开始了
1.对比照片找不同: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看照片,找不同]
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不同。
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与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2.提问,谈感受:谁来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在家里的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讲这方面的故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发现不同,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
3、翻开新书包,打开文具盒,摸摸新课本,看看课程表,比比现在的学习用品与幼儿园时有什么变化?
4、观察教室里,摸摸课桌椅,发现自己使用的物品的变化。
小结:告别玩具,背上新书包,走进新教室,我们不再是幼儿园的以玩乐为主的小孩子,而要开始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早日适应我们学校的学习生活,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的学好各门功课,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活动三 我的愿望
过度:我们背上书包上学学,来到学校,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你们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吗?
2.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美好心愿。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将自己的愿望以写或画的形式全班展示,可贴上左侧墙的“心愿小屋”中。
小结:同学们回家后,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喜悦吧!我们一起再唱《上学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们觉得图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大海边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好吗?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谁来说说海边都有些什么?(相机出示字卡:沙滩、,贝壳、脚丫)
沙滩:
贝壳:
脚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机出示字卡:海鸥、花)远处满载而归的渔船乖海风正慢慢地驶入海港,一片丰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风)
3.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在小组里自己轻声读读这些生字词。
2.指名读,正音。
3.齐读,边读边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重点指导书写“风”、“浪”。
3.学生按照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按笔顺描红生字。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描红生字。
教具: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沙、风。
2.用“风、沙、贝、浪”口头组词。
二、继续看图学文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说一说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当太阳落山时,渔船停靠在港湾,天空出现了什么?(相机出示:港湾、渔船、晚霞)
5.红色的晚霞、蔚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这样的景色美吗?该作怎么说?
6.自己读读生词,体会大海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诵读韵文
1.指名读韵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富饶。
2.自由练习背诵。
3.学到这儿,大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词。
2.学写“渔”。
⑴认读,按笔顺提示说笔顺。
⑵学生描红,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写“晚”。
⑴认读,记忆字形。
⑵教师范写右边的“免”。
⑶学生描红。
板书:风、沙、贝、浪
教学后记:只有少数的学生还没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能按笔顺描红。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案一年级11-25
小学一年级教案11-05
小学体育一年级教案05-17
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案01-09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16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13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1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8-2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9-03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