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平日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包括学习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如何在讨论的时候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制作和使用课件的基本技能,这样,能更好地达到营造课堂情境的目的和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长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3.师抽读字卡,全班抢读,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读音。
[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所以安排了“默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您知道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3.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问题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②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钱币上的污泥擦干净?
④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过去,有些学生没有经过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就急于提出问题,结果经常提的不着边际。对此,我要求学生质疑前,先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静心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然后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再提到全班讨论。这样,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
(四)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1.梳理疑难,明确研究方向。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卡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师生一起梳理:
①按诗的内容顺序梳理。
②对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梳理。
[要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质量,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提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再对问题进行归类。比如词语理解、常识性问题、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问题等,逐步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2.合作探究、多项互动。(解决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①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圈画、思考,寻找答案。
②小组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
[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及选择内容的方法的权利,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弹性区间”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③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及时做出合适的应答。]
④在学习过程中你都得到过谁的帮助或者帮助过谁?(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增进友谊)
3.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决与国徽有关的问题)
①学生直接上网下载或摘录有关的资料。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结合平时观察和收集的资料,说说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③讨论:我们做什么可以为国徽增添光彩?
4.感情朗读、情感升华。
下面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你们想怎么读?
[教师以征求的口吻与学生商量以哪种方式读书,一来,尊重学生,体现师生的平等,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方式选择。二来,也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五)个性展示、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种,也可以自己创造方法表达。
①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
②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
③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
④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
⑤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作业设计: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5.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逃生的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中蚂蚁逃生的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词卡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请大家齐读课题……想一想,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应该与什么有关?由“壮”字可看出,所描写的场面一定非常的——(浩大)……
课文赞美的是谁呢?普普通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可是,自从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蚂蚁在作者的心目中变得高大起来,你们想知道是为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读:……
2.检查词句:
火舌 火海 火神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
①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火势越烧越大)
②读第二行,你又发现什么?(舐动形容火苗乱窜;肆虐指大火疯狂、任意逞凶)
③第三行,你发现了什么?(与火有关……)
④这三组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⑤同学们看到的画面,其实就是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3.尝试归纳:
这几幅图画,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把它们排好吗?出示幻灯图画
指名学生上台排列:草丛起火——蚂蚁被困——蚁团突围—成功脱险点拨:故事是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来写的。请根
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⑴同桌讨论:
⑵全班交流:
①《“蚁国英雄”》写一群蚂蚁被火 ,蚂蚁们 ,最后同心协力,成功 。
②去掉提示,你还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三)再读课文,重点品悟:
好文章是需要好好品的,请大家默读课文,再一次用心地去品一品,想一想,为什么称蚂蚁为“蚁国英雄”?
1、生: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灵活地顺学而导
第一层:草丛起火(灾难悄然降临)
品句: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对比句子: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跑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理解:围,即包围,有圆形之意,意味着蚂蚁无逃生之路,形势危急,才有了后面“突围”的壮举。
生齐读此句:……
第二层:蚂蚁被困(生命危在旦夕)
品句:“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从“可怜”与“惋惜”可看出,作者对小生灵的同情与叹息;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也一起写了进去,这也是写作的一种好方法啊!
品句: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此时,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们遇到的危险情形,你会想到什么词?
第三层:蚁团突围(至死也不放弃)
面对灾难,是束手待毙?还是设法逃生?它们能躲得过这一劫吗?
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是让你震憾的是什么?
②同桌交流:……
③全班汇报:……
品句: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从蚂蚁身上看到了什么?
作者最初的态度与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品句: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你仿佛又听到什么?闻到了什么?
品读:个人读;集体读……
品句: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② 外层蚂蚁是怎么想的?
③ 你从外层蚂蚁身上学到了什么?
④ 品读:个人读,集体读……
⑤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像外层蚂蚁一样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
体或个人的英雄人物吗?
第四层:突围成功(团结就是力量)
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奇迹出现了,蚂蚁们突围成功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四)激情小结,品读下课:
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弱小的蚂蚁用生命写下了美丽的华章!它们感人的故事,就是一首悲壮激昂的——生命的壮歌!
(五)板书设计:
17 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草丛起火——蚂蚁被困——蚁团突围——成功脱险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及其词语。
3、了解冬瓜、茄子这两种蔬菜的知识。
4、学习小燕子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学重点:
1、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要认真地做每一件事。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教法:
启发引导法、指导法、示范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小燕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交到哪位新朋友了?
今天小燕子想和我们一起玩呢。瞧,它来了。(课件出示燕子图片)小燕子要考考大家,你们敢迎接小燕子的挑战吗?2、检查预习情况
(1)小燕子想考考大家读词语,相信这些词语难不倒大家。(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大家评议,再集体读。)
(2)点击课件中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们顺利的过关了,小燕子很高兴。不过他忘记了妈妈给他的问题,同学们想帮助他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7课《燕子妈妈笑了》。(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们先来欣赏课文的动画,一定要认真呀。看你能否帮小燕子找到妈妈给他的问题,好吗?(播放课文录像)
(1)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不通顺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通顺的就继续往下读,读完后看你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我知道)
(2)班上交流读书收获。(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3)过渡:你们的收获可真大,原来冬瓜和茄子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小燕子是一下就发现它们这么多的不同点的吗?现在我们就来扮演小燕子,让我们一齐飞到美丽的菜园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吧!
2、深入理解课文
(1)读第三、四自然段
a小燕子们,你们第一次看到什么了?告诉妈妈!
b这是你们的第一次发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呀?
师:好,就带着高兴的心情再对妈妈说一遍。
c真不错!小燕子有了发现,妈妈表扬她了吗?妈妈用哪一个词语来表扬小燕子的?
d指导朗读:谁能把妈妈的话读出来!要读出表扬的语气。
不过燕子妈妈还让小燕子去干什么?可见这句话中哪几个字要重读。(“再”“ 还”)
那么谁再来试着读出妈妈的样子来?(个别同学读) 咱们再来试着读出妈妈的样子来。(生齐读妈妈的话)
(2)读第五六自然段
a在妈妈的鼓励下,让我们再飞去看看吧!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青、紫)
b这一次小燕子的话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更高兴)
c小燕子又有新发现了,妈妈的'表现和上次一样吗?找出来!(生找、读句子)
d真是一位善于耐心教育孩子的好妈妈,(课件出示句子妈妈的3个句子,比较,)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妈妈的话。生齐读
e比较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读第七自然段
a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又一次飞到菜园了,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赶快告诉妈妈!(齐读小燕子的话)
那你怎么认真地、仔细地看的?能告诉妈妈吗?
b你真会学习,不仅用眼睛看,还用手摸呢!以后你还要像这样认真地看东西。那么此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呀?
c指导朗读:是呀,这次它发现了冬瓜和茄子外表全部的不同,小燕子此时不仅高兴而且还很惊讶!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读给同桌听。(同桌练习)
谁来表现一下?(其他同学当评委看谁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又能有礼貌地给别人提出意见这就是优秀的评委。)
同学们,小燕子此时是多么的高兴呀。你们能带着动作、表情把小燕子的话给读出来吗?能行的站起来试着读。
d真是一只只高兴的小燕子!听了小燕子的话,妈妈这次有怎样的表现呢?(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
(4)讨论: 为什么前两次妈妈都没笑,只是用了“不错”“很好”这样的表扬词语,而第三次却笑了。
(5)孩子们,如果你是燕子妈妈,此时你会对小燕子说什么呀?
(6)如果你是小燕子,你想对燕子妈妈说些什么?
(7)善于鼓励、引导孩子,真是位好妈妈!同学们,你平时做事情认真吗?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8)小结:其实,只要我们小朋友都能像小燕子那样认真、仔细,我们能做好许多事情,你们的妈妈也会满意地笑的。
3、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角色朗读: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今天你们就是一只只聪明好学的小燕子,正飞向知识的天空。好!就让我们再次飞进美丽的菜园里。感受一下小燕子的聪明、可爱和燕子妈妈的风采,咱们一齐读课文,
分角色配乐读。(课件我能读好)
(2)小组分角色朗读:同学们,下面的大家就请同组的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一会儿,我找几名同学到前面来表演。(课件我会表演)
三、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1、你还知道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样的?
2、这两个文具盒有什么不一样的?看谁的发现最多!(师拿出两个文具盒,学生认真观察)
四、总结课文,感受成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选择你愿意做的一项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习作的教案11-22
小学语文教案11-28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30
小学语文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9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2-0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01-11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10-19